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1章 夺宝莲花洞

作者:陌生人啊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又是新的一天,暮色渐沉,长安城的街巷里飘荡着炊烟与酒香。商贩们早早收了摊,却并不急着归家,而是三三两两聚在街头巷尾,仰望着那方渐渐暗下来的天幕。卖糖人的老汉倚着扁担,嘴里念叨着:"今儿不知又要演哪一出?"


    正说着,天幕骤然亮起,霞光流转,云雾翻腾,如天河倒悬。忽而云开雾散,几个遒劲大字破空而出——"西游记:夺宝莲花洞",墨迹如龙蛇游走,金光熠熠,映得整条街巷都亮了几分。


    "来了来了!"茶楼上的书生们推开窗棂,目不转睛地盯着天幕。只见云层深处,两道妖风呼啸而至,金角、银角两大王踏云现身。银角大王手持紫金红葫芦,葫芦口紫气缭绕,隐隐有摄魂夺魄之威。


    唐朝一名武将低声道:"这妖怪的葫芦怕是个法宝,喊名即应,应声即收,端的厉害!"另一名武将冷哼一声:"若是战场上,某家定一箭射穿他的葫芦!"


    "那银角大王的葫芦可了不得!"一个方士摇着扇子道,"只要你应他一声,嗖地就被吸进去,一时三刻化为脓血!"


    茶楼里,几个书生争论不休:"你们说,孙大圣这次要怎么破这宝贝?"


    天幕中孙悟空使个神通,在葫芦里变大变小,最后化作一缕青烟逃出。汉朝军营里,霍去病忍不住喝彩:"好个机变的猴头!"


    最精彩的桥段来了!只见孙悟空摇身一变,化作个须发皆白的老道士。汴河两岸的百姓们不约而同"咦"了一声——那猴头变的道士实在太像了!银丝般的胡须随风飘拂,脸上皱纹里都藏着狡黠,活脱脱是个修炼千年的老神仙。


    "你这葫芦能装人?"假老道捋着长须,眯着眼打量银角大王的宝贝,突然从破旧道袍里掏出个歪嘴葫芦:"老道的葫芦却能装天!"


    机灵鬼和伶俐虫果然被孙悟空骗过去,将真葫芦换了“能装天”的假葫芦。当他们乐癫癫地向金角银角大王邀功的时候,观看天幕的人们笑疯了。


    "哎哟!这两个蠢妖怪!"卖炊饼的张二叔笑得直拍大腿,手里的擀面杖"咚咚"敲着案板,"真葫芦换假葫芦,还当捡了天大的便宜!"


    旁边绸缎庄的刘掌柜捋着山羊胡直摇头:"你们瞧那伶俐虫的得意样儿!尾巴都快翘到天上去了!"他模仿着妖怪扭捏作态的模样,惹得街坊们又是一阵哄笑。


    茶楼里,几个书生笑得前仰后合。蓝衫学子指着天幕道:"这''伶俐虫''可真是名不副实!"他的同窗捂着肚子接话:"依我看,该叫''糊涂虫''才是!"


    最热闹的要数"醉仙楼"二楼雅座。一个穿锦袍的富商笑得酒都喷了出来:"哈哈哈!你们看金角大王那张脸!"正在斟酒的伙计笑得手抖,酒水洒了满桌。


    连巡街的差役都忘了维持秩序,扶着腰刀笑得直不起腰。一个年轻衙役擦着笑出来的眼泪:"这俩活宝...比县太爷家那对傻儿子还憨!"话一出口就被班头瞪了一眼,赶紧缩着脖子噤了声,可嘴角还是忍不住往上翘。


    后面剧情,孙悟空摇身一变,竟化作个金角银角的干娘:老狐狸精。那扭捏作态的模样,顿时惹得满城哗然。


    "哎哟喂!"绸缎庄的刘娘子笑得直揉心口,"这猴头扮起老太太来,比怡红院的鸨母还像三分!"她身旁的丫鬟憋着笑补充:"您瞧他那兰花指翘的,活脱脱是个老妖精!"


    茶楼上的书生们已经笑趴在栏杆上。一个穿青衫的秀才擦着眼泪道:"妙啊!这''干娘''叫得,比亲娘还亲热!"


    正当众人笑作一团时,变故突生!银角大王眼中精光一闪,口中念念有词,那捆仙绳竟如活物般反卷而上,将孙悟空捆了个结结实实。


    "啊呀!"街角的王铁嘴惊得醒木都掉了,"这绳子当真通灵!"


    卖兵器的赵师傅看得两眼发直:"仙家宝贝就是不同,比咱们的牛筋索强上百倍!"


    最着急的要数那群小童,一个个扯着大人的衣袖追问:"孙大圣会不会有事啊?"有个扎着冲天辫的娃娃甚至急得哭了出来,被他爹举到肩上哄着:"莫哭莫哭,你且看那猴头眼珠还在滴溜溜转呢!"


    酒肆里,几个胡商已经开盘下注,赌大圣几时能脱困。店小二穿梭其间添酒,嘴里还念叨着:"要我说啊,这绳子再厉害,也捆不住齐天大圣!"


    "快看!大圣要使神通了!"茶楼上有个眼尖的小童突然指着天幕大叫。只见孙悟空被捆仙绳勒得龇牙咧嘴,却突然吹出一根毫毛,那金灿灿的猴毛在空中打了个旋儿,竟化作一把寒光闪闪的戒刀!


    "沙师弟!快给俺老孙磨断这劳什子!"天幕上传来孙悟空急吼吼的叫喊。那沙僧也是个妙人,接过刀来竟当真像磨剪子似的,把捆仙绳架在膝盖上"霍霍"地磨了起来。街角铁匠铺的王师傅拍腿大笑:"这倒新鲜!神仙打架用上俺们打铁的功夫了!"


    绳子刚断,孙悟空一个筋斗翻出老远,摇身就变作个"行者孙"大摇大摆去叫阵。还没等众人笑够,转眼又变成个"者行孙"。


    "大哥!咱们这是捅了猴子窝了!"这句话就像往油锅里泼了瓢水,整个汴京城"轰"地炸开了笑浪。


    "哈哈哈!捅了猴子窝了!"酒肆里一个醉汉笑得从条凳上滚下来,手里的酒碗泼了自己一脸。绸缎庄的刘掌柜捻着胡子直摇头:"这猴头,分明是在戏耍那两个呆妖怪!"


    正当孙悟空即将将那金角银角打莎时,太上老君现身道明缘由。那拂尘一扫,金角银角顿时现了原形,竟是两个扎着总角髻的仙童。


    "啊呀!"练剑的游侠儿收剑入鞘,"敢情是家养的童子作乱!"他同伴咂嘴道:"这倒像咱们太守家那对书僮,主子一不留神就偷酒喝。"


    霍去病帐下的老兵们议论纷纷。一个缺了门牙的老卒笑道:"跟咱们当年在河西走廊逮着的匈奴探子似的,剥了羊皮袄子,里头尽是半大娃娃!"


    茶坊里,几个举子却争论起来:"童子尚且如此,可见修行重在持心""不然不然,分明是老君管教不严..."


    忽听得一阵环佩叮当,却是平康坊的歌伎们倚着朱栏轻笑。为首的花魁掩唇道:"奴家倒觉得,那两个童子定是嫌兜率宫闷得慌..."话未说完,就被姐妹笑闹着打断。


    此刻天幕渐暗,各色议论却如星火般在街头巷尾闪烁。卖炊饼的范大郎一边收摊一边嘟囔:"神仙家的娃儿也淘气,跟俺家那混小子一个德行!"这话飘进更夫老吴耳中,惹得他敲着梆子哈哈大笑。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