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三的傍晚,顾言之带回个巨大的纸箱。顾念晚正趴在地毯上画图纸,看见纸箱立刻丢下蜡笔扑过去,小拳头捶着纸板喊:“是新房子吗?像妈妈的面包发酵箱那么大?”
苏晚端着刚烤好的米糕走出来,糯米的香气漫过客厅。“是给念念的建筑材料,”顾言之笑着拆开纸箱,露出里面的彩色卡纸、胶水和剪刀,“我们来做个能住人的面包店模型。”顾念晚的眼睛瞬间亮了,抓起张粉色卡纸就往头上套:“我是屋顶!”
晚餐后的客厅,变成了手工工坊。顾言之在茶几上铺好垫板,把卡纸裁成规整的长方形:“这是墙壁,要垂直90度才稳固。”顾念晚学着他的样子剪卡纸,结果剪出个歪歪扭扭的梯形,却振振有词:“这是斜屋顶,下雨时水能流到爸爸设计的排水沟!”
苏晚坐在旁边的小桌前,把面团揉成拇指大小。她要做“微型点心”搭配模型——指甲盖大的司康,红豆大小的草莓,连糖霜都用牙签蘸着抹。顾念晚每隔两分钟就跑过来偷看,鼻尖蹭到操作台上的面粉,像只偷尝甜点的小花猫。
“墙壁要涂胶水啦,”顾言之举起胶棒,故意在女儿鼻尖点了点,“建筑师的秘密武器。”顾念晚尖叫着躲闪,手里的蓝色卡纸却飘到苏晚的面团旁,她突然拍手:“妈妈,用这个当桌布!蓝色的,像天空掉下来的布!”
苏晚笑着把卡纸铺在迷你托盘上,顾言之趁机把梯形屋顶粘在墙壁上。“歪了歪了!”顾念晚扑过去想扶正,结果带倒了半面“墙”。她愣了愣,突然笑出声:“是地震啦!爸爸说地震后要盖更结实的房子。”
顾言之捡起散落的卡纸,发现女儿在“墙壁”内侧画满了小人:穿西装的爸爸,系围裙的妈妈,还有个举着饼干的小女孩。“这是我们的家,”她指着小人脚下的线条,“他们在跳圆圈舞,像妈妈揉面时转的圈。”
苏晚的迷你点心已经初具雏形。她用牙签在司康上扎出细小的孔,像撒了把芝麻,又把草莓面团滚成球,蘸上点红色食用色素。顾言之凑过来看,指尖不小心碰掉个“草莓”,赶紧捡起来塞进嘴里——其实是豆沙馅的,却被他吃出了幸福的味道。
“门窗要留多大呀?”顾念晚举着圆形模具问,卡纸边缘还沾着她的口水印。顾言之握住她的小手,在墙壁上压出个椭圆形:“要能放进妈妈做的迷你面包,这样顾客不用进门就能闻到香。”
这话让苏晚心头一暖。她记得刚认识时,顾言之总说商业建筑要注重客流量,如今却会为了“能放进迷你面包”调整门窗尺寸。月光透过纱窗落在他侧脸,金丝眼镜后的眼神温柔得像融化的黄油,原来再坚硬的建筑理论,也抵不过生活里的烟火气。
顾念晚的“创意装饰”环节,充满了奇思妙想。她把彩色纽扣粘在“屋顶”当瓦片,又在“门前”摆上苏晚做的迷你司康:“顾客来了就能吃。”顾言之在旁边补充细节,用银色卡纸剪了个小招牌,上面写着“晚风面包店”,字迹歪歪扭扭,是他握着女儿的手写的。
苏晚的“点心铺”也大功告成。她把微型点心装进玻璃罐,摆进刚做好的模型橱窗里,玻璃罐反射着灯光,像真的面包店在营业。顾念晚抱着模型转圈,突然发现“二楼”是空的,立刻跑去找她的乐高小人:“要住人呀!爸爸睡左边,妈妈睡右边,我睡中间!”
夜深时,模型终于完工。粉色的斜屋顶下,蓝色的“桌布”上摆着迷你点心,二楼的小床上,三个乐高小人挤在一起。顾念晚非要把模型放在床头柜上,还在旁边放了杯牛奶:“给小人喝的,像妈妈每晚给我热的那样。”
苏晚收拾手工工具时,发现顾言之在张废弃的卡纸上画了个小房子,烟囱里冒出的烟是面包形状。“给你的,”他把卡纸塞进她手里,指尖的胶水还没干透,“下次做模型,我们加个能烤面包的烟囱。”
顾念晚的呼吸渐渐均匀,小手还搭在模型的屋顶上。顾言之坐在床边,看着女儿恬静的睡颜,突然轻声说:“其实我小时候,总想要个会变面包的房子。”苏晚靠在他肩头笑:“现在实现了,不仅有会变面包的房子,还有会盖房子的爱人。”
月光淌过模型的玻璃窗,照亮了里面的迷你点心。顾言之想起下午裁卡纸时,苏晚悄悄在他口袋里塞的米糕,糯米的甜混着胶水的气息,成了独属于他们的味道。他低头吻她的发顶,动作轻得像怕惊醒模型里的小人。
第二天清晨,顾念晚是被模型“吵醒”的。她睁开眼就看到苏晚在往模型里加新点心——用麦片做的“燕麦饼干”,插在牙签上像小旗子。“妈妈,它们会饿吗?”女儿揉着眼睛问,小脚丫踩在地毯上,像只刚睡醒的小熊。
顾言之正在厨房煎蛋,闻言探出头笑:“会呀,所以要像妈妈照顾我们一样,每天给它们准备早餐。”顾念晚立刻爬起来,跑去拿她的小勺子,非要给乐高小人喂“鸡蛋”——其实是颗豌豆。
早餐桌上,顾念晚的话题离不开她的模型。“今天要加个后花园,”她举着吐司边说,“种妈妈喜欢的薄荷,爸爸说薄荷能驱蚊,还能泡水喝。”苏晚把煎蛋推到她面前,看着女儿用番茄酱在吐司上画花园,突然觉得这小小的餐桌,比任何华丽的建筑都盛满了生活。
送女儿上学的路上,顾言之牵着她的手,听她讲模型的“扩建计划”。“要盖个停车场,停爸爸的车,”顾念晚的小皮鞋踩过水洼,溅起的泥点沾在裤脚上,“还要盖个秋千,像公园里的那样,能荡到天上。”
顾言之蹲下来帮她擦掉泥点,指尖触到温热的皮肤。“等周末我们就加,”他认真地说,“还要请妈妈做迷你秋千座椅,用她烤饼干剩下的黄油纸。”顾念晚立刻欢呼,抱着他的脖子在脸颊上亲了口,留下个带着吐司味的印子。
苏晚整理客厅时,对着模型看了很久。阳光透过模型的窗户,在地毯上投下小小的光斑,像面包店地板上的暖阳。她突然在模型旁边,放上顾言之昨晚画的小房子卡纸,觉得这两个“家”摆在一起,就是幸福最真实的模样。
面包店开门后,苏晚把模型摆在了橱窗最显眼的位置。路过的小朋友都忍不住驻足,指着里面的迷你点心惊叹。李阿姨笑着说:“这哪是模型,是你们家的缩影嘛,连空气里都是甜的。”
傍晚顾言之来接她们时,看到的就是这样一幅画面:苏晚抱着顾念晚,站在橱窗前给她讲模型里的故事,夕阳的光落在她们身上,把影子投在模型上,像三个巨人守护着小小的甜蜜世界。
顾念晚看到他,立刻挣脱苏晚的怀抱跑过来,拉着他往橱窗跑:“爸爸快看!李奶奶说我们的模型会招来幸福!”顾言之笑着抱起她,目光却落在苏晚身上,她站在光晕里,围裙上沾着面粉,像从模型里走出来的烘焙师。
他突然明白,所谓家,从来不是冰冷的建筑。是模型里的迷你点心,是卡纸上的歪扭线条,是女儿沾着番茄酱的笑脸,是爱人指尖的面粉香。这些细碎的温暖凑在一起,就成了世界上最坚固的房子,能抵挡所有风雨,只装得下甜蜜与时光。
夜色渐浓,面包店的暖光映着橱窗里的模型。顾言之牵着苏晚的手,顾念晚抱着她的乐高小人,一家三口走在回家的路上。老槐树的影子在地面摇晃,像在为他们的故事伴奏,而那些藏在模型里的甜,正随着时光慢慢发酵,酿成更绵长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