穗岁是只漂亮的黑猫,她有一双明亮碧玉的猫眼,跟随阿兰提亚的使节远洋而来,是其中的贡品之一。
那时候刘秉煦才十一岁,他向父皇求了这只小黑猫,他不会取名,随口叫了声“小乌云”,没想到那瘦瘦小小的猫儿细声细气的朝他哈气,它似乎知道自己为何而来,只是小猫咪的世界没有人类这么复杂,小小的脑袋搞不清楚人类复杂的想法。
其实贡品不止一只猫,但只有它对着刘秉煦哈气,于是他带走了这只猫。
刘秉煦不会取名,还是母后看不过去他一直叫黑猫小乌云,于是正经取了一个名字。
小黑猫有了新名字,她叫穗岁,意为璧合珠连、祥云瑞气、兴旺昌盛。
她是个有福气的咪咪。
与穗岁玩闹间也正好备好了早膳,宫人陆陆续续进来摆盘。
燕窝肥鸡挂炉鸭子野意热锅一品,厢子豆腐一品,羊肉片一品,羊乌叉烧羊肚攒盘一品,竹节卷小馒首一品,烤祭神糕一品,银葵花盒小菜一品,银碟小菜一品。上传叫冯鼎做鸭丝肉丝粳米面膳一品,鸭子豆腐汤一品。
大汉固定的用膳时间分两次,一次早膳辰正(八点)开始,也就是朝会结束后,这时候吃完,后宫的妃嫔正好消食去凤仪宫请安,一次是申时(下午三点—五点),又叫夕食,也就是晚膳。
但实际规定并没有这么死板,要是饿了就吃,本朝不禁饭前甜点、饭后小吃等,戌时还有夜市在开呢,满大街全是吃的喝的玩的。
饱餐一顿的刘秉煦抹抹嘴帕子正准备假装有事离开,谁知看到他动作的太后早已猜到他这是吃干抹净后准备溜之大吉。
便搁下筷子问了句:“煦儿这是准备带穗岁去御花园遛遛吗?”
刘秉煦正准备起身闻言便有些心虚的摸了摸朝服上的纹路,清了清嗓子,顺着太后的话应下:“母后,儿臣正是这般想的,儿臣许久没见穗岁,正好朝中无事,带她去御花园消消食。”
今日早朝的官员:真的没事吗?
反正前朝的消息传不进来想怎么说还不是他说了算。
登基后忙着处理政事便将穗岁送到了慈宁宫,正好他也怕太后寂寞,本朝除太后有事召见以外,是不需要到慈宁宫请安的。
太后是位很好的母亲,先帝去世后偶尔在御书房批奏折时刘秉煦也会担心她会不会跟先帝一样,没有真实的接触到这个时代,自然不会共情,但真的来临后,他当然知道太后最后会病逝,这些年已经做了很多努力,他想挽留她,但也知道人类的寿命本就短暂。
刘秉煦的底线便是游戏中的仙法丹药,他不愿违背常识,却发现系统根本没有增寿丹之类的东西。
这些都是真实的,人会受伤,会老去,会死亡。
“煦儿?”
吃过抹完嘴的太后见他坐着没反应有些疑惑的叫了他一声,“这是出神的想什么呢?这般入迷。”
刘秉煦深吸了一口气,缓缓呼出,“只是想着母后已经不年轻了。”
再怎么貌美,也会老去,光阴无情,松弛的皮肤与鬓角的白丝都是衰老的证据。
太后弯起的嘴角猛然撇下。
这倒霉孩子从小说话都有种不顾人死活的感觉!
“皇帝确实久未见穗岁了,既然吃好了便去散散步吧。”
连亲密称呼都不叫了,太后直接开口赶人。
穗岁见人弯腰一个跃身扒拉着袖子就往他肩上坐,刘秉煦差点没接住,这孩子已经不像以前一样小只了,一下子肩膀就沉重了许多。
知道自己又戳母后心窝的刘秉煦告退之后便带着穗岁回了御书房。
今天的风儿是那么缠绵,桌上的奏折是那么该死。
“臣敬启皇帝陛下:
臣近闻上官婕妤食欲不振、怏怏不乐,臣忧心如捣,望陛下圣恩恤怜,照拂一二,上官妃独身于内,臣忧疚殷殷。
叩请圣哉
臣上官予华奉敕上书”
朕没记错的话你对上官容夕也没多好吧?算了,朝臣两副面孔朕早就看透了。
批个“哦”。
下一个下一个。
“臣敬启皇帝陛下:
臣近日夜间观摩天象,见月色晦暗复明,冰鉴缓缓没之,世间黑漆如墨,人不自安,观此天象,我朝恐有大患!
叩请圣哉
臣颜元融奉敕上书”
刘秉煦都无语了,你一个大理寺少卿搁那研究什么天象,这是你该干的事儿吗你就干?天象的事自有星象阁观察,正好今天下朝大理寺要跟丞相一起审查户部受贿的事,都忙去吧。
那就批:“干点正事!”
剩下的奏折刘秉煦赶进度全批了“哦”,都是一些吹捧他是明君的话,有个还挺务实的,大白文,求他升官。
刘秉煦看着上面的落款委实没想起来对方有什么功绩值得他升迁的,不过他也不愿意打击对方的上进心,回了一个“审之”。
上进挺好,但想清楚再说话。
批完了奏折刘秉煦痛快地搁下笔,唤了声“阿辞”。
只见玄服隽容的近侍抱着黑猫从门外进来,“奴才参见陛下,还望陛下恕罪,方才陛下批阅奏折时奴才见穗主子想去外面,担忧在御书房闹到您,又怕陛下唤奴才,便领着小主子在门外玩耍。”
刘秉煦稳坐官帽椅,向他伸手,“穗岁,过来。”
听见有人叫自己的穗岁竖着耳朵从宋辞臂弯里抬起毛茸茸的小脑袋,宛若绿宝石般的双眼看去,漂亮矜贵的小猫击中了刘秉煦柔软的心。
穗岁蹭了蹭宋辞的手臂,嗷呜一声便跃到桌案上,矜持的猫步走过去。
刘秉煦顺势给她来了一套全身按摩,舒服得小猫咪半眯起了眼睛。
处理完奏折,又跟穗岁玩了小会儿,这放松下来就容易犯困,靠着官帽椅颇有些神思倦怠,有一下没一下的给腿上的穗岁顺毛。
宋辞捧着高足盘,那一碗鸳鸯莲瓣纹金碗里盛着甘麦大枣汤,有养心安神,和中缓急的作用。
他轻柔的将汤放置桌案上,再配以汤匙,低着声音唤了一声“陛下”。
刘秉煦阖着眼哼了下。
宋辞欲言又止:“奴才多嘴,陛下昨日忙于朝政就连午睡也免了,如今陛下批阅完奏折适时歇会儿也有无不可。”
刘秉煦没有说话,御书房又沉默下去。
宋辞惊觉自己失言,连忙跪下,“奴才失言还望陛下恕罪。”
他不敢抬头,只听见穗岁的呜咽声与猫爪踩在桌案上的声音,随后帝王玄色的衣摆停在眼前。
“宋辞,你在怕什么?”
帝王叹悠的声音在头顶响起,宋辞一动不敢动,只道:“陛下恕罪。”
看着他的官顶,刘秉煦无声笑了笑,眼底沉黑隐晦。
“朕乏了,退下吧。”他挥退了宋辞。
玄衣近侍恭敬告退。
秋风习习,落叶沙沙,得了一场好梦的刘秉煦在罗汉床上缓了会儿神便起来了。
由着近侍进来换了身衣裳,瞧了眼天色便吩咐道:“朕记得先前雍州纳贡了绫罗绸缎,点两匹水龙吟的和青金石的送去给上官婕妤,还有朕私库里那套金镶点翠的也送过去。”
“喏。”
停僮葱翠的满堂红盛着艳丽的花球将悦仙宫裹在树荫下,越过漫片的软枝黄蝉,宫阙之中那些被秋意舒卷的重瓣百合与妍丽灼华的胭脂穴相拥,翠叶紫蕊的梭鱼草直直栽在那池清塘边,水波粼粼,原是几条遍体橙红鱼鳍青绿的红箭鱼悠哉悠哉的甩着鱼尾巴。
秋风缠倦的拂过那袭银线缂丝芙蓉裙,她坐在鼓墩上,纤纤玉手捏着一枚青玉子,气度雍容高雅,略微扬眉,连同那上扬的眼尾也带着温婉柔情之意,发髻上的蝴蝶簪恰到好处的点缀着紫晶石。
明艳端庄,一如丽之春华。
她下过一子,看着另一位棋手冥思苦想的模样,眸光轻转,掩袖浅笑。
“白姐姐饶了虞儿吧,妾实在不知该走哪步了。”
烟霞色莲纹罗裙的美人半是娇嗔半是哀求的嘟囔着,她梳了小盘髻,少珠翠,即便只别了银镀金嵌珠石花篮式簪也是玉容月貌。
白瑾点了点她眉心的花钿,无奈道:“你呀,罢了罢了,也是难为你不通棋法也要陪本宫一番。”
“云锦,把玉棋收了吧。”
越过紫檀边坐嵌玉石花卉屏风,白瑾带着姬虞儿坐在圆凳上,桌上摆了一碟椰汁糕和芋头酥,两盏马蹄露。
白瑾拾起一块芋头酥,樱花色的外皮层层包裹着,宛若花苞,酥脆香甜,一口咬下去软糯香浓的芋泥馅恰到好处的给味蕾带来欢愉,再含一口润而不腻的马蹄露,整个人都清凉解脾,通透许多。
“陛下驾到!”
刘秉煦抬步而至,一身杏黄如意云纹底团花锦衣,交领纹黛赭缠枝,腰缠金镶玉带銙丝质腰带,头束白玉莲瓣发冠,施施而行间右耳的白玉金耳环铛铛碰撞。
鸦青色的羽睫垂在眼睑,淡色的薄唇微微勾起,那双狭长的狐狸眼只轻轻一眨便漾开波光,无端的流露出一丝缠倦,满身风姿,丰神隽上,如似朝霞孤映。
白瑾和姬虞儿听见皇帝来了紧忙伏身请安:
“臣妾/妾见过陛下,陛下圣安!”
刘秉煦随手扶了下白瑾,“都起吧。”
“你二人倒是闲情雅致。”
看着桌上的点心刘秉煦挑眉感慨了一句,顺着坐下,妃嫔二人看皇帝入座也回了原位。
白瑾瞧了眼姬虞儿,笑意温软:“陛下日理万机,臣妾一人待在宫中自是不能荒废时日,幸好有姬常在来陪臣妾优游卒岁。”
刘秉煦抬抬眼皮,将目光放在左边的姬虞儿身上,见对方直愣愣的看着自己,又似是被烫了般赶忙低下头。
“你是,怀化将军姬无恨之女?”
姬虞儿应声:“是,妾正是怀化将军的女儿。”她腮边晕霞,眼眸蕴着温润与羞赧。
刘秉煦眸一眯,想起来了这位游戏中堪称深情典范的奇女子。
说实话,他不是很喜欢这个类型的女子。
他倒是更喜欢姬无恨,骁勇善战的将军,文德三十七年,他在沧州遇袭,红缨枪银甲装的将军跨马而来,刀光剑影间杀气腾腾,他拔剑杀了靠近他的刺客,那身丢下的武艺再次被捡起。
在华京过的太舒服,出去就差点丢了命,真是个糟糕的回忆。
姬无恨不再是游戏中的昭武将军,而是他的怀化将军,镇守南关,忠心耿耿。
刘秉煦在脑海里翻了翻,他确实没见过姬无恨的女儿,不过这老小子给他吹嘘过自己闺女多么多么贴心。
人都是要接触的嘛,跟游戏里的都不一样了,自己可不会做英雄救美的事,想必这位性子也不一样了。
他唇角弧度渐深,懒洋洋道:“怀化将军从前还跟朕提起过你。”
姬虞儿被勾起了兴趣,她爹跟陛下这么熟吗?那她爹都说了什么?
“他说你憨直可心,婉婉有仪,不过就是太直了,没点心眼,他怕你被纨绔子弟拐走,还准备了一条长鞭,那可是日日浸了辣椒水的鞭子,上头还特意镶了银尖刃,说是哪个不长眼的敢来就抽死他。”
姬虞儿听完人都羞得不行,她爹怎么在陛下面前说这些。
白瑾闻言莞尔一笑,“姬常在的父亲当真是慈父之心。”
见白瑾调侃她,姬虞儿娇嗔的瞪了眼。
刘秉煦也是好笑的不行。
贝贝们,主角是主控十岁就穿进去了,前面提到过,现实和游戏不同,而且他不喜欢既定的命运,他不会按照游戏中的剧本来行动的,而且阙阙的很多地方都经不起推敲,还得补充就如他是太子时,他是在州府遇到的陆若离,两人相处过才有感情,具体什么感情我就不说了,而白瑾是他的表妹,白家那边懂得都懂、世家,野心自然大了,即便从小接触白瑾,但是主南对她并没有男女之情,更多的是利用吧特别提醒,主角是太子时就有两位侍妾,十五发整白瑾为太子侧妃
十六发登基,守孝三年,干了很多事,天授三
年四月十九迎娶陆若离为后
守孝这事其实也没这么死板,以临帝阙为
主,其他为辅,所以不用纠结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6章 皇帝的日常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