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99章 菌证如山

作者:用户90391439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鄱阳湖的暮色里还飘着 “烟幕菌” 的残雾,陶子轩从最后一艘快船的残骸里拖出个铁箱。箱锁已被 “腐骨菌” 的汁液蚀穿,里面整整齐齐码着十三本账册,纸页边缘沾着的菌孢子在烛火下泛着银光 —— 那是 “记事菌” 的孢子,能将接触过的字迹拓印在菌膜上,即便是被水浸湿的账页,也能通过菌膜还原全貌。


    “这些是荣府私采贡菌的记录。” 陶榗戴着 “石耳手套” 翻动账册,指尖划过的地方,模糊的字迹渐渐清晰,“庐山的赤芝、鄱阳湖的浪里青,每年都要被他们搜刮大半,甚至用活人当菌肥。” 他指着其中一页,菌膜上印着去年腊月的记录:“剖河蚌取珠者十三,弃壳于菌田,得‘胭脂菌’三株。”


    柳青青的指尖猛地一颤。去年腊月剖河蚌的记忆突然翻涌,那些被荣府卫役拖走的采珠女,原来都成了培育毒菌的养料。她大腿内侧的 “共生纹” 突然发烫,胭脂痣的颜色深如血,仿佛在呼应账册里的记录。


    鬼子六已解开腰间的玉佩,将内里藏着的密信取出。信上用朱砂写着五军布防图,他蘸着 “水影菌” 的汁液在账册上轻涂,原本空白的纸页立刻显出荣亲王与私卫的密令:“正月十五,以菌毒攻禁军粮道。” 墨迹未干处还沾着点 “腐心菌” 的粉末,与陶榗伤口里的毒如出一辙。


    “证据确凿。” 鬼子六的声音冷如庐山寒冰,他将账册与密信叠在一起,用 “赤足菌” 的孢子液封口,“荣亲王私养毒菌、意图谋反,该收网了。” 他望向崖边的烽火台,那里的 “信号菌” 已备好 —— 只需点燃菌脂,庐山五峰的烽火便会依次亮起,五军将士见火即动。


    陶子轩突然单膝跪地,双手捧着那枚 “荣” 字腰牌:“公子,属下愿带“菌”阵营为先驱。” 他靴底的 “瀑布菌” 粉末在地上画出个 “令” 字,“这些年荣府在饶州残害菌农,我们忍够了!” 陶望卿捧着陶罐上前,罐里的 “迷魂菌” 孢子已酿成药膏,能让敌军暂时失能却不伤性命。


    江令宜将账册里的菌膜小心翼翼地揭下,贴在丝绢上:“这些菌膜可作呈堂证供,荣府的罪行,该让天下人知晓。” 她想起父亲常说的 “民为邦本”,此刻望着陶家父女眼中的坚毅,忽然明白所谓大义,从来都藏在这些守护家园的寻常人里。


    鬼子六接过丝绢的刹那,烽火台的 “信号菌” 已燃起。淡紫色的火焰在暮色里格外醒目,庐山五峰的烽火次第亮起,像串燃烧的菌菇。远处传来马蹄声,五军将士的甲胄在月光下泛着银辉,他们腰间都系着陶家特制的 “防菌符”—— 用 “回春菌” 的菌丝编织,能抵御毒菌侵袭。


    荣府私卫的残部还在沼泽里挣扎,却被 “指路菌” 引向五军的包围圈。那些试图反抗的卫役刚举起刀,就被 “胭脂菌” 的孢子迷了眼,眼前竟出现无数采珠女的冤魂,吓得瘫倒在地。陶子轩的菌阵营如虎添翼,他们用 “石耳箭” 封锁退路,“浪里青” 的菌丝在水面织成网,将逃窜的快船牢牢困住。


    战至三更,荣府在饶州的据点已尽数被破。陶子轩提着荣亲王的贴身卫队长的首级来见鬼子六,首级上的菌斑已蔓延成 “腐心菌” 的形状,却被 “回春菌” 的粉末镇住,未再扩散。“公子,荣府粮仓搜出毒菌三千斤,已尽数焚毁。”


    鬼子六望着烽火台上渐弱的火焰,忽然拔剑指向夜空。剑光劈开云层的刹那,五军将士齐声高呼:“荣贼伏诛!” 声浪惊得鄱阳湖的水鸟四散飞起,翅膀上的 “湖光菌” 孢子在月光下撒成金雨,落在陶子轩的墨色短打上,竟映出副将的官阶印记。


    “陶子轩听令。” 鬼子六收剑入鞘,声音在山谷间回荡,“你率“菌”阵营破敌有功,特升任五军副将,掌管饶州防务。” 他将自己的佩剑解下,剑柄上的菌纹与陶子轩袖口的灵芝正好相合,“望你以菌护民,勿负初心。”


    陶子轩双手接剑,剑鞘触到掌心时,“瀑布菌” 的玉粉突然渗入木柄,浮现出 “守土” 二字。他转身对着陶榗与陶望卿深深一揖,老人的竹杖在地上敲出三声脆响,像是在为他送行,也像是在与这片浸透菌香的土地共鸣。


    柳青青望着陶子轩走向军营的背影,忽然发现自己的 “共生纹” 已淡如薄雾。陶望卿笑着将 “胭脂菌” 的菌核塞进她手心:“姐姐的印记,是与这片山水认了亲呢。” 菌核在掌心温热,仿佛藏着饶州所有的秘密。


    鄱阳湖的夜色渐深,“浪里青” 的菌筏在水面轻轻摇晃,像无数双守护家园的眼睛。鬼子六望着五军营地的灯火,忽然明白陶榗说的 “菌有本心”—— 所谓正义,从来都像最坚韧的菌丝,无论埋得多深,终会破土而出,织成守护人间的大网。


    喜欢用户90391439的新书:悟请大家收藏:()用户90391439的新书:悟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