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丫鬟娟焆的内心是欢呼雀跃的。她今天被一个穿着红衣服长得很好看的人拦着问了路,老管家告诉她那是刚嫁进来的二殿下。至于为什么嫁进来了还叫二殿下,纯粹是因为本朝在此之前没有相关先例,他们就是“先例”。
自家主子无疑是好看的,现在又来一个那么好看的二殿下,两个好看的人站在一起超级养眼的好叭!她相信这么好看的人嫁来给将军冲喜,自家主子一定能醒!
而关于将军府后继有人或无人、朝廷的勾心和斗角,显然不是她该考虑的。
于是她蹦蹦跶跶地在午时来敲了门。
里面的人没有回应,因为晏誉处直接把门打开了。
门开了,但晏誉处却没出来,反而往旁边让了让。门外的小丫鬟一抬眼,就看到了正在往门口走的景缙云。
她当即门也不敲了人也不叫了转身就跑 ,边跑边喊:“陆爷爷!将军醒了!”
小丫鬟跑得急,眨眼就蹿没影儿了。
景缙云失笑。
“她素来这样,别见笑。”他说。
晏誉处迈出门,朝刚才小丫鬟跑开的方向走。他没什么表示,依旧只是一个“嗯”了事。
景缙云发现了,这位二皇子,似乎并不喜欢说话。
所幸他也不是话多的人。
他追上去,和完全没管他的晏誉处一起,静默地走过长廊。
长廊,自然是长的。
有阳光透过树稍、穿过雕花的窗棂,投下光斑。
很静。
静得晏誉处都有些不适应了,恍惚又回到了在皇宫的日子。
过节、宴会、出游……这全部不是他能参与的,他住的院子常年大门紧闭,车马不经,连宫人都绕行。若有活动,他也只模糊地听到从很远的地方传来的零星人语。
一堵高墙,两个世界。
他那院子是没有灯烛的,没人会去管一个邪门且不受宠的皇子。
那时夜晚的风总是很凉。
好在老皇帝对他早逝的母妃念念不忘,时不时想起自己还有这么个儿子,吃穿用度不曾少,虽常被宫人克扣,却也勉强活到了被接上山的年岁。
晏誉处不太希望自己才从皇宫出来,又进了另一个“皇宫”。
他不清楚那些关于自己邪门的传言有没有流到宫外,但想毕老皇帝是不会让这种不光彩的事为天下人所知的,更何况他在山上待了七年。
七年,可以淡忘很多事了。
现在传的最多的大抵是“废物”和“疯子”。不过这两个对他影响不大,他一般懒得解释,由着传言去了,且有老皇帝在压着,倒也没传到哪里去。
他觉得自己有必要和景大将军交流一下。
在长廊将尽时,他开了口:“装的。”
景缙云:“什么?”
恕他愚钝,他没听懂。
“体弱多病,装的。”晏誉处补充道。
景缙云脑中瞬间划过一万条理由,什么兄弟反目、党派之争、皇室秘闻……
晏誉处瞟他一眼,丢了一个他从未想过的理由:“因为懒得出门。”
景大将军呆了呆,刷新了对二皇子的认知——对方好像不是不喜欢说话,只是懒得。
长廊到了尽头。拐角处,小丫鬟兴冲冲地拉着一个头发花白但精神尚且不错的老头往这走。
“看!真的吧!国师都说能醒的!”
娟焆唧唧喳喳说了一堆,她口中的“陆爷爷”只温和地笑着,对晏誉处行了一个大礼:“多谢二殿下。”
他没说谢什么,但晏誉处听懂了。
院中飞过一只青绿羽毛的小雀,有细微的光点落在老人身上。
晏誉处看着没入老人身体的光点,没有去扶。
那是青羽玄鸟的青睐。得此青睐者,只要不过边疆,便可长寿安康。
这么个礼,他应该还是受得起的。
他说:“举手之劳。饭在哪吃?”
景缙云:……
陆爷爷:……
娟焆:……
婚姻嫁娶这种终身大事是“举手之劳”?还有,你在这种时候是怎么想起吃饭的啊?!
在他们震惊的眼神中,晏誉处神色如常分毫不变,又重复了一遍:“所以,饭在哪吃?”
众人回神,带饿了大半天的二殿下去吃饭。
景缙云一直在观察晏誉处。
他其实知道一些传言,虽然皇上管得严,但天下哪有不透风的墙。
他去年进宫给陛下祝寿,经过一处假山,听到两个宫女忙里偷闲躲在后面聊天。
其中一个问:“听说大皇子今天告假没来,陛下不大高兴,却也没说什么,你知道是怎么回事吗?”
另一个答:“这不巧了嘛!我刚好知道这个。前两天我不是去给二皇子送东西吗?看到大皇子带着两个小厮在叫门,我觉着情况不对,就先躲了起来。后来二皇子大概是烦了,开门让大皇子进去,把两个小厮关在了门外。约摸两刻钟吧,门开了,大皇子全身湿透了被丢出来,那两个小厮赶紧把人架走了,听说当晚就得了风寒。”
最初问的那个感叹道:“大皇子惹谁不好,去惹那个疯子。二皇子好看是真的好看,疯起来也是真的疯。”
另一个似乎准备再说些什么,却看到有人往这走,对她同伴使了个眼色,两人各自散了。
景缙云瞧着安静吃饭的晏誉处,觉得传言果真不可尽信。
明明善良贴心不挑食,哪儿疯了?
自带八百层滤镜且不自知的景大将军如是想到。
晏:“传言可信,我是疯子。”
景:“我不信,哪像了?”
晏:“以后你就知道了。所以我睡哪?”
景:“……跟我睡?”
晏(干脆利落):“行。”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章 饭在哪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