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璟安长相更像皇帝,比较凌厉,而宋晏安长得像皇后。和宋晏安的喜静内向又自怯不同,宋璟安属于很安静但不内向的性格,让做什么就做什么,听话又聪明,十分省心。但也因为这一点,其他人都看不出来宋璟安想要什么、想做什么。小时候的宋璟安常常因为没什么表情被误认为不开心,可实际上内心毫无起伏,一旦他发现他人无端猜想他许多,就会觉得有趣,继而面无表情地由此捉弄别人。
自出生起在皇后苏雀的立政殿中同皇后一起生活,5岁被立为太子搬入东宫,开始不时出宫到永宁寺随国师学习,在学习上各方面皆天赋异禀,国子祭酒曾在宫中与时年八岁的宋璟安碰见,并向其提问了一些太学岁试中的问题,八岁的宋璟安和十四五岁的太学学生一样对答如流,甚至会有一些独特见解,被国子祭酒大加称赞。事迹传了出去,太子被众人誉为神童,皇帝大为高兴,赐了宋璟安许多赏物。
十岁时和陪读莫秋在从永宁寺返回宫中的路上遭到第一回冲他来的刺杀,被进京来找国师叙旧的天镜阁阁主池仙送救下,幸得只是摔伤养了些时日。皇帝知晓后从十二卫中分了一批人去到宋璟安的东宫六率中,将原先只是形式上存在的东宫六率优化成真正能保护太子的侍卫处。并将负责那一带的金吾卫统统革职送去领罚,重新任命了一批。
皇后苏雀听闻太子在宫外遇刺,受惊早产生下了五皇子宋晏安。此后过了两年,宋璟安十二岁,皇后因为产后亏空太甚以致病逝,他拒绝了纯贵妃代为抚养宋晏安的想法,又找到皇帝谈了许久后,将宋晏安和皇后留下的仆役一同接到东宫,亲自抚养宋晏安。同年秋,两岁的宋晏安生了场大病,命悬一线,太医署和国师倾尽全力将小皇子救了回来,太子随侍计算太子五日未眠,期间晕厥数次,惊醒过后又迅速继续去看宋晏安的情况,直至宋晏安病情稳定下来才彻底病倒。纯贵妃听闻后赶去东宫照顾宋璟安和宋晏安二人。
宋璟安十五岁,听从皇帝命令,开始在早朝和政事堂旁听政要。同年夏,宋晏安发了高热,宋璟安日夜照顾,导致在早朝上打瞌睡。有官员提出抚养宋晏安有碍他学习与参政,实在耗费精力,劝宋璟安将抚养胞弟一事交予旁人,未果。太后头回提出想为宋璟安挑一位太子妃帮他管着些东宫上下,被宋璟安以心在江山社稷为由拒绝。
宋璟安十八岁生辰,皇帝在宫中大办了场生辰宴,大赦天下。宋璟安开始在京城及附近城中学习理政办事,常常入夜未归或是几日不归。每逢要去几日不回宫中的情况,便把宋晏安送到纯贵妃处,交与纯贵妃和宋尘韫看着,回来接宋晏安一起回东宫时都要哄很久才理他,才会和他一起回东宫。太后又提起太子妃的事情,宋璟安在国师的帮助下在选秀前夕设计了一场不祥之兆,选秀不疾而终。
宋璟安二十岁,宋晏安经常想出东宫玩,但宋璟安不许他独自出东宫,也没时间带他出去。宋晏安爬不过东宫后面的墙,就偷偷在墙角凿了个洞,每天兴致冲冲地一铲子一铲子挖,还威胁宫人不许告诉宋璟安,但侍人早就禀告了宋璟安。宋璟安没管,只是在宋晏安成功挖出足以让他自己通过的洞的那天找父皇请了几日假,然后特地在洞的另一边等着从洞里爬出来的宋晏安,等到之后把他一把拎起来带上马车,带去永宁寺玩了好几天,等到回宫的时候宋晏安已经不想回来了,可惜还是被宋璟安拖了回来。太后欲提起太子妃的事情,宋璟安又病了半月有余,加上先前请的几日假,整一月没正常上朝。
宋璟安二十一岁,年末,边关战事吃紧,皇帝要派人去平叛,在选这个领兵之人的时候犯了难,朝堂上百官七嘴八舌地推荐着不同的人员,左相厉天扬在此时推选了太子,立时有一堆人跟着一起附议,将从未上过战场的宋璟安架在了无法拒绝的处境。于是除夕前半月,宋璟安将宋晏安送到永宁寺,率兵赴边关平叛。
宋璟安二十二岁,生辰这日,除了一碗长寿面,几乎是吃着沙子度过的。虽说武艺不输什么人,体格也大,但实在是没什么实战经验,头回正式地与突厥战了一战之后,他几乎用尽了从前在神策大将军那里学到的全部招式,甚至学会了很多看起来不仗义但很有效的制敌方法,也看到了很多京城里见不到的场景。他大概这辈子都忘不了刚来那几天时看见的那个被扔进锅里煮熟要被吃掉的小孩,那孩子看身形和宋晏安一个年纪,起初意识到锅里是什么的时候,他好几日吃不下饭,后面见得多了些就好点了,甚至会后悔来了之后的那几天应该多吃一些。
一边是当地豪强对百姓的暴行,一边是突厥进犯,凉州这盘棋局几乎只剩几个残棋,光是盘活关内都快让宋璟安花尽了气力,要和豪强打,又要防当地百姓来抢他们从各地调来和带来的粮草。最严重的一回,扎营西边的一处粮仓被暴乱的百姓烧了,那边的粮仓的粮食是军粮,东边的那处是赈灾用的粮食,宋璟安只能把赈灾用的粮食分成两半用,剩下的交给路上的粮草。很长一段时间三天只能吃一顿饭,还吃不饱,有时会饿四五天。新伤旧疾的痛再加上无止境的饥饿感,让宋璟安差点就想着去死了,结果最后还是攥着那封宋晏安说新学了琵琶,等他从凉州回来要弹给他听的信,看着那些他亲自教会宋晏安写的字一个个列在纸上,撑过了最难熬的时刻。
宋璟安二十四岁,关内已经逐渐好了起来,城内百姓不再像从前那般刁蛮,在一次次动乱中逐渐对这位太子殿下放下防备,甚至有很多人自发加入军队,一同抗敌。这么一看,剩下的就是要专心解决关外的突厥了,离回京不远了。
同年下半年,宋璟安带兵突袭一处突厥人聚落时发现有一群人先他们一步,正在与聚落里的突厥人鏖战,于是趁势加入战斗,和那伙人一起将聚落首领拿下。战斗结束后,那群人的领头人来向宋璟安致谢,说他旅行路过此处,被这伙人打劫,要不是宋璟安带人来帮忙,他们说不定打不过。宋璟安看着金发蓝瞳的异邦人操着不太顺嘴的官话没大没小地和他讲话,一口一个兄弟哥们,又回想起方才这人杀敌干净利落的模样,把人带回了营地。
宋璟安二十五岁,这年中秋,伴着天上的圆月,宋璟安和他去年捡来的关山河边喝着酒边读宋晏安的信,教他一个个认信上的字,给他讲了许多宋晏安的事,两人醉了之后结拜成了兄弟,关山河说你弟弟就是我弟弟,咱们一起把那些养马养羊的嚣张家伙揍服,然后回京见弟弟。宋璟安很开心,他等关山河醉倒在桌上之后,静静看了许久帐外的月亮,又多写了一封信。
宋璟安二十六岁,继两月前宋璟安和关山河带了十几人将一处聚落攻得全军覆没后,突厥人那边元气大伤,于是他们乘胜追击,终于把最大的一个聚落打了下来,余下的人都降了。胜利之后,宋璟安下令将最后攻打的这个最大的聚落的所有人和牲畜都杀了,连同他们的帐屋拆掉堆在一起,亲自点火烧了个干净。
将余下事务处理干净后,带着关山河快马加鞭,赶在宋晏安生辰前十日回了京城。
你知道的盆友,本Boom鲜少用爸爸又妈妈的话来形容一个男人。
本文最可靠的一个形象塑造---宋璟安,本Boom写文包饺子全靠他,设定是一个偶尔有些恶趣味的190大帅哥,因为皇后早早离世,宋璟安自十岁起就在担起太子职责的前提下承担养育幼弟的责任。又因为害怕弟弟也如同母亲一般离自己而去,几乎病态地将宋晏安保护起来,剥夺了宋晏安很多自由和快乐,从某种程度上很像一些对自己孩子过度保护的家长?但这种情况不久后会得到解决!因为我们的狗狗关山河要出场啦!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3章 宋璟安个人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