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96章 那是一条神奇的路

作者:兰陵小聲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休养生息,重新畜养民力。


    其实,在没有外部威胁的情况下,汉帝国的情况会立刻改善很多。


    征战使得人口大幅度下降。


    土地兼并的情况,也大为缓解。


    虽然有点儿残酷,可这就是事实。


    只要政策到位,粮食产量上去了,人口也会随之快速增长。


    你看看汉宣帝就明白了。


    不开玩笑的说,汉宣帝才是汉朝最有能力的皇帝。


    其文治武功,都被很多人忽视了。


    武德充沛,文治昌盛。


    整个西汉王朝,就是在汉宣帝手中达到了最巅峰的状态。


    什么?你说刘弗陵?


    昭帝实在是太没有存在感了,人形盖章机的称呼,说出来都是泪。


    回到汉武帝这个话题上面,休养生息这四个字,说起来简单,做起来难。


    最主要的,就是皇帝的意志需要坚定。


    看的出来,刘据已经意识到了他做了皇帝之后,要面对的情况。


    “你可以看看汉宣帝,也就是你孙子的那些政策,借鉴一下也不要紧。”


    咳咳……


    刘据有些尴尬,但心里面却觉得,有一种骄傲浮现出来。


    从苏哲的只言片语中,刘据发现这位苏先生对汉宣帝的评价非常高。


    此前,苏哲就评论过,古代中华大一统王朝,论皇帝平均质量,首推两汉。


    老刘家的基因是真的厉害。


    基本都是水平在线的皇帝,更不用说那几个猛人了。


    就算是被苏哲反复拿出来鞭尸的刘小猪,苏哲也只是从经济民生的角度去评价,说他是完美的政治生物。


    这可不是讽刺,而是夸奖。


    单就皇帝这个职业,就需要无情的政治属性加成。


    两汉二十四帝,有庙号的才七个。


    就连汉景帝这样文景之治的继任者、开拓者,甚至连前五都排不进去,你想想吧。


    大汉棋圣的能力,放别的朝代,那怎么也算得上是保五争三的水平。


    在景帝之上,汉高祖、汉文帝、汉武帝、汉宣帝、汉光武帝这五个,妥妥的超级猛男。


    人家大唐,一个李世民,加半个李隆基,撑起了盛唐的那口气。


    大明更惨咯,一个朱元璋,一个朱棣,算是能跻身进入千古一帝预备序列。


    回归正题。


    汉朝在武帝玩崩财政之后,除了休养生息这种节流政策外,还得开源。


    “这是一张,汉宣帝时期的地图。”


    苏哲用手,指向了一处地方。


    上面写着的,正是汉宣帝时期正式建立起来的——西域都护府。


    武帝时期,霍去病一场大战,打通了河西走廊。


    至此,延续两千多年的几座城池的名字,直到现在依旧刻在华夏子民的血液中。


    武威、酒泉、张掖等等这些名字,从古至今,依旧熠熠生辉。


    河西走廊连贯东西,将华夏文明的精华,源源不断的输送到更广阔的世界。


    而西域的重要性,后世那可太清楚了。


    丝绸之路了解一下。


    “丝绸之路!”


    苏哲用力的敲了一下桌面。


    开源节流。


    这个开源,对汉朝,对大唐,对大明,依旧无比重要。


    武帝时期,已经有了雏形。


    虽然一直到刘洵这位六边形皇帝的时期,才真正将匈奴干碎,创造了稳定的西域环境。


    但刘据完全可以继续开发,至少也得把河西走廊彻底控制下来。


    丝绸贸易,在公元前后这个时间段,那就是妥妥的超级杀器。


    等于是天上白花花的银子在飞,你不去抓你想什么呢。


    有丝绸之路在手,对外贸易创造财富他不香吗?


    非得一天到晚盯着老百姓地里面的那些吃食,真没必要啊。


    其实刘据已经悄悄的记下了岛国金山银山之事,回头他就准备去问问朱标他们。


    现在,丝绸之路的好处,随着苏哲的讲述,一条‘金子’之路,让刘据这位君子都眼红了。


    如果成功了,那对整个汉帝国,将不亚于濒临渴死之人终于得到的那一口清泉。


    干了!


    不就是西域么,一定要拿下来!


    孙子能做,他这个当爷爷的就做不得?


    刘据的眼热,是正常的。


    西域丝绸之路创造的财富,是相当惊人的。


    也就是汉朝,海上技术不发达,不然给你整个海上丝绸之路出来,你就偷偷乐着吧。


    汉朝做不到,不代表后世做不到啊。


    大明这边,穷疯了的老朱家,不得提着刀子跟人拼命啊。


    等清扫了北元,顺势将西域重新纳入版图,之后海路并进。


    这才是真正的开源!


    不过苏哲知道,陆上的丝绸之路,在面对日益发达的海洋贸易面前,比重只会越来越低。


    毕竟,在没有铁路的情况下,海运才是真正的王者。


    陆上的财富,比起海洋得到的财富,也远远不够。


    局在中间的大唐,要求没那么高。


    先搞陆上,在搞海上。


    等这堂课结束之后,苏哲笑眯眯的看着大家,心满意足。


    ‘窝已经打了,接下来就等着鱼儿自己上钩了’


    一个岛国的金山银山,是对大明大唐的专属特攻。


    用绝对利益倒逼两个王朝走出陆地,探索海洋。


    一个丝绸之路,则是逼着汉帝国,往西边探索。


    唯有利益,才能驱使一个帝国改变方向。


    以利驱之,就是苏哲想到的方法。


    “西边的国家,还是太多了。”


    苏哲想起了,他看到的那些西域诸国的地图。


    一座城就是一个国,这好吗?


    这不好。


    很不好。


    就应该少一点,让地图清楚一些,这才符合审美逻辑。


    刘据知道了丝绸之路的暴利,这个头开起来之后,就没可能停下来了。


    毕竟他那边,也是属于穷疯了的状态呢。


    一个穷疯了的帝国会做出怎样的事情,好难猜哦……


    下课之后,李氏兄弟两人一边吃着水果捞,一边在给标哥出主意。


    “标哥,你那边开打,记得帮我先出口气,先屠个十万倭奴。”


    李承乾一开口,顿时整的标哥有些不会了。


    什么玩意就给你出口气?


    等他捋清楚之后,颇有些哭笑不得。


    算了,怎么也算是认识的弟弟,虽然这个弟弟是唐朝来的……


    但做哥哥的,哪有不惯着弟弟的,对吧。


    苏家小院,各论各的。


    人家李承乾一口一个标哥的喊,朱标觉得这一声标哥,就值十万倭奴人头了。


    “放心吧,到时候虽不至于车轮平放,但筛几遍总会有的。”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