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之地,苦寒,但这土地,也是真的好啊。”
大明紫禁城,朱元璋看着一幅东北亚地图。这是小朱上次回来带过来的,上面标注了大明现在的地理名称。
配合上一本薄薄的记录资料,让老朱眼珠子都挪不开。
整整一天,老朱一言不发就站在地图前面。
那双眼睛,就跟饿了许久的孤狼一样,看什么都是血淋淋的肉。
不谋一时者,不足以谋一世 不谋一域者,不足以谋全局。
老朱虽然性格上,小农思想了一些,但是他却有一个优点,那就是……站的够高。
华夏大一统王朝的顶点,在近代以前,就是世界顶点之一,甚至绝大多数时间都可以把之字去掉。
西方有位名人说过,他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那么现在朱元璋,站立的地方,用一句诗句便足以形容——会当凌绝顶!
大明要开动武力机器,这一点从朱标得到仙缘之后就谁也阻挡不了了。
即便没有岛国的金山银山,这辆“马车”也会继续开动。
最简单的用对外征战来化解国内矛盾这种事情,当苏哲亲手打开这个潘多拉魔盒的时候,就停不下来了。
于统治者而言,这种手段实在是……太尼玛香啦!
有个笑话,苏哲其实一直都没有和承乾他们说。
那便是,为什么广神能够三征高句丽?
三次啊!
别的王朝,别说三次了,弄一次指不定就完蛋了。
广神他爹留下来的底子确实够厚。但再厚的底子也架不住这么折腾。
回到这个笑话本身,很多人都戏称,广神的结局,就差一个胜利。
但凡他三次中,有一次彻底的胜利,灭掉高句丽,说不定隋朝都不至于原地裂开。
当然这种笑话,也只是笑话。
可不妨从其中窥见一二。
万恶的P社玩家的嘴,那是比宇宙中最硬的东西还要坚硬。
什么是战犯?打赢了哪里来的战犯!
朱元璋看着东北亚的地图,心里面只有一个想法,用老祖宗始皇帝的话来说那就是“额的额的,都是额的。”
东北那地方,有着广袤的黑土地。
唯一的缺陷在于,大明王朝即将进入小冰河时期。
届时,东北地区的环境,基本不适合人类居住了。
好在,南边也有好地方。
当老朱的目光,从北方挪到南边,看着那大片空白的海洋地区,他知道自己得做点什么了。
海禁政策要改,不能等下去了。
北元就是昨日黄花,待到来年,定能秋风扫落叶般彻底清除。
朱元璋思索之后,决定在云南设立一个镇南提督府。
刚好,他的义子已经去了云南。
这要比历史上提前了两年时间。
但规模上,从三十万减少到了十万。
镇南提督府统辖之地,包括了两广地区。
朱元璋要在南方,也建立一个新的出海口。
从地方上汇报过来的奏折,以及锦衣卫的信息,都显示出,两广地区,尤其是广东布政司那边,自宋朝起,海外商人日益增多。
商人是什么尿性,那是无利不起早。
能自发形成如此规模的市扬,朱元璋也不傻,当然知道地理的因素有多重要。
在朱标提供的海关建设提案中,就明确的要求,自海关建立后,所有外商都必须登记。
这个时代,华夏人对外国人的鄙视链,一直都保持着相当高的水准。
骨子里面就瞧不起海外蛮人。
朱元璋站的够高,想的也更远。
随着海禁的开放,对外贸易是必不可少的环节。那么如何约束海外商人到华就成了必须要考虑的事情。
最基本的,遵守华夏当地的礼仪、法律,这些都不用说,那是必须的。
不服者,抓了、杀了,谁管你是哪个。
看看礼部隔三差五就上奏,请老朱降下恩赐,砍了倭国奴之类的事情。
不服?
大明虽然没有武德年号,但是真刀真枪的武德还是有的,而且还很足。
就两广地区的信息上,当地人黑吃黑,弄死海外商人的事情可不少呢……
可别觉得华夏子民就真的是一代代统治者形容的那般愚昧、顺从。
笑死,动员起来的好战那是一点没见过对吧。
特么的古时候那是‘闻战则喜’!!!
但凡吃饱了,华夏子民骨子里面的‘不安分’就开始蠢蠢欲动起来了。
不然人家儒家为什么要践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治国后面跟着的是啥玩意儿?
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两条路都注定了这个时空的大明,要走上一条血与火的道路。
始作俑者的苏哲,对此表示毫无波澜。
不就是跑马圈地么,你白皮做得,我华夏做不得?
再说了,你们那叫殖民,咱这不是殖民,咱这是——教化!!!!
孔圣人一辈子最大的愿望,就是这个,你反驳,那你就是不尊圣人教化!
只要华夏站着这个理,那一切都不是问题。无论对内还是对外。
为啥老朱和小朱在选择的时候,毫不犹豫的选择了这条路?
是他们蠢,不晓得其中的道理么?
错啦,他们可太明白了。
现如今,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
这股东风,便是苏哲亲手给大明选择的香饽饽。
老朱的目光,越过东海,落在了长条形状的岛国。
蓝玉这狗东西,已经被老朱安排到了松江府。
老朱以前一直都对蓝玉有点儿怨念。
主要是蓝玉这厮,打仗确实很不错,可脑子里面总让人怀疑装的是水。
蓝玉有个最大的缺点。
那就是残暴。
相比大明其他将领,蓝玉是出了名的骄横跋扈。
这本是一个缺点,但把蓝玉放去岛国,或许会有额外的效果。
老朱的想法,原本是先平定辽东,辽西之地。
然后借道半岛,直取岛国。
但是现在,他有些等不了了。
大明水师一旦重整完毕,完全可以从登州府出发,直捣倭国。
风险或许会有,但老朱相信,大明水师,天下无敌!
没错,朱标带回来的舰船资料,对大明海上造船的提升,不是一星半点。
这就是后世的优势,绝对的信息广度和深度,比古代闭门造车的信息阻塞要强一个次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