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5、05

作者:芝书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自公主府正门出,右转三百米,便到了帝都最为繁华之地,绫罗街。酒旗斜挑的茶楼前,蒸笼掀开时白雾漫过朱漆栏杆,小贩们的吆喝声络绎不绝。


    出门听曲算是临时起意,惜春坊内来不及清场,因此马车停落在门前时,引起了不少人的注目。


    丫鬟腕间的银铃轻轻作响,便有小厮俯跪至马车左方,静静等待。


    只见众目之下,一直纤细素手撩开半幅车帘。云鬓微探,青缎斗篷下一窈窕身姿悄然出现。


    轻盈的步伐似顿了顿,而后足履轻点,稳稳落地。裙摆垂落之间,袅袅侧影被熙攘恭候的人群挡去大半。


    一入门,便有清秀的小倌儿恭敬引路,时不时地往斗篷下的贵人那瞧上几眼,好奇与谄媚交织着。


    他们被安排在惜春坊二楼最靠里间的雅座内。室内陈设雅致,紫檀木的案几上摆着一尊青瓷香炉,袅袅青烟自炉中升起,桌上几叠蜜饯干果,色泽莹亮,各种酒水吃食皆已备全。


    李漠将姜采盈送入座后,方才转身向外,皱眉斥道:“这便是惜春坊的待客之道?贵人到访,怎不见你们老板来迎?”


    那小倌儿忙收回眼神,垂眉颔首道:“请二位见谅,今日实在是不巧,我们老板最近新谱的曲子深受帝都公子小姐们喜爱,今日恰巧受邀登门演奏了。”


    姜彩盈面色如常,心里却颇有感慨。恐怕不是有事缠身,而是知晓她与自己的主子不合,不愿见她。


    旁人不知这惜春坊的内里乾坤,她重活一世可清楚得很。这惜春坊表面为消遣寻乐之所,背地里却是卫衡培养的情报暗桩。


    惜春坊的女郎十八人,男倌九人都各有千秋,而且几乎各个都是精通武功的高手。为首的老板娘,据说姓柳,来历不明,身份不详,却精通音律,擅于以乐蛊惑人心。


    传言早年间,她曾以一己之力令南方两大氏族为她散尽家财,自相残杀…而后在众目睽睽之下躲过官府的追查,未曾留下任何把柄。


    这样聪慧狡黠的女子,却在前世落得个众叛亲离,身首异处的下场...


    姜采盈内心正盘算着,却忽闻一阵清越的琵琶声从隔室的雕花门廊传来,珠落玉盘,清脆悦耳。


    原来这内室别有洞天。


    仅隔一道屏风,便可连通两室。那头的人影绰绰,轻拢慢捻间屏风已被撤下。只留一层珠帘,白色纱帘半遮半掩。


    只见一位女子端坐在案几前。她的手指在琵琶弦上轻轻拨动,悦耳的琴声便如流水般泻出。


    忽地,乐声渐渐急促,少女的手指也好似在弦上跳动飞舞,清脆与急促交叠着。


    一曲毕,余音绕梁。


    纱幔被一双手挽开,一位身着月白色襦裙的女子款款走近,她乌黑的长发挽成流云髻,斜插一支白玉簪,除此之外再无别的装饰。


    她低垂着睫,却不显谄媚,“民女见过公主殿下,见过世子。”


    这便是近来帝都最受热议的人物,雪姬娘子了。既是为了探春宴一事而来,姜采盈便未打算向她隐瞒身份。


    只是还未等她开口,一旁的李漠便倾身向前,“抬起头来,让公主瞧瞧。”


    语气上扬,尾音急切,似抱着极大的好奇与兴趣。


    到底是谁想瞧?


    眼前的女子随即微扬下巴,露出一双清澈如水的眸。只不过半瞬,便又匆匆垂下。眼眸微闭时,眼尾微微上挑,带着几分浑然天成的勾引意味。


    素雅,清纯,妩媚,在她身上矛盾又和谐地交织,颇有一番风情。与她前世在梨园见她时浑然不同。


    那时候的雪姬娘子,无疑是破碎的,绝望的。


    再见旧人,姜采盈还是不清楚为何雪姬娘子会与李漠搅到一处,前世她明明有着更好的良配。


    随身的仆从替姜采盈添了一口茶,她道:“本公主此番的来意,想必你已知晓了。”


    “是。”她不卑不亢,“只是民女琴艺不精,恐在宴会上贻笑大方。”


    前世,雪姬娘子在十日后的探春宴上展露头角,与安清岚被世人称作“琴艺双绝”。


    两人从此结下深厚的友谊。


    “宛瑶清影映秋水,玉骨冰心梦远游。姑娘琴技闻名帝都,方才一曲,更是精妙绝伦,不必自谦。”


    闻言,眼前人眸光一亮,“公主殿下怎知...”


    许是她口中的惊诧太过反常,令李漠也止不住侧目。倏而间,她敛去惊色,垂眸缓道:“公主殿下,也通琴律么?”


    姜采盈饮下一口茶,“略知一二。听闻姑娘乃为柳州宿县人氏,此地距京都极远,所以本公主猜想,姑娘是否睹物思人,思念家乡了?”


    她随即摆了摆手,随侍的丫鬟将角落的食盒拿出来,一一打开。


    雪姬娘子错愕,“这是…罗油糕。”


    姜彩盈又道:“罗油果产自江南,帝都并不常见。本公主也是幼年南下偶然尝过一次,便久久不能忘怀。若不是今年开朝,陛下受地方举荐提拔了一位宿县的度支使,本公主也无缘再品尝到此美味。”


    姜采盈停顿了片刻,“年初这位匡特使在宫宴上听闻本公主爱吃这罗油糕,便差人送了好些来。姑娘不妨也尝尝,看看是否...有家乡的味道?”


    话及此,姜采盈不动声色地打量着下方的女子。


    雪姬娘子并未动,可眸眼流光,“姓...匡...”


    她恭敬地接过侍女递过来的糕点,并道:“既然公主盛情邀约,雪姬不敢再推辞。”


    “好。十日后,本公主会派人来接姑娘。”


    “怎敢劳烦...”话还未毕,雪姬娘子忽觉气氛滞了些,上座的女子似有些不耐烦。


    也对,眼前之人贵为公主,岂能几次三番处处拂她意?


    说到底她不过一只任人逗乐的笼中鸟,那些附庸风雅的公子哥偶尔愿意给个笑脸迁就她,可公主凭什么?


    她话锋一转,盈盈施礼,“雪姬在此谢过公主。”


    此时已过正午,姜采盈并不打算久留。


    出房门时,惜春坊内寂静一片,原是掌事将人全遣散了。


    车驾已在大门恭候多时,雪姬娘子随行在后,走到门口时又是盈盈一拜,“民女恭送公主殿下。”


    姜采盈上了马车,落下车帘。


    李漠也跨步上马,走在车驾最前头。蹄蹄马踏声渐渐叠起,经过雪姬娘子时,眼神赤裸,不怀好意。


    这一幕,恰巧被姜采盈挑起右侧车帘所见,她内心作呕,迅速放下车帘。


    待马车行远,她回到屋中。


    “春娘,你说公主是什么意思?”


    她向后看去,只见梁柱之侧倚着一人,身姿绰约,眸色妖娆却难掩憎意。此人正是惜春坊的老板娘,柳春娘。


    “她知道,那两句词...”雪姬娘子默念道,“是谁告诉公主的,她想做什么?”


    那两句词乃是闺中深阁时,匡郎爬墙见她,两人情浓依偎时所作。


    家道中落后,她与匡家决裂便一人北上投奔远方亲戚,不料途遭匪寇袭击,才遇上了如今的春娘。


    “先去禀告主上。”


    “可...”雪姬娘子欲言又止,总觉得心中不安。


    “不要轻举妄动。我先去趟王府,等我回来。”柳春娘望着马车离去的方向,“放心,她翻不出什么风浪。”


    ##


    回去途中,姜采盈胃中一阵恶心,想吐却吐不出来。


    马车外辕木上挂有公主府的图腾标志,银雪白驹为其开道,仪仗庄严,故一路上行人众多,马车却畅通无阻。


    宽大华贵的马车内铺着绵柔的绒毯,内置的坐凳下还暗嵌着火炉,她却觉得越来越冷。


    十五岁那年,姜采盈在御花园中玩耍不慎落入水中,差点儿溺亡。


    命是捡回来了。可太医说她春水寒气入体太久,已伤及根本,恐岁数难长。


    父皇曾为她寻遍天下名医,却久久不得法。


    当时,董妃已经入宫多年却一直不受父皇宠幸。身为医女,她提出漠北有一味草药能有效化解她体内的寒败之气。


    而后,父皇火速派人赶往戈壁滩,找到了那味药材,太医院将其制成护心丹,往后年年服用,她的身体才渐渐好转了起来。


    那时,幼年丧母的姜采盈对衣不解带照料她的董太妃很是喜欢,父皇爱屋及乌也跟着升了他的位分。


    后来,父皇驾崩。


    按照大云祖制,天子驾崩后,未留下子嗣的妃子都应衔玉殉葬。


    董贵妃却因救治公主有功,获陛下特赦得以逃过一劫,直至今日她仍在宫中尊享圣敬。


    随着年龄的增长,她对护心丹的依赖也愈发严重。倘若一停,体内寒气反噬严重,轻则风寒发热,重则卧病数月。


    如今她不过是误了些服药的时辰,头已经隐隐发晕。


    行至中途时,红锦束冠的白面太监自宫门出传来旨意,太妃娘娘召姜采盈入宫一叙。


    董太妃。


    姜采盈袖中双拳紧握。


    行过礼后,李漠在一旁问询,“姑母可有说过何事?”


    那传旨的太监笑出了花儿,只说是与他二人的婚事有关。李漠面色虽喜,却无话,意兴阑珊。


    “既然是姑母召见,耽搁不得。公主殿下,我府中还有些事务需处理,便不陪你一道去了。”


    “嗯。”


    反正她也不想与他同行,两人就此分道扬镳。【你现在阅读的是 】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