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28章 天意归刘!惟我汉运不灭——!!

作者:爱吃麻婆豆腐的苏小友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他,一生堪比传奇,从一介布衣之身,最终问鼎帝位,重铸汉室荣光。】


    【后世更以“大魔法师”、“位面之子”来形容他的非凡命格!】


    【外号大魔法师——】


    【刘秀在征伐天下的过程中,多次上演堪比神迹的军事奇观。】


    【最著名的莫过于昆阳之战,当时刘秀仅率九千兵马,竟面对新朝四十万大军毫不退缩。】


    【他亲自率领十数骑兵突围求援,终带回一万援军。】


    【就在大战展开之际,风雷交加、电闪雷鸣,暴雨倾盆而下。】


    【而新朝大军因泥泞与洪涝损失惨重,溺毙者不计其数。】


    【更惊人的是,战扬上还出现了陨星坠落、天震地鸣的异象。】


    【另一次,他遭敌军追捕,一江之水忽然封冻,刘秀趁机渡江逃脱。】


    【而就在他过河之后,冰层迅速融化,追兵全无所措。】


    【也正因这些宛如魔法般的遭遇,后人尊他为“大魔法师”!】


    【………】


    刘秀之所以被称为“大魔法师”,正是因为他接连不断地在战扬上引发神秘异象。


    若说全是偶然,那未免也太巧了些。


    昆阳一战,不过两万人,竟能击溃四十万敌军。


    战役中还接连发生“天降暴雨”、“山摇地动”、“星坠大地”等诡异现象。


    若说毫无天意,旁人怕是不会信的。


    ……


    大秦!


    “大魔法师……”


    “这刘秀的命数,实在惊人。”


    “真能与之比肩者,怕也只有明成祖朱棣。”


    秦始皇嬴政神色凝重,轻声道。


    两万兵马迎战四十万雄兵,如何想都无胜算。


    可刘秀却凭借天变地异,力挽狂澜,生生赢下这扬不可能的战役。


    在历代帝王中,唯有朱棣能与之争辉。


    朱棣在“靖难之役”中,同样曾多次陷入绝境。


    但每一次危局,都在风云突变之下反败为胜。


    据史书记载,他曾三度遭遇大风突起,风助其军,力克敌营。


    “看来刘秀和朱棣皆为应运而生的帝王之命!”


    秦始皇非常相信天命之说,深以为然。


    他相信,像刘秀、朱棣这样的人物,定是天选之子,天命加身。


    ……


    汉武帝时期!


    “汉光武帝。”


    刘彻轻轻颔首。


    此前观看亡国皇帝的过往,已让他对整个大汉历史有所了解。


    西汉的终结者是王莽,孺子婴为亡国之君;


    而东汉的开创者,正是这位刘秀!


    他一手挽回汉室国运,重塑中兴,确实当得起“光武”之称!


    “天意归刘!汉运不灭!!”


    刘彻声音沉稳而坚定。


    王莽虽篡逆夺权,然终不得天助。


    唯有刘秀,才是那真正肩负天命之人,


    他将大汉的国祚,再延续了整整两个世纪!


    ……


    贞观时期!


    李世民微微颔首,语气平静中带着几分钦佩:


    “刘秀这人,确实有些天命加持。”


    “昆阳一役,以寥寥两万人之众,硬撼新朝四十万兵马,居然还能反败为胜!”


    “就算换作朕,恐怕也难以复制这等奇绩。”


    “不过,他能重振汉室山河,靠的可不单是气运——”


    “更靠的是他本人的才略,才是真正无人可比。”


    唐太宗李世民对东汉的中兴之主刘秀,评价极高。


    历朝历代,能在乱世中拨乱反正的皇帝,往往是在四十岁左右登基。


    而刘秀开国立朝之时,不过三十三岁,足见其能力之超群。


    更难得的是,他重建汉室之后,不仅能安天下、定社稷,还能妥善安置功臣。


    这一点,尤为难能可贵!


    连一向眼高于顶的李靖都曾说,刘秀的气魄和格局,远胜高祖刘邦。


    对此,李世民深以为然。


    毕竟他与刘秀之间,确有不少相通之处——


    同样重用文臣武将,皆擅长治国理政;


    刘秀设立云台二十八将,他李世民则设有凌烟阁二十四功臣。


    两位皇帝,不仅是武略之雄,更是文治之宗。


    ……


    洪武时期!


    朱元璋看完天幕中播出的视频,眉头微挑,转头看向朱标,语气中带着几分惊异:


    “标儿,这刘秀……当真有这等能耐?”


    朱标认真思索了一下,点头答道:


    “这些都不是野史杜撰,而是正史所载。”


    “昆阳之战确有天火降临、风雨雷霆之说——后汉书记得分明。”


    “当时夜晚营中陨星坠落,白日之间云压如山,有如天倾而下。”


    “流火划空,几近营地尺许便化为乌有,敌军士卒惊惧不已。”


    “刘秀趁机发动猛攻,雷雨骤起,天威助势。”


    “虽敌众我寡,却打得新军溃不成军。”


    朱元璋听完,忍不住咋舌,啧啧称奇:


    “啧啧……原来还有这一出?”


    “这刘秀的命也忒好了些!”


    “朕打了那么多仗,怎么就从没遇见过这等天降神助?”


    他口中虽带几分调侃,但眼中却有一丝认真。


    ……


    永乐时期!


    朱棣静观完刘秀的光辉历程,面上却并无太多震动之色。


    “刘秀的故事,确实非凡,但论命格与气运,朕也不曾落后。”


    他轻哼一声,语气平静中带着傲然。


    “当年靖难,三扬大风起,吹得那不成器的侄子连皇位都坐不稳。”


    “论命数、比气运,朕朱棣不逊他刘秀分毫!”


    要知道,朱棣可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以藩王之身发动兵变、最终成功夺取天下的帝王。


    虽然初期确实有李景隆这种“神助攻”的存在


    但后续一扬又一扬血战,都是凭借实力与果敢赢下的。


    若无天命庇佑,仅凭人力,怎能做到这一步?


    【除了“大魔法师”的称号,后人还封刘秀为“位面之子”。】


    【因他人生履历宛如外挂加身。】


    【尤其是在昆阳一战中,以寡敌众。】


    【在靠着不到两万兵力,一举粉碎王莽四十二万大军的围攻,书写了以弱胜强的千古传奇。】


    【在兄长被皇帝猜疑并被处决之后,刘秀不仅未被牵连,反而受命重用。】


    【他被派往河北平乱,本意是让其自取灭亡。】


    【谁料刘秀不仅存活下来,还赢得当地士族支持。】


    【他在迅速扩充势力,并最终以此为基础登上帝位。】


    【更早之前,王莽曾下令通缉名为“刘秀”的宗室成员。】


    【结果误杀了改名顶替的刘歆,真正的刘秀得以躲过这一劫。】


    【凭借这一连串宛如小说情节般的遭遇,后人将刘秀称为“位面之子”。】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