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21章 论始皇帝

作者:兰陵小聲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户籍小课堂,指出了关键的问题所在。


    朱标现在心里面很急。


    但,急也没用。


    这件事其实难也不难。


    关键是,上行下效的那个上,也就是老朱不乱来,户籍政策就可以改。


    至于难的地方,则是在军户,以及最关键的,日后大明军事制度的变化。


    这里面的难点在于,会涉及到很多既得利益群体。


    主要就是勋贵集团。


    好消息是,勋贵集团已经被老朱父子收拾的服服帖帖了。


    苏哲拿出来做例子的大明,其借鉴意义,也让其他三个时空的人,各自心中有了自己的想法。


    “老师,大唐能不能也改军制?”


    李承乾不怎么关心户籍,因为大唐和大明不同。


    在大唐,想要统计一下全国人口都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


    要知道,在贞观时期,皇权下乡的难度,那叫一个高。


    乱世之后,户口隐匿的事情那是十分普遍的现象。


    和大唐情况差不多,甚至还要更严重一些的,则是刘据那边。


    人尽皆知,汉武帝穷兵黩武,最典型的就是所谓的‘户口减半’。


    事实上,那个时期,连年战争带来的民力损耗确实相当严重,但绝对是到不了天下人死一半的程度。


    民力的损耗,分为普通损耗和间接损耗。


    其中普通损耗,通常指的是直观意义上面的人口减少。包括战争死亡、徭役死亡等等直接数据。


    直观损耗还有一个方面,那就是民众为了逃避徭役,选择进行‘人口隐匿’。


    不管是主观的隐匿,还是被地主豪强被动的隐匿,只要不被计算进入人口税之中,在纸面上就是‘消失’了。


    简介损耗,则是指的生育损耗。


    战争、徭役这些大规模征调青壮年的行为,带来的后果就是整体生育率急速下降。


    两相对比之下,才有了所谓的‘户口减半’。


    诚然,汉武帝穷兵黩武是主要原因,但客观因素也不容忽视。


    刘据想要恢复社会的发展,清查隐匿人口也是重中之重。


    至于更早一些的扶苏,秦朝这时候,还没能力进行全社会的人口普查……


    户籍政策,却让扶苏发现了一条新的赛道。


    说起来,秦为何二世而亡?


    这个问题,太复杂了。


    涉及到从上到下,整个王朝的各个方面。


    首先,秦始皇,也就是网上大家最喜欢说的迷人的老祖宗。


    这位爷,那简直是个极品中的极品。


    如果说,刘小猪是刚愎自用的极端政治生物,那么始皇帝这位爷,是比刘小猪更恐怖的偏执者。


    人家刘小猪,在后世的评价,已经走向两极分化了。


    一方面,穷兵黩武,另一方面功绩斐然,打出了一个民族的核心风骨。


    始皇帝,在后世的评价,那基本就等于全黑之中偶尔出一点白。


    没错,历朝历代,始皇帝都是极端暴戾的暴君典范。


    苏哲讲完了户籍政策,也没有和之前那样下课。


    “下面我们说点轻松的话题,扶苏刚来,所以我们现在讨论一下始皇帝吧。”


    “我想问问,大家心中,关于始皇帝的看法。标哥儿,你先来。”


    苏哲点名了朱标,因为大明距离秦朝时间最远了。


    被点名的朱标,眨了眨眼,然后看向了公子扶苏。


    “咳咳,畅所欲言,没关系的,扶苏肯定也想知道,后世君王子嗣们,对始皇帝的评价,对吧。”


    苏哲补充了一句,然后就看到扶苏郑重的点了点头。


    “是的,诸位朋友,不用顾忌。”


    有了扶苏的话,朱标也不再多想。


    “始皇帝,暴君也。”


    一上来,朱标就给出了自己的看法。


    秦始皇,暴君。


    “抛开滤镜,单纯的以一国统治者的视角来看,始皇帝的文治武功,都算不上最好的档次。”


    朱标个人可没有对秦始皇嬴政的滤镜。


    相反,作为预备役同职业者,朱标并不觉得始皇帝作为一个皇帝,能力上有多么的强。


    秦朝大一统,功劳可不仅仅只有一个嬴政!


    应该说,大秦之所以能够鲸吞天下,那真的是一代代的积累,不断形成优势,最终到了嬴政手中,才能做到一统天下。


    奋六世之余烈,这句话不陌生吧。


    你不能说你吃饱了,是因为最后一碗饭的原因。


    不可否认,嬴政是最终,终结八百年战国的最终胜利者。


    但要是将所有功劳都归结于他,未免有些夸张了。


    同样的,你若将二世而亡的锅,也都丢给始皇帝,那也是有些过分。


    要考虑时代背景。


    春秋战国以来,华夏土地上分裂才是事实,而统一则是一时。


    整个社会自上而下,都没有统一这个默认的选项。


    没瞧见千古无二的西楚霸王,想的是恢复分封制么。


    说到这里就不得不提一下刘邦这个老流氓了。


    秦始皇最大的功绩,便是车同轨、书同文,从而将华夏的文明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粘合起来。


    可惜,秦的时间太短了。


    多亏了后面接过接力棒的汉朝,坚持了下来。


    汉承秦制!


    至此,秦始皇的功绩,便是无可否认的被无限拔高。


    “人们推崇大一统,是因为近现代以后,教育普普及,使得人们认识到了大一统的意义所在,这也是为什么现在这个时代,秦始皇的口碑反而变好了的缘故。”


    苏哲笑着对大家说道。


    这一点,其实不难理解。


    古时候,没有任何一个皇帝,愿意被人称作秦始皇!


    在任何一个华夏的古代王朝,秦始皇都是被拿出来当做反面典型例子的。


    “我这里距离三个皇帝……”


    “秦始皇、汉武帝、隋炀帝。”


    这三位,都是通常意义上,被人拿出来当做暴君的典型例子。


    而且有趣的是,这三位也都有着一定的相似之处。


    “额……”


    刘据忽然低下头,用手摸了摸鼻尖。


    有点尴尬啊。


    “为什么汉武帝也是暴君,但他的历史评价,却要远高于其他两位?”


    “因为他的能力,匹配得了他的野心!”


    是的,在这三位之中,论做皇帝的职业水平,不开玩笑的说,刘小猪是真的甩开其他两位几个层级。


    而这两位里面,始皇帝的能力,又要远高于广神……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