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透过会议室的玻璃,在桌面上投下一道道暖黄的光斑。刘好仃站在窗边,手里拿着一本厚厚的报告,目光落在远处的厂房顶上。那里有几只麻雀正叽叽喳喳地跳来跳去,像是在讨论今天的午餐。
他低头翻了翻手里的市场调研报告,眉头微微皱起又舒展。这份东西他看了三遍,越看越觉得——他们现在面对的问题,不只是产品改进那么简单。
“刘哥?”小周的声音从门口传来,“会议准备好了。”
“来了。”刘好仃应了一声,把报告夹在胳膊下,转身朝会议室走去。
会议桌上已经坐了几个人,阿梅、老王、小赵都在,还多了两个新面孔——是销售部刚调过来的年轻人。大家看到刘好仃进来,纷纷打招呼,气氛轻松得像是一场午后的茶话会。
“今天咱们不聊包装也不聊定制。”刘好仃坐下后,把手里的报告往桌上一放,“我们得看看外面的世界了。”
“外面?”小周一愣,“你是说……拓展新客户?”
“不止是新客户。”刘好仃笑了笑,“是新的市场。”
会议室里安静了几秒,然后老王开口:“你是说,我们要走出深圳,甚至广东?”
“对。”刘好仃点头,“我们现在的产品质量、服务流程都不错,客户满意度也在提升。但问题是,知道我们的人太少了。”
阿梅若有所思:“你是担心市场认知度不够?”
“没错。”刘好仃翻开报告第一页,“这份报告显示,我们的品牌在华南地区还算有点存在感,但在华东和北方,几乎没人听说过。”
“那是因为我们没怎么做过推广。”小赵插话,“公司一直走的是口碑路线。”
“但现在,光靠口碑不行了。”刘好仃语气坚定,“我们需要主动出击。”
会议室再次陷入沉默。这次不是因为不知道说什么,而是大家都在思考:如果要走出去,该怎么做?
“那具体怎么操作?”阿梅问,“是要做广告?还是参加展会?”
“这些都可以考虑。”刘好仃喝了口茶,“但第一步,是我们得了解市场,知道别人需要什么,而不是我们想卖什么。”
“听起来有点像‘客户需求导向’。”小周笑了一下。
“差不多。”刘好仃点头,“我们要先搞清楚,不同区域的客户,他们的采购习惯、价格敏感度、服务期望是什么样的。然后再决定我们该怎么打。”
“这听起来工程量不小啊。”老王皱眉,“我们现在的团队,能应付这么大的事吗?”
“人可以慢慢配齐。”刘好仃拍了拍桌上的报告,“关键是方向要定下来。”
“可问题是……”小赵欲言又止,“如果我们投入资源去拓展市场,结果发现那边根本不吃这套呢?”
“那就换一套。”刘好仃笑着答,“市场不会等我们准备好了才变,我们必须比它快一步。”
这句话说得轻描淡写,却让会议室里所有人都心头一震。
“所以,我提议。”刘好仃站起身,扫视一圈,“从下周开始,我们启动市场调研工作。每个部门抽调一个人,组成一个临时小组,专门负责收集和分析目标市场的信息。”
“包括竞争对手的情况?”阿梅问。
“当然。”刘好仃点头,“知己知彼嘛。”
“那预算方面……”
“我会跟财务沟通。”刘好仃打断,“你们只管做事。”
“行!”几个人异口同声。
“不过……”小周忽然举手,“刘哥,你刚才说‘我们得主动出击’,是不是意味着我们要开始打广告了?”
“迟早的事。”刘好仃笑了,“不过现在还不是时候。先让我们自己搞明白,再告诉别人我们是谁。”
“明白了。”
会议继续进行,大家开始讨论调研的具体分工、时间节点、数据来源等问题。虽然都是初步设想,但每个人的眼神都亮了起来。
刘好仃坐在主位上,听着大家热烈的讨论,心里踏实了不少。
他知道,市场拓展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尤其是在竞争激烈的玻璃行业,品牌影响力、渠道网络、客户服务缺一不可。但他们已经有了基础——产品质量过硬、内部流程优化、客户反馈机制完善。现在,就差一个突破口。
而这个突破口,就是“被看见”。
窗外,阳光依旧明媚,风不大,吹得窗帘轻轻摇晃。一只蝴蝶不知从哪里飞了进来,绕着吊灯转了一圈,最后停在了窗台上。
刘好仃看着它,嘴角微微扬起。
“喂,你们看。”小周忽然指着窗外,“对面楼顶挂了个横幅,写着‘玻璃行业创新峰会’,好像是下个月在杭州开。”
“那正好。”刘好仃眼睛一亮,“我们可以派人去听听,顺便考察一下当地市场。”
“要不要报名参展?”阿梅问。
“先去听一听。”刘好仃沉吟片刻,“摸清情况再决定下一步。”
“明白。”
会议室里再次热闹起来,大家已经开始分头列计划、打电话确认时间安排。
刘好仃没有参与讨论,只是静静地看着这一幕。
他知道,这只是个开始。
真正的挑战,还在后面等着他们。
但他不怕。
因为他相信一句话——
走得慢没关系,只要方向对,就不怕路远。
窗外,那只蝴蝶振翅飞走了,留下一道轻盈的弧线。
喜欢深圳玻璃厂打工记请大家收藏:()深圳玻璃厂打工记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