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后有些好奇的看着眉庄。
“哦?说来听听。难道能让十四化险为夷?”
眉庄笑容一顿。
之前这么正常一个人,怎么一提到老十四就变得这么固执不理智。
也是,没有这份不理智,也不会被自己拖进泥潭,困在寿康宫。
眉庄神情一变,看着太后的眼神多出几分悲悯。
“娘娘,臣妾要提的不是十四爷。娘娘只记得十四爷,难道没想过为六爷做些什么吗?”
太后愣住,没想到眉庄会提及此。
“胤祚啊?”
太后微微侧头,有些定定地盯着一旁的香炉,眼神有些迷离。
老六是太后在皇帝被抱走两年后有的,无疑是给了太后莫大的慰藉。
是归太后抚养的第一个孩子,也是太后夭折的第一个孩子,当年那份钻心的痛楚至今难以忘怀。
后来对十四爷的偏心,未尝没有对老六的补偿。
“人死如灯灭,还能做什么呢?”
太后的声音轻得几乎听不见,眼角却泛起泪光。
老六六岁夭折,没有单独修建陵寝,是被按规矩统一安葬在皇家的幼殇园寝,无碑无位,无法享受单独的祭奠。
其实按理来说皇帝登基后,是可以进行追封和修建陵寝的,但一来皇帝从先帝手中接过的摊子真没钱,二来皇帝对老六实在没什么交情,太后又一直拆皇帝的台,皇帝会提才要见鬼。
“娘娘,可以求皇上为六爷修建陵寝,不说多大,哪怕按当年十八阿哥的规格,也是好的。最起码每年清明忌日,能有个单独祭奠,而不是宗人府统一的祭拜。”
“这样,既全皇上的孝心,太后您也能了却一桩心事。”
眉庄对着愣神的太后轻声细语,但一直盯着香炉上袅袅青烟的太后,没有看到眉庄眼底跃跃欲试的恶趣味。
更是不准备将心里后半部分计划告诉太后。
太后沉默良久,缓缓点头,眼中泪光渐隐,对满眼物伤其类的眼神,看着自己的眉庄道。
“你能替哀家想到这份上,实属难得。”
“从今日起,皇后的事哀家不会再插手,不过你要想从哀家手中拿到别的消息和名单,要等哀家见过兆惠,和十四从宗人府出来后再说。”
“至于哀家和皇帝之间的恩怨,皇帝想让哀家出面解决之事,也要让哀家见到皇帝的诚意之后再说。”
“你回吧。”
眉庄心中一动,知道今日的寿康宫之行该收尾了。
自己之前想到的基本圆满达成,剩下的只需静等时间。
眉庄面上保持谦恭,轻福一礼,退出暖阁,太后还在盯着香炉出神,眉庄的背影渐远,暖阁内还是一片寂静。
眉庄刚推门走出暖阁,就见竹息和采月都在门口候着,见她出来,采月连忙伸手。
竹息倒是趁机观察一遍屋内的情形,见没有火药味,太后虽看起来神情哀伤,但并无半分怒意,眉庄也神色如常,便知今日两人的对话并未引发冲突,心中暗自松了口气。
从早上知道眉庄要来就一直紧绷的神情终于得以放松,这才眉眼舒展,引着眉庄往寿康宫外走去。
“前两个月,六阿哥和昭云公主的喜讯传来时,太后娘娘就让奴婢将早年给皇上准备的礼物找了出来,说是要给六阿哥和昭云公主添福。”
“刚刚,奴婢已经拿给采月姑娘,您带回去也算是太后娘娘的一片心意。”
眉庄微微颔首,对态度放松下来的竹息,微微一笑。
自己本来就没打算这个时候和太后翻脸,不过也没必要说出来让扫兴。
“多谢竹息姑姑,替我谢过太后娘娘,我也给太后备了些土仪,你也帮我转呈太后。”
“这次是来探望娘娘的病情,就没有带孩子,等过些时日,太后娘娘凤体安康,我再带他们前来请安,以尽孝心。”
眉庄和竹息相视一笑后,竹息一直将眉庄送上轿辇后,才转身回宫,回暖阁陪自家依旧沉浸在思绪中的太后。
眉庄最后看一眼转身的竹息,低头对身边的采月嘱咐道。
“让人给养心殿送碗莲子羹,并转告皇上,太后娘娘今日精神很好,想必马上就能凤体康健。让皇上不必担忧。”
你和你母亲的事,我完美完成任务。
吃完乙方,自然要趁热打铁连甲方也不放过。
见采月点头应允后在轿辇中微微合眼,心中暗自盘算自己今日的得失。
还有自己刚才想到的一个想法,或许能给太后和皇帝中间埋一个大雷,等到合适的时候引爆。
就这样,花开两朵各表一枝。
芳仪带着永和宫小厨房做的莲子羹,往养心殿去时。
养心殿,皇帝和怡亲王正在算账。
别误会,不是“找你算账”,追究责任的“算账”,而是整儿八百的国库收支的算账。
从先帝后期,官员挪用拖欠国库银两;再加上各地的灾荒和土地兼并,国库早已捉襟见肘。
先帝晚期又爱惜名声,以至于皇帝继位后,就算是当上皇帝,也是个穷皇帝。
所以才放话,只办一次选秀,皇后也一再将缩减宫中开支挂在嘴边。
皇帝登基后,虽然搭上自己的名声,严查贪腐,追回国库欠款。
再加上推出的火耗归公,摊丁入亩,士绅一体纳粮等等新政,虽然积重难返,仍需时日,但到底渐有起色。
不过这次西北,年羹尧虽然打赢青海一仗,镇压住罗卜藏丹津的挑衅,但打仗打仗,除了前方的正面冲锋,后面的后勤补给也是大头。
西北战事虽胜,但军费开支庞大,国库负担更重。
所幸,眉庄是十分“善良又贴心”的“贤内助”,而且做好事不留名。
在孩子出生,自己和皇帝的利益捆绑更紧密后,给皇帝送了笔专业对口的横财。
之前皇帝让怡亲王和华妃,宫里宫外,前后脚动手,将内务府抄了个底朝天。
再加上拔出萝卜带出泥,通过内务府,揪出一大批贪腐官员,皇商,让皇帝着实发一笔黑吃黑的横财。
让国库得以暂缓燃眉之急。
皇帝和怡亲王这才能稍松一口气,现在两人翻着比明显好看不少的账本,眉头都舒展无数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