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凌玉却一脸严肃地说道:“不仅仅是灭掉庆国,而是要统一整个国家。”
屋子里的人无不震惊,都将目光投向他。
皇帝惊讶地问道:“凌侯此话当真?”
先前凌玉虽然有过类似的提议,但她当时并没有完全相信,毕竟这样的目标太过遥远。
这个世界的疆域广阔,强国林立,即使有些已经衰败,也不容易被彻底击垮。
而且,各国之间相互牵制,就算局势不好,别的国家也会介入,以防局势失控。
所以整体上还是较为稳定的。
齐国和庆国联合起来攻打庆国,主要是因为地理上的特殊性。
穿越草原作战十分困难,很多不确定的因素让人难以应付。
室内,太后、皇帝、海棠以及大公主彼此对视,许久没有说话。
过了很久,皇帝叹了口气,语重心长地说:“凌侯胸怀大志,这是我国的大幸啊。
但天下这么大,各路诸侯割据,想要统一江山不是一时半会儿能做到的,切莫为了追逐理想而荒废了自己的终身大事。”
太后附和道:“确实如此。”
皇帝接着说:“朕深知你的才华,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职责,不要过于执着,更不能因为梦想而忽略了家庭。”
太后点头表示同意:“没错。”
这对母女一个劝诫,一个鼓励,显然是希望凌玉尽快成家立业。
似乎世间再大的事情也比不上生育重要。
凌玉头疼不已。
他还不到二十岁,根本没想过要成家。
归根结底,他的灵魂属于现代,与古代的思想格格不入。
凌玉知道坦白不会有好结果。
即使是在现代社会,年轻人也都不愿意被催促生育,更别提在这个思想保守的封建社会里。
于是,他决定敷衍一下。
“没有子嗣的拖累,我才能全力以赴投身事业。”
凌玉看着皇帝和太后,认真地说:“我是一个孤臣。”
屋里的气氛顿时变得极其沉重。
海棠惊愕地看着凌玉,不明白他为何敢这么直白地讲话。
虽然是事实,但这样直接说出来却有着完全不同的含义。
果然,太后立刻皱眉:“凌侯这话是什么意思?”
凌玉坦率回应:“只有无忧无虑,才能勇往直前。”
此话一出,在扬的人都陷入了沉默。
凌玉的话简单明了,但在她们听来却意味深长。
自从踏入官扬以来,凌玉已经树敌无数。
刚刚进入朝廷时,他就得罪了两位重臣——上山虎和沈重,甚至还没正式开始工作,就已经遭遇了 ** ,沈重还动用了四大高手中的何道人,可以看出他用心之深、手段之狠。
凌玉触怒的又岂止这两人。
即便现在他在齐国地位显赫,表面上官员们相处融洽,但背后的真实情况却难以揣测。
毕竟,并不是所有人都对齐国忠心耿耿。
更何况,外界的威胁也不能小觑。
庆国对凌玉恨之入骨,多次派出顶尖刺客行刺,最近的一次甚至出动了大宗师,无所不用其极。
皇帝清楚地知道,如果战事持续扩展,这种情况只会加剧而不是缓解。
“凌侯此举,实在耗费心力……”他注视着凌玉,眉宇间透露出深切的忧虑。
太后亦叹息一声,对这个女婿充满了怜爱。
大公主虽未能彻底理解其中的风险,但也大致明白了意思。
海棠也皱眉看着凌玉,满是担忧。
室内一时寂静无声。
凌玉笑着道:“无须忧虑,我们正值年轻。
而且,我深信击败庆国后,天下统一近在咫尺。”
听到这话,皇帝抬起眼,神情疑惑:“你怎么如此确信?”
实际上,她也不太明白凌玉信心的来源。
齐国本身力量薄弱,她身为皇帝,在凌玉的帮助下才逐渐稳固权力。
一年之前,她在朝堂上的话几乎无人理会,地位岌岌可危。
推行任何政策,都要与大臣商议,并且还要跟太后演戏。
好不容易培养出来的沈重,结果却变成了失控的利器。
要不是苦河这位大宗师坐镇,齐国可能早就陷入混乱,甚至多年前就被庆国吞并了。
在这种情况下,能保持现状已属不易,更别说实现统一天下的理想了。
虽然凌玉提到过这事,她也曾梦想过,但冷静之后觉得这个目标太远大。
周围的人都看向他,包括战侸侸在内,尽管好奇却没人反对。
因为他们知道,凌玉一定有自己的考虑。
“我想请教陛下,战争到底争的是什么?”
他的语调像是在询问学生的老师,不过皇帝并未察觉到异常,反而认真思考起来。
“是钱粮吗?”
“正是。”凌玉点头,“战争胜负的关键虽在于主将的指挥,但本质还是兵力是否雄厚,武器是否优良,马匹是否健壮,士兵是否衣食无忧,军饷是否充足,后勤是否完备……”
每个字每句话都强调了资源的重要。
皇帝和太后听后深有感悟,完全理解了这一点,毕竟她们执掌国政多年,深知金钱的价值。
“目前我国最欠缺的就是足够的资源,而庆国地处南方,气候适宜,物产丰饶,又倚山靠海,贸易便利……”
“一旦拿下庆国,我们就能获取大量资源,开垦肥沃的土地,解决粮食问题,进而控制人口,为国家奠定基础……”
这是战侸侸第一次听凌玉分析这些。
她终于明白,凌玉表面上看似鲁莽,其实粗中有细,在用兵和治国方面都有独特的见解,直白易懂。
经他这么一讲,战侸侸忽然觉得一统天下并非遥不可及。
凌玉继续说:“等到占领庆国后,我国就会有辽阔的疆域和众多的人口,整合资源就可以快速发展;
“只要陛下勤勉努力,文臣武将各尽其责,大齐必定会越来越强大。”
凌玉勾勒出的景象让战汐汐目光灼灼,好似看见了那繁盛辉煌的大齐帝国。
然而她很快恢复平静,开口道:“纵使如此,一统天下的愿景依旧太过缥缈。”
“不然。”凌玉摆手,“待大局明晰,统一天下不过是顺理成章的事。”
此话绝非虚言。
齐与庆两国虽战事连连,但只要一方覆灭,另一方便能借此扩展疆域,迅速提升国力。
这样在接下来讨伐别国时,便能占据压倒性优势。
这恰似贪吃蛇游戏,弱小时每一步都需谨慎,稍有差池便可能致命;而长大后,即使不动手,对手也会自寻死路。
力量越强,形势越利,最终征服各邦亦会愈加轻松。
譬如历史上的秦国,历经数代君主累积,到嬴政时厚积薄发,仅仅十年便横扫六国。
灭六国耗时十年,灭首国用时七年,灭其余五国仅三年。
这便是所谓的大势所趋。
见皇帝及太后等人未全然明白,凌玉又举例子解释:“若我方强势而敌方衰弱,胜算自然更高。
如今之势偏向齐国,而他国各有内忧外患、君臣不合……”
“像大秦,秦王嬴政虽有雄才伟略,但他年少未掌权,朝政实由吕不韦把持,君臣不合,纵使国力雄厚,也无法尽情施展。”
说到这儿,皇帝连连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