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山口湖营地后,陆北便开始着手准备前往讷河、甘南一带的准备,先派遣小股部队通过北黑线抵达朝阳山密营根据地与冯志刚他们汇合,顺带侦察行军路线。
抵达山口湖密营三天后,第三路军司令部来电,称第十军已经抵达南北河密营,明天即将抵达山口湖密营。
接到电报后的陆北喜出望外,便让人早早做好准备,第十军原本就是北满地委指挥的部队,现在重新回到北满部队,应当给予高度重视。
武器弹药、补给物资之类都要准备好,不能让第十军的同志千里迢迢过来,觉得不受重视。
在历史上,自诺门罕战役结束后,关东军开始大肆对抗联进行连绵不绝的讨伐作战,整个抗联陷入极端困难时期。吉东地委派遣通讯员向第十军军长汪雅臣下令撤入苏方境内,但那时候汪军长身边只有六十余人,拒绝离开东北。
汪军长牺牲前下令突围,自知无力再战的汪军长让战士们突围之后,无论是放弃抗日还是回家都可以,六十多人只剩下十几人突围成功。
这十几人没有放弃抗日,依旧在山里活动,以种地为生继续抗日,甚至连抗战胜利都不知道。
接到第十军即将到来的电报之后,陆北又接到一封电报,是李兆林发来的。
“总指挥要去伯力城开会了,是关于北满和吉东部队的联合问题。”陆北将电报递给吕三思。
后者看了眼电报:“可算要联合起来了,自打满洲地委解散,各家分家过之后,这么多年了,真tmd不容易。”
“南满部队还是没有消息吗?”吕三思随后问。
“没有。”
曹大荣扭动电台上面的信号扭矩:“我没听见什么风声。”
随即,两人将目光投向陆北。
陆北一滩水:“李兆林总指挥跟我提了嘴,好像没消息,不知道这次开会能不能得到一点消息。”
“会有吧。”曹大荣转过身说:“咱们已经向苏军证明,东北境内的抗联是他们的急需的力量,考虑到日寇这个问题,苏方肯定会尽力通知南满部队。”
“希望如此。”
对于南满部队,陆北没有太多心思去想,他知道杨军长很倔强,跟他的老战友赵军长一样都是倔强不认输的。如果是开会这种事或许会前往苏方境内,但如果让他撤离,死都不会。
历史上,面对苏方传递而来的消息,杨将军让大部分战士都撤入苏方境内休整,而他拒绝撤离。
······
两日后。
天空中飘荡着雪花,寒风吹的人脸上发疼。
在湖边石滩上,五支队的战士们列队等待,红旗高高飘扬。
陆北时不时抬手看腕表,身后十几名同志手捧用松枝编制的花束,更多战士们高举马刀或安装刺刀的步枪,随时等候检阅。在一旁的空地上,还摆放着四挺轻重机枪,以及大批武器弹药,全部用松枝还有柳枝作为点缀。
“来了!”
“来了!”
毛大兵急匆匆跑来,向众人大喊。
“都准备好,一定要热烈欢迎,都给我把嘴咧起来。”吕三思提醒着众人。
等了五六分钟,只见一面红旗从山林子里钻出来,然后是接二连三的人马,源源不断出现。陆北用望远镜看了眼,足足两百二三十人,这些人便是东北抗日联军第十军。
对方瞧见列阵欢迎的五支队指战员们,第十军的同袍们也急忙在石滩上整队,尽力给对方留下一个好印象。
随着对方越来越近,陆北和五支队的干部及士兵委员会的代表迎上去。
临近些,陆北才看清楚,第十军的将士们虽然都换上冬装,可棉衣上居然少有破烂,脸上的喜悦盖不住疲惫。想必他们从五常县一路北上吃了不少苦,冬装大概是刚刚换上的。
两部会师,陆北走上去立正敬礼。
“欢迎第十军的同志,我是第五支队支队长陆北。”
“我是第五支队政治部主任吕三思,欢迎第十军的同志们。”
对面一位眼窝深陷,大约二三十岁模样的青年抬手向陆北回礼:“我是汪雅臣。”
“汪军长好!”
“好,同志们好。”
汪雅臣笑着与陆北握手:“早就听说过陆支队长您了,特别是五支队的事迹,以前是只闻其声不见其人,今天可算是见到真人了。”
“虚名虚名~~~哈哈哈!”陆北大笑一声。
随后,两方主要干部都会面,陆北向汪雅臣介绍起第五支队的干部,还有士兵委员会的代表委员,而汪雅臣也向陆北等人介绍起副军长兼参谋长张忠喜。
紧紧握着汪军长和张副军长的手,陆北带他们走向早已等待多时的欢迎仪式。
‘噌——!’
长刀出鞘,一连长老侯拔出长刀,行持刀礼。
骑兵战士们皆拔出长刀,其他战士们举起步枪行持枪礼。
老侯站立如松:“第五支队全体指战员,向第十军同志们报以热烈欢迎,请检阅!”
突如其来的一幕让第十军的同志惊讶,见到如此浓重的欢迎仪式,跋涉千里数月才从五常县北上而来的第十军将士们感动不已,他们也挺起胸膛,从人群夹道中走过。
汪雅臣眼角发红,抬手敬礼:“谢谢,谢谢第五支队的同志。
抗联万岁,第五支队万岁!”
“抗联万岁!第十军万岁!”老侯大喊一声。
很快战士们附和呐喊:“抗联万岁!
第十军万岁!抗日万岁!”
从并不长的列队路过,汪雅臣扭头向副军长张忠喜说:“北满部队是真心欢迎咱们的,是真心实意的。”
“嗯,都是自己同志,回娘家了那肯定啊!”张忠喜极为欣喜。
随后,让他们更加吃惊的事出现。
陆北将他们带到准备好的武器装备前,告诉他们这是北满地委为他们提供的补给,由第一、第二、第三、第五支队进行拨应。
“第十军的同志别嫌弃,我们第五支队也刚刚进行整编补充,实在挤不出多余的武器弹药。不过再等一段时间,北边可能有一批新式武器会援助过来,都是好家伙。”
“这是干啥嘛!”汪雅臣看着一挺九二重机、三挺轻机枪眼珠子都冒光,嘴里还礼貌的说着客套话。
陆北搓搓手:“都是上级地委的命令,不好拒绝命令的。”
“哎呀~~~”
这些武器装备的确是地委的指示,李兆林生怕第十军后悔,也怕吉东部队有意见,下了血本要让第十军认为北上是正确的。也是这段时间北满部队打了好几个大胜仗,缴获比较多,不然支援不了如此多的武器装备。
就算吉东部队有意见,人家第十军没意见啊,本来就是北满地委领导的部队,现在算是小儿子回家,可不得好吃好喝招待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