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后,西湖畔多了间雅致的书院,门匾上题着"清桑"二字。书院专门教授女子琴艺与剑术,在江南一带颇有名气。
这日清晨,一位白衣女子正在院中指导几个少女练剑。她身姿翩若惊鸿,剑法行云流水,看得少女们目不转睛。
"云师父,您这招真漂亮!"一个圆脸少女赞叹道。
白衣女子——正是云寄桑——微微一笑:"这招''梧桐栖凤''是你沈师父创的。"
正说着,一位身着淡青襦裙的少妇抱着个婴孩从内室走出:"寄桑,孩子们该用早膳了。"
云寄桑收剑入鞘,快步上前接过孩子:"小梧醒了?有没有闹你娘?"
婴孩咯咯笑着,小手抓住云寄桑的一缕头发。沈清梧笑着摇头:"比你乖多了。"
用过早膳,学生们陆续到来。书院每日上午教琴,下午授剑,学生从闺秀到江湖女子都有。云寄桑的旧疾在西域求得灵芝后已大好,如今能完整地弹完《广陵散》而不咳一声。
午休时分,一个熟悉的身影出现在书院门口——是沈明远,如今他已升任礼部尚书,此次是南下巡查顺道来看女儿。
"父亲!"沈清梧惊喜地迎上去。
沈明远抱着外孙女爱不释手:"小梧越长越像你了。"他环顾书院,满意地点头,"办得不错。"
云寄桑奉上茶:"沈伯父此次南下,可有什么新闻?"
"朝廷准备恢复女子科举了。"沈明远笑道,"你们这书院,正好培养些女学士。"
沈清梧与云寄桑相视一笑。三年来,她们不仅建了书院,还暗中资助贫苦女子读书学艺。如今朝廷这一政策,正合她们心意。
傍晚送走学生后,两人带着小梧来到湖边散步。夕阳西下,雷峰塔影倒映水中,美不胜收。
"清梧。"云寄桑忽然道,"我昨晚梦见听雨轩那棵桑树了。"
沈清梧握紧她的手:"想长安了?"
"有点。"云寄桑轻笑,"不过有你在的地方,就是家。"
沈清梧靠在她肩上,看着怀中熟睡的女儿:"等小梧大些,我们带她回长安看看。"
"好。"云寄桑吻了吻她的发顶,"去看那棵桑树,是否依旧。"
晚风拂过湖面,泛起阵阵涟漪。远处书院传来隐约的琴声,有学生正在练习《梅花三弄》——那是沈清梧最拿手的曲子,如今已成了书院的入门必修。
琴音袅袅中,两只白鹭掠过湖面,比翼飞向远方。云寄桑与沈清梧十指相扣,在夕阳下留下长长的影子,仿佛要一直走到地老天荒。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