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97章 不是陈塘关

作者:兰陵小聲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贞观七年


    被李二一脚蹬到山东的李靖,踌躇的看向广袤的大海。


    早年间,李靖第一次见到大海的时候,就曾感叹过,大海啊——全是水。


    作为七世纪第二强碳基生物,李靖自从贞观三年大破突厥之后,就以为自己有生之年再也没有办法踏足战扬了。


    大唐不缺猛男。


    李靖这位大唐军神,却有些苦涩。


    他的政治头脑,只能说合格水平以上。


    让他踏足复杂的朝廷核心圈子,不光不喜欢,而且还很危险。


    所以多年来都保持着划水的态度,没事就称病不出家门。


    本以为自己这一身本事,再无用武之地。结果没想到突然间一个大礼包从天而降。


    陛下要经略东北!


    甚至,李靖都察觉到了,这位陛下的目光,恐怕并不局限于东北之地。


    “会是哪里呢?”


    当李靖来到山东,来到后世被称之为威海的地方,放眼眺望大海的时候,他忽然悟了。


    倭国!


    不要怀疑大唐军神的战争嗅觉。


    经略东北,以及整个朝鲜半岛,水军的重要性即便是高,也不可能像现在这样,专门将大营,设立在这山东之地。


    李靖想到了倭国,但想不明白,为何要征倭国。


    史书上,关于倭国的记录,其实很早就有了。


    甚至当初汉光武帝刘秀,还曾经赐给岛国一枚倭奴国王印。


    一个区区海外蛮夷之岛,如何能引得陛下的目光?


    李靖想不通的地方就在于此。


    但这不重要。


    李靖在想明白要对倭国动手的时候,就已经派人前往岛国打探消息。


    善战者,无赫赫之功。


    李靖一辈子用兵的风格,归结起来就一句话“以正合以奇胜。”


    你基本都看不到史书上记下,李靖用了哪些计谋。


    绝大多数情况就是,李靖出兵,然后赢了。


    只有业内人士才能明白,李靖这位军神的厉害。


    情报,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当李靖派人去岛国的时候,李二派的密探,也已经抵达了这片化外之地。


    由百骑司精挑细选的探子,人数并不多。


    他们的任务,就是调查金山银山的存在。


    而过程,却有些曲折。


    毕竟,石见银山真正开采的时间点,得到公元1309年……


    此时唐初贞观年,岛国已经进入了飞鸟时代。


    大名鼎鼎的苏我氏家族,就在这一时期横行岛国政坛。


    公元628年,推古天皇驾崩,因未立皇储,造成了岛国朝政的混乱。


    其中,苏我虾夷权势正盛,消灭了拥立山背大兄王的叔父苏我境部摩理势,拥立田村皇子继位,即舒明天皇。


    贞观七年,作为傀儡的舒敏天皇对苏我虾夷言听计从,俨然成了一尊傀儡。


    不过岛国的天皇么,做傀儡的基因是刻在骨子里的,也没啥好奇怪的。


    登陆岛国的密探们,想要调查却真没那么轻松。


    因为石见银山所在的石见国,还压根没影呢。


    得亏有地图,至少知道具体的方位是在什么区域。


    密探们分为两拨,一拨人秘密前往石见国所在的地区,另一拨人,则直接前往藤原京,也就是如今岛国的都城。


    这个时代的岛国,还没有完全结束部落制。


    苏我稻目作为积极吸收外来文化的主要推动者,主张积极学习外国的先进文化制度。


    比如说,从百济那边得到了佛像、佛经之后,就大力推崇佛教。


    然后在贞观四年,也就是三年前,舒明天皇派出了第一支遣唐使。


    早在隋朝统一的时候,岛国的圣德太子摄政期间,就已经派出了使者。只不过那时候,无论是规模还是次数,都远不及后来的遣唐使。


    遣隋使的历史相当短,一方面是因为隋朝本来就二世亡,另一方面么,就是广神不开心了。


    没错,就是那个十分有名的‘日出处天子至书日没处天子无恙’,搞得广神相当不爽。


    你个区区化外蛮夷之地,居然也敢称天子?还特么是日出之国的天子?


    也就是广神没得早,不然指不定得弄一波岛国……


    等到了唐朝建立,遣唐使来了,李二一开始真没想搭理这群倭奴。


    学聪明了的倭奴,这次不敢再提什么日出之国天子之类的话,不然李二估计也得把人轰出去。


    你谈别的可以,但是要让大唐觉得面子上不好看了,那就别想过日子了。


    遣唐使,给岛国带来了真正的文明种子。


    从文化、科技、政治等等各方面,岛国几乎是照搬了更为先进的华夏。


    说句不好听的,偷回去的东西,让岛国节约了至少一千年的文明进程!


    一波飞起来的岛国,在三十年后,为了支持百济国,和大唐进行了一扬战争。


    这也是有史以来,中日两国第一次正式的战争。


    白江口之战。


    结果么,不用说。


    膨胀了的岛国,被大唐一巴掌打的找不到北。


    唐将刘仁轨,四战四捷,一举灭掉了岛国的膨胀野心。


    损失惨重的岛国,缩回了脑袋,然后开始了长达数百年时间的‘卧薪尝胆’……


    根植于岛国骨子里的劣根性,让他们终有一日会再次伸出獠牙。


    如今,岛国的信息还没有传回去,但是李二已经提前开启了对高句丽的战争序幕。


    李靖坐镇山东,就是一个明显的信号。


    这时候的大唐,完美诠释了什么叫做武德充沛。


    不要以为你李二改了武德年号就行了。


    山东没有陈塘关。


    但是有李靖!


    就李靖一路抵达山东的过程里面,他收到的信件起码有几十封。


    基本都是武将群体。


    包括陈咬金在内的那一众战扬杀痞,全都派人来信询问一二。


    信中的内容,基本都是差不多的想法,那就是让自己族内的子侄,参与到接下来的战争之中。


    对,不是问会不会开战,而是直接默认了要对高句丽动手。


    唐初这段时间里面,高句丽可不仅仅是李二的‘心结’。


    打趴下突厥之后的大唐,就像个提着刀子的猛汉,环顾四周,终于发现了一个历史遗留对手。


    ‘就你打败了隋朝是吧,就你喜欢筑京观对吧’!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