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扑通”一声,子轩整个人掉进了池塘。岸上的两名侍从并未立即下水救援,而是静静地观察着水中的子轩。
子轩落入水中,猛地呛了几口水,目光掠过岸上的侍从,却突然大笑起来。
“哈哈哈哈,好玩好玩,太好玩了!”
一边大笑,子轩的身体再次沉入水中,嘴里不停地呛着水。
“这看起来不像是装的。”
两名侍从依旧站在岸上,任由子轩在水中嬉戏。
“你们两个该死的奴才!”
晴曦气急败坏地跑到岸边,指着两名侍从怒斥道。
“郡主?”
两名侍从见到晴曦,脸上顿时露出惊恐之色。
“你们好大的胆子,还不快去救人!我要告诉皇上,将你们乱棍打死!”
两名侍从吓得连忙跳入水中,将正玩得开心的子轩救了上来。晴曦趁机甩开他们,命令贴身侍女将子轩一路搀扶回寝宫。
寝宫大门紧闭,两名侍从被拒之门外。晴曦拉着全身湿透、衣衫凌乱的子轩,走进寝宫深处。确认四周安全后,晴曦命令侍女为子轩更换干爽的衣物。
子轩挣脱了晴曦的手,脸上恢复了凝重而正常的神色。
“衣服不必换了,你们都退下吧。”
晴曦望着瞬间恢复正常的子轩,惊讶得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哥哥,你……你真的没疯?”
侍女们感到诧异,晴曦擦拭着脸上的泪水,吩咐她们:“你们去守着殿门。”
侍女们心领神会,退下后,子轩甩了甩衣袖上的泥水。装疯卖傻了这么久,现在,他终于可以暂时卸下伪装,以真实的自我示人了。
或许,在历史上,只有像明太祖朱元璋那样的人,才能真正理解子轩此刻的心情。
“兄长,原来你……”
晓月泪如泉涌。自兄长被赐死后,众多长辈亲人相继被君王诛杀。所幸自己自幼与皓月亲近,皓月只诛杀了他的同辈手足,晓月才得以幸免。
然而,她未曾料到,子轩竟一直靠装疯卖傻保全性命。身为同族血脉,如今竟落得如此境地,不禁让她心生感慨。
“妹妹莫要如此悲伤,当下局势险恶,你我仍需忍辱负重。身为同族,岂能轻易认命?”
晓月拭去泪水。
“兄长,你放心。”
子轩继续叮嘱晓月:“切记,闫风是个野心勃勃之人,你可利用他,但切不可轻信他的谎言。他这种人,与赵高无异。”
晓月点头,兄妹俩还未多说几句,守门的宫女便传来警报。
“哎呀,这帮该死的奴才,真是该死!怎么如此粗心大意,让公子掉入池塘了!”
闫风一路小跑,直冲晓月的寝宫。见人将至,子轩又开始装疯卖傻,躺在地上打滚。晓月则在一旁拿起干净衣物。
“不换不换,就不换!”
“兄长,还是让妹妹给你换了吧!”
闫风来到寝宫,一眼便看到地上的子轩,瞥了一眼后,向晓月躬身行礼。
“公主赎罪,公主赎罪。那两个该死的奴才,我一定重重惩罚他们。”
此言虚伪至极,此番试探实为闫风所为。见闫风到来,晓月露出如释重负的神情。
“大人终于来了,我这可怜的兄长死活不肯换衣,还请大人帮他换一下吧。”
“好嘞好嘞,交给我吧。”
……
咸阳宫外,通往宫中的道路宽阔无比,宫门前重兵把守。咸阳宫四周,数百巡逻骑兵威严巡视。
宽阔的大街上,咸阳城的百姓、商户穿梭其间,其间还混杂着赵高的密探。如今,英豪的五千人也混了进来。
经过三天的潜伏,英豪基本摸清了咸阳城的情况。与此同时,他与手下秘密行动,逐渐清除那些潜伏在百姓中的密探。
夜幕降临,咸阳城瞬间沉寂下来,大街上空无一人。英豪回到藏身之处。
英豪与心腹将领纷纷汇报最新情况。
“报,将军,出城去见上将军的兄弟回来了。”
“快让他进来。”
士兵进屋,带来了章晗的最新部署计划。
“将军。”
“快说,上将军到哪了?”
“启禀将军,上将军大军已进驻函谷关。”
英豪脸上露出欣喜若狂的神情。到了函谷关就好,否则还真怕章晗赶不上来营救李渊。
“那么,大将军,您打算何时开始筹备攻城之事?”
“就定在赵大人被处斩的那天动手,午时三刻行刑。待黎明时分城门依例开启,将军您将引领大军自临泉突袭,到时需您夺得城门控制权,以保障大军无阻进城。”
“大将军入城后,您则需作为前锋直逼宫门,而赵大人的救援则由赵霖大人带领三千精兵前去执行。咸阳宫门的攻陷极为关键,请您务必提前部署好兵力。”
英武将军颔首应允:“大将军如此信赖在下,我定会攻克宫门,直捣咸阳。”
函谷雄关之前,大军蓄势待发,关楼之巅,张恒眺望咸阳方向。
“古有秦月汉时关,长征万里未有还。但愿龙城飞将勇,不让胡骑越阴山。”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此诗虽颂扬汉飞将李陵,但谈及北逐匈奴,万里征战,蒙毅之功远超李陵。
遗憾的是,昔日帝国的诸多名将或逝或隐,蒙毅遭赐死,王离镇守长城,战绩平平,屡败于刘邦、项羽之手。故而,帝国的重担自然而然地落在了张恒的肩上。
张恒凝视着初升的朝阳,对于这即将重焕新生的秦帝国,他满怀信心。
目前,麾下不仅有司马昱、陈瑜、赵霖,还有苏赫、涉屯、司马斐、英武、张平等文武重臣。待此次平息朝乱,张恒便能全力应对项籍与刘邦。
刘邦沛县集团中,萧望、周熊、曹忠、夏侯车等一干人皆为难得的人才,萧望更有宰辅之才。平定天下、挽救帝国的道路漫长而艰辛。
“大将军,一切准备就绪。”
司马昱与陈瑜走近张恒禀报。
“好,升起旗帜,我们直奔临泉。”
“吱吱吱”
通往关内的城门缓缓洞开,一队骑兵迅速驰出,晨光映照在黑色的旌旗上,“铲除高尧”四字格外醒目,大军一路疾驰,直指潼关方向。
潼关城内,守将如常巡逻,忽见远处尘土飞扬,黑旗飘扬。
“速去探查,何方兵马将至?”
守将心生疑惑,那方向正是函谷关,莫非函谷关已失?但又觉不太可能,此处怎会毫无消息?
城楼上的秦军张弓搭箭,严阵以待。片刻间,城下已是黑压压的骑兵大军,守将内心暗自惶恐。
章云勒紧缰绳,身旁众人亦缓缓站定。未待探子回报,他已瞥见城下,章云背后,飘扬着面面旌旗,上书“清君侧,诛奸佞,张”。这些旗帜仿佛在向守城将领宣告,抉择命运的时刻已至。
“报,大人,城下乃张云大将军的骑兵,人数逾数万,张云将军未奉皇命便率兵归来,我们是否应立即通报内史大人?”
守将望着城下大军的磅礴之势,一巴掌拍在士兵背上:
“通报内史?岂有此理!你没见张云将军高举的是清君侧的大旗吗?何谈无皇命?此乃匡扶正义的雄师!”
“陛下现被奸臣张槐操控,世人皆知。速速打开城门,我要亲自迎接张云将军,不,我要随张云将军一同,杀回长安!”
下属心思急转,城门下,守将率众轻易开启了城门。
“末将潼关守将李勇,拜见大将军!”
“李勇,你可知本将军此行目的?竟敢擅自开城?”
“李勇只知,大将军欲行之事,乃我等心之所向而力不能逮。李勇愿随大将军,为大军引路。”
引路?
长安之路,我比你更熟。张云心领神会,缓缓驱马前行。
“那便跟上吧。”
张云挥鞭,胯下战马疾驰城门,司马霖、赵雷等人紧随其后。陈安望着潼关城门,心中暗赞:这便是人心所向。张云仅仅驻足城下,城门守将便开城归顺。
出潼关,一路向西,声势浩荡,直指临潼。
临潼以东,内史陈霖亲自率队巡查关中。陈霖新官上任,如今长安城内官员更迭频繁。
陈霖自咸阳县尉升至内史,掌管关中治安。前任及前前任的内史去往何处?不言而喻,皆已陨落。
近来,自丞相李昱与冯渊入狱后,朝廷如失栋梁。昔日政务皆由李昱打理,而今李昱入狱,朝廷政事堆积如山。
张槐处理政事全凭喜好,近日又要关中征发徭役,引发关中百姓诸多怨言。
昨日,陈霖闻报,咸阳附近有百姓商议迁往汉中,身为内史,他不得不亲自探查。
陈霖连访数村,在士兵的威慑下,百姓才放弃逃难之念,陈霖率数百士兵疾驰而去。
“禀报,大人,东线有大队人马正朝咸阳疾驰,旌旗满天,气势汹汹!”
张毅面色骤变,心中暗惊,难道那股叛军又突破了重要关隘?
“即刻前往周边各县,集结兵力,务必阻止这股叛军靠近咸阳!”
“遵命!”
半日之后,赵拓领大军沿河向西挺进,距临潼已不足五十里,明日便是陈丞相受刑之日,一切均按计划行进。
“禀报将军,前方二十里处,有秦军集结,人数约有五六千之众。”
赵拓早前已盘算过咸阳周边的兵力,城中守军三千,宫中禁军约五千,正规军大致如此,此前驻守山地的正规军皆在其麾下,前方怎会凭空冒出五六千人?
“都到这步田地了,还惧这五六千人?前去探探究竟!”
赵拓率军继续前行,旷野之上,骑兵如飞,不久,前方现一大阵,严阵以待。
“吁——”
喜欢大秦:我竟是始皇长公子请大家收藏:()大秦:我竟是始皇长公子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