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书瑶的公寓窗帘紧闭。凌晨三点,她盘腿坐在地毯上,周围散落着几十张照片。指尖轻轻抚过其中一张——林嘉辰在威尼斯叹息桥下的侧脸,阳光在他睫毛上投下细碎的金影。
她拿起手机,调出昨天偷拍的周景阳调试灯光的视频。两个影像并排放在一起,她的呼吸变得急促。
"八分相似..."她喃喃自语,手指在屏幕上放大周景阳的侧脸线条,"不,光线调整后能达到九分。"
床头柜上的半杯红酒已经放了太久,边缘凝着暗红色的痕迹。颜书瑶一饮而尽,酸涩的口感让她皱了皱眉。理智告诉她应该停止这种病态的比较,但心脏的绞痛比理智更有说服力。
手机屏幕亮起,是苏瑜发来的明日行程。颜书瑶的手指悬停在回复键上,犹豫了几秒,转而打开通讯录,找到昨天新存入的号码。
「周先生,明天上午十点有空来我办公室讨论下个月的灯光方案吗?——颜书瑶」
发送键按下的瞬间,她感到一阵微妙的罪恶感与期待交织的战栗。
回复来得很快:「好的,颜总监,准时到。」
颜书瑶将手机贴在胸口,闭上眼睛。三年了,自从那辆失控的卡车带走林嘉辰后,她第一次感到那个黑洞般吞噬她的痛苦有了一丝缓解的可能。
---
上午九点五十分,颜书瑶第三次调整了办公室的百叶窗角度。阳光必须从西北方向斜射进来,正好落在会客区的单人沙发上——那是林嘉辰生前最喜欢的角度。
"颜总监,周先生到了。"苏瑜的声音从对讲机里传来。
"请他进来。"颜书瑶迅速检查了一下自己的妆容,将一缕头发别到耳后。
门开了,周景阳走了进来。今天的他穿着简单的深蓝色衬衫和黑色休闲裤,比昨晚工作时正式些,却依然带着那种与艺术圈格格不入的朴实气质。
"请坐。"颜书瑶指了指那把被阳光笼罩的椅子。
周景阳坐下的一瞬间,颜书瑶的指尖微微颤抖。就是这个角度——阳光勾勒出他侧脸的轮廓,几乎与记忆中林嘉辰坐在巴黎小公寓窗边的样子重合。
"关于下个月的展览,我想采用一种特殊的光影效果。"颜书瑶强迫自己将注意力转移到工作上,打开投影仪,"这是艺术家的概念图,他希望营造一种''记忆的碎片''的感觉。"
周景阳认真注视着屏幕,眉头微蹙:"需要多层叠加的光影,并且要有渐变的温度变化...技术上可行,但需要定制滤光片。"
他谈论专业时的神态专注而自信,与林嘉辰那种艺术家的随性截然不同。颜书瑶发现自己不自觉地记录着这些差异,就像在填写一份对照表。
讨论持续了一小时。结束时,颜书瑶鬼使神差地开口:"对了,你平时喝咖啡吗?"
周景阳有些意外:"喝,但不太讲究。"
"附近有家不错的咖啡馆,他们家的肯尼亚手冲很特别。"颜书瑶装作漫不经心地整理文件,"明天下午有空吗?可以带些样品给你尝尝。"
周景阳的眼睛亮了一下:"好啊,谢谢。"
颜书瑶微笑着点头,没有告诉他那家咖啡馆是她和林嘉辰每周必去的地方,更不会说林嘉辰最爱的就是肯尼亚手冲。
---
"你疯了吗?"苏瑜将一叠文件重重放在颜书瑶桌上,"那个灯光师?他长得那么像..."
"像谁?"颜书瑶抬头,眼神锐利。
苏瑜咬了咬嘴唇:"你知道我在说什么。书瑶,已经三年了,你不能..."
"我只是欣赏他的专业能力。"颜书瑶打断她,声音冰冷,"下个月的展览需要顶尖的灯光设计师。"
苏瑜叹了口气,从包里取出一本旧杂志,翻到折角的那页:"我刚查了资料,周景阳,29岁,毕业于省理工学院光电工程系,在剧院工作了五年,没有任何艺术背景。他不是你平时会合作的那种''顶尖设计师''。"
杂志上是周景阳获得某技术奖项的照片,他站在舞台上调试设备,表情专注。
颜书瑶盯着照片看了很久:"他笑起来不像嘉辰。"
"天啊..."苏瑜扶额,"你真的打算这样做?把他当作...替代品?"
"我不知道我要做什么。"颜书瑶合上杂志,"我只知道昨天看到他的那一刻,三年来我第一次能正常呼吸。"
苏瑜还想说什么,但最终只是摇了摇头:"小心点,书瑶。为了你自己,也为了那个无辜的年轻人。"
---
第二天下午,颜书瑶比约定时间早到了半小时。她选了角落的那张桌子——她和林嘉辰的固定座位,背靠着砖墙,能看见整个咖啡馆却不会被门口的人注意到。
"今天试了新的肯尼亚豆子,记得林先生很喜欢。"老板熟稔地走过来,在看到颜书瑶独自一人时愣了一下,"啊...抱歉。"
"两杯,谢谢。"颜书瑶假装没注意到老板的尴尬,"另一位待会儿到。"
她拿出手机,调出录音功能放在桌边。这个举动让她感到一丝羞耻,但比起能再次"听到"嘉辰声音的可能,这点羞耻微不足道。
周景阳准时出现,穿着简单的白T恤和牛仔裤。阳光透过玻璃窗照在他身上,勾勒出肩膀的轮廓。不够像,颜书瑶想,嘉辰不会穿得这么随意。
"这地方很有味道。"周景阳坐下,环顾四周,"你常来?"
"以前经常。"颜书瑶将一杯咖啡推到他面前,"尝尝看。"
周景阳喝了一口,眼睛微微睁大:"好喝,酸度很明亮。"
"嘉辰...我是说,这种咖啡..."颜书瑶慌乱地纠正自己的口误,"肯尼亚豆的特点就是明亮的酸度。"
周景阳似乎没注意到她的失态,又喝了一口:"我平时都喝速溶的,这简直是另一个世界。"
颜书瑶注视着他握杯的手——指节分明,有细小的疤痕,与林嘉辰那双养尊处优的艺术家的手完全不同。这个认知让她既失望又莫名安心。
"下周的展览,"她转移话题,"我需要你提前去场地测量,可以吗?"
"没问题。"周景阳点头,"其实我已经画了初步的布光图,如果你有时间..."
"现在就可以看。"颜书瑶向前倾身。
周景阳从包里拿出素描本,翻开一页。颜书瑶愣住了——纸上不是冷冰冰的技术图纸,而是一幅充满艺术感的灯光设计草图,线条流畅富有想象力,角落里甚至画着几个观展人形的小漫画。
"你...会画画?"颜书瑶接过素描本,指尖轻轻抚过那些线条。
"业余爱好。"周景阳有些不好意思,"画得不好,但我觉得视觉化后更容易理解光线的走向。"
颜书瑶翻到下一页,是一组人物速写,剧院后台的舞者们。笔触简洁却传神,有一种林嘉辰作品里从未有过的温暖和幽默感。
"你很有天赋。"她轻声说,突然意识到这是她第一次真正看到周景阳本人,而不是透过林嘉辰的影子看他。
这个认知让她心头一颤,急忙翻回布光图:"这个设计很新颖,但第三展区可能需要更多重点照明..."
谈话持续到傍晚。离开时,周景阳帮她拉开咖啡馆的门:"谢谢你的咖啡,我学到了很多。"
"明天..."颜书瑶犹豫了一下,"明天有空去实地看看场地吗?"
周景阳微笑点头:"随时待命。"
回程的出租车上,颜书瑶戴上耳机,播放刚才的录音。周景阳的声音通过耳机传来,低沉而温和。她闭上眼睛,想象这是三年前的午后,坐在对面的是...
不,声音不对。周景阳的声线比林嘉辰的更厚实,尾音带着一点北方口音,没有林嘉辰那种与生俱来的慵懒腔调。
颜书瑶关掉录音,望向窗外流动的街景。苏瑜说得对,她正在做一件危险而自私的事。但此刻,她只想溺毙在这虚幻的慰藉中,哪怕只是多一秒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