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上旬的一天上午,策划总监乔远面带微笑地来到顾影怜的工位旁,说道:“我们又要跟迈克合作啦。”
顾影怜有些惊讶:“怎么回事啊?”
乔远解释道:“我们准备参与浙江龙星县中国龙文化博物院前期规划项目。老板这次要玩大的,联合多家团队,给甲方做一套整体策划,集场地、景观、建筑和展陈于一体。规划院负责场地和景观,建筑设计交给惊喜建筑事务所,我们做展陈。”
顾影怜道:“老板可真会搭平台。只是混合团队作战,协调成本会很高。”
乔远接着说:“所以才让你牵头。你和迈克合作比较默契。今天下午开项目启动会,月底汇报,你负责整合各家方案。”
顾影怜点头答应:“好吧。”
11月下旬的一个上午,规划院和惊喜建筑事务所的团队齐聚灵启展示设计公司,召开内部方案评审会。在各家依次阐述方案后,讨论环节正式开启。
投影仪上清晰显示着规划院的CAD图纸,陆海手持激光笔,依次划过功能分区,指出灵启建筑布局的三大问题:“一、展馆区与文化体验区的建筑间距超出规范;二、交通流线与景观轴线存在对冲;三、部分区域的视线通廊被不合理建筑阻挡,影响整体空间体验。”
“抱歉打断,”顾影怜将刚才黑白打印的主题策划手册推至会议桌中央,
“我们采用主题公园式叙事结构,以‘龙御千秋’为主题,分六大篇章构建空间序列:
1.龙起星野(入口广场 - 图腾溯源)
2.龙御九州(主展馆 - 历史脉络)
3.龙章凤姿(主展馆 - 皇权象征)
4.龙跃于渊(文化街区 - 民间解构)
5.龙游四海(国际交流中心 - 全球对话)
6.龙衍无极(未来馆 - 科技共创)
建筑群与景观系统共同构成可阅读的文化图谱。比如,主入口的交通枢纽,采用数控雕刻技术将《龙文化风俗百图》蚀刻于青铜幕墙,在阳光下形成动态阴影图案。这座建筑既是车流引导的核心节点,也是文化解码的实体媒介——游客通过触摸铜制浮雕,触发隐藏式投影仪,在地面投射出从良渚玉龙祭祀到明清龙舟赛事的动画长卷。”
陆海皱眉道:“交通流线与景观轴线存在对冲,主入口人群会直接穿过景观核心区,这显然不够合理。”
顾影怜的目光转向一旁的设计总监黄一翔,眼神中带着些许求助的意味。黄一翔心领神会,赶忙说道:“针对这个问题,我建议采用立体分流策略:一层设置龙鳞造型的架空连廊连接文化体验区,二层通过龙脊形态的玻璃栈道串联展馆群。通过这种灰空间过渡,既保持功能区独立,又通过错动布局消解轴线对冲。”
陆海道:“建筑方怎么看?”
迈克点头表示赞同,说道:“我完全支持灵启提出的主题公园式叙事结构,这种创新的空间序列能够更好地讲述龙文化的故事,让游客踏上了一场龙文化的探奇之旅,更好感受龙文化的魅力。至于交通流线与景观轴线存在对冲的问题,我觉得灵启的立体分流策略是可行的,同时我建议在设计连廊和栈道时,充分考虑龙的形态特征,使其不仅具有交通功能,还能成为景观的一部分,增强整个博物院的空间连贯性和文化氛围。”
顾影怜微笑着望着迈克,心里暗自琢磨:这家伙是真的觉得我说的在理,还是只是很会顺水推舟呀?
迈克继续说:“龙作为中华民族的图腾,是力量与祥瑞的象征。我们设计的中国龙文化博物院,应跳出传统的规整布局,借鉴龙的飞腾之姿与蜿蜒之态。整个博物院的建筑群,可如龙身般蜿蜒游走,依地势起伏,营造出灵动的节奏感。景观设计上,以水系和植被为筋脉,串联起各个功能区,让建筑与自然相得益彰。从空中俯瞰,整个博物院犹如一条巨龙腾跃于大地之上,既彰显了龙文化的雄浑气势,又赋予了场地独特的地标性,使建筑、文化与自然在这片土地上完美融合。”
灵启的掌舵人许志远,在此前一直静默聆听,此刻开始进行总结发言:“今日的内部评审会成果丰硕,各位同仁都提出了极具建设性的意见。我坚决支持采用主题公园式叙事结构,我们从事的是文化创意策划,而非单纯的商业区规划,不应将地块功能僵化限定。规划团队与我们的团队需加强沟通协作,确保我们的创意能够顺利落地实施。建筑团队将龙的飞腾轨迹巧妙转化为建筑轴线,通过水平维度上连续起伏的屋顶线条,形成长达300米的绵延体量,隐喻龙行千里的意象,这一设计思路非常出色,后续工作应继续沿着这一方向推进。大家要抓紧时间,毕竟月底就要进行汇报了。”
会议结束后,顾影怜合上笔记本电脑,准备离开。
许志远叫住她,说:“顾影怜,你负责整理中国龙文化资料并发给迈克团队。鉴于你对传统文化的深度理解,这将有助于他们快速掌握项目背景,为建筑设计提供文化支撑。”
顾影怜道:“好的,许总,我马上去办。”
迈克见状,微笑着说道:“顾小姐,有劳你了。
顾影怜道:“不客气。”她又悄悄地说:“谢谢你在会上帮我说话。”
迈克轻声回应道:“你的方案本身就很出色,我很欣赏你的创意,能为它助力我感到很荣幸。”
11月底,灵启展示、规划院和惊喜建筑事务所三方团队抵达浙江龙星县,前来汇报中国龙文化博物院项目。上午的汇报十分顺利,大家都心情舒畅,决定下午一同去海边游玩。
灰白色的沙滩像揉皱的白布,海浪拍打着浅滩,发出细碎的声响。海风裹着潮湿的咸味,轻轻扑在脸上。有人褪去鞋履任沙粒摩挲足弓,有人将镜头框住海天相接的银线,更多人在潮痕斑驳处俯身,挑拣螺贝残片。
顾影怜站沙滩上,远远地望着迈克。三十米外,迈克和黄一翔并肩而立,他们的身影在阳光的映照下,与大海融为一体。过了一会儿,黄一翔上岸去拿饮料。迈克独自站在那里,仍保持着双手插袋的姿势,侧影浸在冬日稀薄的光晕里,目光却虚悬于海雾深处。
过了一会儿,迈克走了过来,微笑着打招呼:“你好,顾小姐。”
顾影怜回应道:“你好。”
迈克好奇地问:“你在沙子上画的是什么?”
顾影怜道:“龙。”
迈克疑惑道:“我认识龙字,但这个字我不认识。”
顾影怜道:“这是甲骨文的龙字。”
迈克道:“你真厉害,还会甲骨文。”
顾影怜道:“只会这一个,是做这个项目才认识的。”
迈克道:“顾小姐,你有男朋友了吗?”
顾影怜道:“我长得这么丑,谁会看上我?”
迈克道:“有鼻子有眼睛有嘴巴,哪里丑了?”
顾影怜道:“猪也有鼻子有眼睛有嘴巴。”
迈克道:“独特就是美。”
顾影怜道:“你很独特。”
迈克道:“你这聪明的女孩!”
顾影怜道:“你单身吗?”
迈克道:“是。”
顾影怜道:“你是因为长得太好看了,没人敢看上你吗?”
迈克大笑,说:“我可不是Narcissus。”
顾影怜道:“那又是谁?”
迈克道:“希腊神话中的一位神,因自恋水中倒影而亡,化为了水仙花。”
顾影怜道:“有所恋,死也是幸福的。”
迈克道:“他恋上的是自己的影子。”
顾影怜道:“谁又不是恋上自己的影子?”
迈克道:“也许我不是。”
顾影怜道:“你恋上什么?”
迈克道:“我恋上彼岸。”
顾影怜道:“哪里的彼岸?”
迈克道:“咫尺天涯的彼岸。”
顾影怜道:“你的中文已经达到了母语水平了。”
迈克哈哈大笑起来,然后严肃地说:“你理解我的意思。”
顾影怜道:“天上的星辰会垂青地上的尘埃吗?太阳会青睐黑暗中的萤火虫吗?”
迈克道:“星辰由星际尘埃凝聚,太阳与萤火虫同属电磁光谱。高位者源于微末,相互依存,共绽光芒。”
顾影怜道:“我说不过你了。”
迈克道:“因为我说的有道理啊。其实,我们本质上都是尘埃,在这浩瀚宇宙中,没有谁比谁更高贵。”
顾影怜道:“好吧。”
迈克道:“我们来订个约定吧。”
顾影怜道:“什么约定?”
迈克道:“一起在风中漂泊。”
顾影怜道:“这是什么约定?”
迈克道:“尘埃与尘埃之间星轨交织的永恒约定。”
正说着,黄一翔拿着六罐饮料从防波堤上下来,递给迈克和顾影怜一人一瓶。此时,防波堤尽头的礁石小径已亮起零星路灯。三人踩着渐渐漫上沙滩的暮色,朝着岸边走去。
晚上,顾影怜回到酒店,打开电脑,发现有一封新邮件:
The Pact of Dust
et not our solemn covenant sworn
Two specks of dust, to brave life''s gales and be borne
是迈克发来的。这一次,他用的是自己的私人电子邮箱地址。
此后,迈克与顾影怜之间便架起了一座无形的桥梁,迈克开始频繁地通过私人电子邮箱给顾影怜写信。他的信件不长,往往仅寥寥三四句,字里行间皆是他在写信时目之所及或心之所想。顾影怜也渐渐习惯在回信中,与迈克分享生活里的点点滴滴,那些琐碎日常在笔尖流淌,成了他们情感交流的独特注脚。迈克与顾影怜各自的工作皆忙碌异常,频繁的出差成了生活常态。然而,一封封往来的信件,让他们得以窥探对方的世界,两颗心也在这频繁的通信中,悄然越靠越近。迈克常言顾影怜身上带着一股无畏的冲劲,恰似一只羽翼渐丰的小鹰,终有一日定能翱翔天际,自此,他便亲昵地唤她 “little eagle”。而顾影怜,因迈克对自身过往总是讳莫如深,周身透着神秘气息,故而一直称他为 “mysterious man”。
12月上旬,顾影怜与设计总监黄一翔、市场专员陈新一同前往安徽茗川县一家茶厂出差。抵达时,已是夜暮。客户盛情相邀,在茶厂食堂设下便宴,款待远道而来的三人。饭后,三人回到茶厂招待所,于大堂中互道晚安,各自回房。
顾影怜迈进房间,放下背包,脱下外衣,舒舒服服地沐浴一番,洗尽满身疲惫。随后,她安然落座,开启电脑,点开邮箱,一封迈克的来信赫然映入眼帘 :
My little eagle, are you still in Xi''an? I''m on a business trip in Anhui now. Actually, I''m in the mountains. I wish you were here. Mike
顾影怜见状,惊喜之情溢于言表,瞬间从座位上跳了起来。她赶忙提笔回信:
My mysterious man,
Currently, I am on a business trip at a tea factory in Mingchuan County, Anhui Province, along with two colleagues. We havee here to conduct preliminary research for the exhibition design of the Tea Museum.This small county nestles below a mountain, tranquil and serene, with tea mountains abound.
My mysterious man, which mountain are you on? Perhaps we are on the same one.
Little Eagle
不出片刻,她便接到了迈克的电话,听筒那头传来他熟悉的声音:“Hello, my little eagle!”
原来,迈克也暂住在此。他是被茶厂请来设计茶博物馆的。真是缘分妙不可言!
半小时后,顾影怜步入大堂。只见迈克身着一件中长款大衣,悠然地坐在沙发上等候。他一眼瞥见顾影怜,立刻站了起来,脸上即刻绽放出明朗的笑容,抬手向她示意。
顾影怜赶忙快步走到他跟前,压低声音:“我们走。”说完,她便率先向门口走去。
迈克赶忙三步并作两步追上她,问道:“你急什么呀?”同时伸手按住她的肩膀。
她却闪身避开,径直拐上招待所边的一条小径:“怕被同事撞见。”
“前台小姑娘都看见了。”他指了指招待所方向。
“只要我们公司的同事没看见就行。”她扯了扯围巾遮住半张脸,“黄总监要是知道我们私下……”
迈克道:“知道又怎样?”
顾影怜道:“不说这个了。”
二人悠然沿着乡间小径漫步。小径两侧,繁茂树林与粉墙黛瓦的民居错落有致,抬眼远眺,连绵起伏的山峦映入眼帘。明月高悬,夜色如水,静谧无声,唯有偶尔几声鸟鸣或犬吠,划破这宁静的夜。迈克不禁赞叹:“真像一幅中国水墨画!”
说着,迈克伸出手,轻轻牵住顾影怜的手。刹那间,一股触电般的感觉袭来,顾影怜下意识想要抽回手,却被迈克紧紧握住。
迈克道:“影怜,我一直好奇,为什么你们中国人这么钟情于茶,而咖啡在西方如此受欢迎,咱们饮用习惯差异可真大。”
顾影怜道:“是啊,这和文化底蕴有关。你看你喝咖啡,是不是喜欢它浓烈又直接的感觉?”
迈克点点头。
顾影怜道:“咖啡的苦涩太强烈了,不太符合我们中国人的审美。我们讲究中庸之道,追求平和的韵味,茶就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点。”
迈克道:“中庸之道?这和喝茶有什么具体联系呢?”
顾影怜道:“中庸之道强调不偏不倚、恰到好处。茶的味道淡雅平和,喝茶时,从洗茶、泡茶到品茶,整个过程都是舒缓的,在平和中慢慢品味出茶的韵味,就如同我们对待生活的态度,不过于激烈,追求一种和谐平衡。”
迈克道:“中国茶文化博大精深。那在你们茶文化里,不同的茶是不是也有不同的讲究?”
顾影怜微笑着道:“那当然啦。就像绿茶清新淡雅,红茶醇厚温润,不同的茶适合不同的时节和不同的人,冲泡方法也各有不同。我胃不太好,所以更喜欢喝红茶。你这次来这儿,喝过这儿的茶了吧?觉得怎么样啊?”
迈克点了点头,道:“清香扑鼻,还带着淡淡的回味,哈哈,确实不错。”
顾影怜道:“人只有静下心来,才能品出茶的真味。中国茶种类那么多,不妨多试试不同的茶,喝得多了,自然能体会到每种茶的独特韵味。”
“哪天我请你一起喝茶吧。”迈克轻声说道,他微微仰起头,静静凝视着那轮悬挂在天际的明月,随后轻声说道:“我从没想过,能有机会和你一起在这儿赏月。”
顾影怜道:“生活有时会给你惊喜。”
迈克转过头,双手捧起她的脸庞,温柔低语:“真希望这夜晚能再漫长些,这样我们便能一直这样走下去。”
两人继续前行,途经一处农舍,屋内传来悠扬婉转的黄梅戏唱腔。迈克好奇地停下脚步,顾影怜见状,轻声解释道:“这是安徽的地方戏曲——黄梅戏。我母亲特别爱听,小时候常教我唱。”
迈克专注聆听片刻,问:“这唱的是什么?”
顾影怜道:“这段唱词出自黄梅戏《孔雀东南飞》中刘兰芝被迫与丈夫焦仲卿诀别的经典场景,‘你娘亲心肠我看透,此番遂了她机谋,我乌鸦怎能与你凤凰配?你凤凰自有良缘凑’。这部戏改编自汉代的一首诗《孔雀东南飞》,讲述庐江小吏焦仲卿与妻子刘兰芝因封建礼教压迫被迫分离,最终以‘黄泉共为友’的决绝反抗命运的悲剧故事。”
迈克思索道:“这倒像是《罗密欧与朱丽叶》的东方版本。”
顾影怜轻轻摇头:“二者本质不同。《孔雀东南飞》是在封建礼教桎梏下相濡以沫的中年之爱,而《罗密欧与朱丽叶》更多属于少男少女的激情之恋。”
迈克道:“爱是值得被倾情歌颂的永恒主题。”
顾影怜道:“是啊。”
随后,迈克又问道:“明天你有什么安排?”
顾影怜说:“明天上午客户会带我们参观茶厂和博物馆选址,下午要和他们开会讨论布展细节。会议结束就得赶回上海。你呢?”
迈克说:“我们也是明天上午由客户带我们参观茶厂,勘察博物馆的项目现场,下午和他们开会,沟通建筑的前期设计。”
顾影怜道:“那明天可能会碰到吗?”
迈克道:“也许会吧。”
顾影怜道:“开完后你就回上海吗?”
迈克道:“我可能还要在这儿呆两天,考察一下当地民居,找找设计的灵感。”
顾影怜道:“你会将博物馆设计成什么样?”
迈克道:“我想从中国山水画里找些灵感,你有什么想法?”
顾影怜道:“依我之见,建筑应与周边云雾缭绕的茶山氛围相得益彰,既蕴含古典韵味,又不失现代气息,恰似这茶山所蕴含的穿越时空的美感。至于室内空间,需开阔舒展,使观众置身其中,既能领略茶的生态之美,又能感受仿佛行走于自然之中的惬意,透过窗户便能映入眼帘一片翠绿,打破室内外的界限,营造出一种虚实相生、情景交融的意境。”
迈克道:“你说的很好。”
顾影怜道:“我不懂设计,瞎说的。”
迈克道:“你说的是感觉,建筑设计先要找准感觉。”
顾影怜道:“愿你找准这里的感觉。”
回到招待所,两人在大堂道别,各自回房休息。
顾影怜躺在床上,思绪万千,辗转难眠。
突然,手机收到迈克发来的短信:“I can’t sleep. I can’t stop thinking of you.”
顾影怜回复道:“Me too. But I must try to sleep now. I have a lot of work to do tomorrow.”
迈克回:“Ok, let’s go to sleep.”
顾影怜脸颊泛起一抹羞涩的红晕,连忙用被子蒙住头。
次日清晨,顾影怜与同事在招待所一层餐厅用早餐。自助区虽不大,餐品却颇为丰富。她一手端着餐盘,一手拎着汤碗,在取餐台夹了玉米和炒时蔬,正往小米粥的不锈钢锅前走。
“我来。”
抬眼撞见迈克,他接过汤碗,用长柄勺舀起稠粥注满。顾影怜道了谢,瞥见他餐盘里摆着烤面包和培根:“到了中国,你应该尝尝中式早餐。这粥不错。”
迈克应声盛了一碗,随她走向餐桌。正在桌边用餐的黄一翔和陈新起身招呼:“迈克先生,贵司负责博物馆建筑设计?”
“很高兴见面,项目尚处前期阶段,我们也只是参与。”迈克将餐盘搁在隔壁桌,示意低头刷手机的年轻外籍同事,那人闻声起身点头致意。顾影怜一看,原来是史蒂文,在“自由?流动?共生——惊喜建筑设计事务所特展”项目中合作过。
用完早餐,众人齐聚大堂,业主方接待人员已等候多时。
行程第一站是车间。众人驻足于走廊,透过窗户,静静观摩着全自动茶叶生产线的运作。该厂品控主管毛文举边走边介绍:“当前处于生产淡季,主要是库存茶叶的精加工,确保春茶上市前成品茶供应。”
随后,他们参观了红茶手工坊。在这里,数位学员正跟随技师练习传统揉捻技法。毛文举强调:“红茶的提香、匀堆仍需手工完成,这也是传统制茶工艺传承的重要环节,冬季正是开展传统制茶工艺教学的好时机。” 顾影怜注意到迈克始终专注聆听,仅以点头回应专业讨论。”
车队驶向茶山,到了山脚下停下,大家下车,步行上山。此时为冬天,茶树虽入休眠期,茶花却正值盛放,漫山遍野的雪白茶朵如雪毯般覆盖山野,馥郁香气直浸肺腑。
途中,市场专员陈新向市场部负责人胡明德旁敲侧击打探对手信息。设计总监黄一翔则与迈克紧随总经理秘书关向南,讨论建筑规划细节。作为内容策划负责人,顾影怜专注观察茶垄长势,不时与一旁的资深茶师魏栋材交流品类特性、种植周期等专业问题。内容对接负责人钱红丽见状主动承诺:“顾小姐关注的细节资料,我们将整理成数据包发送至贵方邮箱。”
顾影怜略感唐突地一笑,转头见关向南正与迈克比划着探讨选址方案,黄一翔与外籍设计师在旁时而加入对话。
“顾影怜,你站着别动!”陈新突然喊道,“我给你拍张照片,这儿的茶花太出片了!”
顾影怜笑答:“记得把我拍得美美的。”
迈克恰好看到这一幕,嘴角微微上扬,目光掠过她发间沾着的茶花瓣,又迅速移回手中的图纸。
拍完照,顾影怜继续前行,不一会儿,却见迈克已站在刚才的茶花树下,胡明德正在为他拍照。胡明德调整相机角度:“我拍些工作照,记录博物馆建设过程,之后还要发到咱们的内刊上,这可都是珍贵的资料。”
中午,业主招待两家设计单位人员在食堂用午餐。
关向南夹起一块冬笋烧肉:"顾小姐是哪里人?"
顾影怜道:“我是贵州的。”
“那顾小姐应该能吃辣。”关向南边说边指了指桌上的糊辣椒蘸碟。
顾影怜尝了一下:“还行,不辣。”
关向南转向迈克:“迈克先生,尝尝这个汤。”用公勺舀汤时,注意到对方袖口的茶渍,“这汤是我们本地的招牌菜,由香菇、虾米、豆腐熬制,寓意五谷丰登。”
迈克双手接过汤碗:“谢谢。”
关向南又问道:“迈克先生,平时喝茶吗?”
迈克道:“有时喝,但喝咖啡比较多。”
胡明德从邻桌探身:“下午会议有红茶品鉴环节,各位可以对比一下。”
迈克道:“一定。”
“史蒂文,尝尝这个。”黄一翔用公筷给他夹了块柴菇,“这个味道很鲜。”
史蒂文尝了一口,点头称赞:“确实很鲜。”
午餐后,设计团队成员返回茶厂招待所休息。
下午两点整,茶厂会议室,茶厂女工持青瓷壶依次斟茶,琥珀色茶汤在杯盏中泛起金圈。
关向南打开桌上的茶罐:“这是今年清明前精制的特级红茶。” 展示茶样后放回原位,“下面我先介绍茶厂的发展历程与博物馆建设愿景。”
待关向南结束 PPT 演示,建筑设计团队的史蒂文启动投影设备:“我们提交三个候选场址方案。” 他用激光笔指向等高线地图,“方案一,南麓缓坡。有如下优势:充足的日照条件与开阔视野,便于营造通透的展陈空间;地形平缓,施工难度较低。……”
关向南望着前方投影幕上的选址平面图,问道:“迈克先生,您对三个候选地块的意见是?”
迈克从桌上拿起激光笔,指着标示有数字1的区域:“我们建议首选此区域。这里有三个优势:第一,建筑主体可嵌入山体,减少土方开挖量;第二,背山面水的格局符合中国建筑风水理念;第三,预留的观景平台能与茶垄形成视线通廊。”
关向南道:“这个地块坡度确实理想,但如何平衡现代设计与徽派建筑风格?”
迈克加载 3D 模型并进行动态旋转演示:“我们采用‘山影叠翠’ 的概念——建筑主体随山势错动,形成层层退台,恰似马头墙的韵律。您看这个剖面模型,第三层观景台悬挑 12 米,既避免土方开挖,又暗合‘负阴抱阳’的风水格局。”
关向南道:“布展设计公司对此有什么意见?”
黄一翔道:“我比较认可迈克先生的理念。从动线规划看,主入口设在西南角,冬季可引入充足阳光提升室内温度,夏季通过遮阳设计避免西晒,为游客创造舒适的参观环境。同时,可衔接停车场与非遗工坊,形成‘参观-体验-消费’的闭环。”
关向南道:“我们内部稍后再商议。现在开始讨论布展事宜。顾小姐,你对布展空间有什么初步设想吗?"
顾影怜将平板电脑推至桌心,高清投影随即浮现《撵茶图》局部:“我们目前仍处于资料调研阶段,初步的思考方向是围绕‘茶境禅意’这一概念,将茶事的日常性、仪式感与诗性精神相融合,以此营造出一种雅致的境界——正如宋代《撵茶图》所展现的那样。”
胡明德皱眉道:“恕我直言,这种设计会让博物馆显得老气横秋,像老年人活动中心。我们需要融入更时尚的元素,比如互动投影装置等。”
顾影怜道:“2007年意大利就正式设立了‘世界慢生活日’,‘慢生活’已经从文化运动升级为社会共识,这就是当今的时尚。茶文化自古承载着中国人对‘慢’的哲思,通过茶文化重构都市人的时间感知,正是时尚。”
钱红丽道:“此前我们考察过一些茶博物馆,确实存在老气的问题。所以,我们需要在设计中融入更具时尚感的元素,使其更符合现代审美。”
顾影怜正要回应,黄一翔赶紧拉了一下她的衣角,示意她先听其他人的意见。
关向南沉吟道:“年轻客群确实需要考虑,我们得在文化传承与现代吸引力间找到平衡点。”
迈克见状说:“顾小姐提出的‘茶境禅意’是空间叙事的灵魂,这种美学追求本身具有永恒性。依我之见,茶文化的精髓在于通过茶事活动达到内心澄明之境,这与现代心理学中的正念理念高度契合。我们可以通过材质选择、空间动线、光影设计与数字技术的融合,实现传统意境的现代转译。胡先生建议的互动投影装置完全可以作为空间叙事的技术载体,与主题内核形成互补。”
黄一翔适时补充道:“以‘时光茶廊’为例,我们可以用徽派花窗元素界定空间,配合触控屏动态演示《茶经》中的煎茶法,既保留传统园林的移步换景,又通过交互技术提升观众参与感。”
关向南点头道:“这种融合思路可行。布展公司按此方向推进,下周提交详细方案。”他转向顾影怜说,“顾小姐,建筑设计团队正在等待贵方提资,请加快进度。本次采用建筑与展陈协同设计模式,旨在实现展厅布局与空间结构的精准匹配。”
顾影怜道:“我们一定努力完成任务!”
会议结束后,胡明德陪同设计团队返回招待所。顾影怜、黄一翔、陈新三人即将踏上返沪行程,而迈克团队将留下进行民居采风。在招待所大堂,黄一翔与迈克团队告别,顾影怜微笑致意。随后顾影怜跟随黄一翔和陈新走向电梯,中途忍不住回望。胡明德正在与迈克交谈,史蒂文站在一旁。迈克瞬间捕捉到顾影怜的目光,两人四目交汇。迈克微微点头,脸上浮起一丝不易察觉的微笑,随后缓缓抬起手,轻轻挥动,又继续与胡明德交谈起来。
顾影怜返沪当晚,收到迈克的邮件。正文空白处附着一段歌词:
Black is the color of my true love''s hair
Her lips are like some roses fair
She has the sweetest smile and the gentlest hands
And I love the ground whereon she stands
附件是那日在茶山拍摄的工作照。画面中,迈克身着深蓝色防水冲锋衣,立于顾影怜前日留影的茶树旁。山间晨雾流动,白色茶花瓣与迈克的金发在氤氲水汽中相映生辉。他双手展开测绘图纸,相机镜头盖随着动作轻轻晃动在腰间。他的眼神专注地望向远方,身体微微侧向关向南,似乎在认真地讨论着什么。
顾影怜立刻搜索歌词出处,发现是英国诗人威廉?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第 130 首,经改编成为民谣《Black Is the Color》。她戴上耳麦,蜷卧在长乐路出租屋的单人床上,将Nina Simone、Joan Baez、Cara Dillon等版本循环播放。当她正沉浸在 Joan Baez 的版本中时,隔壁室友敲响了房门,来向她借吹风机。
“吹风机在书桌抽屉。”顾影怜摘下耳机示意。
女孩取走吹风机后,顾影怜重新戴上耳麦。瞬间,缠绵的旋律如溪流漫过意识。她觉得这首歌仿佛是迈克用音符给她写的一封情书。每一个音符都似轻柔的微风,轻轻掠过她的心田。她无意识跟着哼唱,舌尖却将歌词悄然揉成了“Blond is the color of my true love''s hair”,恍若用旋律折了封回信,又像初生草叶正怯怯触碰着风的轮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