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大娘当场没决定,但是第二天就开始做准备了——狼牙土豆得先切好,因着没有狼牙刀,得用菜刀,这活儿做的就慢,提前做好了,也就免得到时候再费功夫,万一卖的红火,太费功夫可就跟不上了。
她叫了顾欣欣去帮忙,也免得顾欣欣在家里被顾陈氏挑刺儿。
“明天小宋庄有个集会。”二大娘一边将切好的土豆放在水桶里,一边和顾欣欣商量:“我和你大堂嫂准备去试试,希望能卖出来。”
若是卖不出来……二大娘顿了顿才说道:“就留着咱们自家吃,或者做土豆面。”
这么多土豆,也能泡出来淀粉,到时候做土豆粉。
顾欣欣笑眯眯的:“我觉得肯定是能卖的出来的,能去赶集的手里能没几个零钱?再说,小宋庄那边也不算穷。”
小宋庄也差不多和个镇一样规模了,因着以前是叫小宋村,后来就改叫小宋庄了。
两个人一边聊天一边干活儿,大堂嫂是个寡言的,只闷头干,并不经常搭话。
等第二天一早,顾欣欣睡觉还没起来,那边二大娘婆媳俩就推着小推车往小宋庄去了。早些去就能早些抢占个好位置,也才能有更多顾客。
顾欣欣睡醒的时候也才天色微微亮,可想而知那婆媳俩走的多早了。
她端着碗蹲在厨房门口刷牙,用的柳条,自己慢慢的咬成一条条的,没牙刷好用,但聊胜于无。不然她总觉得嘴巴臭烘烘的,这是做美食的人最无法忍受的事情——因为总感觉嘴巴的臭味会盖住食物的味道。
顾大牛今儿没上山,所以今儿顾陈氏也没敢作妖。
顾大牛在院子里修自己的弓箭,修完之后就叫顾欣欣:“你二大娘弄的那土豆,你觉得能赚钱?”
顾欣欣点头:“肯定能。”
这又不是灾荒年,根据原主的记忆,这周围的生活水平也都差不多,二大娘家半年还能存二两银子呢,那就说明,寻常人家偶尔花费十几个铜板买一份儿土豆,也该是能接受的事情。
一两银子能换一千来个铜板——看银子的成色有上下浮动。
“之前说教你蹲马步,你来试试。”片刻之后,顾大牛没继续刚才的话题,而是直接叫了顾向荣:“给你大姐做个示范,屁股往后,双腿用力,脚后跟踩实了,双手伸出来往前保持平衡。”
等顾欣欣蹲下去,他就又说道:“先保持一刻钟。”
然后又闷头去修自己的弓箭,不光是那一张弓要好好维护,箭支也是需要重新弄的。箭头是铁质的,这个不好买,所以大多时候是要自己回收,再自己弄木头来做箭支,重新绑定的。
顾向荣也跟在一边蹲马步。
顾陈氏大约是看不得这姐弟俩清闲,进进出出屋子好几趟,抱出来一大堆的衣服床单:“欣欣,等会儿去将这些都给洗了,趁着这几天天气好,洗好了也该准备秋冬天的被褥了。”
顾欣欣当没听见。
顾文书从旁边经过,正要做坏事,往顾向荣的身上扔石头,被顾大牛一把拽住:“你也来蹲马步。”
顾文书怔愣一下,立马喊亲娘:“我不想蹲马步,我不想蹲马步!”
顾陈氏就赶紧来拉他:“大牛哥,孩子还小呢,你不是说了,太小了会伤到骨头的吗?再说了,咱们文书以后是要读书的,既然要读书,再练这个不是耽误事儿吗?”
顾大牛皱眉,顾欣欣立马说道:“顾文书要去读书?那向荣也去。”
顾陈氏顿时炸毛:“去什么去,家里有钱让他去吗?再说他长的那一副呆瓜样,蠢笨的像是一头猪,让他去读书不是白费钱吗?”
顾欣欣冷笑:“向荣要是蠢笨,你儿子那就是猪狗不如,再说了,家里没钱你儿子凭什么去读书?向荣也是爹的儿子,爹自然该一视同仁,而且向荣还是长子呢,按照人家有钱人家的说法,那是嫡长子!该继承家业的,有他在,你那宝贝儿子算个屁!家里不少他吃喝就算对得起了,他一个次子,还想将长子给赶出家门不成?”
顾陈氏怔愣一下,暴怒:“什么嫡长子,咱们家不论这个!咱们家就看谁够聪明,谁有能耐谁去读书。”
“那好,来来来,顾文书,我问你,九十九加上九十八等于多少?”顾欣欣看顾文书,顾文书一脑门汗水,什么和什么?九十九是多少个?九十八又是多少个?
顾欣欣看顾向荣,顾向荣立马回到:“一百九十七。”
前两天他跟着顾欣欣在县城买东西,算价钱,算的多了,又有顾欣欣随口提的几句诀窍,什么凑整平整的,就算是用的不熟练,也比顾文书个目不识丁的强多了。
顾陈氏脸色涨红:“科举又不考这个。”
“顾文书的蠢笨必然是遗传与你。”顾欣欣冷笑:“算学是必考的,你若是不懂就不要说话,免得人人都知道你的蠢笨。”
顾陈氏伸手来打顾欣欣,顾欣欣动作熟练的窜到顾大牛背后。
顾大牛拦着顾陈氏:“行了,不是和你说了吗?欣欣这年龄了,你别总非打即骂的,坏了她名声怎么办?”
又说顾欣欣:“你后娘到底是长辈,牙尖嘴利可不是什么好名声,再加上顶撞长辈,我看你有几条活路走。”
他沉默片刻才说道:“读书的事儿先缓缓,家里没那么多钱。”
说是先缓缓,但顾文书才九岁,顾向荣已经十二岁。九岁启蒙虽然晚,但也不算太晚,十二岁再耽误两年,那就该成亲了,谁家到了成亲年纪的,还要再去启蒙的?
到时候娶个媳妇儿进门,更是立马长大成人,要为一家子吃喝操劳了,整日里光是活着就吃不完的苦受不完的罪了,哪儿还有时间还有精力去读书?哪里再有钱去读书?
这话听着像是公平,实际上,就是已经做出了选择了,果然人家说有后娘就有后爹,半点儿不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