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28章 以史为鉴

作者:兰陵小聲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这一幕,看起来就很匪夷所思。


    不过,苏哲却很满意。


    没有什么,比这个更具有意义了。


    抵达始皇陵之后,大家的兴致都很高。


    他们都还年轻,对死亡的概念还有些模糊。


    可在进入内部扬馆,亲眼看到那规模庞大的兵马俑发掘现扬,顿时陷入了沉思。


    还是那句话,没有什么比亲眼见证更为震撼人心。


    就连李承乾,此时都收起了玩闹的心思。


    兵马俑很多,很多。


    站在走廊上,看着下方的发掘现扬,李承乾心里面忽然产生了一种荒诞的情绪。


    倒不是因为死了之后,还被人挖墓的反感。


    而是一种,震撼过后的索然无味。


    始皇帝诶!


    一统六国,史书上被无数人骂过的千古暴君。


    他就像一座山,矗立在那里。


    那些骂声,就像是吹过山巅的风。


    风吹过,山依旧矗立。


    你喜欢也好,不喜欢也罢,始皇帝就是始皇帝。


    他的地位,不会因为咒骂而降低。


    李承乾觉得索然无味,其实是对于自己未来的一种迷茫。


    千百年后,终究化为尘埃。


    只留下,记录在史书上的那些文字。


    倒也不是李承乾忽然就矫情了起来,而是他们是真的古人。


    穿越了历史的长河,有幸得窥历史的过往。


    过去与未来的交织,总是会带着更为宏大的情绪。


    “大哥,你说始皇帝,看见自己墓地被人挖了,会不会生气?”


    就在这时,李泰却问了一个很好的问题。


    “噗……”


    原本大家都有些沉默,此时却忽然被李泰这句话给打破了沉闷的氛围。


    就连一脸严肃的刘据,也不禁笑了起来。


    扶苏用手摸了下自己的鼻尖。


    问题很好,下次别问了。


    别人都在想宏大叙事或者江山社稷。


    扶苏却想不了那么多。


    参观自己爹的墓地……


    总觉得有哪里不太对劲。


    说实话啊,扶苏以前还真没注意过,要知道他爹一上位,做了秦王之后就开始准备这座陵墓了。


    历时三十九年,甚至一直到秦始皇死了之后都没有完工,后续胡亥继位,修了一年多才终于是完工。


    所以,整整四十年,消耗的人力、物资,那都是一个天文数字了。


    为什么刘据抗拒,原因就在于此。


    啊,你问为什么啊。


    因为刘小猪,比秦始皇更狠!


    茂林是整个西汉王朝,修建时间最长,花费最多,规模最大的陵墓!


    特么的,修了53年!


    在知道这一点后,刘据整个人都不好了。


    想想汉文帝,再看看刘小猪。


    刘据只觉得心累。


    “我决定了,我以后的墓,不起封,不竖碑,一切从简,学文帝。”


    朱标忽然有感而发。


    看到秦始皇陵,让他心中产生了这样的念头和想法。


    人死如灯灭。


    与其死后追求那么多,不如活着的时候,多努点力。


    死后的荣华富贵,只会便宜了那些盗墓者。


    那些陪葬之物,对国家,对社稷,没有半分利处,何必呢。


    不如学学汉文帝,果然百世帝王师这个称呼,含金量就是高啊。


    朱标这么一说,其他几人也都十分赞同。


    就连李承乾,也觉得很没意思。


    弄那么华丽,未来还不是等着被人盗墓么,没意思,真没意思。


    一个帝王的名声,或者说在历史中留下的痕迹,不是看你死掉之后的陵墓,修的有多么的好。


    而是看你活着的时候,做了什么事。


    知晓了这一点,心中的困顿反而一下解开了许多。


    “切,真想让老登也看看。”


    “大哥,老……爹他还好吧。”


    李泰嘴角一抽。


    李世民的昭陵,从贞观十年,长孙皇后驾崩之后,开始修建。


    别看昭陵修了很久,陆陆续续甚至持续了一百多年,从贞观一直修到了开元。


    但昭陵因山为陵,陵内不藏金玉,并在陵外立碑予以说明,所以耗费民力反而没有那么多。


    可以说,在古代皇帝里面,李世民的仁德,已经相当高了。


    即便比不上百世帝王师的汉文帝,也起码只是在其之后了。


    不得不说,汉文帝对后世帝王的影响还真大。


    很多皇帝都以汉文帝作为榜样来约束自己。


    说起墓地,就不得不提一个人。


    朱元璋。


    大名鼎鼎的明孝陵,可以说是真的很神奇。


    自古盗墓猖獗,尤其是帝王墓,总是会被那些贪婪之人盯上。


    从民间到官方,甚至还出现过孙殿英这样的人,直接暴力破拆。


    但唯独明孝陵,六百多年都没有被光顾过。


    一方面,老朱给自己设计陵墓的时候,花了很多心思。


    甚至特地选择了将陵墓就选在了金陵城外。


    和偏远地区的陵墓不一样,别的皇帝是生怕被人知道,老朱却反过来。


    这样的好处就是,稍有风吹草动,就肯定会有人知道。


    另外,后世朝代对明孝陵也进行过保护。


    比如大清,出于政治目的,捏着鼻子都得捧老朱。


    治隆唐宋这种不要脸的评价,就是大清给老朱按上的。


    为的就是体现出满汉一家亲,安抚江南汉民的政治目的。


    不管怎么说,从结果上而言,老朱是幸运的。


    死了之后没人打扰,也算是一朵奇葩了……


    总之,亲眼见到秦始皇陵的庞大,四个太子心里面都不咋痛快。


    他们看到的越是震撼人心,就越是明白其中对社稷的危害。


    “我想,我知道我要做什么了。”


    在走出景区的时候,扶苏心中仿佛下定了什么决心。


    这几日,从一开始的迷茫,害怕,再到如今,扶苏的内心已经开始发生了变化。


    二世而亡的大秦,这样的结果,扶苏不认同也不接受。


    他第一次萌生了,想要去做些什么,去改变那样结局的想法。


    “放心去做,你可不是一个人。”


    苏哲抱着小兕子,停下脚步,看着扶苏。


    “先定个小目标吧,北境三十万大军,能拿下来不?”


    李承乾忽然凑了过来,然后笑呵呵的说道。


    “蒙家么……或许可以。”


    扶苏也不是很确定,虽然他已经有了决心,但真要去做,难度还是相当之大的。


    话说,扶苏忽然消失,大秦那边,就没有动静吗?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