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5章 这位姑娘,我们见过

作者:临风有清韵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古树苍苍,山道静谧,晨钟悠扬,深远回荡。


    “姑娘,再往前就是九百九十九级登山道了,您真的不需要阿仆陪着吗?”阿仆跟随姬悦,也缓缓停下脚步。


    姬悦抬眸,望着前方直耸入云的阶梯,“拜还恩寺,必须香客独自登上千步云崖,方显虔诚之心。”


    “这阶梯又高又陡,而且湿滑,姑娘需得万分小心呐。”阿仆忍不住又啰嗦了一遍。


    “千步云崖我也不是第一次登了。”姬悦转头,微笑着对阿仆道,“阿仆不必担心我,且快去万福斋买碧玉糕,若去晚了,可是要排长队了。”


    姬悦今日出府,除了去还恩寺祈福,还要带一份万福斋的碧玉糕回去给姬若许。


    昨夜里,姬若许枕着她的胳膊,迷迷糊糊间,嘴里念着好久没吃碧玉糕了,想吃……


    姬若许想吃的东西,姬悦必会满足。


    碧玉糕是万福斋的招牌,只在每年的这个时节有。万福斋百年秘方制作出来的碧玉糕,青翠欲滴,香甜软糯,食之口感细腻,回味绵长,又有解暑功效,是为燕都一绝。每日清晨开始,万福斋门前便排起长队,人们争先恐后,只为买到一份新鲜出炉的碧玉糕。不管是普通百姓,还是达官贵人的家仆,谁先来谁先买,这是万福斋的规矩,没有特例,恐怕燕皇派人前来,也只能按规矩排着队。


    阿仆见姑娘执意独自登山拜寺,没有办法,只得依姑娘的交代,先驾车赶去万福斋。临去前,阿仆又叮嘱了一句,“姑娘下山后,一定等着阿仆回来接您。”


    山林间的空气携着晨曦的雾霭,清润拂面,不带一丝喧浊。偶有鸟鸣,清脆入耳。


    姬悦再次抬头向上望去,云雾深处,只见一片朦胧,不见古刹影踪。


    还恩寺,立于云崖山巅,隐于密林之中,正因为此,它历经数次战乱,却无半点损毁,至今存在了近千年。


    大燕的百姓尊崇燕皇,也敬奉神明。还恩寺因其求愿灵验,每日香火不断,若逢初一、十五更是香火旺盛。


    慕名而来的百姓不顾山路陡峭,跋涉艰险,也要寻访这座著名的古寺,为亲人、爱人、子女求上一愿。


    姬悦别无他愿,只愿她所在乎之人,无恙无灾,余生喜乐。


    薄雾仍是弥漫,草木上露水汤汤,石阶上更是浸染着一层湿气。


    姬悦的裙摆已被浸湿,沾上了些许泥迹,她拎起裙摆,没有停歇,一步步踩住石阶,往上前行。


    这条千步云崖,她几乎每个月都要踏过一遍。


    今日是十五,前来上山求拜的人比平时更多了,狭窄的山道上,人人都是独自拾级而上。


    姬悦步伐较快,不时会越过一些求拜者。


    行至半山腰,姬悦看见前方有一位女子,微弓着身体,脚步虚浮,状似要摔倒。


    姬悦几步来到女子身旁,犹豫了一下,还是伸手扶住她。


    “……不,不要扶我……我能独自前行……”女子一面发出虚软的声音,一面固执地摆手,拒绝旁人相扶,甚至仍要往上迈出步子。


    但话音刚落,女子身体突然一晃,朝一旁栽倒去。


    姬悦眼疾手快,一把抓住女子的胳膊,将她捞回。


    女子稳住了身形,慢慢站直,她转向姬悦,嫣然浅笑,“谢谢你。”


    在姬悦眼中,若神女有形,自当是姑姑的样貌。未曾想,这世间还有一位女子以容貌倾城,似骄阳之盛,金芒耀眼。一身素淡衣裳,丝毫遮没不了这副娇艳璀璨的容貌。


    此时女子脸上映着一抹苍白,更为她增添一丝柔弱之美。


    “……不用谢。”姬悦看着眼前的女子,一时竟有些移不开目光。


    “我真没用……”女子叹气,转头望向高陡的阶梯,“往日里,我登这千步云崖也不算吃力,今日不知为何,竟这般头晕乏力……”


    姬悦往周围看了看,瞧见斜前方有一岔道,密林掩映中有一石亭,便对女子道:“那边林中有座石亭,我扶夫人前去歇一歇,可好?”


    女子全身无力,难以支持,自知无法再继续登梯前行,遂颔首。


    姬悦扶着女子,缓步走进石亭,坐到石凳上,“夫人可是未用早膳?”


    “清晨因着急出门,只略喝了几口茯苓粥。”女子拿起罗帕,拭去脸上的冷汗。


    姬悦摘下腰间荷包,从中取出一个小瓷瓶,倒出两粒药丸,递给女子,“我瞧夫人或许是气血不足,这两粒药丸可缓解症状,夫人如若信得过,便尽快服下。”


    女子望着姬悦,微笑道:“姑娘这通身的气质,温柔淑美,见之可亲,我自是信得过。”


    说罢接过药丸,送入口中,吞了下去。


    “姑娘可是女医,何以随身携带良药。”


    “我的小叔叔身体抱恙,总离不开药,故而我将他常用的药带在身上。”


    “原来如此。”女子了然,“可见你和你的小叔叔感情甚好,他离不开你,你也总是在他身边照顾着他。姑娘今日上山,可是为小叔叔祈福?”


    姬悦答是,又问:“夫人是为何人而求?”


    “为我家夫君大人,他常年驻守边关,我只求他一切平安。”女子顿了顿,又道,“还为我那走晦运的犬子求上一愿,愿他姻缘顺遂,终得如花美眷。”


    女子同姬悦闲话片刻,自觉身体恢复了一些,已无大碍,便起身再次向姬悦道谢,两人步出石亭,又踏上千步云崖,一路无话,各自独行。


    越近山顶,雾气氤氲,山势越发险峻,陡然之间,阶梯近乎垂直,白雾蒙蒙中,望不见尽头。


    姬悦心无杂念,踏步而上,不曾有半分退却。


    当踏上第九百九十九级石阶,眼前豁然开朗,古树参天,清风穿过静谧的林间,还恩寺庄严古朴的大门终于显现。


    姬悦取下面纱,走进寺庙,先敬上三柱清香,随后步入大殿,跪在佛祖面前,三次叩拜,虔诚求愿,只盼佛祖无量神通,许她所求。


    走出还恩寺,已云开雾散。


    下山的路,仍是这九百九十九级石阶,再度独自走完它,才算是祈福圆满。


    上山不易,下山更是艰难,姬悦揣着小心,一步一步往下踏去,待她踏下最后一级石阶,已过巳时。


    姬悦四处望了望,不见阿仆身影。万福斋距离此地有些路程,驾车来回大约需一个时辰,算算时间,或许阿仆正在赶来的路上。


    姬悦走到一处树荫下,等着阿仆回来接她。


    “姑娘……”


    姬悦站了一会儿,听见一旁有人似乎是在唤她。


    转头看去,却见一位美妇朝她走来,正是之前在千步云崖上遇到的女子。此时,她身旁随侍着一个模样俏丽的小丫鬟,她的身后,还跟着一名身姿英挺的男子。


    待姬悦看清那名男子的样貌,心猛地一跳,手下意识地抬起,摸了摸覆在脸上的面纱。


    “姑娘,咱们又见面了。”女子满面笑意,在小丫鬟的搀扶下来到姬悦面前。


    “夫人……身体可好些了?”姬悦看着这位美妇,目光避开她身后的男子。


    “阿俏谢过姑娘。”一旁的小丫鬟抢着开口,她笑靥甜美,恭恭敬敬地朝姬悦行了个礼,“多亏了姑娘出手相助,我家殿下才能安然下山。”


    殿下?姬悦惊愕。


    在山上时,姬悦曾猜测,这位女子看起来三十余岁,品貌非凡,衣着精致,大概是哪个贵族世家的夫人,毕竟金纱罗制成的手帕非寻常百姓能用。但她实在没有想到,此女子不仅身份高贵,还出身帝王家。


    姬悦快速瞟一眼那位正注视着她的男子,心下已有了判断。


    “民女眼拙,不识得长公主真容,多有唐突,望长公主勿加责怪。”


    姬悦屈膝,欲向燕皇之妹——金阳长公主行礼,却被立刻扶起。


    “哪有唐突,若没有你的灵丹妙药,我恐怕就昏死在这山中了。”金阳长公主言笑晏晏,甚至亲切地拉起姬悦的手,“你救了我的命呢!我怎会责怪于你。”


    闻听此言,姬悦低首垂目,忙道:“长公主言重了,民女万不敢当……”


    “你当得起,自然当得起。”说着,长公主回身招呼曲怀顾上前来,“怀儿,她正是母亲适才同你提起的姑娘。在千步云崖上,母亲眼前发黑,差点晕厥,幸好遇到了这位姑娘,否则今日,你接到的或将是躺在石阶下的母亲了。”


    见曲怀顾已来到近前,长公主又转身对姬悦道:“姑娘,他是吾儿金鞍侯,不知你可识得?”


    姬悦抬眸,看着徐步走至她面前的男子,忽而想起不久之前在石亭中长公主说出口的愿望,心中不禁好笑,但她脸上若无其事,中规中矩地行礼道:“民女见过侯爷,侯爷金安。”


    曲怀顾眸光灼灼,从刚才起便一直盯着姬悦,此刻母亲终于说完,轮到他开口,他唇角微翘,语声悠扬,“这位姑娘,我们见过,还记得么?”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