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5、峨嵋山

作者:冻青山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静空回寺放下米担子,便带周立行去处理伤口。


    寺庙里的井水烧开,用棉布沾水清洁了伤口,再用烈酒消毒,然后涂上了自制的草药。末了,他还带周立行去吃了斋饭。


    周立行饿得很,勉强撑住形象不要舔碗,吃完饭立马洗干净自己的碗筷,然后向静空借了针线,先把自个儿身上的棉衣缝好。


    没等别人吩咐,他便自己找了笤帚,把原本就算整洁的寺内院坝、寺外台阶统统扫了一遍,引得这有十来号僧人的中等佛寺人人侧目,对这勤快知恩的小孩颇有好感。


    做完工,周立行自觉没有白吃白喝,便理直气壮地找个避风的角落,睡在了供奉菩萨的香案下面。


    这一路来,不说担惊受怕,也是精神紧绷,周立行吃饱喝足,稍一懈怠,闻着那香烛的味道,便安心沉沉睡去。


    朦月上枝头,星子轻闪烁,转眼天边微显鱼肚白。


    早起的僧人们开始晨拜、上香、诵经,集体上殿做早课,有节奏的木鱼敲击着,伴随低沉稳重的吟唱声,唤醒了香案下的周立行。


    周立行没有钻出来,他舒舒服服躺在这小小的温暖空间里,听僧人念起了咒。


    他心想,既然自己是要出家的,那这些事儿以后也是要办的,不如今个就开始先学一学。


    于是,他宁心静神,跟着那僧人的口音轻声学了起来。


    *


    日过三竿,老主持终于回了寺,静空立即去向老主持禀了这件事。


    老主持十五岁在这回岸寺出家,到如今已经快六十载,现如今管理着这共有十九名僧人的寺庙。


    他自己只收了两名弟子,其余都是记在其他和尚名下。他的大弟子静诚已经三十有六,是他培养的下一任主持;小弟子便是静空,是山下一个大户人家送上来的幺子,也是被批了命格说要出家才能护佑家人,否则家中必遭劫难的。


    所以,老主持听静空这么一说,便知道静空也是认了这缘分。


    这个叫周立行的小娃子,能一个人走过三县的路平安到达,被猴狲欺负时又能恰好被静空所救,还有个同样的被批命出家的过往,这真真也是缘分了。


    不同的是,静空是被家人送来,小时候常常郁郁不乐,而这周立行,却是自个儿来投,积极得很。


    于是老主持唤了周立行,打算好生跟他谈一谈。


    *


    周立行听闻老主持回来,早就跟在门外候着了,此刻赶紧进门,学着香客的模样,向老主持跪拜。


    “老主持好,我是周立行,想来贵寺出家的。”


    老主持端详这孩子,抛开瘦小的体型不谈,其实五官是极为端正的,眉眼间看得出父母长相不俗,小小年纪浑身已有一股狠劲,但又能被他谨慎地克制着,像是受过什么恩惠福荫,使他心中有了软处。


    这般孩童,若是真的就此流落江湖,待到那克制消失,便易身入杀阵,怕是难得善终。


    “小施主来了寺里一日,看到了什么?”老主持开口问道。


    周立行想了想,“看了佛像、和尚和香客,听了早课诵经和点释。”


    然后他又答道,“我问了其它师傅,早上诵的是大悲咒,我听过的那一段,已经会背了。”


    老主持拈着佛珠的手指一顿,有了兴趣,若是过耳能记,那还真是聪慧过人。


    “哦?念来听听。”


    周立行便闭眼背诵起来:“南無喝囉怛那哆羅夜耶……”。


    他自小便如此,别人讲的事情,再长再绕,他即便听不懂,也能一音不差一字不落地记下来,一个月内随时能够复述。


    但也正是因为如此,别人埋怨过他什么,憎恶过他的话,他都无法忘怀,所以有时候会越想越气,没法给那些伤害别人后自己一忘了之还要责怪别人计较的蠢货们好脸色。


    老主持听完,闭目诵了一声佛号。


    许是见周立行聪慧,或也是真心觉得有缘,老主持留下了他。


    因其年纪尚小,未必能长留佛门,所以只是暂时去俗姓,改姓释,剃度头发,取名静善。


    其余流程暂且未做,老主持许他到了十八岁再做打算。


    周立行,哦不,此时应叫做释静善,并没有那么长远的打算。他给自己找到了一个有饭吃,有衣穿,有床睡的好地方,这里能通过诵经学识字,有师兄们教授简单武艺,已是极好的。


    虽说他很快弄懂了,而立之年是三十岁,可他才十二岁,太长太远的事情,他暂且不去想了。


    *


    寺里不大,静善(周立行)和静空成了同住一间房的师兄弟。


    静空发现,这个新入寺的勤快小和尚,每天打扫院子,拿鸡毛掸子给佛像掸灰,在厨房洗碗,忙得不亦乐乎。


    同时,因其过耳能记,过目不忘的本事,很快就能帮香客诵经甚至是写字,字体写的还挺不错,越来越受欢迎。尤其是上香的一些太太小姐,对着成年和尚总觉不妥,对着这个伶俐的小沙弥可就方便许多。


    周立行总是得一些打赏,他按规矩大头交给了寺里,留下小小的一些,重新做了个小钱袋,压在了自个儿的床铺下面。这个情况静空时知道的,但他假装什么也没有发觉。


    平日里,静空还发现,静善清早和傍晚都要出去一趟,回来的时候总是衣衫凌乱,像是打架,好奇之下,他悄悄跟了一回。


    不跟不知道,一跟一问,啼笑皆非。


    原来周立行虽然遵了佛门的规矩不杀生不偷盗,但他觉得没说不能报仇啊!


    他一直记着那群猴子的仇,天天出去寻觅,待对猴群活动轨迹了如指掌后,便开始了埋伏、堵截、设陷等方式,尤其针对当时差点把他推下山崖的猴王,那猴王浑身棕色却在脑门上长一缕白毛,好认得很。


    猴群一开始没搞懂,咋地这本地小和尚要收拾它们。许是长日的追打,让猴王闻出来了味道。


    当猴王的多少有些慧根,它深觉此事不是办法,于是出来找静善单挑。


    一开始,周立行打不赢。


    但他不服输,屡败屡战,打得猴王暴躁。


    静空啼笑皆非,但也看出来周立行是个学武的好根骨,因为这小和尚竟然无师自通……或者说跟着猴王学出了长臂通背形意拳的姿态!


    静空自己也是好武的,他假装不知周立行和猴群的恩怨,主动教他武艺。


    周立行喜笑颜开,从最起初的扎马步开始,跳梅花桩,和其它师兄们切磋拳法。除开这些,他自己还学猴子如何在林子里只用手臂攀爬活动。


    功夫不如有心人,一年多以后,静善终于把一对一地把猴王给打趴下了。


    那一日,静善扬眉吐气,猴群异常兴奋。


    悄悄跟踪看热闹的静空差点没把肚子笑痛,连喊了十几声佛号,喊得静善都看到了他。


    “师兄?”周立行扭头看到晓得直不起腰的静善,一时间不知道该摆什么表情,他内心颇有些尴尬,脸上却稳住了一副冷脸。


    “哈哈哈……恭贺小师弟荣登猴王宝座……”


    静空的嘴角怎么都压不下去,这小师弟当真是毅力非凡,初心不改,最终达成所愿。


    “猴王???”周立行满头雾水,他只是从想复仇变成想干赢而已。


    “万物有灵,天地有道,这猴群也有猴群的法则。你常日里和它们一起爬树摘果,冬日里给它们送吃食,又一直只挑战猴王。”


    静空忍不住又哈哈大笑,俊美和尚形象全无,他还忍不住逗小师弟:


    “这些猴子,都认你当老大了。喏,猴群里,只有猴王有繁衍的权力,你当了猴王,可以娶很多母猴子呢。”


    周立行顿时如遭雷击,偏长的双眼瞪得老圆,大声喊道:


    “出家人禁淫邪……不不,我不是要当猴王……”


    为了不当猴王,周立行赶紧把已经揍翻在地的前猴王扶起来,架着猴王的手让他给了自己一巴掌,然后鹞子翻身连滚几圈,爬起来之后假装浑身剧痛大哭一场,然后扯着师兄一溜烟跑路。


    猴王满眼震惊,猴群集体疑惑,刻在基因里的规矩被这个不要脸的小沙弥搅成一团乱麻。


    但自此之后,这群猴子像是认了周立行,平日里隔三差五要来看望老大,母猴们生了小猴子还会专门送来给周立行抱一抱,其它猴子们更是会进献一些瓜果。


    静空虽然为小师弟保密,但每次似笑非笑的模样让周立行头皮发麻。周立行一边糊弄老主持,表示这是猴群对寺里的上供,一边不得不对猴群冰释前嫌,彻底不追求当年的仇恨,转而照顾起猴群。


    尤其是冬日对猴群的布施,全由周立行负责。


    甚至……他还得在这群猴子和其它猴群起冲突的时候,被猴王邀请去坐镇观战,自家猴群打不赢了,他还得下场帮忙……


    猴群之间的冲突参与多了,周立行在峨嵋山的猴位也就愈发的高了,若是猴群能取名,估计能给他封一个总舵主之类的。


    周立行没想到自己好勇斗狠复仇逞能,最终的结果是招来一群猴子猴孙,真是悔不当初。


    而这样的行迹自然不可能永远瞒着寺里的师兄师伯,于是,周立行,嗯,释静善,喜提一个外号——猴狲舵把子,雅称“斗战胜佛”。【你现在阅读的是 】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