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11章 所谓‘不惜血本\’

作者:有个探长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是匪也并非匪,是民也是匪。


    主要是当地一些坐地炮,缺钱缺粮了便绑架老百姓勒索钱粮,伪政府压根儿不管,只要不掺和抗日,不闹的太过火,根本不管。伪政府警署的汉奸也是其中一员,他们比起平头老百姓活动范围广,受限制也少。


    有时经常出现剪径绑票,或是把外出务农的女人绑了侮辱。


    所以老头儿说有也没有,他根本闹不起那些土匪到底是匪,还是官府衙门里的人。


    休息一夜。


    第二天清晨,陆北率领侦察班的战士离开山寨,根据老头儿所说,一直以来日伪军从不造访这里,害怕被抗联打伏击。


    骑马来到上井村附近,陆北没敢靠近,那是一片平原地带,他发现日军从汤原到黑河的公路上多修了一条支路,可以走汤黑公路,再从支路不过两三分钟就能抵达上井村。


    村子跟其他大屯一样,四周围筑有木墙,墙内有瞭望塔,墙外则挖掘出壕沟。村口有汉奸地主的民团武装把守,每一个进出入的老百姓都会遭到搜查,村外则是新开垦的农田。


    关东军的‘治标治本’政策,既然无法派驻大量兵力长期驻防,他们便把老百姓圈在靠近公路沿线的地方。


    侦察完上井村后,陆北又率领侦察班前往其他几处紧邻山边的部落集团,绘制了一副简易地图,只要靠近山边,日伪军都进行集村并屯。


    汉奸民团武装,还有日寇开拓团,依靠公路交通网形成密不透风的棋盘,并且还不惜血本安装电话线路,只要抗联出现便打电话通知附近据点内日伪军增援。


    侦察过程中,陆北遇见两户投奔亲戚的老百姓,皆是拖家带口的老弱妇孺。


    日寇在长青山一带移民五百户武装开拓团,用一亩地一元的价格强制进行收购,侵占房屋,抢夺农具和牲畜。


    他们把老百姓赶走,立刻就有工厂、矿场、伐木场的日本商人就地招工,把老百姓骗去充当奴隶。


    不同意收购土地的老百姓,则会被冠以抗日分子罪名,强制带走成为劳工。


    “一亩地一元,还tmd是伪币,明明能直接抢,他们居然还给钱。”


    宋三捏紧拳头:“简直不是人,不是人!”


    听完流浪农户的哭诉,陆北怒不可恕,大多数老百姓被迁居矿场和部落集团,他们是偷偷跑出来投奔亲戚去的。


    对于老弱妇孺离开,日寇并不强行妨碍,但壮劳力不行,一旦发现没有路条会被逮捕关押。


    日本人移民五百户,代表至少有五百户本地人失去赖以生存的土地,为了生存要么去投奔亲戚,要么进入日本商人的工厂、矿场、伐木场等场所劳作。


    后世简中网不少人提及日寇建设东北,把东北当成自留地经营,以此洗白美化日寇。可事实绝非想象中的那么美好,日本移民到来,占据本应属于国人的土地田产,用尽各种方法榨干国人身上每一滴价值。


    架桥铺路的是国人,被榨干最后一滴价值的也是国人,使用者则是日寇,是为了更好统治这片土地,不惜血本铺设电话线路、铁路、公路。


    血是国人的血,财富也是本属于国人的财富,不用他们的‘血本’,自然是不惜血本经营。


    ······


    经过长达一个多星期的侦察,携带的食物已经见底,在野外风餐露宿的陆北率领侦察班回到密营。


    “tmd!”


    “老子非得弄死那群畜生,他们想安安稳稳过日子,没那么容易!”


    回到黑金河密营,陆北便大发雷霆,所见之处皆是生灵涂炭,所到之处皆是茫茫焦土。


    吕三思给他倒了杯水:“发那么大火干嘛,说说你这些天都侦察到什么。”


    “侦察到日寇无恶不作,伪军为虎作伥。你种过地吗,上好的熟地。”


    “我当了半辈子兵,扛枪比扛锄头日子多。”


    陆北喝了口水,重重将搪瓷碗砸在木桌上:“一亩上好的熟地,日寇强制收购价格是一元伪币,那玩意儿擦屁股都晦气,他们想印多少印多少。


    印一张是一亩地,印一万张是一万亩地,印三千万张百元伪币,能买下半个中国的土地。”


    见陆北气的语无伦次,吕三思也不说什么,拿起侦察绘制而来的地图查看,上面标注有整个黑金河乡的日伪军据点、部落集团、日军开拓团。


    拍了拍他的肩膀,吕三思说:“戴军长来了,参谋长陪同他一起来的,来视察咱们留守团的情况。”


    “在哪儿?”


    说话间,射入木屋内的阳光被挡住,门口站着几个人,其中便有陆北较为熟悉的参谋长冯志刚,看见门口站着的几人,陆北戴上军帽立正敬礼。


    “报告,第六军汤原保安团副团长陆北。”


    “第六军汤原保安团团长吕三思。”


    那是留守团的正规番号。


    军长戴洪兵点点头,和军部的几名干部探望一下伤员,冯志刚让两人放下胳膊。密营并不大,但戴军长还是尽量和战士们打招呼,瞧这模样,怕是来了好几天。


    陪同军部首长对留守团进行视察,戴军长看见战士们在班组长的带领下练习军技战术,文化教员在给一部分战士脱盲,营地内每个人都有要做的事情,而并非懒懒散散。


    他很满意留守团的情况,对吕三思进行表扬,团内很大一部分工作都是吕三思负责,陆北只把控大方向,这段时间他在外侦察,团里都是由吕三思安排日常训练工作。


    视察完一圈过后,众人来到密营大屋。


    盘腿坐在大通铺上,戴军长说:“我这次来不仅仅代表军部,也是代表地委首长而来,你们留守团的情况很好,一片欣欣向荣。”


    心中咯噔一下,陆北看了眼吕三思,两人都默契的低下头。估计是为了陆北提议化整为零,前往未被集村并屯的地区开展群众工作,留守团有留守团的任务,不能随意更改任务。


    “陆副团长。”


    “在。”


    戴军长赞叹道:“你是一名好同志,能文能武,起先参谋长执意让你担任副团长,军内不少同志是反对的,认为你斗争经验不够,现在看来一切质疑都不攻自破。”


    “是,我会接受全军指战员的监督批评。”陆北说。


    “没人要批评你,敢于提意见很好。”


    “夏军长也对我说过。”


    戴军长沉声道:“你的意见参谋长已经向我汇报过,联军司令部也开过会,别的话也不多说,关于你以连队分散各处吸纳力量,训练地方抗日武装、建立两面政府的建议。


    这正是抗联总司令部及地委关于斗争形势的宗旨性指导,汤原保安团有勇气迎难而上,落实贯彻联合会议所通过的号召政策,是值得肯定和赞赏的。


    但注意要搞好军民关系、全体指战员的团结工作,共同克服前进路上的困难······”


    这一说便是长篇大论。


    陆北知道,这是戴军长向他们传达联军司令部的意志,是对他们的期望。


    戴军长正色道:“第六军是联军指挥序列中的部队,必须要服从指挥,从大局观出发,坚决贯彻联军司令部的号召。


    西征部队有西征部队的任务,你们的任务是扎在三江平原境内,建设根据地,宣传群众抗日,成为扎在敌人心脏中的一把尖刀!”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