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周立国二百载,终于到了礼崩乐坏的年头,猫给耗子上香,皇帝给大臣下跪,宗室认外族为父,朝野上下已经见怪不怪了。
若说谁是当今最有权势的人,非丞相段元叡莫属。其人年过半百,身兼柱国大将军、天子侍中等数职,荣封魏国公,实打实废立过皇帝,百官万民都尊称他一声“大柱国”。这么一个厉害人物,却是牧马出身的西羌族,他虽看得懂中原诗书,字却不太写得来,也不会撰文,常用幕僚代笔书信。
陆沧下了马,把这封赐婚信递给身后。这次出征,军队里有大柱国的亲儿子。
“廷璧,你可听说过义父与叶万山有交情?”
段珪接过皱巴巴的纸,粗扫一眼,“这个嘛……咦?父亲向少这般仔细嘱咐。”
信是一日前由京中的使者送达的,信函是段府惯用的飞鹤云纹,撕开的火漆印是一匹马的形状。信中简述了韩王世子追随反贼,不思感恩,祸及家人,实在让段元叡心痛,不得已将父子二人绳之以法。只因多年前他与韩王叶万山曾有一面之缘,当年的叶万山还是个默默无闻的伙头兵,机缘巧合下给他做了顿好菜,他便借着酒意为叶万山的两个孩子取了名,其中的小姑娘刚出生,抱在他手里一点儿大,讨人喜欢极了。
段元叡语重心长地对郡主说,杀你父兄乃是皇命,你自小聪慧可爱,与我有缘,若诚心悔改,今赐你与我义子陆挽潮良缘一桩,正是化干戈为玉帛,也方便他坐镇堰州,为了大局,服丧就不必了。挽潮晓大义、知礼法、智勇双全,比我亲子更亲,你父在北疆深得民心,望郡主助他一臂之力,否则圣上怪罪边陲不宁,老夫也不能保你矣。等韩王府的金龟婿到了,你开城迎接,把此信给他看,他必不负你。
最后还举了个恐吓人的例子,前年被抄的藩王家眷是怎么“行乞卖身生不如死”的。
段珪把那“比亲子更甚”之句嚼了两遍,几乎咬碎牙根,看向素衣粉面、颦眉凝目的少女,不甘中又隐隐生出几分嫉妒,可抬起头来时,还是一张俊秀温文的笑脸。
“挽潮,我先给你道喜了。太妃不是说你过了两个本命年才能成亲吗?你今年正好二十五,府里连个暖床的姬妾都没有,这下太妃可以安心了。”
陆沧置若未闻,重问了一遍刚才的话:“你可听说过赐名的往事?”
依自己对段元叡的了解,他极少发慈悲。
段珪摇摇头。
“信使呢?”陆沧问叶濯灵。
叶濯灵从段珪身上收回目光,细声细气地回答这“金龟婿”:“送完信就回京复命了。”
她顿了一下,“难道殿下之前没有收到大柱国的消息吗?”
这话问到了点子上。
陆沧是五月从封地溱州出发的,北上途中灭了邰州的叛军,八月到达草原抗击赤狄,共用三月,可谓行军如风。京城在东边,隔着数条南北走向夏季涨水的河道,信使来回不便,各地信鸽所也被战火毁坏,三个月里只通了四次信,也多亏段元叡信任他带兵作战的能力。
最近一次收到段元叡的指令是十三天前,当时他刚入草原,信中命他杀掉韩王,以绝后患,并未谈及什么婚娶之事。可段元叡也确实提出让他安抚本州军民,说韩王在当地很有声望,不能激起民愤,到时候刁民组成流民军四处乱窜,糟蹋农田庄园,朝廷就收不上税了。
只有皇帝才能给宗室赐婚,段元叡若要插手他的婚事,不会正式命令陆沧,但可以逼女方就范。
之前的信段珪也看过,不约而同想到这里,他心思一转,把陆沧拉到旁边,低笑道:
“父亲并未说是娶妻还是纳妾,像你这样的人材,娶妻必是大事,若是纳妾,就算纳十个,他也不需单独写封信告诉你怎么做。我猜他刚好想起和韩王有这么个渊源,把这小妞儿当成战利品赏给你,所以才写信吓吓她。你纳了她,有什么害处?她还能在枕头底下藏把刀,一刀捅了你?她连个盘子都托不稳。”
陆沧不动声色地挣开他的手,没说话。
叶濯灵举袖拭泪,通红的眼睛望向他身侧的众将领,无助至极。片刻后,一个四十多岁的副将迎着她的目光出列,他的盔甲比旁人更旧,黝黑的脸上有道新砍的疤,拱手时右胳膊也抬不顺畅。
“王爷,少将军,你们说的赐名,可是大柱国给韩王的一双儿女起名之事?”
陆沧颔首。
副将缓缓道来:“少将军不知道不奇怪,那是十八年前,桓帝泰元三十年的十一月,小人当时还是大柱国身边的近卫。大柱国在定远城外剿灭赤狄兵马十五万,大捷而归,正逢他四十岁的寿辰,全军上下都痛饮了一夜。伙头兵里有个叫叶万山的,原是韩藩旁支后嗣,但因官府发不出俸禄,穷得跑到定远县随军屯田。他做饭一等一的好吃,给大柱国献了数道菜肴,大柱国便拉着他的手,聊了几句家常。这伙头兵大着胆子,把营房里的儿女抱来,借他的福气取名,大柱国喜读阮籍的诗,随口说了句‘清阳曜灵,和风容与’,把他三岁的大儿子叫‘曜灵’,三个月的小女儿叫‘濯灵’。后来叶万山运气来了,叶家主脉绝嗣,爵位落到他头上,一跃成了韩王。”
段珪“噗”地笑出声,好似看到个大老粗在殷勤地卖弄文采,不过他说的与信中所述能对上。
副将默默受了讥讽,生怕陆沧觉得自己多言,又添了句话:“小人观王爷似有疑虑,所以想为王爷解惑。王爷在战场上救了小人一命,小人感激在心,无以为报。”
陆沧的贴身护卫很会打圆场,翻出一片银叶子给他,“多谢将军好意。换了谁王爷都会救,自己人嘛。”
副将收了赏钱,面上一喜,瞟了眼他手上鼓鼓囊囊的荷包,不仅向陆沧躬身,退下前还向叶濯灵作了个揖。
段珪看在眼里,心中越发不平——这次出征带的都是段家将领,怎么有人胳膊肘往外拐,连还没过门的妾室都巴结上了?这姓陆的原不过是个郡王庶子,吃镇国将军的爵位俸禄,得了父亲青眼才升为一字王,他段珪才是要下血本栽培的自己人。
听完讲述,陆沧把信放回函中。连他和段珪都不知道的旧事,也只有大柱国心血来潮提起了,旁人绝对编不出来。
西羌是高原上的游牧部族,以烧杀掳掠起家,往往杀了一个部落的男人,就把那个部落的女人抓来生孩子。给罪臣的女儿赐个婚,在西羌血统的大柱国看来已经很开化、很讲理了。
陆沧这样想着,当着这么多段氏心腹的面,着实不好推拒,把剑鞘伸给叶濯灵:
“郡主方才说,有什么条件?”
他这么伸了一阵,不见她来握,只好收了剑鞘,递了只左手过去,可还是不见她来搭。
太阳快落山,天空飞过几只乌鸦,在头顶“嘎——嘎——”地叫。
段珪在一旁看得幸灾乐祸,陆沧心知肚明,冒了点火气,嘴上还是有礼:“郡主请起。”
叶濯灵哭道:“殿下不应,妾身就不起来。”
陆沧觉得她就跟块饴糖似的粘在地上,真想把她一铲子铲到马背上去,耐着性子道:
“等你哭完我们再谈。”
叶濯灵在心里把他祖宗十八代都骂了一遍,吸吸鼻子,哑着嗓子道:“其一,大柱国要妾身不服丧,与殿下仓促完婚,妾身可以答应。但殿下今日要同妾身一起殓了家父,给他行礼,把他和护卫们葬入西山脚的墓地。”
出乎她的意料,他虽皱了皱眉,却很快应下:“好。”
“其二,殿下入城后不会让军队动百姓一砖一瓦、一粒粮一匹布,也不会伤害王府下人,他们都是老弱病残,和谋反无关。”
“好。”
“请殿下发誓。”
护卫插嘴:“郡主大可宽心,我们不是兵匪,到哪儿吃的都是皇粮,不是民脂民膏,王爷最忌讳欺压百姓。”
陆沧还是举刀发了个誓,他甚烦女人纠缠。
叶濯灵继续道:“其三,妾身还没被褫夺封号,要做殿下的正妻,不是册封的妾室,也不是滥妾。婚后殿下需手书告知太妃、王府众人。”
此言一出,众人都咋舌。
段珪忍不住道:“郡主过分了吧。”
叶濯灵只当听不见,孤零零地坐在沙地上,昂着脖子哽咽:“我叶家自开国以来,无论女儿是何品级,都不曾给人当妾室。大周的异姓王只有我一家,到这一代就断了,万望殿下成全。”
照理说到这儿,应该朝他磕个响头,可陆沧看她那倔强样,磕头是万万不会磕的,倒是能变个小树苗插在地上,等到来年春天下雨开出花了也不起来。
他的头开始疼,“我府中无姬妾,你是正是侧没分别,娶妻要上表朝廷,牵动各方,不如扶正简单。”
叶濯灵垂下眼:“若是殿下心里已有属意的王妃,妾身愿随父兄而去。”
“此事再议。”
她幽幽道:“大柱国给妾身赐名,妾身给殿下做小。”
陆沧的火气憋不住了,大柱国还给自家养的狸猫取了名呢,拿这个来压他?
“你到底起不起来?”
他声音略大了些,只见她浑身一抖,抬起睫毛,两丸茶色的瞳眸顷刻间溢满了水,一颗颗啪嗒啪嗒往下掉,贝齿咬住嘴唇,肩膀颤个不停。
陆沧懵了一瞬,僵硬地伸出剑鞘,她不接。他又伸出手,可她只顾掉眼泪,哭得梨花带雨,极是可怜,衣襟都湿透了。
……一个十八岁的姑娘家,父兄被杀,鼓起勇气献城保一方百姓平安,还要嫁给仇人。
那信纸被揉得发皱,印章边缘糊着斑斑水痕,定是她怨恨至极,又不敢撕掉,强忍羞辱含泪从命。
似乎是应该大哭一场的。
凤嘴长刀刹那间破空而来,冷风带着血腥气冲散头发,叶濯灵的哭声顿时噎住,脑中一片空白。她颈后的寒毛一根根竖起,眼睁睁看着那雪亮的刀光越逼越近,心想我命休矣,这禽兽不如的家伙要斩草除根了!
真是出师未捷身先死!
刀光闪过,她只觉膝下一凉,什么东西托着她跪坐的身子腾空,弹指之间,她就被一股大力甩到了马鞍上,两条腿后知后觉地垂下来。
陆沧把她连人带沙土一起铲到马背上,可算舒了口气,用铲完她的宽阔刀背顺了顺麻衣的褶皱,遮住她裸露在外的脚。她的脚趾触到冰冷的刀面,紧张地蜷起来,恨不得连腿都缩到蜗牛壳里。
……果然还是刀好用,能止小儿夜啼。
陆沧隔着袍子,用刀轻轻戳了一下她的脚背,“踩着马镫,我们去葬你父亲。”
随后命大军在原地驻扎过夜,并派一队士兵绕城巡逻,守住各门。
他在前面牵绳走,叶濯灵死气沉沉地骑着马,后面跟着几名护卫,队尾是抬尸首的士兵。
走了许久,陆沧没听到她再说话,回头问:“墓在西山脚下何处?”
她应了个方向。
天色已暗,最后一缕红光照着她的脸,给苍白的皮肤染上血色,小巧的脚掌在裙下随着起伏一晃一晃。
陆沧不禁又用刀戳了她一下,“别乱动,踩稳了。”
……他的马这么高,她腿又没多长一截,根本就踩不住!
她圆溜溜的眼睛瞪着他,瞳孔在晦暗的光线下有种竖成一条缝的错觉,他再细看时,里面的戾气已消散无踪,只有水汪汪的哀恸。
就是铁打的人见了也要心软。
狼戳狐狸爪爪[白眼]他是体育生,力气超大
柱国将军是南北朝官职,州郡县行政层级也是隋以前的,宗藩爵位参考了一下明代,明中后期有宗室穷到上街乞讨、当盗匪、给地主种田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章 赐婚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