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牧绮将车停在南**学楼前时,距离蓝璟辞的《量化投资策略》开课还有四十分钟。她对着后视镜最后整理了一下羊绒围巾,确保驼色与藏青西装的搭配无可挑剔。三天前那方绣着茉莉的丝帕,此刻正安静地躺在她的西装内袋里。
"周律师,什么风把您吹来了?"法学院副院长陈教授刚好路过,惊讶地看着这位很少出现在校园里的知名校友。
"来查些金融法相关资料。"周牧绮自然地回答,目光扫过对方胸前的工牌,"金融系是在经管楼对吧?"
"203教室,不过现在应该还在上课——"
"没关系,我先去图书馆。"周牧绮微笑颔首,等陈教授走远后,脚步却转向了完全相反的方向。
经管楼203教室已经坐了近半学生。周牧绮选择了最后一排角落的位置,将黑色公文包放在相邻座位上。她取出一本《金融衍生品法律实务》,却发现自己根本无法集中注意力——教室内此起彼伏的讨论声中,"蓝教授"三个字出现的频率高得惊人。
"听说今天蓝教授要讲Black-Scholes模型推导..."
"上周她穿那件墨绿色旗袍简直绝了..."
"我室友修她的课,说作业批改细到连标点都圈出来..."
周牧绮不自觉地摩挲着书页边缘。她想起三天前露台上蓝璟辞微凉的指尖,和那句"比传闻中更体贴"的评价。作为胜诉率高达92%的资深律师,她很少对任何事情感到不确定,但此刻掌心却微微发潮。
教室忽然安静下来。
蓝璟辞走进教室的姿态像一首视觉诗。月白色提花连衣裙随着步伐轻轻摆动,珍珠耳坠在窗边阳光下泛着柔和光泽。她没有立即走上讲台,而是在第一排停下,俯身查看一位学生摊开的笔记本,长发从肩头滑落时,嘴角勾起一个鼓励的微笑。
周牧绮的呼吸停滞了一秒。
"今天我们继续讨论期权定价模型。"蓝璟辞的声音比峰会上更加清透,仿佛专门为教学调整过音色。她转身在黑板上写下"Black-Scholes"时,腕间的玉镯与黑板边缘轻碰,发出清脆的声响。
周牧绮发现自己完全被吸引住了——不是作为法律人对金融知识的兴趣,而是被蓝璟辞拆解复杂概念时眼中闪烁的光芒所俘获。当蓝璟辞用股票价格的随机游走比喻人生选择时,她甚至忘记做笔记,只是怔怔地看着讲台上那个将数学公式讲得如抒情诗般动人的身影。
"...因此,这个模型告诉我们,不确定性本身也是有价值的。"蓝璟辞用粉笔在黑板上画下一个优美的曲线,转身时忽然轻咳了两声。周牧绮注意到她无意识地用左手按了按太阳穴,但脸上的微笑丝毫未变。
两小时的课程接近尾声时,周牧绮发现自己的笔记本上除了开头几行正经笔记外,全是无意识写下的"蓝"字和茉莉花的简笔画。她赶紧合上本子,却发现讲台上的蓝璟辞正望向最后一排,目光在她身上停留了半秒后,又若无其事地继续解答学生提问。
下课铃响起,学生们蜂拥而上围住讲台。周牧绮收拾东西的动作刻意放慢,余光却一直关注着蓝璟辞的方向。二十分钟后,当最后一个学生也离开教室,蓝璟辞的肩膀终于几不可察地松懈下来。她单手撑住讲台,另一只手从抽屉里取出一个小药盒。
周牧绮的心猛地揪紧了。她看着蓝璟辞吞下药片,闭眼揉按太阳穴的样子,忽然想起自己助理曾说过的话:"周律师,您关心人的方式就像在法庭上递交证据——精确但不动声色。"
五分钟后,当确定教室内只剩下蓝璟辞一人,周牧绮悄悄退到走廊,拿出手机搜索附近的茶饮店。二十分钟后,一个外卖小哥将热姜茶送到203教室门口。
"蓝教授?有位周女士给您订的姜茶。"
蓝璟辞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讶异。她接过纸袋,取出里面陶瓷杯压着的便签纸。周牧绮躲在走廊转角,看着蓝璟辞的指尖抚过那张便签——上面是她用万宝龙钢笔写下的"建议减少板书时间",字迹力透纸背却在句末画了朵小小的茉莉。
蓝璟辞忽然抬头望向门口,周牧绮迅速后退一步,却听见一声轻笑:"周律师,你的钢笔字很有特点。"
周牧绮僵在原地,耳根瞬间发烫。她深吸一口气,正准备走出来,却听到教室内传来手机铃声。
"好的,我马上过去。"蓝璟辞的声音恢复了一贯的清晰,紧接着是收拾东西的声响。
周牧绮快步走向楼梯间,在蓝璟辞出来前离开了教学楼。回到车上,她才发现自己手心全是汗。她拿出那方丝帕,轻轻贴在鼻尖,茉莉的淡香混合着一丝中药的气息——那是蓝璟辞的味道。
手机震动起来,是助理发来的明日庭审准备清单。周牧绮回复完邮件,在日历上将下周三下午标红,然后打开搜索引擎,输入"缓解偏头痛的有效方法"。
夕阳透过车窗洒在那本《金融衍生品法律实务》上,书页间夹着的课程表显示,蓝璟辞的下次公开课在五天后。周牧绮启动车子,嘴角不自觉地上扬。她忽然理解了Black-Scholes模型的核心——不确定性确实有其价值,尤其是当这种不确定性与一抹烟青色的身影有关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