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4章 回溯

作者:爱做梦的初爻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修士们携带的符箓即将见底,为首的国字脸中年男子,眉头紧锁,陷入了凝重的沉思。他在修行之路上摸爬滚打了一百多个春秋,历经无数艰险,却从未遭遇过如此诡异强大的邪物。


    他心中满是惊惶与疑惑:“那可是一千多张下品驱邪符箓啊,耗费了多少珍贵材料与心血才制成,竟然连一丝效果都没有,难道,这当真是仙末时期出现过的灵厄?看来今日只能拼尽全力,放手一搏了,否则,北离城将再无生机。”念及此处,他猛地抬头,声如洪钟般高声喝道:“用剑气连攻!”


    众修士闻言,立刻运转体内金丹,周身灵气激荡,轻身一跃,稳稳悬停在空中,仿若仙人临世。脚下的长剑似有灵性,瞬间飞回手中,剑身之上,蓝色灵气萦绕,仿若灵动的火焰,又似流淌的星河,散发着神秘而强大的气息。紧接着,五十道锋利无比的蓝色剑气,如银色匹练般连绵不绝地斩向这条灵厄,剑气纵横,划破长空,发出尖锐的呼啸声。


    “砰!砰!砰!……”剑气与灵厄相撞,发出的声响好似利刀砍在坚硬的磐石上,沉闷而厚重,又像是远古巨兽的咆哮,震得人耳鼓生疼。


    这一次的攻击终于有了成效,灵厄被剑气砍得伤痕累累。


    “哈哈哈!……太好了!继续!”领头修士放声大笑,笑声中带着劫后余生的庆幸与得意,心中暗自盘算:“等此事了结,领赏时必然少不了万两黄金。”


    在这片天地间,由于灵气稀薄,修士极为稀少,犹如凤毛麟角,大多数都是独自修行的散修,在艰难的环境中摸索前行。唯有成功结出金丹的人,才有资格被称作修士,而一千个人中,往往只有一人能够结丹成功,这概率低得令人绝望。


    修士的境界分为三段,分别是金丹、金丹下品和金丹上品。其中,金丹修士的数量最多,却也只是相对而言;金丹下品则最为稀少,百里挑一;至于金丹上品,几乎可以说是凤毛麟角,千里难寻其一。有传言说:“见到神仙的几率,都比见到金丹上品修士的几率高。”这传言虽有些夸张,却也道出了金丹上品修士的稀有程度。


    这五十位金丹修士,皆是辛王耗费巨资雇佣而来的,每个人的报酬都高得惊人。而且每次动用之后,都需要给予丰厚的赏赐,否则根本留不住他们。所以,若非到了万不得已的绝境,辛王绝对不会轻易动用这支力量,毕竟这是他最后的底牌,也是北离城最后的希望。


    第二轮剑气连攻结束,这灵厄的上半部分已被砍得消失不见,可修士们体内的灵气也所剩无几,每个人都面色苍白如纸,气喘吁吁,仿佛风中残烛,随时都可能熄灭。他们的脸上写满了疲惫与绝望,身体摇摇欲坠,连握剑的力气都快没有了。


    然而,让所有修士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空中那朵由邪祟聚集而成的残云,突然有了动静,黑团们纷纷分离,如汹涌的瀑布般直扑向灵厄,速度之快,让人来不及做出反应。


    领头修士见势不妙,脸色骤变,大声喊道:“拦住他们!”见多识广的他,瞬间猜到了黑团的目的是帮助灵厄恢复力量,修士们连忙调动仅存的灵气,施展剑气进行拦截。一时间,剑气纵横,光芒闪烁,可无奈灵气不足,他们只砍死了外侧的厄,剩余三分之二的黑团还是成功与灵厄融合,让它重新恢复原状。


    “嗖!……嗖!……”眨眼间,修士们纷纷御剑逃离,如惊弓之鸟,四散奔逃。毕竟,他们好不容易才结成金丹,历经千辛万苦,没有谁愿意为了早已油尽灯枯的君王白白送命。只要活着,无论去到哪个王朝,都依旧能够吃香喝辣,享受尊崇,毕竟修士的身份在任何地方都是备受敬仰的。


    灵厄恢复如初,无情地屠杀着那些忠心耿耿的禁军。


    与此同时,城南主门缓缓被推开,一对骑着白马的男女并肩而入。男子身形富态,大腹便便,脸上带着几分狡黠,眼神中透着贪婪与野心;女子容貌秀丽,却透着一股冷意,眼神冰冷如霜,仿佛世间万物都入不了她的眼。二人并驾齐驱,脸上只有掩饰不住的喜悦,仿佛即将迎来一场盛大的庆典,殊不知他们的到来,将给北离城带来更深的灾难。


    他们身后,还跟着两百多名骑马持矛的藤甲士兵,整齐有序地径直朝着皇宫大门行进。马蹄声如雷。


    灵厄盘踞在皇宫大门不远处,而那一群人也来到了皇宫门口。


    城门被士兵们用力推开,夏兆兴带人率先冲入皇宫。


    “杀!……”百位持枪士兵如潮水般冲进皇宫,一场残忍至极的屠杀就此拉开帷幕,刹那间,喊杀声、惨叫声交织在一起,回荡在皇宫的每一个角落。


    城中的混沌之门是夏兆兴雇佣邪修开启的,其目的就是为了屠杀城中的禁军和修士,好让他们能够轻易攻进皇宫,夺取这至高无上的权力,满足自己的野心。


    旭日东升,北离城已是一片生灵涂炭的惨状。皇宫内尸横遍野,血流成河,地面被鲜血染红,仿佛一片血海。士兵们正忙着将尸体搬运到广场中央,尸堆之下,早已铺好了干草和枯枝,这是为后续的火祭所准备。这些尸体,不过是给鬼神们的小小添头,而此次献祭的真正主角,是辛王和王后。辛家长达三百年的统治,就此落下了帷幕,成为了历史的尘埃,只留下一片废墟和无尽的伤痛。而剩下的六十来万人都被推入法阵献祭,从而创造出灵厄,每十万人和十万黑团才会出一只灵厄——


    蓝行义带着辛语晴来到了五百里外临海的西海城。这里是附庸于离国的藩属城,蓝行义并未将辛语晴安置在城中,而是带着她进了一处极为隐秘的山洞内,山洞位于深山之中,四周被茂密的森林环绕,人迹罕至,仿佛与世隔绝。


    午夜,“爹!娘!……”辛语晴突然从噩梦中惊醒,猛地坐起,慌张地张望着四周。只见洞内烛火通明,生活所需应有尽有,面积约莫二百多平米,却透着一股压抑的气息。墙壁上的烛火摇曳不定,仿佛随时都会熄灭,给这山洞增添了几分阴森的氛围。


    一直守在他身旁的蓝行义急忙上前关切问道:“晴儿姐,你醒了,有不舒服的地方吗?”


    辛语晴双目无神,有气无力问:“怎么逃出来的?”


    蓝行义温笑道:“是城隍爷救了咱们。”


    辛语晴又问:“疏月和张延呢?”


    蓝行义迟疑片刻,缓缓说道:“他们都被那只灵厄杀了。”


    辛语晴平静不语继续躺回石床。


    蓝行义拿着石桌上的桂花糕放在石床边,“晴儿姐,有桂花糕,你若是饿了,先垫吧垫吧,明早我上集给你食材做美食,我的手艺可是一流。”他拍着胸脯自信说道。


    辛语晴没有回答他。


    泪水不受控制地从眼角滑落,此刻的她,麻木不仁,只是呆呆地望着洞顶,眼神空洞而迷茫,仿佛灵魂已经离开了身体。不知过了多久,她侧躺蜷缩成一团,那死气沉沉的双眸忽然闪过一丝喜色。她迅速起身,从怀里掏出一本古朴的书籍,名为:《异日回溯》,这是她在平国游玩时从一个摆地摊的老者那买的,此刻成为了她唯一的希望。


    她起身从怀中掏出书籍,认真看了起来,有些饿的她,顺手拿起石床边的桂花糕。


    在之后的日子里,辛语晴整日在洞内研读这本神秘的书籍。蓝行义则每日前往城中集市,精心挑选新鲜食材,回来后为辛语晴烹制美食。他吹牛厨艺堪称一绝,色香味俱全,毫不逊色于御厨。每一顿,他都会为辛语晴做两道或四道丰盛的佳肴。


    两个多月转瞬即逝,谁能料到,夏兆兴与辛语晴竟被灵厄践踏而死。


    圆洲又回到了五年前的模样,阴灵邪祟遍地,天空时刻被黑暗笼罩。


    而坐在皇宫龙椅上的新皇,竟是一身黑衣的张延,他望着这片弥漫着死寂和业障的圆洲土地,阴灵邪祟四处游荡,他满心皆是愧疚,回想起自己最初的心愿,不过是推翻富人的统治,让平民百姓不再受压迫,可一切都偏离了他的预想,他眼神中充满了悔恨,仿佛被无尽的黑暗所笼罩。


    “请你不要食言,等你夺取我的身体后,一定要召回所有邪物,关闭每一扇混沌之门。”他气息微弱,对着眼前那诡异的黑色人影苦苦哀求,□□即将熄灭。他的声音颤抖着,带着无尽的绝望和期待,仿佛在向命运做最后的挣扎。


    黑影的轮廓逐渐清晰,显现出一名身材丰腴的女子模样。她的身影在黑暗中若隐若现,透着一股神秘而危险的气息。


    “你大可放心。”女人影开口,声音尖锐又带着几分妩媚,好似夜空中划过的一道诡异音符,让人毛骨悚然。她的声音仿佛带着魔力,让人不由自主地相信她的话,却又隐隐感到不安。


    男人缓缓闭上双眼,平静地等待死亡的到来,一切的罪孽与痛苦,似乎都将在此刻终结。他的脸上露出一丝解脱的神情,仿佛终于可以摆脱这无尽的痛苦和折磨。


    女人影缓缓靠近,与男人的身影重合。眨眼间,男人重新睁眼,双眸漆黑如渊,动作轻柔地打量着自己的双手,嘴角勾起一抹神秘的弧度:“这具身体因果业障深重,郎君定会喜欢。”她的笑容中透着一丝诡异和得意,仿佛在谋划着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


    “你可真傻,竟然相信一个邪祟,哈哈哈哈。”她嘴角上扬讥笑道,笑声在空气中回荡,充满了嘲讽和轻蔑,仿佛在嘲笑男人的天真和愚蠢。


    辛语晴盘腿端坐在铺有动物皮毛的石桌旁,双手上下合十,口中念念有词。她正在卜算七星连珠的准确时间,书中记载:“七星连线之既,回溯成功之时。”她的眼神专注而坚定,仿佛在与命运抗争,试图抓住那一丝希望。


    好在有蓝行义的细致入微的照顾,如今的她,没有一丝变化,唯独就是黑眼圈重了些,不需要浓妆遮面的她漏出了那闭月羞花、倾国倾城的绝美容颜。


    辛语晴猛地睁开双眼,激动地喊道:“太好了,太好了!……”她喜极而泣,双拳紧握,眼中闪烁着希望的光芒。经过无数次的推算和尝试,她终于算出了七星连珠出现的准确时间,这让她看到了一丝曙光,仿佛黑暗中出现了一盏明灯。


    蓝行义倚靠在洞外的石壁旁,腰间长剑高悬在高处,红白相间的灵气不断从剑中散发而出,如同一道坚不可摧的屏障,震慑着那些妄图攻击此处的阴灵邪祟。此刻的圆洲,西海城是最安全的区域。


    十二月初十亥时,辛语晴端坐在洞内用木炭所画的法阵中心处。这个法阵蕴含着五行八卦之理,是她最后的依仗。蓝行义则一直在洞外守护着。


    尽管黑暗遮天蔽日,根本无法看到七星连珠的异象,但辛语晴坚信自己的卜算。她的心中充满了期待与紧张,她的双手微微颤抖着,额头布满了细密的汗珠。


    “冰寒千古,万物尤静,上六□□,六爻可变……”辛语晴闭目凝神,念诵着神秘的口诀。她的声音低沉而庄重,仿佛在唤醒沉睡的力量


    不知过了多久,辛语晴突然感觉一阵天旋地转,仿佛被卷入了无尽的时空漩涡。耳边,渐渐传来了清脆的马蹄声,她猛地睁眼,发现自己身处夜晚繁华热闹的集市上。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