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拱谋反?难道靠他爱打架、人缘差谋反?】
宣宝儿知道政治斗争动不动就上纲上线,但冯保这也太夸张了吧!
室中除了高拱、张居正、高仪,这三位先帝隆庆帝钦定的辅政大臣,还有成国公朱希忠、英国公张溶、定国公徐文璧,以及几位宗亲,他们神色各异。
“你血口喷人!”
高拱终于从一个震惊中回神,陷入另一个更大震惊。
他又惊又怒:“冯保!你这个卑鄙无耻的小人,你竟敢污蔑我,老夫要跟你拼了!”
他一下子冲到冯保面前,冯保跪在地上吓得连连后退。
【高拱可是真的跟人打过架的,冯保也不完全装模作样,是真的怕呀!只是……哎呀,我怎么就这么想看冯保挨揍呢,我可太坏了。】
宣宝儿吐槽归吐槽,心里确实不怎么待见冯保。
无他,没人喜欢在监视器和告状精下生活!
冯保就是万历皇帝生母放在万历身边的人形监视器,只要代入万历,那种窒息感扑面而来。
末世来临前,宣宝儿就读的高中除了厕所到处都是监视器,末世后,安全区虽然没有监视器,但大家挤在集体宿舍,个人一举一动都在监视下。
小皇帝朱翊钧咽下呵斥的话。
高拱一巴掌拍过去,将冯保打得叫苦不迭。
还不解气,高拱还要打。
李贵妃大声呵斥:“住手!高拱,皇上还在这里,你当着皇上的面打他的大伴,你想干什么?!”
被气得头脑发昏的高拱,被李贵妃冰冷呵斥声惊醒。
冯保是陪着小皇帝长大的人,是小皇帝最信任依赖的人。
高拱看向小皇帝。
宣宝儿好奇眨了眨眼睛,也看向乖巧端坐的小皇帝。
【啊?现在才想起小皇帝还在这里吗?是想正好让小皇帝闹起来,厌恶高拱,好达成君臣离心的目的。】
朱翊钧只是年纪小,但不是傻子。
他从出生便被隆庆帝精心培养,又得祖父嘉靖帝欢心。
嘉靖何等精明人也,若不是朱翊钧自小聪慧机灵,怎么可能得其欢心?
他小心开口:“高阁老,好好说话,不要动手动脚。是不是污蔑你,朕自有判断。”
宣宝儿惊讶。
【竟然没生气?不错,不错,蛮有气派嘛!】
第一次听到有人直白赞同他,朱翊钧信心更足了些:“冯保,有什么证据你就快拿出来,要是故意污蔑高阁老,朕不会放过你。”
高拱不动声色看了眼那个心不在焉打着扇子的小宫女,整理了一下衣裳,冷着脸站在一边。
一直没有说话的张居正惊讶抬头。
李贵妃皱了皱眉。
冯保瞪着眼,微微吃惊。
小皇帝一贯与自己亲近,一直称呼自己为“大伴”,因李贵妃的关系,更是对自己言听计从,没想到自己被高拱打了他竟然无动于衷。
冯保心寒,果然是个小白眼狼。
暗暗咬牙,下决心不弄死高拱不罢休。
“奴婢听闻高阁老曾在大庭广众之下妄议万岁爷,”冯保刻意停顿片刻,想吊起小皇帝情绪,结果见他神色自若,失望继续,“他竟然当着各位大人的面,说‘十岁太子如何作天子’,他这话明显在质疑万岁爷,狼子野心昭然若揭。万岁爷可是先帝钦定的天子,高阁老还敢怀疑万岁爷,肯定是因为他有取而代之之心。”
朱翊钧猛地站起来,凶狠狠看向高拱道:“大胆!朕十岁又如何?朕做不得天子,难道你做得?!”
【生气了!好吧,高拱嘴巴真的太气人了!】
宣宝儿有些怜惜这小孩子了。
身边的人,没一个好管的。
“陛下,”高拱跪下,“臣绝无此意啊!臣只是担忧陛下年幼,而国事繁重,陛下……陛下……”
【说不下去了吧?大人在小孩子面前总会莫名自大起来,他再怎么狡辩也无法否认他轻视过小皇帝。不说话得对不对吧,但肯定不应该说。就因为小皇帝年纪小,隆庆帝才让高拱他们有机会做辅政大臣的,结果高拱得了便宜还卖乖。】
“你……”高拱抬头,瞪着宣宝儿,双唇微微发抖。
宣宝儿吓了一跳。
【高拱刚刚是在瞪我吗?瞪我干什么?!现在不是应该告诉小皇帝他没那样说,只是说‘十岁天子如何治理天下’吗,虽然都有轻视之意,可性质完全不一样好吗。】
高拱想呵斥的话哽在喉咙,他刚刚被愤怒冲昏了头。
众人奇怪地看向高拱。
高拱冷静下来:“陛下,臣认罪,臣妄议陛下,曾说‘十岁天子如何治理天下’,臣该死,但臣的确从未说过‘十岁太子如何当天子’之言,当时听到这话的人除了张阁老、小高阁老,还有其他六部官员,还望陛下明察秋毫。”
小皇帝朱翊钧原本十分愤怒,恨不得将高拱赶出去,再也不想见他,可宣宝儿一番吐槽让他冷静下来。
说实话,他早就做好了被所有人轻视的打算,他毕竟只有十岁,母妃也曾教过自己,遇事多向母妃或张阁老拿主意,万万不可自作主张,不可将江山社稷当儿戏。
他下意识看向李贵妃。
“万岁爷,娘娘,您看,高阁老自己都承认了。”冯保心中大喜。
李贵妃一脸伤心失望,看向一直没说话的几位国公和宗亲,声音戚戚:“各位王爷国公,有人如此欺辱我们孤儿寡母,还请为我们主持公道啊。”
李贵妃厌恶高拱。
一是记恨高拱不劝谏隆庆帝,任由他沉溺女色;二是,也是最重要的一点,高拱曾上奏折恳求隆庆帝削弱司礼监权力,如此既防止太监干政,也防止后宫借由太监干政,李贵妃忌惮高拱成为首辅会独揽大权,架空皇权。
高拱为人霸道,素来对宗亲和后宫颇有微词,总在隆庆帝跟前进言要多多约束宗亲和后宫。
宗亲对高拱恨之欲死,如此机会怎么可能不落井下石,一时间声讨高拱声音此起彼伏。
宣宝儿看着他们一个个义愤填膺的样子,叹为观止。
【这些泼夫!装出一副正义凛然的样子,殊不知他们这些宗亲才是大明朝最大的毒瘤。对国家毫无贡献,只知道坐享其成,挥霍无度,还总站队排除异己。】
【说白了李贵妃是以立场揣度人,虽无可厚非,但真的开了一个不好的头。】
【高拱再怎么说也是实干派,张居正的确厉害,可独木难支,他身边的人也各怀鬼胎,一个人的力量始终有限,实际上两人合作才是上上策。】
小皇帝朱翊钧没完全理解宣宝儿的意思,但不妨碍他领会到了一点,任由高拱被驱逐将会百害而无一利。
人就是很奇怪,别人苦口婆心劝你,你不一定会听,而这种无意中偷听到的吐槽反而听得进去了。
当然,也不是完全没人站在高拱这边。
成国公朱希忠和英国公张溶极力为高拱辩解,说高拱只是无心之过,而非怀有二心。
两边人又拉扯半天。
张居正和高仪并没有加入两方队伍,静静坐在一旁。
他们很惊讶高拱表现,从刚刚认罪后,一直跪着一言不发。
这一点都不像高拱暴躁容易失了分寸的脾气和做派。
高拱低着头,他们无法从他脸上看出点什么,故而更加谨慎起来。
与此同时,他们也很惊讶小皇帝的表现。
他们见他板着一张小脸,安静坐着听两方争辩,并没有刚开始那样对高拱露出厌恶和愤怒的神色。
室内剑拨弩张,室外亦是焦灼不安。
锦衣卫指挥使朱希孝,是成国公朱希忠的亲弟弟,他作为小皇帝朱翊钧最信赖的护卫,对任何政治斗争都不感兴趣,可他知道大哥性格耿直,厌恶冯保恃宠而骄,横行霸道。
前几日先帝驾崩,朝中大臣进宫跪拜,对未来天子行大礼时,冯保以小皇帝离不开他服侍照料为由,故意伴在小皇帝身侧,于是众位大臣行大礼时,也相当于跪拜了冯保。
众大臣被冯保膈应得不行,但又因知道冯保有李贵妃撑腰,小皇帝对亲母言听计从,不得不忍气吞声。
他很担忧自己大哥得罪人。
张元德此时作为羽林卫千户长,也在奉先殿外等候诏令。
他时不时小声向孙海打听里面情况。
他爹英国公张溶也在里面,他爹虽为人谨慎,但官场瞬息万变,每一场斗争都刀光剑影,凶残万分,不到最后一刻,胜负难定。
今日之斗,孙海早有从冯保身边人打听到了消息,怕被牵连,故而将自己人都安排到别处。可他万万没想到,那个奇怪的小宫女被留在里面了!
原是受可欣托付,自己也有意培养新人,才赶在冯保和他的亲信回宫之前将人带走。
可他怎么也没想到,他越是担忧什么就越发生什么。
当他看见宣宝儿跟着可欣进了大殿内时,他提心吊胆,只盼着她快点出来。
等了一会,其她人出来了,宣宝儿被留下了。
他连忙向可欣打听,知道是万岁爷留下打扇,他稍稍安心。
宣宝儿听着两方人马恨不得要将高拱穿什么颜色底裤都拿出来辩论一番,一脸麻木。
李贵妃神色越来越不耐烦,眼神示意冯保发力。
“万岁爷,高阁老明目张胆结党营私,今日敢言语上冒犯您,明日不知会做出什么事。您年纪小,心又善,不知龙威被损其中厉害,奴婢虽身残命贱,却也见不得高阁老如此欺辱您。若您一时拿不定主意,不如问问张阁老,他受先帝皇恩,一心辅佐您,对您恭敬忠心无二。”
一直低着头的高拱,震惊看向张居正。
原来是这样?
高拱忽然明白,为何那小宫女说自己会被驱逐。
原来张居正与李贵妃、冯保联手了。
高拱闭了闭眼睛,一脸颓然。
他身边的人曾告诫他要防备张居正,是他大意了。
冯保难道真的在意小皇帝朱翊钧吗?其实未必,但想要成国公和英国公闭嘴,只有小皇帝开口才最有用。
小皇帝朱翊钧没说话,反而看向宣宝儿。
宣宝儿其实一直在吐槽,现在也没停下。
【呵呵……史书记载,你们如愿驱逐了高拱,那有怎么样?大明离亡国只差72年了,你们还有心思窝里斗!更何况,史书评价:明亡实亡于万历!】
宣宝儿知道历史专家关于明朝具体灭亡时间有争议,但就她看来,崇祯帝自缢就是大明终结的标志,其他皇帝只是余晖。
张居正、高仪、李贵妃,一脸惊恐地望向那个被他们忽视的小宫女。
感谢收藏评论[爱心眼]本章掉落红包呦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3章 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