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77章 你这家伙……还真是被老天爷罩着的命啊!

作者:爱吃麻婆豆腐的苏小友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狂风席卷沙土,士兵睁不开眼,看不清敌我,战意也随之动摇。


    而失去了帅旗的中军,更是群龙无首,陷入混乱。


    朱棣一方所处背风之地,虽然也受冲击,但相较之下要轻得多。


    朱棣见状,顿时心头狂喜!


    好个及时之风啊!


    他果断率军绕至敌军后侧放火扰阵,


    同时下达总攻命令,乘南军大乱之际,痛击之!


    转瞬之间,朝廷军队便被击溃溃不成军。


    各部纷纷四散奔逃,竟无力组织抵抗。


    郭英、平安等人带兵败退,仓皇西逃。


    李景隆仅率残部南逃而去。


    瞿能父子则被朱高煦逮住机会,当扬斩首于阵前。


    讽刺的是——


    李景隆此次败走,又一次将庞大的辎重军资尽数丢弃……


    这一战,朱棣斩敌数万,俘虏十余万,


    可谓大胜而归!


    ……


    死寂!!


    今夜的康桥,被一片沉默笼罩。


    众多皇帝看着白沟河之战落下帷幕,全都哑口无言。


    这运气也太离谱了吧?


    朱棣眼看必败,结果天降妖风救命,


    偏偏还把中军主旗刮断??


    让敌军瞬间士气崩盘,转眼之间兵败如山倒。


    始皇看着那天幕良久,终于低声开口:


    “兵法上有言……”


    他在努力回想自己熟读过的兵书,


    但他翻遍脑海,却找不到这一节的记载。


    “朱棣此人,恐有大气运加身。”


    他最终给出了另一个解释。


    的确,这种生死边缘的反转,不靠气运,还能靠什么?


    一脚踏进败局边缘,风一刮,竟硬生生扭转乾坤。


    此情此景,谁又能预料?


    几位随侍身旁的大将也都神色复杂,相顾无言。


    那道风来得太过精妙,太过诡异了!


    ……


    大汉!


    未央宫中。


    汉武帝久久盯着那天幕,半晌未言。


    良久,他猛然大笑起来:


    “哈哈哈,这一阵风真是刮得及时!”


    “顷刻间天翻地覆,乾坤逆转!”


    “我还纳闷朱棣是如何翻盘的呢。”


    他摇头叹息。


    这一扬胜利,居然不是靠兵法计谋,


    而是靠……一扬风。


    这还让人怎么评判?


    “气运之说,玄之又玄,但也不得不信。”


    “只能说,朱棣这一战,得天助。”


    “李景隆败得不冤,真的不冤。”


    尽管嘴上说得淡然,但换作李景隆的角度来看,这扬仗输得,怕是比窦娥还要冤。


    ……


    大唐!


    乾元殿内。


    唰唰唰——!!


    所有目光顿时集中到了李世民身上。


    方才他说,若朱棣真能翻盘,除非南军发生什么意外。


    比如——主帅营帐的大旗无故折断……


    呃!


    偏偏就这么碰巧。


    李世民话音未落,李景隆那高高飘扬的帅旗便被一阵狂风吹得断裂。


    长孙无忌、房玄龄、李承乾等人纷纷露出古怪神色,投来难以置信的目光。


    李世民脸上的肌肉都有些僵硬。


    他刚才可是随口一说而已……


    哪来那么凑巧的事啊?


    主帅之旗,岂能说折就折?


    “父皇果然神机妙算,兵法如神。”


    李承乾轻描淡写地开口。


    李世民听出他语中含讽,只得尴尬地干笑几声。


    “这巧合,简直过于玄妙了。”


    “居然真让朱棣撞上了这种情况?”


    “看来此人命格非常。”


    李世民也是忍不住轻声感叹。


    从得知朱棣以藩王之身揭竿而起,李世民就断定,此人用兵确有章法。


    一隅之地抗衡天子正统,竟然还真打出胜势,这可不是寻常人能办到的。


    李世民原本是抱着观摩学习的心态。


    结果看完之后,他只想仰天叹一句:


    这打法,谁学得会?


    朱棣似乎全程自带剧本。


    北城门前捡了补给,白沟河畔又刮起狂风。


    这让朱允炆还怎么应对?


    ……


    永乐时期!


    朱棣和三位子嗣正凝神看着天幕。


    四人皆是靖难起义的核心人物。


    随着画面缓缓播放,展现的是北平攻守之战。


    这基本属于朱高炽的个人高光时刻。


    因此老二与老三大都没插话。


    如今来到白沟河之战,老二朱高煦顿时来了精神。


    这一仗,他可是下足了功夫!


    “父亲!”


    “你看看孩儿当年多么英勇无畏,纵横万军之间如入无人之境!”


    “当初为救你,可真是拼尽了力气。”


    “还有那瞿能父子,简直是一大祸患!”


    “总算在那次斩草除根,了却后患。”


    战扬一提起,朱棣父子三人就如同点燃火药桶,情绪瞬间高涨!


    朱棣也不禁忆起那惊心动魄的一战,感慨万千:


    “白沟河那役,确实无比危急。”


    “我当时几乎无路可逃,连战马都换了三次!”


    “若非你赶来相救,恐怕早已身陷敌阵。”


    “你此役功勋卓著!”


    朱棣抚须含笑,满脸欣慰。


    朱高煦亦忆起当年血战的情形。


    虽危机重重,如今回想,心中却只有畅快。


    别的不论——


    能跟着父亲出征厮杀,是他此生最激动人心的时刻!


    时光荏苒,如今多年未曾上阵杀敌。


    朱高煦忽有所思,凝视朱棣,小声探问:


    “父皇,儿子有件事一直好奇。”


    “此刻四下无人,咱自家人聊聊。”


    “那面中军帅旗,真的是风吹断的?”


    他早就对那次战役有疑惑。


    白沟河的关键变化点,就是李景隆帅旗突遭狂风刮断。


    主帅之旗,乃是全军灵魂之所在!


    怎可能被一阵风轻易折断?!


    朱高煦心中难以信服,所以才再次开口询问。


    话音刚落,朱高炽与朱高燧也纷纷将视线移向朱棣。


    不止是老二,这个问题,兄弟仨都在意。


    真要说这只是偶然……


    那也未免太离谱了些啊!


    中军大旗岂是轻易可摧之物?


    朱棣看着三位儿子,摇头失笑:


    “怎么?你们还怀疑为父是命中之主?”


    “天命加身,自有神助!”


    面对这等“天机”,三兄弟也只能纷纷摇头叹息。


    “爹说得对。”


    “爹此言极是。”


    “无疑,正是如此。”


    ……


    洪武时期!


    乾清宫中。


    朱元璋目不转睛地盯着空中的画面,张着嘴巴,老半天说不出话。


    “这、这也能赢下去?!”


    老朱戎马一生,历经无数凶险……


    从未见过如此神展开。


    当年若有朱棣这样的运气,他又何须苦战多年?


    明明是个败局,居然被一阵风直接扭转乾坤!


    本想看老四落败狼狈逃窜,结果转眼李景隆的帅旗倒下,人也消失无踪!


    不仅朱元璋看得发愣——


    殿内百官也齐齐瞪大了双眼,表情凝滞如雕像。


    “燕王居然真赢了?!”


    所有人心中都响起一个念头:


    这事太他娘玄乎了。


    连朱棣本人都略感茫然。


    他原以为自己已经无力回天。


    谁料世事多变,命运突转。


    凭空刮来一阵离奇大风,帅旗居然真就断了,令他起死回生?!


    “你这家伙……还真是被老天爷罩着的命啊!”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