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77章 狮子搏兔,泰山压卵

作者:楼顶望远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这是最新的两期岳州快闻,看看吧。”


    李世民又拿出两份报纸给李承乾。


    李承乾只是看了一眼,脸色就变得相当精彩。


    等他把几篇让人血压升高的歌功颂德加洗白的文章看完,他无语发笑。


    “承乾,你怎么看?”李世民问道。


    李承乾脱口而出道,“这个李二凤乃是个极度无耻的献媚之徒!”


    “两州的官员是怎么样的,金官与我说过,哪个不是劣迹斑斑?”


    “这等趋炎附势、颠倒黑白之徒,该杀!”


    李世民也笑了,“你若只是看出这些,便回东宫禁足半月吧!”


    “岳州快闻出了七期,都在这里了,你回去好好看看。”


    “大军出征你不必露面,让青雀代替你,半月后,写下心得送去汤泉宫,下去吧!”


    人无语的时候都会笑的。


    李承乾这种时而聪慧时而犯蠢的模样让李世民这个当爹的相当无语。


    文章写了什么重要吗?


    重要的是这些文章和快闻报纸背后涉及的东西!


    连这点都看不明白,还是太嫩了。


    李承乾有些迷茫。


    怎么突然就禁足了,还让老四代替他参加出征的大仪?


    老头子搞的是哪一出,就不能明说吗?


    李承乾也很无语。


    不过老头子下令了,那股子不满意的味道隔着老远就闻见了,这时候最好别说话。


    目送大小子离开,李世民对王存道,“让李靖、房乔、长孙无忌、魏征、唐俭、宇文士及过来。”


    “是,老奴这便去。”


    “等等。”


    “圣人还有其他吩咐?”


    “让狄孝绪一起过来......嗯,还有魏王,去吧!”


    在尚书省处理文书的狄孝绪接到皇帝召见的通知,满脑袋的官司。


    皇帝已经有两年没有主动召见过他了,今天怎么突然记起他来?


    被皇帝突然记起来通常不是什么好事。


    他趁着王存去了门下省,赶紧把过去两年自己的所做所为梳理了一遍,没发现有什么错漏之处。


    “那就是最近的事情了。


    最近朝中除了要出兵吐谷浑,似乎没有其他要事啊?


    老夫一个尚书左丞,跟军务也不搭边啊......”


    他正在想皇帝召见自己的目的时,魏征和房玄龄结伴从他的值房前路过。


    他有些拿不准皇帝的心思,赶紧追上二人。


    “房相、魏相,二位可是要去两仪殿?”


    魏征道,“正是,听闻皇帝也召见了你,你可知是为了何事?”


    听他这么问,又见房玄龄的疑惑表情,他心中顿时忐忑起来。


    “二位,下官也不知圣人心意,既然遇到,下官便与二位同行。”


    房玄龄他们其实是知道皇帝召见他们的目的的。


    后日大军出征,今日肯定要把任命下发兵部的,跟狄孝绪有什么关系?


    三人在太极宫前又遇到了李靖、唐俭和长孙无忌,几人便一同前往两仪殿觐见。


    李世民询问了一下兵部的准备情况,接着便下达了一系列的任命。


    皇帝命李靖为西海道行军大总管,统领各路唐军。


    命兵部尚书侯君集为积石道行军总管。


    命任城王李道宗为鄯州道行军总管。


    命凉州都督李大亮为且沫道行军总管。


    命岷州都督李道彦为赤水道行军总管。


    命利州都督高甑生为盐泽道行军总管。


    命执失思力为、契苾何力等率领突厥部族骑兵两万,随段志玄、樊兴为西海道行军大总管前锋。


    命牛进达、柴绍为左右后军总管,保证大军南北两条粮道安全。


    此战,大唐出兵规模达到了惊人的二十二万,其中战兵便高达十六万,骑兵部队便有六万余,若是算上突厥各部、党项等部族跟随作战的骑兵,骑兵部队规模便高达八万三千余。


    吐谷浑的所有兵力满打满算也就不到十万。


    李世民这次真的是狮子搏兔、泰山压卵,奔着直接将吐谷浑灭国去的。


    皇帝杀气腾腾,全程懵逼的除了狄孝绪,还有魏王李泰。


    他们完全不知道自己出现在两仪殿有什么用。


    难道是皇帝缺少气氛组,让我们来呐喊助威的?


    一直到皇帝把厚厚一摞的任命书签完盖印,气氛组的任务完成,其他人都告退了,二人还没被皇帝点名。


    狄孝绪看看跟他一起被留下的魏王,心里很紧张。


    魏王最近四处拜访大儒,说要找精通陇右风貌的人,来帮他修地理志。


    皇帝不会是记起老夫大半辈子都在陇右厮混,让老夫去给魏王打下手吧?


    太子和魏王针尖对麦芒的闹过好几次了,这两位可是沾不得呢!


    “狄中丞,近来在尚书省可还安好?”


    狄孝绪正祈祷皇帝别让自己去魏王府,听到皇帝这话,心差点提到嗓子眼。


    他忙恭敬道,“臣谢陛下挂怀,尚书省近来杂务颇多,臣正想上表陛下,请添几位得力之人来尚书省呢!”


    老夫很忙,没空给魏王打下手。


    李世民一听这话,便知他误会了,暗骂了句老狐狸,笑呵呵道,“今年春季拔擢的年轻官员不少,卿可去吏部寻来便是。”


    “朕叫你来,是想问问你家五郎的事。”


    狄孝绪一听这话头,立刻喜上眉梢。


    原来皇帝不是让老夫去魏王府,而是看上我家儿子了,好事啊!


    他心中长舒一口气,说道,“陛下,犬子在郑王府做得还算不错,就是缺少些历练,毕竟犬子还年轻,日后兴许能有长进。”


    “卿谦虚了,郑王来信,多次提及狄知逊,言其忠直恪礼,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


    朕觉得总让他与郑王身边做个参军,屈才了。”


    “这样吧,袁州别驾缺个副手,让他做袁州司马,去地方上历练一下,也好早日继承你的衣钵。”


    狄孝绪闻言,心中狂喜,按捺住激动的心情道,“臣听凭陛下吩咐!”


    让兴奋的狄孝绪退下,李世民对李泰道,“你大兄禁足了,后日你代替他去给李靖送行。”


    “好好表现,别整日抱着书本不撒手。”


    李泰身子一抖,连连摇头,“别呀,阿耶,我可不敢惹大兄。”


    “上元节后,我府上的门槛都快磨平了,您和母亲、祖父去汤泉宫逍遥,我与大兄肯定打起来,到时候大兄不讲理,跟六郎一起打我可如何是好!”


    李世民这次没发怒。


    四小子居然能想到未来一段时间的朝堂局面,进步很大了。


    “青雀,你不必怕,与你兄长多沟通,稳住就好,六郎那边阿耶自有交代。”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