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45章 不能丢了欧陆第一名校的脸

作者:骚话王安澜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老师在黑板上写下这两个节目的中英文名,又看了眼安澜:“这位是你朋友吧,或者你也可以问问他。”


    艾米丽娅搂住安澜的胳膊,笑盈盈地说:“这是我老公。”


    “哦~”老师愣了一下,随即目光在两人之间转了一圈,似乎想从安澜脸上看出什么,但安澜只是搂住艾米丽娅的细腰,淡定地笑了笑。


    艾米丽娅又补了一句:“而且华夏不是有句古话吗,叫术业有专攻,所以我觉得专业的事还是请教您这样专业的人更合适。”


    “这……确实。”老师推了推眼镜,笑着点了点头:“不过华夏历史博大精深,我也就是略懂皮毛。”


    艾米丽娅眨了眨眼,蓝眼睛里闪着光:“那老师能不能再推荐一些更详细的资料?比如关于汉朝唐朝和西域关系的?”


    老师放下粉笔,从讲台下拿出一张便签纸,整齐写下几本书的名字:“《汉书·西域传》《大唐西域记校注》,还有季羡林先生的《中亚通史》。”


    他抬头看向艾米丽娅:“这几本我们图书馆老馆中厅的华夏史专区都有,书架编号是K23-25。”


    艾米丽娅赶紧掏出笔记本记录,安澜凑过去看了一眼:“这些书我之前也看到过,有些插图特别珍贵。”


    老师推了推眼镜,在黑板上写下一串字母和符号。


    “这是我的工作邮箱,”他指着黑板上的英文地址,“如果你们在图书馆找不到书,或者有什么不懂的历史细节,可以直接发邮件问我。”


    他顿了顿,补充道:“我每天中午一点会定时处理邮件,一般当天就能回复。”


    艾米丽娅拿手机拍下邮箱:“太感谢了!我们明天就去图书馆找。”


    她转头看向安澜,用中文小声说:“亲爱的,你记得提醒我带学生卡。”


    老师笑着点头:“年轻人爱学习是好事。”


    他收拾着讲台上的教案,又补充道:“对了,《西域传》里有很多古汉语,遇到生僻字可以查查王力先生的《古代汉语》词典。”


    安澜掏出手机记下书单:“我们记下了,不会经常麻烦您的。”


    “不麻烦,”老师擦掉黑板上的字迹,“看到你们对历史这么感兴趣,我很高兴。”


    他看了看手表:“我下节课还有课,先走了。”


    走出教室,艾米丽娅抱着安澜的胳膊,兴奋地晃了晃:“亲爱的,你看,我是不是很会请教问题?”


    安澜失笑:“嗯,很会,尤其是顺便秀恩爱的部分。”


    “嘿嘿嘿嘿。”她搂紧他的胳膊,笑得像只偷到鱼的猫。


    “还有十几分钟才上课。”安澜看了眼手表,“要不要去自动贩卖机买点喝的?”


    艾米丽娅摇摇头,眼睛亮晶晶地望着教学楼外:“数据科学导论的教室在顶层,而且地方不大,我们去抢个好位置。”


    电梯里挤满了国际学生,各种肤色都有。


    艾米丽娅被挤得贴在安澜身上。她小声用中文说:“这些人里有一半估计是来混学分的。”


    安澜轻笑,伸手帮她把一个挤过来的东南亚女留学生扒拉到一边。


    走进教室时,助教正在调试投影仪。


    讲台上的教授抬头瞥了眼两人,又继续低头看着PPT。


    艾米丽娅轻手轻脚地走到第二排,从包里拿出格子笔记本和一红一黑两支油性笔。


    上课铃响起,后排几个留学生还在嬉笑打闹。


    教授清了清嗓子,拍了拍麦克风:“好了,同学们,我们开始上课。”


    他的声音沉稳有力,回荡在教室里,原本喧闹的后排也渐渐安静下来。


    教授转身在黑板上写下“数据科学导论”几个英文单词,接着说道:“今天我们主要讲数据科学流程中的问题界定、探索性分析和建模优化。首先,问题界定是整个数据科学项目的起点,就像盖房子要打地基一样重要。”


    他一边说,一边用激光笔在PPT上标记重点。


    艾米丽娅身体微微前倾,眼睛盯着黑板和PPT,手中的两支笔不时在笔记本上记录着关键内容。


    教授继续讲道:“在探索性分析阶段,我们要对数据进行初步的探索,了解数据的分布、特征等。”


    说着,他调出一组数据图表。


    艾米丽娅凑近屏幕,仔细观察着图表,手中的黑笔快速地记录着教授提到的分析方法和要点。


    “而建模优化则是让模型更加准确和高效……”


    安澜坐在艾米丽娅身边,托着下巴看她认真记笔记的样子,忍不住轻笑出声。


    “笑什么呢?”艾米丽娅头也不抬,笔尖在纸上沙沙滑动,“这教授讲得还挺清晰的,不比苏黎世的教授差。”


    “清晰是清晰,”安澜凑过去瞅了眼她密密麻麻的笔记,“但你这记法,跟抄书似的。”


    艾米丽娅抬头瞪他一眼,又迅速转回去,生怕漏听教授接下来讲的内容。


    教授正在演示一个简单的线性回归模型,投影仪上的代码和图表不断切换,后排几个国际生已经开始偷偷摸手机。


    “艾米,”安澜用气音提醒她,“你看内个——”


    他指了指左边靠窗的位置,一个非洲来的男生正把笔记本倒扣在桌上,明目张胆地刷着社交媒体。


    艾米丽娅瞥了一眼,耸耸肩:“正常啊,都大学生了,教授肯定不管。”


    教授确实没管,他只是推了推眼镜,继续讲着数据清洗的重要性,语气平淡得像是在念某种标准化的讲义。


    “其实……”艾米丽娅突然小声说,“我觉得这课比古代史难多了。”


    安澜挑眉:“哦?那你怎么还选了它?”


    “这是专业必修……”她轻轻捏了捏安澜的胳膊肘,“虽然通过考试不难,但想拿高分还是挺不容易的。”


    她转着笔,指尖在笔记本边缘轻轻敲击:“而且我前段时间也打听到了,五道口对国际生有专门定制的进阶项目,我想参加一下。”


    安澜挑眉:“什么项目?”


    “就是那个数据科学与金融交叉的实践项目,”艾米丽娅眼睛发亮,“听说会有中金、中信的导师带,还能接触量化交易的一手数据。”


    她压低声音:“但要求GPA 3.8以上。”


    “才3.8?”安澜耸耸肩,“那也还行吧,话说你上个学年在苏黎世联邦理工的GPA是满的吧,每门课都是90多?”


    艾米丽娅骄傲地点了点头:“那当然,我在苏黎世可是没怎么松懈过。”


    她转过头看向讲台,又轻声说道:“所以来这边要加倍努力呀,不然拿不到高分,岂不是丢了我们欧陆第一名校的脸?”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