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51章 旱灾严重抗旱

作者:二房家的老二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虽然心中有所猜测,但他还是说道:“杨厂长,既然领导们有需要,我们作为工人阶级,一定要全力支持。”


    杨厂长无奈地点了点头。他心里清楚,一旦所有猪被调走,厂里的工人们肯定要闹翻天。


    如今实行凭粮票领粮食,很多人都发现每天能领到的粮食份额越来越少,甚至杨厂长已经察觉到不少人偷偷往家里多带饭菜。


    这可不是个好苗头,就连采购科那边,采购粮食时也发现每天拿到的份额比以前少了很多。


    杨厂长焦急地对部长说:“部长,这些猪我们无偿支援没问题,您看能不能给我们调一批粮食过来?


    工人们现在本就因为粮食紧张人心惶惶,要是再把猪都调走,恐怕会影响工作积极性啊。”


    工业部部长神色严峻,沉声道:“杨厂长,我跟你实话实说,粮食真没有,当下我这儿也正缺粮呢。


    今年这灾情,波及范围太广,到处都不太平,有的地方洪水泛滥,有的地方干旱肆虐,咱们这片儿还算相对好点的。


    这天气状况,对国家和人民而言,无疑是一场严峻的考验。” 杨厂长听完,一时语塞,无言反驳。


    秦歌赶忙问道:“部长,请问目前是旱灾严重,还是涝灾严重?”


    工业部部长打量了秦歌一眼,知晓这个年轻人来到轧钢厂后,推行数次变革,成功让原本经营不善的轧钢厂扭亏为盈,甚至还带动了周边其他工厂的发展。


    “你就是秦歌?” 秦歌点头称是。“不错,年轻有为啊。你刚才问旱灾和涝灾哪个更严重,是不是心里有什么主意?”


    秦歌摇摇头,无奈道:“办法倒是有一点初步设想,但现在恐怕来不及实施了。”


    工业部部长点点头,重重叹了口气说:“旱灾更为严重。”


    秦歌听闻,心中思索:若旱灾严重,或许还能尝试抗旱,只是不知时间是否来得及。


    工业部部长见秦歌若有所思,不禁疑惑道:“说说你的想法。”


    钱部长也投来好奇的目光。秦歌说道:“打井。”钱部长和工业部部长闻言,不禁都叹了口气。


    心中暗道:还以为是什么高招,打井的办法早就试过了,老百姓挖了十几米深,都不见一滴水,既浪费人力物力,又让本就吃不饱饭的百姓耗费大量体力,实在不是个可行的办法。


    秦歌看出他们的顾虑,连忙摆手解释:“不是传统的挖土井,我说的是用机器转头打井。”


    说完以后,众人更加迷惑。秦歌赶忙在办公桌上拿起一张纸,迅速画起图来。


    刚画完,他便将图纸递给工业部部长,说道:“您看,只需一块特制的砖头模样的部件,将其连接到拖拉机上,再接上通管。


    如此一来,一天打出的井深度可达五六十米,而且一天能打四五口。”


    工业部部长看着图纸,有些惊讶地问:“你说这能达到四五十米?”


    秦歌笃定地点点头,补充道:“甚至还能继续往下打。”


    工业部部长将图纸递给钱部长,钱部长看过后,面露担忧:“但是旱灾地区情况严重,如果打不出水,这不就浪费了这么好的钢材?”


    秦歌承认道:“确实有这种可能。不过,相较于有些地方颗粒无收的现状,我觉得哪怕只能拯救一部分,最起码能解决今年一部分口粮问题,尽量不给国家增添负担。”


    钱部长听后,若有所思地点点头。秦歌接着说:“而且农村有不少能人,他们在寻找水源、判断地脉方面比较有经验。


    要是能结合他们的经验,打水成功的概率应该会提高。”


    工业部部长又问道:“能不能立马试验一下?”


    秦歌思索片刻后回答:“可以。我这就通知老师傅。轧钢厂有现成的技术工人和车床,用不了多长时间,应该就能做出个样品来。


    而且我们农机厂有现成的拖拉机,通过皮带带动转轮,理论上马上就能实现。”“好,那你去安排吧。”工业部部长说道。


    秦歌回到自己办公室,马不停蹄地画出详细草图,精确算出各个部件规格,随后把图纸交到轧钢厂易中海手中。


    说起易忠海,他在轧钢厂可是排得上名号的钳工。因为事情紧急,秦歌在厂里认识且能快速联系上的有名有姓的技工,也就只有易中海这位钳工师傅了。


    秦歌把事情的来龙去脉给易中海详细讲了一遍,易忠海深知此事的严重性,二话不说,立马叫上自己的徒弟,投入到紧张的制作当中。


    整个下午,车间里机器轰鸣,易中海师徒几人专心致志地按照秦歌提供的图纸加工部件。


    汗水湿透了他们的工作服,但他们丝毫没有停歇。经过几个小时的努力,关键部件终于制作完成。


    秦歌得知消息后,立刻赶到车间。他和易忠海等人小心翼翼地将制作好的部件搬到农机厂,与早已准备好的拖拉机进行组装调试。在众人齐心协力下,一切准备就绪。


    “启动!”随着秦歌一声令下,拖拉机发动起来,皮带带动转轮,特制的“砖头”缓缓钻入地下。


    现场所有人都紧张地盯着,目光随着钻头一点点下沉。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大家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儿。


    终于,钻头达到了预计的深度。秦歌和易忠海等人赶忙上前查看情况。当他们小心翼翼地拔出钻头时,惊喜出现了——湿润的泥土附着在钻头上,一股淡淡的水汽扑面而来。


    “有水!”不知是谁喊了一声,现场顿时响起一片欢呼声。


    工业部部长和钱部长得知试验成功的消息后,也迅速赶来。


    看到眼前的场景,工业部部长欣慰地拍了拍秦歌的肩膀,说道:“干得好啊,小秦!这下可有办法应对旱灾了。”


    事不宜迟,工业部部长当即决定,以轧钢厂为试点,迅速组织生产这种打井设备,然后运往受灾严重的旱灾地区。


    秦歌和易忠海等人又投入到了紧张的设备生产筹备工作当中,大家都明白,每多生产一套设备,就可能多拯救一片农田,多挽救一些受灾群众的生活……


    大灰狼书源温馨提示:特殊原因,群被强制解散!新群重建,1群号(298732622)2群(1062268835)防失联,tg: /dahuilang888 ,这条消息会显示到明天中午!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