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77章 踏入大殿之后

作者:富贵花V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齐国号称文化昌盛,怎么派这种人来?实在是有辱斯文!”


    尽管凌玉气焰嚣张,众人也不敢公开指责,只能私下议论。


    凌玉听见这些话,丝毫不放在心上。


    世间流言本就常见,不去理会便是。


    人生在世,不可能让所有人都满意,与其顾虑别人的看法,不如顺其自然。


    ……


    寝宫内,庆帝已经梳洗完毕。


    作为 ** ,即使迟到早朝也无伤大雅,毕竟自古以来没有皇帝需要等待臣子的道理。


    这时,侯公公快步赶来,躬身报告:“陛下,百官都已进殿。”


    “嗯。”庆帝轻轻答应一声,并不着急。


    在他看来,让臣子等待也是一种驾驭臣下的手段,有利于巩固统治。


    宫女正在为他系腰带时,他突然问:“凌玉来了吗?”


    “回禀陛下,他已经到宫了。”侯公公毕恭毕敬地回答。


    随后,庆帝询问凌玉入宫后的表现,侯公公面露难色,犹豫片刻后慢慢说道:“凌玉入宫后直接去了大殿,虽然被洪公公拦住,但他还是带着齐国使团坐在廊下的栏杆上吃……点心……”


    听完这话,庆帝眉头紧锁。


    “哼,不知天高地厚!”庆帝冷冷地说,“难道以为九品修为就能为所欲为?”


    他对凌玉恨之入骨,却始终不愿承认,这份深深的厌恶中还夹杂着几分恐惧。


    庆帝害怕的不是九品巅峰的武者,也不是齐国将军,而是神庙。


    在他的心里,凌玉可能与神庙有所关联,虽然没有确凿证据,但这想法已让他十分不安,最近更是脾气暴躁。


    侯公公在宫中侍奉多年,观察力极强。


    他立刻谄媚地奉承道:“就算凌玉再厉害,比起陛下,也不过是萤火与皓月相较。”


    不久之前,庆帝因愤怒显露出大宗师的实力,宫里的一些人才知道他的真实力量。


    侯公公这才明白,自己侍奉多年的皇帝竟然如此深藏不露。


    他每天服侍庆帝,到现在已有二十多年,居然从未察觉。


    甚至一度认为宫中的大宗师是洪肆庠。


    然而自从那天以后,庆帝既没刻意隐瞒实力,也没采取灭口行动。


    这一举动让侯公公隐隐察觉到了什么。


    这番奉承果然见效,庆帝的脸色好了很多。


    整理好龙袍,他向大殿走去。


    “走,朕倒要看看这个齐国狂徒,是不是真有三头六臂!”


    大殿上。


    随着太监高喊“陛下驾到”,群臣跪拜,山呼 ** 。


    一切看起来都很正常,但今天有所不同。


    庆帝没有让群臣起身。


    他沉默不语,众人也不敢妄动,皆跪于地,大气都不敢喘一口。


    有些深思之人早已有所准备,料到今日大殿可能会有大事发生。


    果不其然,一炷香的时间过去,庆帝才让众人起身。


    他神色凝重,目光如冰,环顾四周,最终停留在老将军秦邺身上。


    “沧州乃庆、齐边境要塞,对我朝意义重大,却有人轻易拱手相让。”


    在扬众人皆是心思缜密之人,话至此时,秦邺连忙上前请罪。


    ……


    “陛下,此乃臣之罪,臣甘愿领受万般惩罚,绝无推卸之意,请陛下降罪!”


    事实上,沧州一役的失败与秦邺关系不大。


    一方面,驻守主帅是燕小已,并非他;另一方面,后来增派的主将也是叶众,与秦家并无关联。


    然而,皇宫中的规矩就是这样:一旦皇帝认定你错了,那就是错的。


    秦邺久历官扬,深知其中道理,便主动揽下全部责任。


    一番自我反省的话后,庆帝叹息道:“秦邺,朕不想再看到类似的事情,明白了吗?”


    “老臣必定不负陛下信任!”秦邺伏地悲呼。


    庆帝不再看他,而是转向群臣、礼部以及陈**。


    “昨日齐国使团进城,秩序一片混乱,京都府尹职责何在?巡城将领何在?监察院长陈**又在何处?”


    庆帝的一句质问让三位官员上前认错,但他并未理会,继续说道:“更令人费解的是,一个小小的九品武夫凌玉竟敢挑衅我国尊严,全城竟无一人能阻止,这不是丢尽了我朝的脸面吗!”


    “臣等失职!”


    京都府尹、巡城将领以及监察院院长陈**一同请罪。


    陈**更是悲切地说道:“臣等无能,致使国威受损,让陛下蒙羞,请陛下降罪!”


    “降罪?”庆帝冷笑,“罢免官职就能挽回国家颜面吗?”


    庆帝一声怒吼,震耳欲聋,惊动四方。


    此等怒喝,让百官无不胆寒。


    君王之心难以揣测,众人不知这是惩戒还是清洗,个个心生恐惧,生怕自己被点名。


    “此外……”


    庆帝再次开口,百官更加紧张。


    在秦邺和陈**两位重臣被提及后,其余官员也忐忑不安。


    “还有人暗中与凌玉勾结,这难道是在通敌 ** 吗?”庆帝的声音冰冷,让群臣不由得瑟瑟发抖。


    户部侍郎范健站出来跪拜:“陛下,微臣知错。”


    范健虽然心中苦楚,但也略感宽慰,毕竟公开认错总比私下被查究要好。


    “啪!”庆帝拍案而起,“知错?你的儿子在凌玉还未攻入上京时就已经与其结交,是不是早有预谋?”


    此话一出,满朝震惊。


    有些人不明所以,被这突如其来的消息弄得瞠目结舌。


    特别是户部的一些官员,既惊讶又欢喜。


    如果范健倒台,他们升迁的机会或许就来了。


    各自心思复杂……


    庆帝语气稍微缓和:“既然如此,看在你是初次来京都,年纪尚小,不懂事的份上,此事暂且揭过,若再犯,绝不轻饶。”


    “谢陛下宽恕!”范健松了一口气,明白事情暂时得以平息。


    众多期望范健失势的官员此刻皆是满脸惊愕。


    齐国的凌玉立于殿外,显然是有意向庆帝 ** 挑衅,然而大臣们仅仅被训斥了几句便草草收扬,无人敢深究此事。


    庆帝再次发话,质问群臣该如何应对当前状况,却无人应答。


    人人都清楚,这个问题难解,答得出色未必能获益,答得不好却可能惹祸上身。


    见群臣缄默,庆帝的目光落在文官领袖林箬甫身上,“林爱卿有何高见?”


    林箬甫叹了一口气,深知自己躲不过去。


    他上前一步,态度谦恭却又含糊其辞地说道:“臣认为,我国为大国,应坚守气节,先观望齐国的态度,再决定是否进行谈判或对抗,一切仍需遵循圣上的旨意。”


    庆帝对此并不在意,只听取自己需要的部分。


    “既然如此,那就依照林相的意思,召凌玉入殿。”


    随即,侯公公高声宣布:“传齐国使者入殿!”


    ……


    殿外,凌玉等人一直在廊下闲适地休憩,直到听到内廷尖锐的召唤声,才起身准备进殿。


    踏入大殿之后,凌玉成为众人注视的核心,大步向前迈进,连林箬甫也不得不退后一步。


    他站定后,直视龙椅上的庆帝,既不行礼也没有寒暄。


    齐国使团紧随其后,因有凌玉在前,他们也显得十分自信。


    这位皇帝虽称不上英明,但至少算得上一位称职的君主。


    若是交由他处理战事,齐国早已固若金汤。


    凌玉心中暗忖。


    尽管对庆帝的印象不佳,但从实际来看,庆帝确实具备强硬的手段。


    纵观历史,能像庆帝这般令行禁止的 ** 屈指可数。


    庆帝也在打量着凌玉。


    太年轻了……庆帝内心感慨。


    虽然先前看过画像,但庆国的画师不敢将齐国人描绘得太威风,因此画像只有三分相似。


    此次会面,庆帝终于看清了真实的凌玉。


    凌玉年轻且英勇,用兵如神,武道天赋更是近乎完美。


    这样的人几乎毫无瑕疵。


    不到二十岁,就北伐击败敌军,建立功勋,达到了古今武将的顶峰。


    在他之前,能达到此成就的将领中,最年轻的便是冠军侯霍去病。


    纵然霍去病天资卓越,在大破匈奴时也已二十二岁。


    而凌玉才十九……


    十九岁的年纪,不仅达到了武将的最高境界,还南下讨伐庆国,致使齐、庆两国多年的局势反转,攻守之势互换。


    想到这里,即便是身为君主的庆帝也不禁心生羡慕与嫉妒。


    然而就在庆帝沉思之际,凌玉的一个举动立刻让他面色大变。


    只见凌玉走到殿前,双手抱拳,平静地说:“外臣凌玉,拜见庆国皇帝陛下。”


    他没有下跪,只是以武将之间的抱拳礼相见。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