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45章 暴躁老魏

作者:兰陵小聲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西域之地,李泰是看入迷了。


    苏哲直接给他推了一部纪录片。


    名字就叫《河西走廊》。


    李泰看的是津津有味,其中描述的,跨越千年时间的尺度,更是让他仿佛站在时间长河之外,品尝这道陈年佳酿。


    波澜壮阔,壮美瑰丽。


    李泰看完之后就决定,让大哥李承乾抓紧时间,去把河西走廊平了。


    那么多城池,放在那里,简直能够逼死强迫症。


    填色块!必须填色块!


    只可惜,李泰也明白,眼下大唐最重要的战略方向,还是在东北。


    高句丽这狗东西,只是存在着,就如同一根刺,扎在大唐的眼中。


    事实上,在李泰盯上河西走廊的时候,大唐这边,已经开始摩拳擦掌了。


    李二在知晓了海外有金山银山,就他这脾气,能忍得了吗?


    当然……能!


    不说大唐和大明都算是创业初期,双方经济水平就不是一个量级。


    人家李二也不是很懂经济,但他知道术业有专攻,专业的事情让专业的人去做。


    加上本身时代的限制,反而是勃勃生机,一片欣欣向荣之景。


    要知道,贞观朝可不是那么好的开局。


    广神搞崩了大隋之后,留下来的烂摊子,老李家是真的尽心尽力的在填补了。


    李二一上台,就接连遇到了外敌入侵、天灾洗礼。


    就这样,人家依旧越高越好。


    反观……对吧。


    老朱得反思啊!


    好消息是,朱标有水平,相信之后的大明,会越来越好。


    回到大唐这边,李二已经定下了远期目标和近期目标。


    远期目标,自然是鲸吞整个岛国。


    将上面的金山银山,一个不落的搬回大唐。


    这不是李二大不大度的问题,而是涉及到整个国家利益的时候,就该如此。


    没瞧见魏征这老货现在的样子么。


    用程咬金这个混不吝的话来说,他这辈子就没见过这么好战的文官……


    没错,李二现在有些头疼。


    因为每一次上朝,魏征就跟吃了枪药一样,次次都要上奏。


    老实说,李二第一次遇见这扬景,整个人都是懵的。


    话说那一日……


    “诸位爱卿,有事早奏。”


    李二和往常一样,习惯性的说了一句。


    然后下一秒,魏征就从文官队伍里面走了出来。


    “启禀陛下,臣,有事要奏。”


    “哦?爱卿有何事?”


    李二意外又不意外。


    不意外的点在于,今天就是君臣商量好的,提前打样子。


    给众位官员们打打预防针,告诉他们大唐要动兵。


    至于是怎么动兵,从哪里动兵,有脑子的人大概已经猜出来了。


    毕竟,李靖这位大唐军神,已经到了山东。


    还提领了整个河东道大小事务,这还不明显么。


    其实很多官员都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然后着手开始试探。


    一部分反对战争的官员,都写好了奏折,就等着事情开始后,上奏谏言。


    不过,让李二意外的是,第一个站出来的居然是威震,而不是房玄龄。


    老房可是百官之首的丞相,按理来说应该是他来开口定基调。


    “高句丽之国,不循礼法,不尊谦卑,臣恳请陛下,征伐此小人之国。”


    什么叫王炸。


    魏征一开口,底下的官员们全都傻眼了。


    ‘这是老魏?’


    武将阵营这边,本来每次朝会就是走样子的陈咬金,顿时一个激灵。


    一开口,就是刺激所有人神经的开战请求。


    这下子,直接算是捅了马蜂窝了。


    “爱卿所言当真?”


    嗯?


    皇位上,李二忽然面色一肃,随后虎目圆睁。


    顿时,一股杀气开始四溢。


    啊?这还演上了?


    下面的官员,很多都无语了起来。


    您把李靖派去山东……这不是明摆着的事情么?


    魏征就是您的嘴替,大家又不傻。


    事实上,李二还真没想到,站出来开这个口子的人,是魏征。


    “陛下,臣认为征伐之事甚大,需细细讨论。”


    这时候,丞相房玄龄走出来。


    诶?


    这是几个意思?


    一群官员都懵了。


    丞相这意思是,不打?


    武将这边,一群老匹夫们,一个个全都盯向了老房同志。


    众所周知,打高句丽,是大唐从上到下,绝大部分人心里面的必选项之一。


    没辙啊,谁让当初广神征高句丽,搞出那么多事儿。


    两边的仇,结的是相当的深刻。


    如今,李二陛下的举动,傻子都看的出来是要做什么。


    这时候你老房站出来‘唱反调’,这不好吧。


    而一部分文官,则是心中松了口气。


    他们心中,对高句丽也是恨居多。


    可前车之鉴放在那里,不少人心理阴影面积还是挺大的。


    广神不整出三征高句丽,偌大的隋朝也不至于直接原地裂开。


    所以,他们有点虚,有点怕。


    房玄龄是在反对么?


    答案是否定的。


    开玩笑呢,老房的态度从一开始就很简单。


    高句丽要打,还得是那种一口气直接灭掉的亡国之战。


    毕其功于一役,省的到头来麻烦不断。


    况且,老房在意的,已经不是单纯的高句丽了,而是越过高句丽,跨过大海的岛国。


    老魏是啥意思,老房也懂。


    只不过,比起老魏,老房的关注点更广一些。


    此时开战,各方面的条件还没有集齐。


    稍微拖一下时间,让李靖那边准备再充足一些。


    所以他是说,要详细商议。


    李二也明白,然后就借坡下驴,以重视为由,暂缓这个议题。


    然而,让李二没想到的是,魏征就此开启了他的上奏打卡日常。


    每天一奏,态度是一天比一天强硬。


    从一开始的礼法角度,批判高句丽不仁不义,再到后面开始直接的人身攻击。


    就差说,高句丽狼心狗肺,不仁不义,不忠不孝,不当人。


    理由那叫一个丰富,不带重样的。


    李二也有些麻。


    私底下的重臣小会议上面,李二问魏征,咱别老是盯着这个话题行不。


    结果你猜魏征怎么回答的。


    “奉天教化万生,陛下你若不行,那就不配成为天可汗。”


    有一说一,老魏说出这句话,让李二的表情,相当憋屈,甚至是气愤。


    李二就差对着魏征说一句,禁止人身攻击。


    啥叫不行?


    “陛下,时不我待,天底下就没有万全之策,该动手了!”


    李靖是吃干饭的么?


    河东道、山东道的军力是什么样子,你们不清楚么?


    高句丽现在处于虚弱状态,还要等到什么时候?


    老魏确实不太懂军事,但他懂一件事,此时此刻,大唐军心可用,民心可用。


    最主要的是,早一天收拾高句丽,就能早一天远征岛国。


    白花花的银子,拿不到手,你不难受?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