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进一步推动教育资源的均等化,……决定对下城区教育系统再追加投资……”
投资?也不知道最后都赞助进了谁的口袋里。
徐秀懒得听这种冠冕堂皇的文件宣读,扫了眼AI自动生成的文字稿,目光落在了其中一条上:下城区部分学校将迎来两年一次的资格审核。这才是她想从官方新闻的那一大串废话里看到的消息。
她换了几个关键词搜索,没有搜到具体的学校名单。
和她想的一样,虽然每隔两年就说会有巡察组来审核教学资格,但下城区三区的学校永远都是一个样:建筑物破败,教学设施落后,老师们上课总是敷衍了事,不过是在朗读陈旧的教材而已。
反正下城区的孩子最后都是要进工厂干活的,除了少数领导家的孩子,谁都挣不脱从降生起就注定的命运。
她心里隐约有了打算,面上却依然是平时那副不冷不热的表情。在听到脚步声的那一刻立即收起终端,目光重新落回了眼前的两块屏幕上。
那上面是徐秀所在的高中四年级的试卷扫描版,另一块屏幕上则展示着试卷的评分标准。
徐秀假装专心批改试卷的样子,直到听到一声“徐秀”,方才转过头:“李老师,卷子我已经批改了一半了,今天就能改完。”
来检查她工作进度的正是徐秀所在班级的班主任。
自从第一回让徐秀帮忙做工作后,她就尝到了把活推给别人做的甜头,看了眼她改卷子的速度,倒也合适,原先皱着的眉头立刻舒展了许多:“辛苦你了,徐秀,老师家里有点事情,今天可能……”
暗示的不要太直白。
徐秀立刻接过话,露出那种好学生惯有的羞涩的笑容:“没关系,李老师您先回家吧。我今天的作业都写完了,等改完试卷再走。”
多好的答案啊。
李老师也懒得推拒,顺理成章地拎包,竟是直接走了。
办公室里其他没课的老师都是一幅习以为常的样子,倒不是说他们会心疼徐秀总要帮忙做事,或许是在遗憾自己班上怎么没有这么一个好用的学生罢了。
徐秀一言不发地批改试卷,手下判分的速度不慢,心里却记下来分数排名相对靠前的几个学生。
徐秀所在的高中基本不存在所谓的学习氛围。
科技的进步虽然没能造福下城区居民,但是带来的其他改变却是直接影响到了他们。徐
秀记得之前读过的官方新闻说过,推行初中五年制和高中五年制是考虑到居民寿命的增长等因素。
但在下城区活到长命百岁基本是天方夜谭,可惜,体系这时候可不会考虑到他们。
要不是下城区不存在跳级一说,徐秀根本就不想在这里交满十年打水漂的学费,但想到继续升学必须要有学籍,还需要有任课老师的推荐信,最终还是忍下来了。
她在心里比较了自己和那几个成绩算得上不错的学生的差距,觉得暂时没有受到影响,但到底是不放心,还是在心里悄悄记上一笔,待日后再做决断。
徐秀对早已放弃学业的人没兴趣,因为他们不会影响到她的未来。
她不清楚真正意义上的“好学生”对待在极差环境里同样认真学习的同学应当是什么态度。
或许是觉得惺惺相惜?还是想要互相鼓励、扶持,甚至成为朋友?
很遗憾,徐秀不是出生在中城区甚至上城区的人,他人的优秀不仅不能被她平静地接纳与欣赏,反而会被视作往后的威胁,沦为待处理清单上标红的一笔。
改完试卷后时间已经不早了。
徐秀收拾好自己的物品就小跑着离开了学校,临走前没忘记向门口替她开门的保安礼貌道谢。
她还不能直接回到孤儿院休息。打工的地点是学校附近的一家小餐馆,她主要值夜班。徐秀从后门利落地溜进厨房,脱掉粗制滥造的校服外套,系上了围裙,就开始端盘子上菜。
起初老板看她是附近的学生,雇用她还有点疑虑——开店这么多年,他没少见过那些高中生咋咋呼呼的样子,况且这附近人来人往的,撞上了认识的人也是很有可能的。
但他没想到,哪怕真遇上了认识的老师同学,徐秀依然能面不改色地干活,久而久之,餐馆里的其他人也都知道这个上晚班的小姑娘经济上很困难,读书又用功,对她的态度也好了不少。
临走前,餐馆老板这次又给她多转了点工钱,说是让她注意身体。徐秀一脸感激地道谢,转身就将今天多得的钱存进自己的另一个账户里,而原定工钱的一半则转给了负责管理孤儿院的玛丽修女,作为对方允许自己继续住在孤儿院里的“报答”。
她看着终端里推送的那些色泽艳丽的广告,知道自己这么费尽心思攒下来的钱,甚至买不起某些人的一件衣服。
但是没关系,她想。忍一忍,徐秀,你迟早会离开这个泥潭的。
徐秀仍旧是最早到校的学生。
将个人物品放到自己的座位以后,她就拿着李老师给她的门禁卡,进办公室开始打扫卫生。
这原本并不是她应当负责的事情,可惜,学校最近在“裁员减负”,结果就是走了好几个保洁人员,除了校长和主任以外,其他老师的办公室都要自己动手打扫。
但徐秀多好使唤呀,放着不用白不用。所以尽管其他老师对此也有些不好意思,还是默许了李老师命令徐秀每天早晚都来干活这件事,偶尔的,也会顺手从家里带点零食或小玩意儿送给这个任劳任怨的老实学生,对她的印象都相当不错。
“徐秀,你来得真早。”
徐秀擦完眼前的桌子,抬头,对刚进门的隔壁班老师露出腼腆的笑容:“欧文老师早。我习惯早起了。”
在青春期躁动不已的alpha,beta和omega当中,徐秀是那个永远素着一张脸,连饰品都没有的人。
一是因为不愿意把钱花在这种无关紧要的小事上,二是担心这样不利于她立人设。
在“让自己变得更好看然后在泥潭里吸引到烂人来追求自己”和“忍气吞声拿了推荐信远走高飞”之间,徐秀对后者的选择有一秒钟的犹豫,都会是对自己极大的侮辱。
但眼前这个alpha老师当然不会猜测到徐秀的真实想法,他只知道,在晨光的照映下,眼前的beta学生看着十分疲倦,黑眼圈压根就遮不住。
想到昨天自己也默认了学生应该帮老师“分担工作”,早上又要早早起床来打扫卫生,他难得感到了有些过意不去。
他自己的女儿被送到了中城区的初中念书,也不知道在那边过得如何……思考到这里,就对眼前听从同事安排,总是帮忙干活的学生也生出了点怜悯心。
“没事,我这里你就不必打扫了。我昨天听李老师说,你这次肯定又是年级第一。继续保持,等你毕业了要申请学校也会容易点。”
他没说的是,其实不少老师觉得她很可惜,虽然确实聪明又努力,但就算申请上了院校又能如何呢?
哪怕审批准许了她的学生贷款,联邦各个大学的学费都高昂得吓人,不知道要花多少年才能偿还清楚。他见过徐秀的档案,上面写的家庭住址是本区唯一一家孤儿院。
“我还不知道能申请到哪些学校呢。”
徐秀慢条斯理地开始擦窗户,由于是背对着人,因此看不到她的表情,只能听到她声音里淡淡的忧愁。
“李老师说从今年起,申请院校还要看活动经历,但是要申请暑期研学……”
她仿佛意识到说多了,立刻生硬地转换话题。“希望我毕业那年能宽松点吧。”
可惜。欧文想。
以徐秀的在校成绩,完全能够申请不少研学活动,可惜她根本无力支付。
如果在今年内徐秀还拿不出相关经历,明年的申请或许会遇到不小的困难。
他自己就是在中城区毕业的,非常清楚所谓的“活动经历”代表了什么,无非就是为某些权贵打开的,更名正言顺的绿色通道而已。
既然敞开,岂有再被关闭的道理?
……或许是因为今早的对话,下午校长和主任开会,讨论要如何接待巡察组的时候,在听见旁边老师抱怨“可能找不到合适的学生接待”后,他立刻想到了徐秀。
接待巡察组,名义上就是走个过场,但每家学校起码还是要拎出来几个能拿得出手的学生装装样子,展示下教育成果的。虽然听起来学生只是配合领导们来表演,但谁来演,怎么演,也是一门不浅的学问。
欧文拿不准徐秀能否升任,但怜悯心还是难得占据了上风:“我看高四那个徐秀就挺不错的。”
他先开了口,其他对徐秀印象还不错的老师也就顺带着记起来了这么个有些许腼腆的学生。
“年级第一那个?”“有点印象……”“好像是挺乖的。”
最终,在他和其他老师的推荐下,高四的徐秀将作为学生代表,负责陪同接待即将到来,核查办学成果的巡察组。
而听到这个消息的徐秀微笑着向极力推荐她的老师们保证:“我一定好好表现。”
她知道或许是欧文,又或许是其他人开了口。但她并不为此感激。
他们享受了她这么久以来的顺从,这不是她付出的善良所理应得到的一点回报吗?
徐秀(前期隐忍版):早晚要离开这里。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章 第1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