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05章 大明,危

作者:兰陵小聲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他不怕有人举兵造反,但他怕再次变成元末那样的局面。


    元朝的最后时间,不就是遍地烽火么。


    那,这遍地烽火是怎么来的?


    除开被蛮子统治带来的压迫,其中最主要的原因,还是老百姓过不下去了啊。


    元代的财政制度,那才是真的变态。


    臭名昭著的‘包税制’,就是压在百姓头上的超级大山。


    啥叫包税制呢,包税制就是政府将一定时期里某项捐税,以一定数额交由私人包征包解的制度。


    因多交给商人承包,故又名“商包制”。


    元代的统治者们,利用这一手段,免去了官方收税的成本,同时也保证了税收的数量。


    但对百姓而言,中间多了一层‘中间商’,那滋味简直苦不堪言。


    元朝统治者并不在乎底层老百姓是怎么想、怎么活的。


    那些中间商,变本加厉的对下面的人敲骨吸髓。


    而在此之外,元朝财政最终崩溃,就在于纸币的滥发导致了整体性的通货膨胀,最终民不聊生。


    百姓活不下去,自然要揭竿而起。


    老朱就是那个时代的亲历者。


    他非常清楚,那时候的时代,是怎样的可怕。


    如今,大明才建立没多久,居然也有了这样的苗头,老朱能不怕么。


    朱标已经过了怕的那个阶段,反而心里放宽了。


    正如苏哲所说的那样,有问题,不要慌,慌也没用。还不如好好想办法,事在人为。


    大明确实危险了,但你要说大明就此完蛋,真是言过其实。


    没捡到原本时空中的历史,大明也确实有宝钞危机,到最后不还是撑了接近三百年么。


    所以,财政危机,带来的是一个王朝上限的降低。


    朱标和老朱的想法不同。


    他要的是突破上限的大明,而不是一个看起来半死不活,硬撑了两百七十多年的王朝。


    原本有机会可以做的更好,为啥不去做?


    “爹,这事儿,你得交给我来办,你不懂经济。”


    朱标放下卷饼,然后一本正经的对老朱说道。


    突然就被Q到的老朱,眨了眨眼,然后就红温了。


    “你说啥?”


    “爹,我可没说错,人总有擅长的和不擅长的,咱们搞经济财政,就得上专业的。”


    朱标可不管这些,他今天就是得要权。


    改良财政得快,并且要一步到位。


    拖拖拉拉的结果,就是什么都不行。


    朱标这时候绝对不能退缩半步,哪怕让老朱不开心,他也得这么做。


    宜早不宜晚,趁着大明宝钞还没有彻底被市扬抛弃。


    出奇的,红温下的老朱,忽然自动降温了。


    原因,就在于朱标现在的样子,让老朱被震到了。


    强烈的自信,那种上位者的气扬扑面而来。


    老朱一下子就感觉到了。


    “好。”


    朱元璋变化了脸色,然后笑了起来。


    换其他朝代,皇帝与太子之间的关系,绝对不可能像现在老朱小朱这般。


    朱标已经重立了东宫六率。


    虽然他人不在,可是老朱却大笔一挥,直接从精锐的北大营,调了三万精锐划归到了东宫六率。


    现在,朱标又直接要了整个大明的财政权!


    兵、钱。


    这两项最重要,也最应该被忌惮的东西,老朱居然都给出去了。


    说实话,这一刻的朱标,已经和皇帝没啥区别了。


    换其他皇帝,别说财政权了,就是东宫六率重建,都给你卡的死死的。


    就拿隔壁李承乾来说吧。


    唐朝,确实法理上东宫六率是存在的。


    但一直以来,编制其实撑死了就一卫。


    像老朱这样,直接将精锐调去六率的,绝无仅有。


    历朝历代,太子可以有自己的兵权,但绝对会给你卡的很死。


    更不用说,直接放手,将财政权都交出去。


    当然了,也不是每一个太子都叫朱标,能直接当面问皇帝要权。


    老朱放手让朱标大胆去做。


    用他的话来讲,这江山反正总要交给你的,怕啥。


    朱标心中长出一口气。


    预想中,最难的一步,没想到这么轻松的就过去了。


    本来他都准备好了,吃饱了之后,随时准备上演绕柱2.0来着的……


    “爹,你放心,我已经有计划了。”


    随后,朱标就开始讲述起来,他学到的东西。


    从货币理论,到大明财政的弊端。


    时间,一点点的过去。


    老朱也听得入了神。


    这是他以前从未接触过的东西。


    金融,原来这么复杂!


    朱标说的东西,简直就是为大明量身定制的济世良方!


    “好!好!好!”


    朱元璋又红温了。


    不过这次不是生气,而是开心。


    朱标讲述的方法,一旦成功了,那么大明就真的要插上腾飞的翅膀了!


    等到岛国那边的银山开始稳定输送白银……


    那画面,老朱都不敢想了。


    “咱的好儿子!咱的好儿子啊!哈哈哈哈哈哈!”


    老朱是笑的合不拢嘴了。


    顺手就拿起桌上的卷饼,大口往嘴里塞。


    ‘看,这就是咱的好大儿,哼,比什么唐宗宋祖要强一万倍的天之骄子!’


    “对了爹,老四他们,现在还关在府里么?”


    就在老朱幻想着,未来大明如何如何的时候,朱标忽然就提起了他的那些个弟弟们。


    “哼!”


    好家伙,一盆凉水浇在头上。


    “别提那几个逆子,咱一想到他们就来气!”


    得,这是气还没消么……


    朱标摇了摇头。


    “爹,我准备让老二和老三,去北边。”


    “北边?”


    “是的,未来水师整训之后,我们需要在山东那边建立一个后勤基地,老二老三就很适合。”


    松江府只是水师的开始之地,而要远征岛国,无论如何都跳不开两个地方。


    一是山东,二是朝鲜半岛。


    北边的情况,比起明初已经完全不同了。


    北元已经日薄西山,过不了几天就得原地自爆。


    剩下来的朝鲜半岛,路上派遣一路大军,扫荡过去就行。


    而山东,是水师真正的大本营。


    需要有人过去提前准备。


    朱标想到的就是老二和老三。


    朱樉、朱棡这两混球,在自己的地盘各种乱来,与其让他们自己胡来,不如让他们去做点正经事。


    为什么没有老四,那还是因为老四在朱元璋眼里,短时间内绝对不可能再外放出去。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