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章 楔子(2)

作者:别仙子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外面跟着孙二娘一道来的几个汉子都等在铺子外面,四月的天热倒是不算热,但附近柳絮飞扬很是扰人。


    孙二娘担心的在铺子外面来回转悠,仔仔细细的确认门窗确实是关的严实了,否则飞进去柳絮扰到宋大夫就不好了。


    众人这一等就是两个时辰,从申时等到酉时太阳落山,天边的云霞像是铺上了血色的绫罗,残影才隔花窗上收回去,仁心铺子的铺门终于‘哗’的一下打开了。


    孙二娘抿着苍白的唇,急急迎上去,眼神往铺子里面瞟,“宋大夫,我爹他怎么样了?”


    宋箐伸了伸腰,活动了一番酸麻的腰背胳膊,错了半个身子出来,“孙阿爷的左腿摔断了,不过我方才已经接上了,伤口也都处理包扎过了,无碍的。”


    一听说自己老爹没事,孙二娘的眼泪扑簌扑簌就掉下来了,看着宋箐的眼神就跟看那大罗神仙似的,就差给大罗神仙磕几个响头了。


    “真是多谢你了宋大夫,你都不知道,我今儿一看见老头子趴在山坡下的石头上,身上身下都是血,一动不动的都把我给吓坏了。几个山笋罢了,我劝他别去山上,去街上挑拣新鲜的就是,可他就是不听,趁我出门偷偷进山,这幸好是没事,真要是出了什么事...”


    话难受的说不下去,屋内也应和起了微弱的痛吟声。孙二娘连忙提裙进去照顾,宋箐轻舒一口气,笑着对外头等了两个时辰的同乡道,“孙阿爷已经救回来了,大家不必这么担心了,只是待会阿爷走的时候还得诸位乡亲们搭把手。”


    一听孙阿爷没事,众人提着的心也就舒舒坦坦的落下来了。


    有人拄着锄头带着草帽,褐麻色的裤腿卷到膝盖以下,闻言松了一口气,“人没事就好,宋大夫这还真是多亏了你。”


    这样的称赞话她听的多了,娴熟的谦虚道,“哪里哪里,都是我应该做的。”


    仁心铺子坐堂大夫兼铺子主人宋箐的医术在整个韶关县都出名,先不说那年纪轻轻就资历丰富的医术一点都不比老大夫们差,就连价格也实惠公道,绝不多拿乡亲们的一个铜板。


    是以,就算二人父母亡故,宋箐也带着身边的妹妹在韶关县住了好多年。


    身上的麻药劲渐渐过了,孙阿爷又低低的痛吟起来,孙二娘悄悄别过头去抹了把眼泪。


    病人的头天晚上是个大关,马虎不得。宋箐将抓好的药材交给孙二娘,又叮嘱道,“孙阿爷伤的重,今儿个晚上可能会起高热,身边不能离人,另外,这瓷瓶里面是退烧的,阿爷要是发热就将这个给他吃了,也可拿拧干的湿帕子擦身,只是切记别碰到伤口。”


    孙二娘点头应下了,连连道了几声谢便招呼众人将孙阿爷小心翼翼的抬到木板车上了。


    这一晌折腾过去,天都黑了。


    宋箐收拾好东西关了铺子门,抱着钱奴慢悠悠的进了院子,皓月当空,四方院子只亮着一盏孤灯,好不落寞的样子。


    月余都不曾有表妹的消息,也不知她在汴京寻到人没有。她身上带的纹银不多,省吃俭用也撑不过个半月。宋箐在她走前告诉过她,此去至多一月,寻不到人便回来。


    表妹素日很听她的话,只是一遇见那李怀生便失了分寸,越这样想心里就越慌,她默默盘算着时日,心道若是再过五天仍是没有消息,自己就得去汴京寻人了。


    夜风吹的凉快,钱奴白日睡得多,晚上便不困了,精神抖擞的招呼着三两只狸花猫,商量着晚上上谁家偷腥去。


    宋箐折身进屋关了门,刨了几口冷饭,胡乱洗漱完便一头栽在床上,抱着被子呼呼大睡了。


    翌日。


    一大清早,宋箐刚开了铺子,睡眼惺忪的揉着脸,正打算伸臂仰头吸上一口清晨的凉气,耳边突然传来一声兴高采烈的喊声,一口气登时卡在半截,不上不下。


    “咳咳咳!”


    宋箐扭头看向来人,是孙二娘提着一条腊肉,正面带笑意的唤她,她肩上沾着蓬松的柳絮,也没打理,不知站在这多久了。


    “孙二娘?这大清早的您怎么来了?”宋箐神色一变,“莫不是孙阿爷出什么事了?”


    孙二娘‘呸呸呸’了几声,将用油纸包着的腊肉塞进她怀里,“哪有的事?我爹他好着呢,怎么?宋大夫这是不相信自己的医术?”


    本先是不觉得有什么,但一大早出门看见孙二娘,能不多想吗?


    宋箐看着怀里的腊肉,知道这是孙二娘的一番心意,往年那些病患病好了之后,也爱往她铺子里送东西。


    旁人看见了或许是要说这铺子的主人医术好,但宋箐觉得也不全是,是乡亲们都在有意无意的照顾她们。


    这样的心意她每年都要收上好几回。宋箐捏了捏腊肉,一脸自己捡着了便宜的样子,笑道,“这是去岁冬日新灌的腊肠吧,看着新鲜的很。”


    二娘嗔她一眼,“可不是,这腊肉是我特意买的肥瘦相间的年猪肉,一共就腌了四条。这年猪肉香的很,腌制过后能放很长时间呢。”


    宋箐笑着拱手连连道谢,孙二娘望了望铺子,见里头没人,又想起昨天来药铺的时候也不见许家妹子的身影,便招手凑上前悄声道,“你妹子去何处了?怎也不见人影?”


    整个韶关县谁不知道宋箐和许檀这对兄妹相依为命,性格都是顶顶好的,往常铺子来什么人都是许檀在前头招待。


    这一连两日都不见人影,确实有些奇怪。


    宋箐把头往东一扭,笑道,“她呀,去大医坊给我打十三针去了,估摸着很快就回来了。”


    什么十三针三十针的,孙二娘也听不懂,匆匆说过几句话便告辞了。


    宋箐目送她走远,钱奴闻见腊肉的香味,一个横扑从房顶上跳下来。猫算不如人算,宋箐忙护着腊肉转身,顺势捏住钱奴的后颈将它提起来。


    “喵呜”一声。


    还可怜巴巴的。


    宋箐可不吃这套,眯着眼教训道,“你这猫崽子,自打聘了你进门,院子里的老鼠不见少几个,厨房里的浑肉鱼腥倒是少了不少,如今还正大光明的打腊肉的主意?”


    钱奴自知理亏,坠拉下脑袋也不叫唤了。眼瞅着主人将腊肉挂在门廊下,也不敢动作了。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一晃五日过去了,仍是不见表妹的一丝消息。宋箐等不住了,不管寻没寻到人,也合该有封书信送来,没道理现在还没有音讯。


    匆匆收拾了几件衣裳,宋箐将前门后门都锁了,提着一条腊肉抱着钱奴就去了邻家。


    “余阿婶?”


    “哎——”院门闻声赶来个年轻的妇人,约莫二十来岁,长得温温柔柔的。宋箐见人先笑,将头先孙二娘送来的腊肉递给她,还不等那年轻的妇人开口说话,便又将钱奴也递了过去。


    妇人一时都懵了,听邻家的小掌柜脸上带着笑,说话急匆匆的,“余阿婶,我有事得出门几天,这几天家里都没人,钱奴年纪小,还不会抓耗子,得劳烦您看顾几天,麻烦了!”


    余阿婶这才回过味来,看着手里新鲜的腊肉,忙推辞道,“看顾几天罢了,我怎好意思要你的东西,快拿回去。”


    宋箐哭笑不得,退了两步又拱手道,“这腊肉放在家里也得被这猫崽子祸害了,余阿婶您还是拿着吧,我不在的这段时间有劳您照顾钱奴了。”


    “哎哎。”年轻妇人应了几声,摸着猫儿圆圆的脑袋,刚一抬头就见穿着青衫长袖的背影远去了。


    路上下了一场雨,土路泥泞很不好走,眼睁睁的就到了汴京边上,又不得不要多耽误几天了。


    宋箐立在城外客栈的门廊下,看着绵绵不断的春雨,心里头像是有猫爪子抓心挠肺似的,坐立不安。


    客栈里头多了许多因雨势暂留的旅人,此地前后空旷不见村落,一进门来先叫上一壶热酒,吃吃喝喝也就把话聊开了。


    “今年的新科进士呐,要说最瞩目的那必然是状元郎了!”


    “诶,王兄此言差矣,要我说进士也好状元也罢,都是那苦读十数载考上来的,年年都一样,属实没什么新奇。”他喝了一口酒,见桌上几人都好奇的看过来,这才慢悠悠的说道。


    “我可是听说了,今岁有个探花郎,长得那叫一表人才。皇榜捉婿你猜怎么着?”


    同桌人眼睛瞪大,好奇的重复,“怎么着了?”


    隔壁的四方桌上,宋箐支着耳朵,一个字都不落的听见,“那李探花叫公主给看上啦!听说陛下都赐婚了。这一下子鲤鱼跃龙门都成了皇亲国戚了!可真是羡煞旁人。”


    众人闷下一口酒,连连道,“确实精彩!”


    “敢问,这位鲤鱼跃龙门的李探花是何姓名?我等也好瞻仰瞻仰。”


    木桌角凑上来一张好奇的笑脸,脸庞白净,和他们这些走商不一样,方才说话那人也没藏着掖着,大大方方告诉他了,“听说这位李探花,似是叫怀生,心怀天下嘛,这名字还挺好记的。”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