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章 微风正好02

作者:南雁儿归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很高兴认识你,姜星念同学。”


    姜星念直到迷迷糊糊回到座位才回过神来。


    他第一次叫她的名字。


    原来,姜星念也可以被念得这么温柔。


    “姜星念!!!”


    一声怒吼给她拉回现实。林文嘉双手叉腰,气势汹汹地说:“我跟你说话呢!你怎么还不理我!!!”


    “啊,你说,我在听。”姜星念认真地点了点头。


    林文嘉:“……”


    “从实招来,你们俩怎么认识的?”


    天知道她亲眼看着他们俩旁若无人的互动有多震惊,就跟两个人是认识了很久很久似的。


    林文嘉一脸茫然,“所以,你们俩刚刚是第二面?那你们怎么氛围不对噻?”


    “什么啊,别胡说八道,他就是帮我解个电线。”


    很显然,林文嘉并没有相信这套说辞。


    图书馆的冷气总比别处凉些。


    姜星念抱着两本厚厚的《红楼梦》,指尖在书架间蹭过,留下一串微凉的触感。


    午后的阳光透过高窗斜切进来,在地板上投下长长的光斑,浮尘在光里慢悠悠地转。靠窗的长桌空着大半,只有几个埋头看书的学长学姐,笔尖划过纸张的沙沙声,混着空调外机的嗡鸣,织成一片安静的网。


    她选了个离那扇窗不远的位置坐下,把书摊开正想认认真真看起来,林文嘉小声的控诉惹得她发笑。


    “你还是人吗?刚吃完饭就看书。”


    “《红楼梦》是本学期必须看完的必备书目。”


    林文嘉一脸生无可恋,“如果我没记错的话,你初中不是就看完了?”


    “初一看的,现在要温习一遍古文。”姜星念认真地说道。林文嘉拗不过她,只好陪着她在图书馆看书,但她看的是当下最流行的小说。


    铃声响起,姜星念正想起身回教室,就听见身后传来轻微的脚步声。不是拖沓的,是那种很轻、很稳的步子,像有人踩着光斑在走。


    姜星念的心跳忽然漏了一拍。


    她没敢回头,指尖捏着书页的边角,把“黛玉”两个字看了三遍,也没读进心里去。直到那脚步声在她斜后方停住,跟着是拉开椅子的轻响,木头与地板摩擦,发出“吱呀”一声轻得像叹息的音。


    她用眼角的余光瞥过去。


    白色校服的袖口依旧卷着,露出的手腕骨线和那天在礼堂里看到的一样清晰。他手里拿着本深蓝色封皮的书,书脊上印着烫金的《海底十万里》,指尖捏着书脊,轻轻往桌面上一放,动作轻得怕惊扰了谁。


    是许淮冬。


    姜星念的耳尖“腾”地就热了。她慌忙转回头,盯着自己摊开的《红楼梦》,轻轻合上,然后摇了摇身边的人,压着声说道:“嘉嘉,走了,要上课了。”


    姜星念目不斜视地从许淮冬身后路过,还了书就跑。


    “胆小鬼。”


    窗外的梧桐叶被夕阳染成暖橘色,一片片往下飘,像被揉碎的光斑。


    “啊!高中生这么苦命的吗!开学第一天就有晚自习了!!!”林文嘉一脸不情愿,语气幽怨。


    “好在食堂饭菜还挺好吃,不然你指不定还得嚎。”


    “姜星念!你又拆我台!”


    “明明是说实话,我的大小姐。”


    林文嘉“啪”地把书包往课桌上一甩,拉链撞出轻响,她整个人跟着趴上去,脸颊贴着微凉的桌面,闷闷地哼:“好吃有什么用?又不能替我写数学预习案。”


    姜星念正把刚领的新书一本本码进桌肚,闻言指尖顿了顿,侧头看她。夕阳正斜斜地淌过窗沿,给林文嘉蓬松的发梢镀了层金边,连她撅起的嘴角都泛着暖融融的光。窗台上不知何时落了片梧桐叶,边缘卷着点焦褐,像被夕阳吻过的痕迹。


    “那你刚才抢我半块糖醋排骨的时候,可不是这么说的。”姜星念拿起那片叶子,指尖捻着叶柄转了转,叶片在风里轻轻晃。


    “那是……那是补充体力对抗晚自习!”林文嘉猛地抬头,马尾辫扫过桌面,带起一阵细碎的灰尘在光柱里跳舞,“你看这教室,才六点半就跟蒸笼似的,风扇转得跟要散架似的,等会儿晚自习不得把人熬成干?”


    后排传来男生打闹的笑骂声,前排女生正凑在一起数新领的校服徽章,笔尖划过纸张的沙沙声混着窗外最后几声蝉鸣,在教室里漫开。姜星念把梧桐叶放进林文嘉摊开的笔记本里,压在“高一(9)班”那行字上。


    “忍忍吧,”她拉过椅子坐下,翻开数学课本,书页间夹着的课程表露出来,“下周降温,风扇就不用转了。”


    林文嘉盯着那片叶子被压出的弧度,忽然戳了戳姜星念的胳膊:“哎,你说,等冬天叶子落光了,晚自习是不是就能早点下课?”


    姜星念笔尖在例题上圈了个圈,抬眼时正撞见夕阳最后一缕光掠过她眼底,像揉碎的星子。


    “你不如祈祷明天数学老师别抽查预习案。”


    “姜星念!”林文嘉哀嚎着扑过去,却被姜星念笑着用胳膊肘顶住,两人的影子在墙上歪歪扭扭地缠在一起,随着最后一点夕阳沉下去,慢慢融进亮起的日光灯里。窗台上,又一片梧桐叶打着旋儿落下来,轻轻碰在刚才那片的边缘。


    晚自习的预备铃突然炸响时,林文嘉正用铅笔在草稿纸边角画歪歪扭扭的梧桐叶,笔尖顿了顿,把最后一片叶子的叶柄画得特别长,像在拽着什么不肯放。


    姜星念已经把预习案摊开在桌角,指尖点着一道函数题,余光瞥见林文嘉那堆“残枝败叶”,忍不住勾了勾嘴角。“画完了?我的小画家,你再不写,等会儿张老师进来,你这纸就得留着给他当教案素材了。”


    张老师是数学老师,据学长学姐们说最擅长从草稿纸的涂鸦里揪出“思想不集中分子”。林文嘉手忙脚乱地把草稿纸往课本底下塞,铅笔芯在封面上蹭出道浅灰印子,她对着那道印子皱鼻子:“都怪这叶子,总往我眼里飘。”


    话音刚落,教室后门“吱呀”一声响,张老师抱着教案走进来,一双眼睛躲在眼镜片后在日光灯下反着光。教室里瞬间静了静,只有笔尖划过纸张的沙沙声被放大了几倍。林文嘉赶紧把下巴搁在预习案上,假装认真看题,眼角却偷偷瞟着姜星念。


    她正低头写着语文预习案,侧脸的线条被灯光照得很柔和,连握着笔的手指都显得格外稳。


    张老师在讲台前站定,清了清嗓子:“刚开学,大家可能还没适应节奏,今晚就不抽查预习了。”


    林文嘉猛地抬起头,差点撞翻桌上的笔袋,眼里亮得像落了星子。


    姜星念偏过头,用口型对她说:“运气好。”


    “那可不!”林文嘉得意地挑挑眉,偷偷从书包侧袋摸出颗柠檬糖,往姜星念手心里塞。糖果在掌心滚了滚,带着点微凉的甜香。姜星念捏着糖,没立刻吃,就那么攥在手里,指尖仿佛慢慢染上点柠檬味。


    晚自习过半,窗外彻底黑透了。风卷着梧桐叶在窗玻璃上打旋,发出“沙沙”的轻响,像谁在外面踮脚走路。林文嘉写着英语单词,忽然停下笔,戳了戳姜星念的手背:“你听,叶子在敲门呢。”


    姜星念侧耳听了听,确实有细碎的声响,混着远处操场传来的篮球撞击声。“大概是想进来暖和暖和。”她把柠檬糖塞进嘴里,甜味在舌尖漫开时,忽然想起傍晚那片被压在笔记本里的梧桐叶,此刻大概正浸着纸页的油墨香。


    林文嘉眼睛一亮:“那我们要不要给它开个缝?”


    “你想被张老师请去办公室讨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吗?”姜星念咬着糖,说话有点含混,却把林文嘉逗得差点笑出声,赶紧用课本捂住嘴,肩膀一耸一耸的。


    张老师在教室后排踱步,皮鞋跟敲着地砖“笃笃”响。两人立刻坐直了,假装专注于书本,直到那脚步声走远,才又偷偷交换了个眼神,像两只偷吃到糖的小松鼠。


    下课铃响时,林文嘉几乎是弹起来的,手忙脚乱地往书包里塞东西,嘴里念叨着“放我回家我要吃热乎的馄饨”。姜星念则慢条斯理地收拾着,顺手把那片梧桐叶从笔记本里取出来,夹进语文课本的《荷塘月色》那一页。


    “走了走了!”林文嘉拽着她的胳膊往外跑,书包带在身后甩得老高。走廊里挤满了往外涌的学生,喧闹声像潮水似的漫过来,路灯把人影拉得老长,又在转角处撞在一起。


    两人跑到楼下,晚风卷着几片梧桐叶擦过脚踝,带着点初秋的凉意。林文嘉忽然停下来,指着教学楼前那排梧桐树:“你看,它们好像在跟我们挥手。”


    姜星念顺着她指的方向望去,月光从叶缝里漏下来,在地上织出斑驳的网,风吹过时,叶子确实在轻轻摇晃,像无数只浅绿色的手掌。她忽然想起傍晚林文嘉问的话——冬天叶子落光了,晚自习会不会早点下课?


    “等冬天,”她忽然开口,声音被风吹得轻轻的,“我们可以捡最完整的叶子,夹在课本里当书签。”


    林文嘉愣了愣,随即笑起来,露出两颗小虎牙:“还要比谁捡的大!”


    “好啊。”姜星念应着,看着林文嘉跑向食堂的背影,书包上的小熊挂件在风里晃来晃去。她低头看了看手里攥着的柠檬糖纸,被捏得皱巴巴的,却还留着点甜香。


    身后,又一片梧桐叶打着旋儿落下来,轻轻落在她的鞋尖前。远处食堂的灯光暖融融的,混着学生们的说笑声飘过来,像把整个初秋的夜晚,都泡在了又酸又甜的柠檬糖里。


    “念念!”


    靠树站着的男生个头高大,穿着校服裤,晃眼的青绿色上边校服外套拉链敞着,里面一件简单T恤。袖子微微挽起,他一截手腕露在外,十指修长,指节分明。


    “哥?”


    “时安哥?”


    姜星念和林文嘉诧异的声音同时响起。


    “接你回家,太晚了。”姜时安走过来揉了揉妹妹的头。


    “饿了。”姜星念眨了眨水眸。


    小店的白炽灯把空气照得透亮,刚出锅的馄饨在瓷碗里冒着白汽,混着辣椒油的香气漫了半条街。林文嘉捧着碗靠在椅子上,筷子戳着碗里圆滚滚的馄饨,嘴里还含着半只,含混不清地嘟囔:“阿姨给我的虾仁馅比你的少!”


    姜星念坐在她旁边,慢慢用勺子撇去汤上的浮油,闻言把自己碗里的虾仁夹过去一个:“给你,够不够?”


    “够够够!”林文嘉立刻笑眯了眼,筷子飞快地把虾仁扒进嘴里,热气熏得她鼻尖沁出细汗,“哎你看那边,靠门那个男生,是不是下午搬书时差点把讲台撞翻的那个?”


    姜星念顺着她的目光望去,穿蓝白校服的男生正和同伴抢一笼蒸饺,胳膊肘撞到旁边的餐桌,惹得女生们一阵轻笑。她收回目光,舀了勺汤递到林文嘉嘴边:“慢点吃,没人跟你抢。”


    林文嘉张嘴接住,舌头被烫得缩了缩,却还是盯着那边:“他们好像在说社团招新,你说咱们除了学生会报什么好!诶时安哥,你报什么了?”


    姜时安挑了挑眉,“必须是篮球啊。”


    “啊,篮球我们俩两个小身板肯定不行。”林文嘉一脸沮丧,突然耳朵一动,又笑了起来,“诶念念!要不我们去报街舞社吧!街舞社听起来好酷啊!”


    “你小学练跳绳都能把自己绊倒。”姜星念抽了张纸巾,替她擦去嘴角的红油,“街舞社怕是要天天给你贴创可贴。”


    “那……文学社?听说能天天看小说!”


    “那你有没有听说每周要写读书笔记。”


    “姜星念!”林文嘉把筷子往碗沿一磕,馄饨汤晃出两滴在桌布上,“你就不能盼我点好?”


    旁边传来女生的轻笑,两个扎着高马尾的女生从旁边经过,其中一个朝她们挥了挥手:“你们也是九班的吧?我叫苏晓晓,她是陈雨。”


    林文嘉立刻忘了“吵架”,眼睛一亮:“我叫林文嘉,她是姜星念!”


    苏晓晓笑着指了指她们的碗:“阿姨今天的馄饨馅调得特别鲜,尤其是虾仁的——”话没说完,就被陈雨拽了拽袖子,“快走吧,等会儿赶不上最后一班车了。”


    苏晓晓只好朝她们挥了挥手。


    两人走远后,林文嘉戳了戳姜星念的手背:“你看她们关系也挺好的,跟咱们似的。”


    姜星念望着窗外,晚风卷着几片梧桐叶掠过小店的玻璃窗,叶尖扫过的地方留下淡淡的影子。


    “嗯,高中三年呢,总会认识更多人的。”


    “那咱们也要一直这么好。”林文嘉忽然凑近,鼻尖几乎碰到她的脸颊,眼睛亮得像浸了水的黑曜石,“比小学时一起偷藏辣条,初中时一起抄作业,还要好。”


    姜时安闻言弯了弯嘴角,姜星念也被她逗笑,伸手揉了揉她的头发,掌心沾了点她发间的汗湿:“知道了,我的大小姐。”


    馄饨汤渐渐凉了,碗底沉着几粒没捞干净的虾皮。姜时安拎着两人的书包出了小店,跟着前面两个蹦蹦跳跳的小人儿。


    晚风掀起校服的衣角,带着点小店外桂树的甜香。


    “回去吧。”她看了眼手腕上的石英表,“明天还要早起呢。”


    林文嘉却忽然停在小区楼下的梧桐树下,仰头望着枝桠间漏下的月光。树叶被风吹得哗哗响,像谁在低声絮语。“你看,”她指着最高的那根枝桠,“那里有片叶子还没黄呢,绿得跟春天似的。”


    姜星念顺着她指的方向望去,月光透过叶隙,在她脸上投下细碎的光斑。


    “大概是舍不得落。”


    “那它会不会陪我们过完整个冬天?”林文嘉忽然笑起来,抓住姜星念的手往楼道里跑,“快走吧!要是起晚了,明天早读就要站着读课文了!”


    两人的脚步声在空荡的楼道里敲出轻快的响,姜时安无奈地在后面喊着慢点,书包上的挂件撞在一起,叮铃哐啷的。路过布告栏时,林文嘉瞥见上面贴着的小区管理费,脚步顿了顿:“哎,下周去看看街舞社好不好?就看一眼!”


    姜星念被她拽得踉跄了一下,笑着点头:“看一眼。”


    楼道里的灯光一盏盏亮起来,像悬在夜空里的星星。林文嘉跑到五楼时忽然回头,看见姜星念正站在楼梯口,晚风掀起她的刘海,露出光洁的额头。她朝她挥了挥手,姜星念也扬了扬手,指尖在月光下泛着浅白。


    楼道尽头的窗户没关严,风钻进来,卷着半片梧桐叶落在姜星念的鞋边。她弯腰捡起来,叶子边缘已经有点发脆,却还带着点傍晚夕阳的暖黄。


    她把叶子夹进校服口袋里,转身开家门时,听见林文嘉在楼道里喊:“明天早餐我要吃两个肉包!”


    “知道了。”她应了一声,口袋里的梧桐叶轻轻蹭着指尖,像揣了片小小的、暖融融的秋天。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