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赴凉州平叛大捷的消息传进宫中,皇帝大喜,下令朝中上下休沐三日,将京城的宵禁取消至宴会结束之后,并宴请贵族朝臣和外邦来京朝贺。太子上书皇帝想定宴期为胞弟五皇子宋晏安生辰八月十五中秋那日,要将他的庆功宴和宋晏安十六岁生辰一同办了,皇帝批准了他的请求,要他速归京城。
长安城中众人也津津乐道着太子的功绩,忘川茶楼里的说书人又多了一段要说烂嘴的佳话,敲着那柄画着山河的折扇,一遍遍向来客讲述着太子如何在凉州冲锋陷阵,在突厥人那以一敌百破阵杀敌,不仅赢了功绩,还抱得美人归。
美人?宋晏安隔着薄帘,在楼上遥遥听着院中台上说书人讲太子的事迹。他向国师找了个去西城采买药材的由头出了永宁寺,出来的太早,西市未开,城中的茶楼倒是开了,来的人还蛮多,说书的讲的是他皇兄,可他不好露面也不喜周遭人多,便上了楼进了单独的雅间听人讲着。虽说与在凉州的宋璟安本人常有书信来往,比这楼里的每一人都了解他,却还是想听听。前面虽然编得真假参半,倒也大差不差,至于这美人,多半是没有的。
从前他们二人还在东宫住着,和宋璟安一同去给皇祖母请安,皇祖母几乎是每回见面都得提太子妃的事情,东宫也不时会出现像是不该出现在那里的一些女官,也不怪宋晏安认生,东宫的女官十分稀少,且多是个头高大能拿得了兵器与人武斗的,突然出现几个弱风拂柳面若桃花的漂亮姐姐,宋晏安一见便知。她们通常只被派些极轻松的活,平日里基本上见不到太子。常来找宋晏安玩,起初真以为她们是来找他玩的,结果她们一等到宋璟安来就把他扔下了。
不过一直到他被宋璟安从东宫带去了永宁寺,宋璟安带兵赴凉州平叛,他也没发现一个有可能成为他嫂嫂的人出现在他皇兄身边。他问过宋璟安是怎么想的,宋璟安只答有缘无份,没讲别的了,再问就是小孩不懂。
“美人是没有的,男人倒是带了一个。”二皇子宋尘韫不请自来,坐到了宋晏安对面,立时有人来上了盏茶。
宋晏安听出了来人的声音,便没回头,望着楼下的茶客,突然发觉这桂香和茶香混在一处还怪好闻的。宋尘韫讲的男人应该是信里那个叫关山河的异邦人,是宋璟安在凉州遇到的,结拜成为义兄弟,一起上战场打突厥的那个人。若他身体好些,年岁大些,在凉州和宋璟安一同杀敌的说不定就是他了。
“嗯,关山河,皇兄在信里说他是一个金发绿瞳的异邦人,骁勇善战......”宋晏安肉眼可见地失落了起来,越说越小声,拿起茶杯放到嘴边,用牙磨着杯沿。
看他这样,宋尘韫笑着将话题引向他处,“好好好不提他了,话说你怎么从永宁寺跑出来了,这几日京城里来了许多外地赶来的人,加之明日起休沐三日,还解了宵禁,人只会越来越多,越来越乱。父皇暂任皇姐为金吾卫统领在城内治安,宋望也在。”
宋妙仪也在,天,太险了,幸好没遇到她,“替师父去西市找康胡人买些药材和香料,她应该不会在西市附近巡逻吧。”顿时都不想出这茶楼了。
“这几日进京的人多,皇姐白日都在城门口附近监督盘查,西市那边按理来说见不到她,但说不定会遇到宋望。”宋尘韫摇摇头,他知道宋晏安害怕宋妙仪,从前宋晏安还在宫中时,宋尘韫带着他去养心殿找太子,半路远远看到了宋妙仪,头一转发现宋晏安已经向反方向跑出二里地了。这么多年过去还是这样,“我陪你去吧,你嫂子一大早就去游湖了不在府里,中午我们就顺路在西市搓一顿,午后送你回寺里,我再去办别的,如何?”
宋晏安点点头,放了茶杯起身跟着宋尘韫离去,院里那说书人恰好将一整个太子平叛记讲完,拿起一杯茶一饮而尽,正欲讲新段。
两人坐上马车,车夫驱着马往西市的方向走。东西二市是长安最繁华的两处,不过东市卖的都是些平民买不起的东西,多是些贵族、官员、本土富商聚集,西市则是因为靠近商道,许多胡商在此出售货物,多是平民百姓来购物。虽然对宋晏安来说各有各的新鲜,但也各有各的吵闹,虽然他想出来玩,但人太多的地方他还是呆着难受。硬要说的话,他还是比较喜欢西市。
就这么有一搭没一搭地聊到了地方,下了马车进了铺里,听着蹩脚的官话响起,“小公子来啦,还是那几样吗?”正在帮老爹看店的马特马上就认出了宋晏安,无他,只怪这小公子长得好看,叫人想忘都忘不掉。
宋晏安从袖中掏出张纸,“还要加上这些。”他向铺子另一头望了望,“马叔今日不在铺子里?”从前他和师父一起来这里时,都是一个年纪稍大的康胡人掌铺,今日只见到他儿子却不见他。
“昨日对面东三街卖毯子的阿婆发现自己铺子的文书要到期限了,老爹一早就带她去重办了。是有什么事要找他吗?”马特看了宋晏安递给他的纸,手脚麻利地从身后屉子里取药打包标注一气呵成,嘴上也没闲着。
“没。”宋晏安上次来这还是两年前,国师带着他来西市采买,这边异邦人很多,他们的长相与中原人大相径庭,高鼻子浓眉毛大眼睛,体格也大很多,看起来很凶。直到到了这个铺子里,见到了马叔,是个笑起来很吵耳朵的人,但人很好,和他打过招呼之后宋晏安就小心翼翼地趁着大人讲话的功夫挨个看着在外面摆着的药材和各色的石头,走的时候,马叔夸他长得俊俏,还送了他一些他看上的稀奇石头和很好吃的糖,从此他看那些浓眉大眼的异邦人便不再害怕了。可惜这回没遇到。
马特做事很快,不一会就把堆成山的药材分别包好,捆了起来,交给了宋晏安带来的侍卫。两人正欲告别,他又从身前的柜子里拿了一包什么出来,散发出淡淡的桂花味,“这个是老爹做的桂花糖,一直等你来呢,这是你兄长吗?刚好有点多,你们一起吃。”
宋晏安接过糖与他道谢,出了铺子上了马车许久,一直把那包糖揣在怀里,跟抱了个元宝似地。宋尘韫觉得好笑,“你真的会给我吃?”
“该少的多不了。”宋晏安眯着眼睛说。
两人到了饭店,下车便有小二上前带路,宋尘韫定的客厢在楼上,与寻常京城饭店建在楼里的客厢不同,这家的客厢建在两楼间的连廊上,坐在位子上用饭,还可以看到街上来往的人马。
这种可以看到很多人但是不吵闹的感觉宋晏安很是受用,趴在围栏上挨个观察街上的人都在做什么,他看到一个摆摊的婆婆在和另一个婆婆笑着说着什么,还看到一个男人拄着一根长长的杆子,上面绑着一串长长的,形似灯笼的什么......
然后就对上了一双眼睛。
“我就说要遇到他,”宋尘韫刚坐到他身边,顺着宋晏安看的方向就看到了坐在马背上正在巡逻的宋望,“上来!”他向楼下的宋望喊道。宋晏安也趴在栏杆边向他招手。
不一会儿,宋望便上了楼,到了两人跟前,将看着就累人的甲胄脱下放在一旁。
宋望排行老三,是皇帝一众儿女里最内向的一个,和大公主宋妙仪简直是两个极端,能用行动表示的绝对不说话。要说还有什么特别的,就是特别能打,神策大将军前年亲自上书举荐让宋望去平定淮州地方豪强叛乱,到地之后就将谋逆的那群人杀的片甲不留,大概是太子之下最能打的了。
不难说话,因为他根本不说话,在宋晏安这里是很好对付的一类,也比较喜欢对付。可惜经常和宋妙仪捆绑出现。
“三哥,”宋晏安好久没见到他了,他不常进宫或者出寺,能见他的次数少之又少,“吃桂花糖。”他把包着桂花糖的纸揭开,拿了一块递给他。
等宋望拿过糖,又及时拿了一块堵住宋尘韫的嘴。
“你小子。”气得宋尘韫牙略痒。
菜上的差不多了,几人从栏边移到了桌前用饭。不多时,宋晏安被胡人菜咸的喝了很多水。
“不咸啊,你那是永宁寺斋食吃多了,今天权当改善伙食了。”宋尘韫让他吃点葡萄干,结果宋晏安又被酸到了,“晏儿,你......”这倒霉孩子怎么这般没有口福,这烤肉这么香。
“吃这个。”宋望默默将一盘奶酥端到他面前,救了他一命。
胡人菜确实很香,就是太咸了,有些还辣,好久没吃过这么多肉了。几人吃完,撑的靠在栏边看了好一会街上的风景,末了宋望又披了甲胄去巡逻了,宋尘韫则负责把宋晏安带回永宁寺。
OK咱们《长安纪事》也是顺利开篇了,先请大家吃颗糖,请咱们主角吃顿饭吧!因为晏安算我的文字设OC之一,所以在我看来这篇文章更像是以文字的形式上演一场,嗯,电视连续剧吧,不过我更喜欢看番。另一个主角还和晏安的哥哥宋璟安在回京的路上,不过因为一些原因不会和宋璟安一起出现。欲知后事如何,且听本Boom下回分解!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章 第 1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