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4章 凌玉之名响彻齐国

作者:富贵花V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一个女人,若对你无意,你的生死与她无关。


    但一旦动了情,就会表现得莫名其妙。


    凌玉本就聪明,只是未曾往这方面想过。


    如今被魏华点破,他也感到头疼。


    两世为人,他对与女子相处最感头疼,美色虽好,却难以应对。


    "你是不是还不知情……"


    看着魏华八卦的表情。


    凌玉深深呼吸,缓步前行,眺望天际辽阔景色,严肃而言:


    “庆国未亡,焉能言家?”


    砰然!


    魏华瞬间僵立,恍若遭雷击一般。


    太后居所内,年华渐逝的太后正临镜梳妆,光洁的铜镜倒映出她依旧秀丽的脸庞。


    纵然已育有子女,她仍精心护理,唯眼角微现细纹,依旧显年轻。


    “庆国未亡,焉能言家……”


    太后反复咀嚼此语,唇角泛起笑意。


    “不想凌玉竟怀此等忠义之心,甚为难得。”


    魏华垂手侍立于后,恭谨道:“凌玉实为良材,自上任以来,勤勉有加,不曾有过逾矩之事。”


    闻听魏华亦对凌玉赞誉有加,太后甚感宽慰。


    魏华乃其亲侄,自不会 ** 于她。


    “凌玉确为佳选。”


    太后轻叹一声。


    想起凌玉,便不自觉联想到沈众。


    沈众虽得她扶持,却骄矜自负,狂妄自大。


    行事不分敌我,且多次违逆旨意,令她早生怨怼。


    若非无人接替,她绝不会容忍沈众这般嚣张!


    相较之下,凌玉年纪轻轻却才华横溢,且忠君爱国,志向高远。


    他不屑卷入朝局纷争,一心为国效力,成了孤臣一枚。


    不论凌玉是出于真意亦或假意,单看其行径,太后便觉他胜过沈众百倍不止!


    御书房中,日光尚存,小皇帝战侸侸端坐龙案前,手中捧着六部递来的奏章,眉间紧锁。


    做皇帝不易,疆域愈广,官员愈多,事务便愈杂。


    纵使经六部整理,战侸侸每日仍需应对诸多繁冗。


    幸而武将所呈奏章较为简洁,因其文化浅薄,内容多直白明了。


    最令战侸侸困扰的,乃是文臣的奏章,往往洋洋洒洒数千字,读罢方知多半无关紧要,不过寒暄逢迎罢了。


    文臣似以此为荣,甚至爱用小楷,尽力在有限篇幅中填满字句。


    连阅数本,战侸侸顿感眼眸酸涩。


    她按揉眉心,心绪烦乱。


    若自身根基稳固尚可,然今齐国局势还需她与太后合力维持,不便过于严厉,否则难以驾驭群臣,许多事情只好隐忍。


    这皇位坐得实在不是滋味。


    啪!


    战侸侸掷下一册奏章,满纸蝇头小楷写满数千字,尽是谄媚之词,全无实用价值。


    “传吏部,即刻革除此人官职。”


    战侸侸极少动怒,此次却雷霆震怒。


    此人近月频寄十余封奏折,皆为拍马,无一件关乎政务。


    即使用人之时,这般之人亦不可留任。


    正当战侸侸愁眉不展时,海棠兴冲冲而来,双手空空,显然刚食毕一串葡萄。


    桌上的御膳点心映入眼帘,海棠毫不拘束地拿起一块放入口中。


    见海棠这般悠然自得,战侸侸虽然无奈却并未责怪,只是轻轻摇头,又埋首于案牍之中。


    此时,黄公公缓步而入,行礼后笑着道:“恭贺陛下,恭喜陛下。”


    “有何喜事?”战侸侸疑惑询问。


    “贺喜陛下得一贤才。”


    “此话怎讲?”战侸侸愈发困惑。


    黄公公笑容可掬,低声将凌玉所言一字不差地转述。


    听罢,战侸侸先是一怔,随后眉开眼笑。


    啪嗒!


    手中的毛笔坠落,她却似浑然不觉。


    “庆国不灭,何以为家……”


    “太好了,朕果然没看错!”小皇帝战侸侸喜悦万分。


    身为**,谁无凌云壮志?


    谁不愿天下统一,四方安宁?


    “凌玉确为我国之栋梁。”


    战侸侸满心欢喜。


    话音未落,她瞥见海棠神情恍惚,手中糕点早已忘却品尝。


    女子知女子,战侸侸怎会不懂海棠心意?


    她轻咳一声,特意让海棠听见:“凌玉虽佳,但过于执着,庆国不灭,他莫非真不成家?”


    海棠表面镇定,耳根却泛起淡淡红晕。


    战侸侸会意一笑:“海棠,海棠……海棠?”


    连唤数声,海棠才回过神来。


    “啊?陛下召我?”


    见此情景,战侸侸故意板起面孔:“海棠,朕有话问你,如实答来。”


    “是!”


    海棠认真点头,以为是大事,却听女帝以玩笑口吻问道:“汝是否钟情凌玉?”


    “啊?”海棠呆住了。


    战侸侸打趣道:“若真有意,点头即允,朕必赐婚于你们。”


    海棠心中一震,急忙摇头否认。


    “绝无此事!不曾有过此念!”


    她连连否认,见女帝不信,郑重说道:“凌玉所言甚是,大丈夫当志存高远,岂可沉溺儿女私情?”


    “既然如此,那朕也不强求,此事就此作罢。”战侸侸点头表示理解,转身继续批阅奏折。


    一旁的海棠虽松了一口气,心底却涌上莫名失落。


    她脑海浮现出凌玉的身影。


    这是一位仪表堂堂、容貌出众的男子。


    无论从哪个角度看,他都是位英勇超群之人。


    他的武艺天赋令人赞叹,堪称人中豪杰。


    而且他正直无私,满怀热忱,非趋炎附势之辈,而是胸怀壮志者。


    海棠活了这么多年,从未遇见过如此卓越的人。


    “只是性子太直白了……”海棠心中暗想,不由噘了噘嘴。


    她的一举一动尽收小皇帝战侸侸眼中。


    战侸侸带着笑意,怎会不知海棠心意?


    然而,她佯装未闻,随后传令道:“若如此,便昭告天下,让齐国每一位子民都知晓凌玉此言!”


    ……


    战侸侸素来言而有信!


    “庆国未灭,何以为家!”短短八个字迅速传遍朝廷,传遍上京,乃至整个齐国广为流传。


    朝野内外,无人不被其折服。


    从皇帝的反应中,众人隐约察觉到某种动向,也开始积极倡导。


    那些还未入仕的学子,尚未沾染官扬习气,依然满怀着报国热忱。


    他们皆因凌玉之言深受触动,每每忆起,心中激荡不已。


    一时间,凌玉之名响彻齐国,成为万众敬仰的目标。


    ……


    齐国,上京,一处环境清幽的宅邸。


    此处临近皇城,虽不奢靡,却极有韵味。


    园中有清水潺潺,翠竹葱郁,百花争艳。


    游鱼戏水,泛起圈圈波纹;微风掠过竹林,竹叶轻响;花香四溢,沁人心脾。


    在这繁花之中,一位身穿紫衫的佳人卓然而立,较花朵更添几分娇媚。


    她便是李司李。


    本名李离思,出身庆国皇室。


    其祖父,曾是最具希望登基的亲王之一。


    不想,在皇位之争中,叶青梅除去两位亲王,其中就包括李司李的祖父。


    后来诚王登基,其父辞世,庆国新帝即位。


    李司李随家人逃亡,父亲死于乱刃之下,母亲带着她和弟弟投靠齐国。


    后母去世,姐弟二人相依为命。


    为保弟弟平安,李司李上书请求南下充任暗探。


    车马准备完毕,即将启程。


    “ ** ,时辰已到。”贴身侍女轻步走近,年纪略小,肌肤白净,眼眶泛红,似刚哭过。


    “嗯,该走了。”李司李低头回应,最后一次凝视院中景致,转身离开。


    车轮渐行渐远。


    途中,李司李听见车外反复提到同一个名字——凌玉。


    “萍儿,外面在说什么?”她柔声询问。


    侍女探头观望,眸中闪烁欣喜,毫无离乡惆怅。


    “回 ** ,是在讲禁军副统领凌玉所说的话:‘庆国未灭,何以为家’。”


    片刻后,侍女补充道:“庆国若不灭,又有何处可归!”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