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欢迎来自秦朝的扶苏,来到这里。”
晚上的时候,苏哲代表苏家小院所有人,正式欢迎扶苏的到来。
经过一个白天的经历,扶苏已经搞清楚了现状。
“欢迎欢迎!”
李承乾举起自己的果汁,然后一脸诚挚的呼应苏哲的话。
“谢谢,谢谢大家。”
扶苏有些腼腆的学着大家的样子,也举起了手里面的果汁。
大梦千年,还特么是翻倍的。
扶苏就觉得,自己真是遇到了奇缘。
而且从交流的信息中,扶苏也知道了很多事情。
比如说,未来的历史走向。
至于所谓的不同时空这些东西,扶苏没有搞清楚。
最起码他知道,这里的人们,对他是友善的。
“扶苏啊,始皇帝……咳咳,你爹,长得威猛吗?”
饭桌上,扶苏已经被炒菜给勾住了魂,要不是自己内心的克制,估计已经化身为饕餮了。
吃到一半的时候,李承乾还是忍不住,问出了心中的好奇。
始皇帝啊。
那可是,始皇帝啊!
你猜猜,为什么他是始——皇帝?
“额,还好吧。”
扶苏不是很清楚,威猛这两个字的定义。
“大概就是,站在面前你都不敢说话。”
好吧,扶苏这句话,倒是让大家信了。
倒也挺符合大家想象中,始皇帝的模样。
“哈哈,好奇的话,下次让扶苏去拍张照不就行了。”
苏哲已经见过了李二和老朱的样子。
手机拍的照,还原度百分百。
说起这个照片,先前还发生了一点好玩的事情。
李承乾偶尔刷到过一次,关于老朱鞋拔子脸的画像。
当扬他就笑的直不起腰来,然后还特别过分的,将视频推送给了朱标。
那好家伙,一整天朱标的脸,拉的就跟马脸一样长。
老朱不说多帅气吧,至少绝对不是那种扭曲的鞋拔子脸。
那都是后人为了某些目的,特地这么加上去的。
开玩笑呢,老朱要真特别丑,马皇后这朵花当初还能看上他么……
朱标一表人才,老李家样貌上更是没的说,就一个字——臭美。
扶苏的样貌,一看就知道,遗传基因很棒。
可别小看了样貌。
古代那才是真正的颜值党。
当官都得看你面相,科举里面甚至还有一条专门的潜规则。
探花郎要选最帅的。
古代你要是面相长得歪瓜裂枣,那真是当官都寸步难行……
扶苏这五官,不知道遗传了多少始皇帝的。
历史上,关于扶苏的生母,记载相当混乱。
有说是郑国人的,比如史记里面的推测。
还有说楚国的,但都没有可靠的确切证据。
关键是始皇帝这人,压根就没有立过皇后。
吃过晚饭后,大家的关系也拉近了很多,至少扶苏不再那么的寡言少语。
从这里也能看出来,扶苏的性格上面,其实也不是特别的迂腐。
那为啥,历史上他最后会出现那种,额,脑残的举动?
这个疑惑,始终充斥在苏哲的脑海中。
他想不明白,要解决扶苏的问题,看来还得从他爹那边下手。
反正不管怎么着,胡亥必须死!
“过一个小时,小会议室集合,我们继续上课。”
随着苏哲小课堂的第三次开启,大家也都浑身一个激灵。
“刘公子,上课时何意?”
扶苏小声的询问起了刘据。
也很神奇,老刘家的汉朝,取代了秦朝。
但是扶苏却和刘据,关系更近一些。
“扶苏公子,苏先生的课堂,不可错过。”
刘据虽然来的晚,只上过一次课堂。但那次关于金融经济的课堂,让刘据收获颇丰。
很多原本看不清楚,如同迷雾一样的东西,一下子就变得豁然开朗起来。
扶苏见到刘据的眼神都仿佛在发光,也暗自记下了这点。
很快,小会议室就坐满了人。
刘据还贴心的,给扶苏这位新来的,准备了桌椅。
“这是纸张,毛笔,最好能多记一些。”
“多谢刘公子!”
扶苏立刻弯腰执礼。
“快坐下吧,苏先生开始了。”
几分钟后,苏哲拿着准备的资料,走上了讲台。
惯例,打开了投影,然后开始了今天的话题。
“上次讲了一下关于经济这方面的知识,而今天要说的内容,其实也是和整个社会有关联。”
苏哲打开了PPT。
“户籍制度。”
户籍?
在扬的听众,都疑惑了起来。
“本来,我是想讲一下,关于军事制度这方面的东西,不过在此之前,还是先说一说,户籍制度。”
“你们在来到后世的时候,都会有一张小卡片对吧。”
“没错老师,你说过这是身份证,代表一个人的身份。”
李承乾嘿嘿一笑,然后从口袋里面拿出了一张身份证。
“在我们这个时代,身份证是一个人的基础信息证明,而在你们的时代,也有类似的东西,只不过没有这么详细。”
在华夏,类似身份证这样的,记录一个人的基础信息,最早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
公元前359年,大名鼎鼎的商鞅变法之中,就有一条内容,是关于编录户籍的内容。
按照当时的规定:什伍连坐,鼓励告奸,无户籍凭证者不得上路,不得留宿客舍。
里面这个户籍凭证,不仅包含了身份信息,还包含了职业以及公家刻章。
唐朝的户籍相对来说要宽松一些,平民百姓的户籍内容较少,官员,或者说读书人的信息要多一些。
“历朝历代的统治阶级,都会在有能力的前提下,对王朝进行统计。这不仅关系到发展与稳定,还有最重要的一点——税收。”
“还是举个例子吧。”
苏哲大致的讲了一下户籍,而对这些大致的东西,李承乾他们其实都不陌生。
“大明。”
‘完啦…………’
苏哲一开口,朱标就叹了口气,然后无语望天花板。
他就知道……他!就!知!道!
为什么受伤的,总是大明啊。
要是苏哲知道朱标心里面的咆哮,估计得拍着肩膀告诉朱标,别难过,以后还有呢。
“大明开国皇帝朱元璋,实行了一套严格的户籍制度。严格到什么程度呢?所有人的职业与未来,都被提前定死。
士农工商,每一个层级都被圈死在自己的阶层中间,无法更改。”
没错,老朱搞的这套户籍制度,是历朝历代从未有过的,最严苛的管理制度。
在老朱的设想中,整个大明王朝,组成王朝的每一个成员,都必须严格遵守这套制度,从而达到完美的如同机械那样的运转,维持大明的稳定。
想法很好,但也仅限于想法。
“唉……”
朱标叹了口气。
他其实也明白,这套户籍制度,简直堪比白日做梦。
“不会吧,那以后岂不是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么?”
李泰立刻就皱起了眉,然后吐槽了起来。
“是的,你们也发现了吧,这套制度最大的问题,就在于直接堵死了整个社会的流转性。上升空间堵死,长久下去必然会玩不转。”
“事实也确实如此,老朱这套制度,才实行几年,底下的普通民众就受不了了。而且这东西,不是个例,而是绝对普遍的现象。除开朝廷权力控制下的,比如工部、军队,其他各行各业都受不了。”
老朱的户籍制度,已经脱离了统计的范畴,而是直接达到了‘分化王朝各阶层’的地步。
你甚至可以将其看成是另类的‘种姓制度’!
“我这里并不是在嘲笑老朱,相反,他这套方法,是一种极为有效的,终结社会底层动乱的强力手段。”
苏哲没有一味地贬低老朱。
大明初期的时候,刚刚经历了元朝末期的统治,整个华夏社会结构紊乱,就像一个池塘彻底搅浑了水。
在这样的情况下,要在短时间内迅速恢复社会结构,必须要用极端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