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7章 第六章 往事如线

作者:慢旅者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齐恒心一脚踹开垂老生锈的铁门,他用右肩头和脸夹着手机,他的左手则提着两袋盒饭,右臂下方塞了一沓薄薄的文件。动作烦躁地将盒饭摔在黄梓明面前,语气则温和地对手机话筒道:“行,谢了,有空再找你吃饭。”


    “谢谢爸爸的救命之恩!喔!还有水煮牛肉!”黄梓明饿狼扑食般撕裂塑料袋,迫不及待地进食。“可惜我们的杨潭建教授吃不了一丁点辣……你说,我们潜入他家,往他的菜里下辣椒粒,这个主意怎么样?”


    “辣椒粒?”齐恒心一脸鄙夷,为黄梓明贫乏的想象力。“听说有一种魔鬼辣椒粉,舌尖只要碰上几点粉末,就疼痛不止。要下就下狠的。”


    “然后他就会腹泻不止,我们再把他的厕所门锁上。”


    “再提前将里面的卫生纸全偷出来。”


    正在想象之海蛙泳的两人对视,相继噗嗤一笑,不知是为那莫名其妙的幼稚,还是为这难以名状的默契。


    “偷”了黄梓明的咖啡粉,泡了一杯热气腾腾的黑咖啡,齐恒心看着埋头干饭的黄梓明道:“好消息和坏消息,你想先听哪个?”


    “当然是好消息啊。”


    “好消息是我找到了朱知瑾的个人资料、当年的官方通报,还有案发后学校论坛的讨论贴。”将文件递给黄梓明。


    黄梓明的手指飞快翻页,一目十行地扫视上面的文字和图片,啧啧称奇地赞叹:“高效啊,学霸老板。不到三天就能搞来这么多的资料……连学姐当年参加院志愿者活动的照片都能弄来,还是高清的嘞。”这份薄薄的文件相当下饭,黄梓明舀上一大口米饭往嘴里塞。


    “我请我同乡的弟弟帮的忙。他总有一些奇奇怪怪的办法弄到一些奇奇怪怪的东西。”齐恒心的语气里流露出骄傲,低头看向埋头干饭的某仁兄,语气一变:“还有两个坏消息。一是调查署曾发公告,证实当年朱知瑾和前男友的感情发生了变故,为情所困,继而结束了自己的生命。调查署对外坚持这起案件同杨潭建没有关系。


    “我的同乡没有找到学姐的前男友,但查到了她研一时的舍友,但现在已经联系不上她了。我们也找不到朱知瑾在校期间有什么好友——这是第二个坏消息。”齐恒心用遗憾的语气道:“我们还是放弃这条线吧,调查成功的几率太低了。”


    黄梓明没回应,他正忙于咀嚼嘴里大块的干米饭。


    情感上,齐恒心更希望重查朱知瑾的过往,也希冀能从被公堂宣判的“真相”里揪出长久伏于阴影下的“事实”——毕竟人总会对故去的亡灵多几分亲切和恻隐;但理智上,齐恒心只肯将时间分给那笔来路不明的研究资金,他对人类的贪婪很有信心——始终坚信聪慧过人的杨教授必然会食髓知味,一错再错,迷途不知返。


    “我还请那位弟弟调查了杨潭建当年突然接收到的研究资金,”齐恒心翻阅文件,手指停在某一页,“资金的源头是一家在八王里的公司。这家公司于近年成立,注册资金不多,公司的规模也不大——”


    “我还是想从朱知瑾的身上再挖点东西出来。”黄梓明打断齐恒心说话,抓过他手上的水杯,就着黑咖啡咽下糙口的米饭。


    “你和我一起去找找。”


    ……


    于是,隔天,两人就站在了图书馆的门外。


    齐恒心低头瞪着胸前挂着的相机,叹了口气:“丑话说在前头,今天如果没能搜到有效、有说服力的线索,你就要听我的——放弃朱知瑾这条线,转向调查那笔有问题的研究资金。”


    “好。我答应你。”黄梓明将一张证件小心地挂上齐恒心的脖子,顺手抚平他衣领上的褶皱。


    齐恒心扶起脖子上吊着的挂牌,手指抚过粗制滥造校园记者证,道:“你哪来我的证件照?”


    “从官网上截图的啊。放心,这张照片是我精心挑选后最帅的一张。”黄梓明笑嘻嘻地调试手中借来的相机,回答道。


    “校媒体的社长要是知道,你这样玷污他们校园记者的盛名,他会把你咬成两半。”齐恒心说到这里,心有余悸地抖了抖肩膀。


    “没关系,我早就是他的头号猎sha目标了。”谈及那位令人闻风丧胆的笑面虎,黄梓明反倒一脸无所谓。


    他的余光掠过齐恒心的脸道:“你的脸色怎么这么白?该不会是怕了吧?算了,还是我一个人进去——”


    “怕?我?”齐恒心的声音盖过了黄梓明的质疑,他的眼珠滚向右眼角,吊起嘴角,鼻子里喷出一声短促的轻笑,随后先一步跨入图书馆大堂。


    黄梓明望着那挺立匀称的背影,得意地挑眉:“真是爱s.i这人强悍的好胜心。”


    资料室仅于周三开放,所有进出的来宾都需预约并作出入登记,再由专人全程在旁跟随监督……学校本如此规定,但就如黄梓明所说:那些见不得光的文字和图片怎么可能大摇大摆地躺在资料室里“任人宰割”呢?因此,专人们缄默地做了一些“必要的”简化。


    两人一路畅通无阻地穿过图书馆的大堂,跨过资料室的门槛,听着背后老旧铁门的咿呀作响,望着一眼到头的闭塞空间。在简单商量过后,两人开始分头摸索。在茫茫纸海里沉浮,偶尔有人抬头抛出一句有用没用的闲话。


    “找到了,你看——”黄梓明拿着一份旧校报放于齐恒心面前。“这是当年朱知瑾获陆之遥奖学金时的报道。我记得朱知瑾是在7月15日去世的。”


    “然后?”


    “但颁奖时间是在六月中旬。”


    “so?(所以?)”


    “这可是校级最高荣誉的奖学金,那时她还在全校师生面前接受嘉奖,校媒体还为她做了专题报道——你会选择在学术生涯的高光时刻绝望自.灭.吗?”


    齐恒心语气真诚地问:“这可以作为证据吗?”


    “不行。”黄梓明沮丧地放下报刊。


    沮丧的黄梓明转身离去找其他线索了,独留齐恒心站在报刊面前思忖。他的目光滑过枯黄照片上的横幅——“陆之遥奖学金颁奖仪式”。


    他忽而转身,朝另一个方向走去。嘴里无意识地反复咀嚼某几个字,视线扫过一行又一行的文稿,在抽出和放回的重复动作后,终于找到目标。


    抬头唤来另一个角落的队友,齐恒心指着某一则报道解释:“我们院里一直有个传统,荣获最高等级奖学金的学生很大概率会加入当年的核心研究项目——研究生更是如此。朱知瑾去世前,学校高层才被曝光.贪.污.资金,所以当时只有杨潭建有能力领导重点研究项目。你看,朱知瑾当年就是研究队伍的其中一员。”齐恒心的食指停在文章的其中一行。“上面有写项目调研的时间,根据时间推断,朱知瑾是在调研期间跳lo.u的。如果我们找不到朱知瑾在学校的熟人好友,可以从这个研究项目的成员入手调查。”


    齐恒心又翻开另一页,找到了更详细的人员名单。“根据杨潭建的工作风格,他更喜欢按年级分组工作,我建议可以找和朱知瑾同期的研究生打探消息。”他的手指在六个人名上画圈。


    “既然这个研究项目是由杨潭建牵头领导的,你说,这六位学长学姐的屁股会不会偏向我们的杨教授?”黄梓明一边拍照记录,一边问。


    “会。这里面估计有好几位是杨教授的直系学生。”


    尴尬的气氛驻足在二人之间,谁也挪不走它。他们只是各忙各的,没人开口戳破这突然的阻滞:拿到这六位前辈的联系方式不是什么难事,但在撬开这六个人嘴的同时,还要让六人对杨潭建闭嘴,就是一件难事——毕竟他们妄图莽撞地从陌生人的嘴里抠出一位逝者的生前事。


    两人在心里翻来覆去地念叨六位前辈的名字,记背到最后,六人成了两人脑海里熟悉的陌生人——却没人有勇气决定找谁沟通。


    “7月15号?我记得朱知瑾是志愿者协会的成员。”黄梓明丢下这句话,转身又埋头在一堆旧报纸中。奋战良久后,从中抱出一沓报纸。“应该是这堆。”


    黄梓明告诉齐恒心,志愿者协会通常会在暑假期间组织几场大型活动。“你刚刚的分析给了我思路,如果我们能找出朱知瑾s.i前参加过哪场活动,找到和她比较熟识的社员,没准能打听到一些不会被杨潭建影响的消息。”


    因为当年的资金.贪.污.丑闻,学校格外重视志愿者活动,期望能通过公益形象洗刷有所破损的形象,因此七月初的志愿者活动较往年来得热闹。两人在一张张或模糊不清或过度曝光的合照中,锁定了朱知瑾的身影——她当时一共参加了三场活动,均在去世前的一个月内。


    黄梓明对着汇总的资料感叹:“哇……一个月参加三场校外志愿者活动,还要兼顾项目调研,那时应该还是期末考试周吧——这位学姐不用睡觉的吗?”


    “这里面有三个志愿者同时也是杨潭建研究队伍的组员。”齐恒心将报纸两两对比,眯着眼仔细辨别。


    “好,那我们就找这三个人。”黄梓明率先决定。迎着齐恒心不信任和质疑的眼神,他语气不改地解释:“他们和朱知瑾一样,流连于志愿者活动和项目调研,这说明在朱知瑾s.i前的一个月里,他们和学姐的行动路线是高度重合的。他们是我们能找到的,继杨潭建后,最熟悉朱知瑾的人了。而且这三个人似乎都热心公益,如果朱知瑾真的遭遇过不公之事,他们这种人应该更容易开口。”


    这番话结束后,连黄梓明自己也被说服了。他强调:“我们没多少时间了,既然要在下个月前揭发杨潭建,就不能犹豫不决。”


    十字路口前犹豫,绿灯就转瞬即去。


    只是觅得潜在的线人,并不意味着之后的调查便一帆风顺。两人从资料室重返“据点”,惴惴不安地捏着三个不同的手机号码,吊着一口气,输入第一个手机号码,按下拨打键,却先吃了个闭门羹。


    【“您拨打的电话是空号……”】


    齐恒心没让情绪陷入沮丧,迅速递上第二个号码。


    黄梓明听着听筒里的嘟声,心里不自觉地祈祷——接电话,接电话,学长,前辈,帅哥,接电话啊……


    祈祷似乎真的奏效了,电话里的一声异响唤起了黄梓明的注意,他正襟危坐,手里抓着两人拟好的询问稿:“喂,请问是胡达学长吗?”


    【“我是。请问你是?”】话筒里传来一道较普通男人更低沉的嗓音。


    “您好,我是池宗大学的大三学生……是朱知瑾的弟弟。”


    齐恒心猛然扭头,惊愕地瞪着黄梓明——后半句话,是黄梓明擅自改动的台词。他一巴掌拍在黄梓明的后背上,响亮的巴掌声饱含愤怒。


    “我知道学长您是姐姐的同学,想问您知不知道姐姐在池宗大学的事情。”


    【“知瑾的弟弟?怎么会问到我这里?”】有一秒钟,手机里的声音似乎离得远了些,而后重新恢复。


    “姐姐有提过您的名字,当时还说会参加志愿者活动,还有研究项目什么的,所以决定那个暑假里不回家。当时我还小,所以没有机会了解那时的悲剧。”


    【“那应该是你听错了,我和朱知瑾不熟。”】对方停顿了一阵,再开口:【“小朋友,朱知瑾当年的死,我也很难过,请你节哀。但就像调查署通报的那样,她是为情所困,选择了自.灭。你有这个时间玩侦探游戏,不如好好规划一下毕业后的工作吧。”】不再留思考和问话的空当,听筒变了声音,流出让人泄气的忙音。


    “他挂断了电话。”


    回应黄梓明的是齐恒心愤怒的一记重拳——


    “疯子明!你是不是压根不懂什么叫团队合作?!”


    ·


    在陆地的另一端,在某一座城市里,在一面倒映喧嚣夜色的玻璃窗前,一根手指从红色按钮上离开后,划开通讯录,点击某一格文字。


    “……晚上好,是杨潭建博士吗……是我小胡啊,胡达,您XXXX届的硕士毕业生。我这里有一段录音,想来您应该会,很感兴趣。”


    关于上一章中,黄梓明对齐恒心说的“你现在变强了,可以守护住这张老天赏饭吃的脸了,更应该光明正大地炫耀”这句话,是我希望浅浅讨论的一个社会现象。


    首先我再次明确强调,任何侵.犯.都是不应该的,不对的,要被指责的。我更不可能对受害者贴上“有过错”、“应该反省”这些有毒的标签。


    对此,作者栏目中将新开一本评论本,名叫《人类观察详细报告书》,是供所有朋友免费阅读的!


    [无奈]最新一章已更新,大家可以移步观看。


    《报告书》里面将会记录我对角色们的理解和感悟,也会对相似或相反的角色进行比较,还会补充正文或番外不作提及但对理解角色有所帮助的信息和设定。


    欢迎感兴趣的朋友们,随时来玩呀~[奶茶]


    PS:我会尽量避免《报告书》剧透,所以报告书更新较慢,烦请感兴趣的朋友们耐心等待~[粉心]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7章 第六章 往事如线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