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4章 途中奇遇

作者:周牧星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雀娘快马加鞭出了廉州,途中遇到破庙她们俩便休息一晚。


    今日,马匹从早跑到晚,方圆十里并未有落脚之地。雀娘牵着马走进一村庄,雀娘走进了第一家农户,说明来意。


    “大娘,我和妹妹要去庆云寺投奔亲戚家,马儿累了,今夜怕是赶不到寺里,想来借宿一夜。”


    二丫趴在雀娘的背上睡熟了。


    朴素的大娘将两人邀了进来。“你们两位小娘子,胆子忒大了,这几年并不太平,流民乱窜,盗匪猖獗,半大的丫头带着个孩子敢跑这么远的路。你们爹娘呢?”


    “爹娘死于雪灾。”


    大娘听着,顿时心疼坏了,对两人多了几分怜爱。


    “今夜你们且安心住下,我男人是个猎户,过了子时他还未归那便是不回来了。”


    “谢谢大娘。您可听过庆云寺,明日我该往哪个方向走呢?”


    “丫头,不远了,出了村头往东走,遇一溪流名为郁溪,沿着溪流往上,那寺庙便坐落在半山腰。”


    大娘接过雀娘背上的二丫和包袱随手放在了屋中唯一的木桌上。


    包袱里装的有周雄赠予雀娘的剑和二十两黄金,还有一些干粮。雀娘将信和去上京寻人的信物贴身放着,日夜不敢离身。大娘取下包袱放到破烂的桌子上,出了门去院中打水烧水。


    雀娘给二丫盖好被子出门去帮大娘。月亮高悬在空中,明日又是一个好天气。


    两人在院中忙活着,小院的门被推开,中气十足的声音传来,“芸娘,我回来了!快给我盛些饭菜,饿煞我也!”


    “这饿死鬼。你们姐俩且等着一起吃口热乎饭。”大娘嘴上叫骂道进了厨房,点着油灯,生火热着饭菜和烧酒。


    这些吃食傍晚便备好了,只等她男人回来。


    饭菜很快便上桌了。男人脸上有一道狰狞的疤痕,正自顾自地吃着酒。


    他见平常的桌子上竟放了一包裹,猎人常常去州县里卖货,也算半个江湖人士。他的见识比一般的村民要多些。这布有暗纹,一看便不是寻常人家用的物件。


    他伸手颠了颠,听见内里有闷声地碰撞,稍微捏捏轮廓,他便知晓了。


    雀娘喂完马牵着妹妹走了进来,看见男人碰着自己的包裹,走上前去一把夺了回来。


    猎人刘三瞪了她一眼,满脸凶狠。


    二丫紧紧抱住姐姐。大娘狠狠拍了刘三的脑瓜子,“你吓唬俩娘子作甚?吃饱了撑的?”


    刘三的脸色瞬间转阴为晴,“娘子的手艺一如既往地好。”


    芸娘满心满眼看着二丫,这胖乎乎的丫头真讨人喜爱。


    “多吃点。”芸娘热情地给雀娘和二丫夹菜。二丫大口大口地吃,嚼嚼嚼,腮帮子鼓鼓的。


    雀娘心有不安,她抱着包袱和剑入睡,硌了她一夜。


    翌日,天将将亮了起来,马儿在院子里发狂,倒地挣扎着,频频望向马腹。


    刘三最先察觉,胡乱抓了衣杉穿上,冲出来看。他先去拴马的地方看看马粪,干到结块。


    雀娘想靠近安抚马儿,被刘三一把扯住了。


    “多半是结症,村子里的老兽医刚刚去世,这马没救了。等你去县里找到兽医,再赶回来,马早就死了。”


    “还不如给它个痛快!”


    刘三拿出刀具,“你来还是我来!”


    雀娘进屋拿出了周雄送给她的那把剑。芸娘找出一片黑布,蒙在马头上。


    手起剑落,雀娘忍着巨大的悲痛,一剑刺穿马心。血染红了土。邻居们听见了动静纷纷来看热闹,有人打趣道:“刘三,你杀孽太重了,怎地又在杀马?”


    “去你的,滚!”刘三眉毛一竖,鼻孔出着气,口吻凶狠地道。他平生最厌恶有人说他杀孽重。


    短短几日,雀娘便成为无亲无故之人。爹娘老师纷纷惨死,如今就连马儿也离她而去。


    二丫睡得死,平时天大的动静也吵不醒她。她揉着惺忪的眼睛怯怯地拉着雀娘。


    雀娘向两人道谢,“多谢大哥嫂嫂,我没了马,打算步行,这便走了。”


    芸娘不自主地担心,“小娘子,你可知那鼎峰山有野猪出没,要不让我家男人送你们到那寺庙门口。左右不过五里路。”


    刘三瞟了眼被雀娘紧紧攥在手里的包裹,“也罢,一起上路。”


    刘三、雀娘、二丫带着芸娘准备的干粮出了门。


    山里的空气微冷,太阳一出来,雾气散了许多。雀娘的身子渐渐暖和起来。刘三活不多,在前面带路,走一段路停下来等两个姑娘追赶上。雀娘紧紧地握住包袱,刘三时不时瞟包袱的眼神让她心里十分忐忑。


    “姐姐,我好累,走不动了。”二丫气喘吁吁地说。


    “刘大哥,可否歇息一会?”


    刘三擦擦头上的汗,望着高大的树林间隙的天,日头快要到最高点了,走了一上午。身边溪水潺潺,刘三开口,“那便到前面的瀑布处歇一会。”


    雀娘打眼望去,那寺庙建得雄伟大气,轮廓渐渐显露。刘三说的那处瀑布,是山间的几处泉眼流下的山泉水,水流不大。


    “好。”


    “咱们就在此处别过,庆云寺就在前方,走个二里路便到了,我今日要去县里送货。”刘三面无表情地说道。说完他拿出芸娘做好的野猪肉,大口嚼了起来。


    雀娘拘谨地坐着,二丫咽着口水,眼巴巴地望着刘三。


    “芸娘知你们去寺庙,酒肉是那群和尚的禁忌,便没给你们准备,这里有干粮,吃些吧。”


    二丫不管不顾,“我要吃肉!”


    刘三闻言,笑得满脸褶子肉,这小娘子甚是可爱。他拿出随身带的刀,将骨头上的肉削成一片一片,递给二丫。


    二丫一股脑抢过来塞嘴里。这几日,她一顿好的都没吃到,更别说肉了。


    “姐姐,你也吃。”二丫将肉喂到雀娘嘴边。


    雀娘早就闻到香味了,她们又不是和尚,连肉都吃不得了?什么狗屁道理。


    刘三看着两个小娘子毫无顾忌,便将带着的野猪肉的一半全给了她们。


    三人吃完肉,喝了口山泉眼流出的水,舒服了。


    刘三站起来,“我这就走了。”


    二丫不舍地挥手,“大哥再见!”雀娘心里松了口气。


    刘三魁梧的背影走远一段路后,猛地转过身来。


    雀娘将二丫护到身后,抓紧手里的剑。


    刘三转身看见雀娘的防备,不甚在意地摸摸胡子,“我的刀落在那个石头上。”


    二丫心肠善良地捡起来送了过去。


    刘三收回刀,脸上不自然地笑着,尽力摆出一副温和的表情,“雀娘,出门在外,银两少带些,财不露白。你此去遇到些什么人,尚未可知。穷凶极恶之人可是会因财害命。”


    刘三说完转过身,摆摆手,“我走了,此去保重。”


    好家伙,终于将憋了一路的话说出口了,心里畅快了许多。


    二丫蹦起来挥手,“刘大哥再见!”


    雀娘看着天真无邪的妹妹,幸亏遇上的是心肠好的人。


    两姐妹吃饱喝足继续赶路。


    雀娘寻到一棵高大的凤凰木下,刨了坑,一股脑将金条全倒了进去。


    “姐姐,你这是干什么?”


    “咱们孤苦伶仃,身上的这些钱财唯恐招来祸端。二丫记住这棵树,若有朝一日急需这笔钱,再来取出。”


    雀娘和二丫将坑挖的很深。干完这件事,雀娘拿出杜老师给的那封信,展开看了一遍。


    “雀娘,信上写得什么?”


    “只有一句话,我看不懂。”雀娘将信塞回胸口。这下子满身轻松,唯一把剑一封信一个信物而已。


    两姐妹站在庆云寺前,有九九八十一阶阶梯,二丫小嘴微张,这是俺第一次见到这么气派的建筑,比宁王府还气派呢。


    “走,我们往里走。”


    雀娘牵着二丫的手,一步一步走入庆云寺。


    寺内静谧,并不见寻常寺庙热闹的香客。一位小僧用衣袖抹着眼泪,抹完便低头扫着地。


    “敢为道空住持在何处?劳烦小师傅通禀一声。”


    小和尚和雀娘一样高,法号为玄光。


    “女施主,请在此等候,我去禀告师父。”向前走了两步的玄光,退回来,两手攥着,紧张地开口道,“只是今日我被师父骂了一通,他罚我扫三日地。他不会见我的。”玄光说着眼泪止不住地流,委屈不已。


    “劳烦师傅为我们指条路。”


    玄光指了北边的一条小路,“沿着此路,一直走走到一处院落,养了两只大公鸡,那是师父的住处。”玄光说完话乖乖拿起扫把,鼻子一抽一抽继续扫地。


    雀娘和二丫来到了院子外。这座院子很隐蔽,与那大殿相比,甚为朴素。院子里是泥巴地,院墙斑驳,篱笆围了一处角落,养着两只大公鸡。


    “请问道空住持在这里吗?”


    屋内传来一声不耐烦的声音,“不在不在,去别处找。”


    雀娘不理,自顾自喊着话,“我乃廉州徐县人士,家父周雄,先生杜若谷。他让我来投奔你,并给您带了封信。”


    说完,她带着二丫跪下重重磕了头。


    "请住持收留。"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